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492章

宫檐-第492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马佳氏和董氏相继封了答应,这些日子以来,钮祜禄灵昭的日子就不好过,她既想与人亲近打成一片,又总端着自己的尊贵和骄傲,结果到头来,落得孤零零一个人。
  舒舒眼下尚未掌权后宫,但不久的将来,六宫所有的事都是她的事,钮祜禄灵昭是将被她压在手心下,还是有能力与她分庭抗礼,一些规矩,从现在开始就该做好。
  石榴送走慧格格后,来向舒舒回话,随口说:“昭妃娘娘也是,慧格格好歹是太皇太后娘家的人,年纪也小,她何苦计较这些事。”
  说起娘家人,舒舒还没进宫时,就听祖母她们念叨过佟家的女儿。
  眼下虽然朝廷大权被鳌拜把持,佟家尚未真正成势,可十年后皇上必然要君临天下,那时候,佟倾弦刚好到了进宫的年纪,天时地利人和。
  眼下,不过是个科尔沁来的格格,钮祜禄灵昭就容不得,将来那一位进了宫,她不得气疯了?
  “娘娘?”石榴见舒舒出神,笑道,“您别放在心上,太皇太后都说不追究,难道真的帮着自家的孩子,责备昭妃娘娘的不是吗?”
  “我知道。”舒舒说着,朝乾清宫的方向看了眼,问石榴,“皇上回来了吗,还在书房?”
  “奴婢这就派人去问。”石榴道,“您要请皇上来吗?”
  舒舒定下心,起身道:“我去吧,去去就回。”
  石榴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小皇后便一阵烟地跑了,从后门去乾清宫,舒舒已是熟门熟路,她也知道在哪一扇窗下,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书桌后的皇帝。
  而乾清宫的人,从来不会拦着皇后,总让她静静地等在这里。
  此刻玄烨回来不久,刚换了便服,站在桌前随意地翻阅书信,经大李子提醒,才看见窗上冒出舒舒的脑袋。
  两人对上目光,舒舒便踮起脚朝玄烨招招手。
  玄烨走到窗前,卷了书在她额头轻轻一敲,嗔道:“做什么不进来?”
  舒舒说:“在这里说话太严肃,有些小事儿,想和皇上商量。”
  “去哪里说?”
  “御花园里桂花正甜。”舒舒笑语嫣然,“皇上可得闲?”
  玄烨撂下书,转身绕出门来,挽了舒舒的手说:“我们去采桂花,叫嬷嬷做点心吃。”
  御花园里丹桂飘香,连空气都是甜的,玄烨命大李子带着小太监采桂花,自己和舒舒沿着花径散步。
  从早晨范文程头七,他和皇祖母的相谈,一直说到今日太傅突然被召回宫,因为没来得及备课,就给玄烨讲了些上古传说。
  舒舒听得津津有味,羡慕不已:“我也想随皇上去书房,听说当年太宗,就给皇祖母和姑姑们另开了书房。”
  玄烨道:“眼下朕还没有这个魄力,等几时把鳌拜撂倒了,朕也给你另开书房。不……朕许你坐在朕的身边念书。”
  舒舒娇然笑:“我不要,真要是天天腻在一起,皇上不厌弃我,我也嫌皇上烦了。”
  玄烨在她腰里轻轻一掐:“放肆。”
  舒舒怕痒,立时就求饶,软绵绵地说:“皇上不许挠我痒痒,不公平。”
  玄烨伸手从舒舒发鬓上摘下飘落的桂花,放在她的手心里:“好了,朕知道你有要紧的事商量,而不是什么小事,说吧,朕听着呢。”
  “慧格格去皇祖母那儿告状的事,皇上听说了吗?”舒舒的语气弱了几分,“昭妃责备她的事,您听说了吗?”
  玄烨猜中了一半,很不情愿地说:“朕就知道,是这件事,上午皇祖母劝了,此刻你必定也要来劝。”
  舒舒问:“皇祖母劝了?”
