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427章

宫檐-第427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儿回寝殿去了,苏麻喇回身来收拾桌上的大字,一大片一大片的福字底下,露出一张“临”来,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名字。
  “心里头很不甘心吧,也舍不得吧,何苦嘴硬。”苏麻喇叹息,唯有仿若无事地将纸笔收起来。
  坤宁宫中,皇后蜷缩在被子里躲在床帐底下,一见元曦就哭,元曦已经不再问缘故,每一次不外乎那几句话。
  若说自己也是福临的出气筒,但福临不敢对她发没有道理的脾气,可他每一次欺负皇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冲着皇后的每一句斥骂、每一分怒火,都是不敢对太后撒的气。
  元曦很讨厌福临这样,厌恶急了。
  “我早晚,会被他吓死。”皇后靠在元曦的怀里,“元曦,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皇后?”
  高娃送来安神汤,元曦伸手接,但碰到汤碗的一瞬,还是放弃了:“总是吃药,真怕把娘娘吃傻了,她若梦里继续做恶梦,岂不是更痛苦。”
  “皇贵妃为什么不好好伺候皇上,总要忍怒他。”高娃恨道,“又或是故意挑拨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关系,她要这个皇后之位,就大大方方来拿好了,娘娘还能不让给她吗?这样背后里耍阴招折磨人,算什么。”
  “皇贵妃不会这么做,一定是她和皇上有了误会。”元曦劝道,“高娃,千万别这么想,更不要冲动做傻事。不论如何,有太后在,再不济,还有我。”
  “奴婢知道,奴婢不敢连累主子。”高娃还是清醒的,见佟嫔娘娘不让皇后吃安神药,就端着药退下了。
  而元曦看着高娃手中的药碗,心中一颤,她像是猜到了什么。
  “娘娘还记不记得,在围场的时候,那些闲言碎语?”元曦问皇后,“说皇上和皇贵妃再无所出。”
  皇后镇静下来:“是啊,我也听见一两句。”
  元曦道:“怕是为了这事儿,娘娘您别害怕,他哪一回冲您发脾气是有道理的,事情的根源不在这里,他就不会再来的。”
  皇后苦笑:“其实我也知道,他向我发难,是为了做给皇太后看,他不敢去对皇太后大喊大叫,就只能那我当靶子了。”
  “您能想明白,就好。”元曦道,“他来随他来,他去随他去,咱们照旧过日子。”
  “元曦,你见过他发疯的样子吗?”皇后心有余悸,眼神都是飘忽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真的,特别吓人,也特别……”
  “特别什么?”元曦问。
  “也特别可怜。”皇后苦涩地摇头,“真可笑,我竟然觉得皇帝可怜。”
  原来皇后也会觉得福临可怜,元曦很无奈,他的女人一个个都觉得他可怜,他这辈子,究竟图什么?
  乾清宫里,福临在盛怒之后,头疼欲裂,吴良辅只能请来太医为他止疼。
  福临顺口问太医,是不是皇贵妃那样的身体不适合怀孕,太医如实秉告,并举例道:“皇室之中,安亲王的第一位福晋,就是孕中过世,已经很多年过去了。”
  “朕想起来了。”福临恍然记起多年前的事,立时命吴良辅,“找岳乐来。”
  岳乐莫名被卷入这件事,也勾起曾经的丧妻之痛,他告诉皇帝,倘若皇贵妃的身体的确不易怀孕,一旦出了事,很可能重蹈覆辙,香消玉殒。
  “真的有这么严重?”福临道,“有办法治好吗?还有,为什么朕对葭音说,一定为她遍访名医,却一下子激怒了她?”
  岳乐怔然,一时没听明白。
  福临悲伤地说:“她完全臣服于太后,宁愿信任太后,也不愿信任朕是吗?皇兄,就连你,也常常偏向慈宁宫不是吗?太后到底有什么魔力?”
  “皇上,臣对您忠心耿耿。”岳乐无奈地说,“臣以为,皇贵妃娘娘不是臣服于太后,而不信任皇上,皇上若真的说要为皇贵妃遍访名医,您是否考虑过,皇贵妃娘娘的感受?”
