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480章

宫檐-第480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他们送来的孩子,不足十岁,论辈分,是玉儿的堂侄女,玄烨还要喊一声表姑姑。
  但谁也没说这孩子是要来给玄烨当妃子,玉儿说十岁的孩子可怜见的,先养在宫里。
  而朝廷忙着赈灾济民,震后重建,科尔沁的人没留多久,玉儿便说往后下雪路不好走,早早将他们请回去了。
  更重要的是,玉儿还欠着玄烨一桩事没办,鳌拜代替太皇太后送科尔沁贵族离京,再返回慈宁宫复命时,苏麻喇摆下了香茶和点心,玉儿说:“坐下吧,咱们商量一件事。”
  鳌拜眉头微微一颤,茶点他是不会吃的,只恭恭敬敬地说:“太皇太后,您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臣必定竭力办妥。”
  “汤若望的案子,你打算怎么结?”玉儿便开门见山,坦言,“我希望朝廷能网开一面,放过他们。”
  “太皇太后!”鳌拜一脸严肃,“这般让步的判决,岂不是成了,我大清惧怕洋人?”
  “没这么严重,但你看,这次地震之灾,多严重。”玉儿说,“借着天灾,正好给彼此一个台阶下,权当是朝廷大赦,饶他们性命。”
  鳌拜垂眸不语,以沉默抵抗。
  玉儿道:“自然,我更该顾全你的颜面,所以汤若望他们将全部离开京城,送到南边去,没有朝廷旨意,不得再北上。沿海一带也同时禁止传教士宣扬教义,违者以窃国论罪,如何?”
  鳌拜沉吟须臾,却是开口反问:“臣实在不明白,您和皇上,为何非要保一个满口胡言乱语的洋人。”
  玉儿道:“并非玄烨之意,他不过是在朝堂上,传达了我的心意。鳌拜啊,福临从小喜欢汤若望,时常去他的教堂里坐坐,福临这一生,受了太多委屈,我这个做额娘的,实在对不起他。我只想,能留下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和喜欢的人,仅此而已。”
  鳌拜面色一峻,躬身道:“太皇太后,臣有所冒犯,求太皇太后恕罪。”
  玉儿道:“是我一个妇道人家的私心,本不该和国家朝廷纠结在一起,可我……鳌拜,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就当是看在太宗的面子上,成全我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如何?”
  鳌拜顿时心软,屈膝道:“是臣不知太皇太后辛苦,是臣该死。”
  玉儿说:“你对大清,功在千秋,是要名留青史的人。我知道外面的人,对你诟病无数,可我从来不当一回事,是我把你从赫图阿拉带来,我就知道自己不会选错人。鳌拜,我把玄烨交给你了,这一次,咱们一定要为大清培养一位盛世名君。”
  鳌拜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太皇太后这番话,勾起了他过去几十年的辛苦和荣辱,太皇太后都求到这份上了,他实在不能再强硬。
  “汤若望一案,臣会召集各部再议。”鳌拜说,“请太皇太后放心。”
  玉儿喝茶,抬眼悄悄看了他一眼,说:“起来吧,地上凉,此外还有一件事,索尼病了,你知道吗?”