  玄烨嗯了声,懒洋洋地舒展双臂:“皇祖母劝朕,要善待她。”
  他自顾自地往前走,好半天见舒舒没跟上来,又走回来笑道:“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朕不会怪你,你有你的责任和立场,同皇祖母一样。”
  舒舒说:“这就要一年了,我和皇上从陌生到现在无话不谈,可是您和昭妃的关系,几乎没什么变化。人都有私心,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当她不存在,可今天发生的事,让我意识到,这样不行。”
  玄烨低头踢着脚下的石子:“朕知道,鳌拜他们早晚也憋不住,久了,指不定还要对你出手。”
  舒舒说:“族人会保护我,皇上不必担心,我也不怕。但是……”
  “什么?”
  “去年地震,在南苑,皇上保护昭妃,是本能使然,还是想在她心里留下些什么?”舒舒问道,“对于钮祜禄氏,我想知道皇上的心思。”
  “朕对你说,不会再拦截你的书信,这意味着什么,你可明白?”玄烨反问。
  舒舒微微蹙眉:“皇上的意思是,您也同样拦截了翊坤宫的书信?”
  玄烨道:“最初,你们俩对朕而言,并没有差别,朕抱着公允的心,要善待你们。可是她太过分,既然做了朕的妃子,还一颗心全放在家族,把宫里什么事都往外说,要朕如何与她亲近?”
  舒舒心头一沉,毫不掩饰地问:“倘若臣妾也和她一样,皇上和臣妾的情分是不是……”
  玄烨正色道:“你不必觉得唇亡齿寒,任何事都有因果,朕首先是大清的皇帝,才是你们的丈夫,你若是要钻牛角尖,朕也无从解释。可你若能想明白,这里……”
  玄烨把舒舒的手抵在胸口:“朕把你放在心里,你感觉不到吗?”
  舒舒的心砰砰直跳,郑重地点头:“当然知道。”
  玄烨说:“那就别钻牛角尖,别有什么唇亡齿寒的悲哀,你是赫舍里舒舒,不是钮祜禄灵昭。”
  舒舒哽咽道:“皇上生气了?”
  玄烨摇头:“只要你不犯傻,朕不会生气,别把自己和她混为一谈,她不配。”
  舒舒窝进玄烨怀里:“我再也不提了,不要生我的气。”
  玄烨吻她的额头,温和地说:“朕不敢反驳皇祖母,只能反驳你,你说你是不是活该,撞到朕的气头上。”
  舒舒咕哝了一声:“可是人家也想做个好皇后。”
  玄烨说:“你做你的好皇后,别把朕推出去,该怎么对待她,以及将来的所有后宫,朕就算现在不懂,将来也会明白。”
  舒舒答应道:“翊坤宫的事,我再也不管,现在问清楚弄明白,我心里也踏实。”
  这边厢,大李子采了一大捧桂花来,却撞见帝后相拥,亲昵地说着悄悄话,他赶紧转身退下。可是,没来由的,大李子想到了皇帝和昭妃在一起时的光景,那小小年纪的女子,也实在可怜。


第746章 百密一疏

  香甜的桂花送到慈宁宫,苏麻喇琢磨着做什么点心哄皇帝高兴,玉儿说不能给孩子吃太多甜腻的东西,苏麻喇道:“他们长身体呢,怕什么。”
  说来,玄烨最近饭量大多了,不知是不是“顽皮”的时间多了,这孩子胃口大增。
  玉儿一贯不允许宫里人用什么帝王用膳的规矩礼仪约束玄烨,就怕孩子从小吃不好长不大,但据御膳房的传话,这孩子最近一个人要吃从前两三倍的饭量。
  “皇上最近爱上玩儿布库,每天扯着几个小太监摔跤,书房里的世家子弟也全叫他摔了。”苏麻喇说,“累了,自然就吃得多,可比比二阿哥,也没多多少。”
  玉儿道:“那就找几个师傅正经教他,自己乱摔,摔出伤痛来如何了得。”
  苏麻喇却说:“人家不要呢,佟国纲大人早给安排了,皇上不要,他说他就玩玩。”
