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檐 >

第260章

宫檐-第260章

小说: 宫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十月,慈宁宫院子里掉下最后一片树叶,紧跟着北风起,冬天就要来了。
  这些日子朝廷太平,宫里也太平,玉儿恍惚过了好多年似的,实则。去年此刻,多尔衮还在。
  因是成了罪臣,多尔衮的名字成了禁忌,宫里再也无人会提起,偌大的国家,偌大的皇宫,所有人迅速地遗忘一个人,却享受着他用血肉换来的富贵与安定。
  然而无情的都不是他们,是玉儿自己。
  “雅图快生了吧。”这一日礼佛毕,玉儿和苏麻喇从佛堂走出来,一阵寒风吹得紧,苏麻喇忙从宫女手里拿了披风给格格披上,一面应着,“月末月初的光景生,奴婢派人盯着呢,隔两天就有消息来。”
  “盼着她们子孙兴旺,又不愿她们受苦。”玉儿笑叹,“真是矛盾极了。”
  说话的功夫,户部连同内务府的人前来求见皇太后,玉儿明白是为了什么事,便吩咐:“请皇后一道来。”
  明日,就是秀女初选的日子,初选不必帝后太后出席,筛去些病弱有伤有体味或过于丑陋等等,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姑娘,但这一批秀女也不是人人都能送回原家自行婚配,很可能三年后要再次来选。
  然而种种繁琐的规矩,孟古青都不在乎,她巴不得那些女人,全都病死在顺贞门外。
  婆媳俩听完户部官员的上奏,待他们退下后,玉儿对孟古青说:“你阿玛说,到明年末,你若没有生育,会再送两位过来充盈后宫,这事儿你知道吗?”
  “儿臣知道,在科尔沁时,阿玛就交代了。”孟古青点头,咬着唇,满心的厌恶毫不遮掩地露在脸上。
  玉儿怎会不知孩子在想什么,这份痛苦,她当年经历了百倍千倍的痛,便是温和地说:“你还小呢,额娘不急着你生儿育女,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这事儿额娘替你顶着,额娘不松口,你阿玛也不敢把人往这儿送,但选秀是朝廷的规矩,只能你多担待些。”
  孟古青一下抬起双眼,感激地看着太后,皇太后之于她,既是姑母又是婆婆,她也不知道哪一层才更亲些。一直以来,也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甚至被亏待,可太后今日这句话,把她心里的幽怨全扫光了。
  “皇额娘……”孟古青喜不自禁,激动得声音也打颤,“额娘,您不讨厌我了是吗,我一直以为,您不喜欢我。”
  “傻孩子,额娘怎么会讨厌你?”玉儿心软了,温柔地说,“好好和皇上过,多为皇上分忧,马上后宫就要热闹,额娘希望你能好好管束她们,也友善和睦地相处,既要有威严又要大度宽容,能做到吗?”
  孟古青眨了眨眼睛,苦笑:“大度宽容有些难,可我会学,额娘,您让我慢慢学可好?”
  苏麻喇在一旁笑:“主子,您看咱们娘娘这样直率又坦诚,皇上怎么会不喜欢呢?”
  皇后红了脸,她也知道,福临喜欢她。
  “去吧,告诉皇上明日初选,让他不要往后宫来,复选时皇上才能露面,以示公允。”玉儿吩咐道,“你也不能去凑热闹,知道了吗?”
  “是。”孟古青应下,规规矩矩地行礼告辞,但一离了慈宁宫,便是松了口气,赫赫扬扬地往前头去了。
  乾清宫暖阁里,福临正眉头紧锁地看着奏折,多人上奏要求赐死阿济格,他正在为这件事烦恼,而烦恼的不是不愿赐死阿济格,而是不想什么事,大臣们一上奏,他就要点头。
  耳边听得脚步声,未见人,便知道是孟古青来了,她熟门熟路地闯进来,满脸的笑意,歪着脑袋说:“总是坐着,起来走走才是。”
  “跟你似的,每天无所事事?”福临嗔道,“你怎么又跑来了,不是告诫过你,不要随便到乾清宫来?”
  孟古青别过脸说:“我还不乐意来呢,是皇额娘叫我来传话,你爱听不听。”
  福临拿她没法子,耐着性子说:“说完了赶紧走,一会儿又有大臣要来觐见。”
  孟古青知道皇帝辛苦,成天忙不完的事,一时又有些心疼了,亲手给福临端了一碗茶,告诉皇帝明日初选,要他别往后头去。
  福临捧着茶碗,若有所思,孟古青问他:“皇上不乐意选秀吗?只要我就足够了是吗?”
  福临摇了摇头:“在想奏折上的事。”
  孟古青痴缠了片刻,见皇帝真要忙起来,便不得不退下了,而她才离开不久,福临就喊来了吴良辅,问道:“巴尔娅这些日子可好,她的身体怎么样了?”
  吴良辅忙道:“福晋的身子养好了,但是、但是……”
  “别吞吞吐吐的,但是什么?”福临不耐烦。
  “像是太后的意思,福晋往后只能在自己的屋子里,不用来伺候您,也不能见您。”吴良辅为难地说,“您知道,巴尔娅福晋的任务完成了,从今往后,宫里有皇后娘娘,有六宫妃嫔,她、她只是个暖床的宫女而已。”
  “这叫什么话,她辛辛苦苦为朕生了大阿哥,吃了那么多苦。”福临怒道,“真是额娘的意思?”
  吴良辅一头虚汗:“可是皇上,皇后娘娘的性情您是知道的,太后也是诸多考量,这也是为了护着福晋不是吗?”
  “就为了皇后脸上好看,那朕这皇帝,要来做什么?”福临怒道,“去把巴尔娅找来,朕要见见她。”
  “皇上……”
  “快去。”
  吴良辅无奈,转身要去办事,又被福临叫住了,皇帝目光冰冷地看着他:“你要是想先去禀告太后,求太后拿主意的,从今儿起,你也不必在乾清宫当差了。”