  鳌拜颔首:“是,臣昨日已去探望过。”
  玉儿说:“索尼年迈体弱,虽是四大辅臣之首,到底力不从心。所以往后大事小事,都落在你的身上,我希望你也要保重身体。”
  她说着,将苏麻喇叫来,苏麻喇早有准备,送上一支硕大粗壮的野山参,玉儿道:“东北今年刚送来的,补身体最好。”
  “如此贵重之物,臣不敢。”鳌拜连忙推辞。
  “鳌大人,您收下吧,太皇太后打从第一眼瞧见这支野山参,就念叨要给鳌大人留着。”苏麻喇笑语盈盈,“您若推辞,岂不是辜负太皇太后的心意。”
  “太皇太后厚爱,臣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鳌拜接下野山参,叩首道:“谢太皇太后恩典。”
  玉儿请他免礼,之后再商议了几件事,苏麻喇便亲自送鳌拜离宫。
  鳌拜一路念叨着宫里地震损毁的殿阁还没修缮,实在对不起太皇太后和皇上,苏麻喇附和着,说是鳌大人心系天下,忧民所忧,以天下为先云云,说尽恭维的话。
  玉儿这边,则为了防宫里有鳌拜的眼线,祖孙俩没急着等他一走就见面,直到玄烨傍晚来请安,才告诉他鳌拜答应让步。
  可是玄烨并不高兴,这用皇祖母的尊严求来的结果,他有什么资格高兴,恭恭敬敬给祖母磕了头,说皇祖母辛苦了。
  “你说过,要避免和鳌拜起冲突,往后遇事忍让三分。”玉儿道,“待有一日,你长大了,能把他踩在脚底下,那就再也不要让他起来。玄烨,你一定能做到。”
  日落后,遏必隆悄悄来到鳌拜府,进书房,便见桌上摆着一支硕大的野山参,他忙恭维:“这东西,价值连城,吃了定能长命百岁。”
  鳌拜冷哼:“是太皇太后赏赐之物。”
  遏必隆忙道:“失敬失敬。”他又一笑,说,“您听说了吗,皇上对我家灵昭十分亲昵,不仅嘘寒问暖,地震时在南苑,皇上更是拉着灵昭一道逃生,抱着她护着她。”
  “是吗?”鳌拜眯着眼睛,“看来,皇上喜欢灵昭?”
  “别的还能装一装,危急时刻最见人心,皇上对灵昭,是错不了了。”遏必隆说,“四五年后,灵昭若能产下皇长子,到时候……”
  鳌拜冷笑,摸了把胡子:“我昨日去看索尼,他病得不轻。”
  遏必隆上前,压着声:“到时候,想法子把赫舍里氏从坤宁宫撵出去,待灵昭入主中宫,从此大清,就是您这位义父的天下了。”
  鳌拜鄙夷地看了眼遏必隆,负手走开,背对着他道:“这是爱新觉罗的天下。”
  如此,在玄烨的坚持下,玉儿的“恳求”下,汤若望一案终于有了结果,他保住了性命,但钦天监大换血,自前明传下来的《时宪历》亦遭废止。
  佟国纲受玄烨所托,去探望了汤若望,年迈之人禁不住牢狱之灾,虽免去一死,但极其虚弱,只怕难以长久。
  玄烨很难过,可不能明着袒护,唯有请舅父想法子,派人多多照顾。
  转眼,已是康熙四年腊月,今年皇帝新立后宫,本该是好好庆祝一番。但太皇太后下旨,道是皇后担忧百姓之苦,请求将今岁之内宫贺年用度减半,以救济灾民,愿百姓也能安度除夕。
  自然,这并不是舒舒主动提出来,她还是孩子,莫说前朝之事,后宫之事也尚未掌权,不能擅自干涉。可玉儿要给孙媳妇好名声传扬天下,这样好的事情,自然都算在她身上。
  除夕前,后妃家眷进宫拜贺送节礼,钮祜禄氏自然也不能落下。
  遏必隆毫不掩饰地对女儿说:“你看,太皇太后以皇后的名义,缩减内宫用度救济灾民,这样的好事儿,就只能是皇后,哪怕将来皇帝再如何喜欢你,哪怕你为大清生下皇太子,只要你不是皇后,一切都要靠边站。”


第729章 玄烨,你疯了?

  灵昭羞愤难当,瞪着父亲:“这样的话,在家中您就说了无数遍,希望将来阿玛再进宫,不要再提这些话。宫人人多,隔墙有耳,阿玛不怕死,我还想活下去。”
  遏必隆说:“你看你,连个封号都没有,听说宫里的人,拿你的闺名来称呼,都喊你昭妃娘娘?”
  灵昭傲然道:“太皇太后说,我的闺名好,既然宫里人如此称呼,将来做正经的封号也不是不成。想来,我的闺名还不是阿玛所起,是已故世的太老爷,可惜太老爷没见到今日。”
  “这样憋屈的事,你还得意洋洋?”遏必隆啧啧不已,“昭儿昭儿,他们拿你当猴耍呢。”
  灵昭不为所动:“阿玛明明在家高兴得放声大笑,说我在宫里得皇上喜欢,有出息,难得进宫父女相见,为何只知挖苦我?”