  玉儿欲言又止,把一些到嘴边的话又吞下,就算是对苏麻喇,她也暂时不想说破。
  她早就觉得玄烨和舒舒一道有什么瞒着自己,他们这一通“疯玩”,绝不是没道理的。
  未来皇帝的路,总要自己去闯荡,玄烨现在就有勇气有魄力,做祖母的,只要在背后坚定地守望他就好。
  “主子。”苏麻喇说道,“昭妃送来的节礼,您要有所表示才好。”
  玉儿回过神,颔首道:“照老规矩吧,但凡舒舒有的,也给灵昭备一份。”
  翊坤宫里,灵昭正给家人写信,告诉他们节礼已经送到慈宁宫,但这样的事派人大大方方传句话就好,其实她该写的,是手边那几封信的回函。
  父亲问她皇帝最近在宫里和世家子弟们摔跤玩耍,是真胡闹,还是另有所图,这事儿已经前后催了三遍,灵昭一直未给予回复。
  不是她不想回答,而是她根本不知道。
  她几乎没有机会接近皇帝,太皇太后不允许妃嫔靠近书房或是前朝,但赫舍里舒舒就不一样,这紫禁城,没有什么地方是她不能踏足的。
  灵昭心里既觉得委屈,又不肯低声下气地去求来什么恩典。
  “阿玛他们在宫里有眼线,为什么还总事事都要问我。”灵昭放下笔,对站在一边的冬云说,“何必为难我,何必叫我背叛皇上,就因为这样,我总不敢正眼直视他,每每遇见皇上,就心虚得很。”
  冬云怯然道:“老爷们一定是对眼线也心存怀疑,一件事倘若您说的也一样,他们才能真正信了,再如何精明能干的眼线,也抵不过自家女儿可信呀。”
  灵昭摇头:“只怕是反一反。”
  冬云不懂,问:“反一反?”
  灵昭苦笑道:“他们是在监视我,是否忠诚于家族,同一件事,他们一定更相信安插在内宫的眼线。”
  冬云嗫嚅:“小姐何必这样悲观。”
  灵昭却心若明镜:“阿玛就是吃定了,离不开那个家。”
  冬云劝道:“您别这么说。”
  “怪我自己不争气,不缺胳膊不缺腿,额娘给我生了张好看的脸蛋,可我就是没法儿讨人喜欢。”灵昭含泪道,“人家脑袋上顶那么长一条疤,都比我强……”
  这事儿没得解,冬云明白,除非有一天皇上对小姐宠爱有加,不然小姐永远只会把自己埋在自卑的阴影里,任何事都能成为她自卑的来源。
  而她越自卑,就越好强,花儿似的年纪,连翊坤宫的宫人都害怕她。
  转眼便是中秋佳节,范文程故世虽令人悲伤,到底不是皇家人,即便玉儿有心为自己的老朋友和先生致哀悼念,还是要端着爱新觉罗家的体面,早早就下了懿旨,请王公大臣们于中秋夜进宫享宴。
  不巧的是,今次遏必隆感染风寒,虽不是要命的症候,但动不动眼泪鼻涕一大把的,到了御前失仪,不论如何也不能进宫了。
  灵昭没来由的松了口气,只收到嫡母给她的信,说:“老爷要交代的事,都在信上了,今日娘娘若是得闲,就把信回了吧,我好直接带回去。”
  灵昭接过信,却是心头一紧,抬眸问嫡母:“额娘,家里一直都是用这信封吗?”
  遏必隆夫人愣了愣:“我也不清楚,怎么了?”
  灵昭担心嫡母回家乱说,横生枝节,便敷衍:“我瞧着纸质极好,家里若是有的多,拿些我来,太皇太后时常与二位长公主通信,这样好的信封才经得住路上颠簸。”
  遏必隆夫人果然信了,答应道:“这样简单的事,你早说啊,太皇太后要什么,咱们还能不尽心去办?”
  如此,中秋节过后第二天,灵昭就收到家里送来的一沓空信封,知是要送给太皇太后用的,还拿上好的楠木盒子装了,锦缎裹了,弄得体体面面。
  灵昭看着一匣子信封发呆,再从上了锁的柜子里抽出一摞还没来得及销毁的家书,两边完全不同的信封,难道这么巧,从昨天开始,家里突然换信封用了吗?
  回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