  “什么……感受?”
  “一个女子,不断地接受大夫诊治,来判断她能否生育。”岳乐说,“这是何等羞耻屈辱的事?”
  福临浑身一震,目光定住了。
  岳乐道:“臣如此猜测,只是个人的想法,皇上若欲与娘娘消除这一次的矛盾,还请皇上冷静之后,好好与娘娘沟通。”
  “她说,因为朕的独宠,让她终日惶惶不安。这是朕的情意,朕拥有了她,不愿再……”福临苦笑,“她有没有考虑过朕的感受,难道要朕像……”
  “你退下吧。”福临终究没说出口,仿佛说出来,就输给了那个疯狂的孟古青,摆手示意岳乐跪安,“让朕,冷静冷静。”
  这日傍晚,北风呼啸,一场大雪随风而来,冻得在外面的人直哆嗦,御膳房最怕这样的日子,怕送到各处的膳食都被风吹凉。
  皇帝的御膳来催了几次,吴良辅都打发说不用,过了用膳的时辰,御膳房的灶火可就要灭了,吴良辅硬着头皮来问:“皇上,您用膳吧。”
  福临已经靠在软垫上,发了一下午的呆,缓缓转过脸来问:“承乾宫送去了吗?”
  “送去了,要不,皇上您移驾到皇贵妃娘娘那儿用膳?”
  “朕不想见她。”福临却道,别过脸说,“把各宫的名牌呈上来。”


第649章 就在这里,孤独终老

  这一年冬天,宫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那些早就被皇帝遗忘的妃嫔们,突然重沐雨露,有幸得见天颜的小常在小答应互相证实,皇帝真的临幸了她们。
  可是,并没有人真正为此高兴,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在她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转眼已是腊月,各宫的娘家纷纷送来节礼,陈嫔带着杨贵人到几位蒙古妃殿中转了一圈,将家中为她们准备的礼物送上。
  惠妃屋子里热闹些,她请陈嫔和杨贵人坐下喝杯茶,闲话之间说起皇帝最近频繁召幸后宫,却不再踏足承乾宫,都好奇皇帝是怎么了。
  可没过多久,底下的宫女来传话,说宫里有喜。
  受幸的小答应怀孕了,算算日子,也不过承恩两个晚上,不仅仅是运气好,皇帝和她的身体都好。
  陈嫔回去的路上,对杨贵人说:“我怀常宁,也是一夜之间的事,他又急又猛,根本不会怜香惜玉,倒是我生大公主的时候,那会儿还有几分温情蜜意。”
  杨贵人抬着脑袋使劲儿想:“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姐姐,我真是不记得了,我跟你讲,我有时候甚至连皇上的模样都想不起来。”
  “你猜皇上这一阵到底是怎么了,和皇贵妃闹翻了吗?”陈嫔道,“难道是想让低位份的后宫生下皇子后,抱养去承乾宫?”