  遏必隆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你听着不舒服的,都是为你好的。成了,说多了惹你嫌,眼下有件事,要你去办,你只管答应。”
  灵昭心头一紧:“什么事?”
  坤宁宫里,舒舒情绪低落,祖母轻声道:“娘娘,您别难过,老爷他很快会好起来,老爷一直惦记着进宫来看望您呢。”
  “爷爷身体不好的事,连太皇太后和皇上都告诉我了。”舒舒应道,“奶奶不必瞒着我,哄着我,您对我说实话,我心里也能有个准备。”
  家人之间面面相觑,索尼夫人便坦然道:“到了这个年纪,一病便是倒下,说是养着,其实就是拖日子。眼下他尚神思清醒,但不知哪天醒来,就会不认得人了。娘娘,我们对您说实话,但也请您放宽心些,老爷他年纪不小了,年轻的时候南征北战没少吃苦,满身的伤,他已经比好些年少于他的将军们强,您看佟图赖、鄂硕他们,都走得那么急。”
  舒舒道:“先帝国丈的名字,奶奶还是不要随便挂在嘴边的好。”
  索尼夫人一愣,忙道:“是,您说的是。”
  舒舒的额娘见婆婆尴尬,忙道:“舒舒,佟公爷是老爷的晚辈,咱们家和佟家一向亲厚,所以……”
  “舒舒说的对。”索尼夫人却道,“舒舒这样,我才放心,这才是中宫皇后该有的样子。老爷那会儿,不肯让索额图请人来教,我心里也不踏实,到如今,可见是贵气天生,我们舒舒命中注定要母仪天下。
  舒舒淡然道:“不是什么命中注定,是太皇太后和皇上恩重如山,奶奶和额娘心里为我高兴,我都知道,也心领了。但这样的话,出了坤宁宫的门,就忘了吧。”
  “是。”索尼夫人应了,心里并没有不乐意,更不会动气,比起被捧着敬着,她更希望看到孙女具备中宫大气,欣然道,“舒舒,奶奶和你额娘,都记下了。”
  石榴来上茶,和二位夫人寒暄了几句,很快就退下了,索尼夫人早就知道是孙女的意思,要留下孝康皇后的陪嫁,虽然有被佟家和太皇太后监控之嫌,但如此能拉近和皇帝的距离,一家人商量下来,到底是接受了。
  此刻索尼夫人不提石榴,只关切地问孙女:“舒舒,奶奶问一句话,你若不乐意回答,奶奶也不逼着你。”
  “您只管说。”舒舒道。
  “你对皇上……”索尼夫人为难地笑着,“舒舒啊,你对皇上说话,也是这样冷着脸吗?过去你在家,多招人疼,笑一笑比蜜还甜,可是现在你有了皇后的尊贵,笑容也没了。”
  舒舒恍然回过神,忙道:“奶奶,我这不是还在为爷爷难过吗?”
  索尼夫人睁大眼睛:“那你和皇上?”
  舒舒淡淡含笑:“奶奶,那是我和皇上之间的事儿,您就甭问了。”
  舒舒的母亲忙给女儿打圆场,对婆婆道:“额娘,您可从来不问媳妇和您儿子的事儿呢,怎么问到皇上皇后头上来了,舒舒才多大。”
  索尼夫人却忧心忡忡:“我听说,皇上对钮祜禄氏青睐有加,遏必隆巴不得宣扬的全天下人都知道。”
  舒舒起身,从对面的茶几上拿来婢女们砸开的核桃肉,端给祖母:“奶奶,您用些,这核桃肉可香了。”
  索尼夫人道:“舒舒啊,你从前不爱吃核桃肉呢。”
  舒舒拿了一枚慢慢吃:“多吃些核桃能变聪明,爷爷和您不是常这样说?”
  索尼夫人听得出来,孙女话中有话,笑盈盈看着她:“舒舒,你心里有底,是不是?”
  舒舒颔首:“我是正宫皇后,该有自己的气度和尊贵,不该和嫔妃们斤斤计较,您放心,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心里都有分寸。”
  见孙女如此,索尼夫人欲言又止,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