  “若真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杨贵人说,“本来生母卑微,对孩子而言没有前程,若能养在承乾宫,那就是皇贵妃的儿子了,将来指不定还能当太子。”
  陈嫔嗔道:“把二丫头送去承乾宫,你干不干?站着说话不腰疼,敢情抢的不是你的孩子,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公平的事,皇贵妃那样的人,也未必肯要。总之她和皇上一定是有了什么矛盾,听说了吗,那天皇帝冲到坤宁宫,对着皇后大呼小叫。”
  杨贵人啧啧不已:“您说要是孟古青还在……”她四下看了看,有些毛骨悚然,“姐姐,您说孟古青到底还在这紫禁城里吗,静妃的名头一直都在,大事小事都说她抱恙不得列席,从也没把她落下过,可是这么多年了,连个鬼影子都看不见。”
  陈嫔也觉得心里发毛:“谁知道呢,这么多年了,我已经记不得她的长相了。”
  杨贵人则说:“要是孟古青还在,她怎么会容得皇帝对她大呼小叫,一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要把坤宁宫都拆了。”
  陈嫔唏嘘不已:“都是科尔沁来的,皇太后那样强大,孟古青也那么厉害,已故的母后皇太后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怎么就出了皇后这样弱的人。”
  正被人念叨着的皇后,此刻战战兢兢地在坤宁宫门前徘徊,好容易盼到元曦从慈宁宫赶来,她吓得半死,抓着元曦的手说:“吴良辅传话来,皇上今晚要在坤宁宫用膳,可能还要留在这里。元曦,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照宫里的规矩,皇帝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在中宫留宿,除非皇后身子不便或在病中,但是记不得从何时起,这样的规矩就消失了,福临不喜欢皇后,皇后也害怕他。
  既然两人彼此都不愿相见,这件事太后就没追究,到如今,所有人都习惯了。
  “他想对我做什么?”皇后惊恐万状地看着元曦,“他会碰我吗,我一定会吓得半死,一定又会触怒他,我……”
  “您别着急。”元曦见皇后气儿都要喘不过来,实在心疼,再三问,“娘娘,您真的不愿伺候皇上吗?”
  皇后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眼中含泪:“元曦,救救我。”
  元曦抬头看天色,正是下午用茶提神的时候,她在坤宁宫的茶房冲泡了参茶,端着从交泰殿穿过来,从乾清宫的后门进来。
  吴良辅在屋檐下看见佟嫔,忙迎上来,殷勤地说:“娘娘来的正是时候,皇上刚闲下来。”
  “天寒地冻的,吴公公在门外当值,该多穿些才是。”元曦道,“回去添件衣裳吧。”
  吴良辅咽了咽唾沫,他知道,佟元曦是要撵他走,连听壁脚的机会都不给他。
  石榴跟在一边,热情地说:“公公您赶紧添衣裳去,奴婢替您守着。要是有大臣来了,还有其他人在呢,娘娘和奴婢从后门一下就走了,不耽误事儿。”
  “多谢娘娘,奴才告退。”吴良辅不敢不从,客客气气地退下了。
  “石榴,别叫人进来。”元曦吩咐后,端着参茶进门,石榴立刻把门关上了。
  乾清宫暖阁里,刚忙完一阵的福临正在发呆,听见脚步声也没有回头,直到元曦走近了,闻见她身上的香气,才别过脸来,有些惊讶:“你怎么过来了?”
  “臣妾从后门来的,没叫大臣看见,您放心。”元曦道,“也不能去慈宁宫告状啊,太后不许臣妾随便来乾清宫打扰您的,回头该罚臣妾了。”
  “朕已经很久没去慈宁宫。”福临苦笑,“别人不去她跟前告朕的状就很好了,那里轮得到朕去告你们的状。”
  “喝参茶吧,皇上这些日子夜夜辛劳,可是要补补才行。”元曦把参茶端到福临面前,说着不怕死的话,“皇上要悠着些,纵然年轻,也不能太放纵。”
  “你在挖苦朕?”
  “臣妾是吃醋,皇上听不出来?”
  “可是……朕不想那样对你。”福临道,“朕舍不得那样对你。”
  元曦的眼神温柔了几分,道:“那么皇上也别吓唬皇后娘娘可好,您今晚就别过去了,实在、实在要找个地方去,臣妾让苏麻喇姑姑把玄烨接去慈宁宫,您今晚来景仁宫可好?皇上,您好久没来景仁宫了。”
  “元曦,葭音避孕的事,你知道吗?”可福临没头没脑地问起了这件事,“朕想听实话,元曦,你是不是帮着她和太后,一道瞒着朕?”
  元曦摇头:“臣妾什么都不知道,到现在,也依然什么都不明白。这些日子,我去见过葭音姐姐,她念佛抄经,安宁平静,什么话都不提。至于在太后跟前,您知道的,太后不愿让人知道的事,就算臣妾日日贴身伺候,也不会听见半个字。”
  福临悲伤地问元曦:“她们什么都不说,朕怎么会知道,朕怎么会懂,到头来,为什么又变成是朕伤害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