第402章 额娘的哭声

  这事儿不论怎么办,吴良辅里外都不是人,太后得罪不起,皇帝更得罪不起,如今还多了坤宁宫那一位顶顶厉害的主子。
  他一路往慈宁宫这一片来,既要避开皇太后手下的人,又不能让皇后撞见他,走到半道儿上,突然一个激灵。
  只要巴尔娅不去见皇帝,只要巴尔娅懂事,那不就结了。
  于是急匆匆赶到小院,这里由苏麻喇照着,吃穿用度都不会亏待巴尔娅,但到底是太清静了,关着门都不知道里头住了人。
  回想去年这会儿,巴尔娅还挺着肚子,满皇宫地转悠,多风光。
  “皇上想见我?”孱弱的人站在屋檐下,一手扶着门,双眼湿漉漉,鼻尖泛着红,皇帝没忘了她,她心里是多快活。
  “可是您不能见皇上,福晋,奴才说句不恰当的话。”吴良辅忧心忡忡,“皇上是不允许皇后娘娘随意到乾清宫去的,您说……您的身份,若是就这么跑去乾清宫,皇后娘娘知道了该多生气?”
  “公公……”巴尔娅是懂事的,并不需要吴良辅多解释,她低下脑袋说,“您说的,我都明白,请公公去回禀皇上,就说奴才一切都好,请皇上不要惦记。”
  吴良辅松了口气,躬身道:“多谢福晋,您可是救了奴才一命。”
  巴尔娅苦涩地一笑,想了想说:“皇上的性子,只怕公公您不好交代,吴公公,我给您带件东西去可好?”
  吴良辅说:“那敢情好,可见奴才也是来过了,不然皇上还以为奴才编瞎话呢。”
  “您稍等。”巴尔娅说着,回到房里,拿来一副精致的袖笼。
  黑底金线的袖笼上,絮着雪白的风毛,缎面上每一个福字都是巴尔娅自己缝的,里子夹的棉花也是她亲手塞的。原本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送给皇帝用,如今知道皇上还惦记着她,也不辜负她一针一线的情意。
  吴良辅小心翼翼地将袖笼收好,别过巴尔娅,急忙赶回乾清宫,因皇帝正忙着见大臣,一时还说不上话。
  但吴良辅到小院里走一遭,逃不过慈宁宫的眼睛,玉儿听完苏麻喇的禀告,叹道:“福临这孩子,看来是多情的,你我倒不必担心他将来不会雨露均沾。不论如何,他若能善待每一个陪在身边的女人,总比无情冷血的人来得强,可对于把心交付给他的后宫们而言,就是苦了。这事儿,终究没法子平衡,咱们冷眼旁观,替他看着些就是了。”
  乾清宫里,忙完国事的福临,见到吴良辅,就想起巴尔娅的事,不禁皱眉:“她怎么没来,你禀告太后了?”
  吴良辅忙将揣了半天的袖笼呈上,说了巴尔娅福晋的心意,请皇上能明白。
  福临愠怒不已:“吴良辅,朕这个皇帝,在朝堂上,要看大臣的脸色,在后宫,还要看皇后的脸色。怪不得皇后总是问朕,做皇帝究竟有什么意思,她说的话,句句都是现实。”
  吴良辅劝道:“皇上,您亲政才不到一年,太后常说,凡事急不得。奴才只知道,大些大臣们在背后说,别看皇上年轻,可千万糊弄不得。皇上您看,大臣们都开始服您了。”
  福临冷笑:“你随口编瞎话,当朕小孩子哄?”
  吴良辅连声道:“奴才怎敢,是真真切切的,那些小太监送大臣们出宫时,时常听见这样的话,奴才自己也曾听见。”
  福临心里的气,不禁顺了一些,他没日没夜的忙碌,若是还换不来这一点点的敬畏,这皇帝真是白做了。
  “至于后宫的事儿。”吴良辅谨慎地说,“待六宫齐备,皇后娘娘就不会光盯着巴尔娅福晋一个人,到时候您想疼福晋只管疼,您说呢?”
  “说来说去,还是忍。”福临抚摸手中的袖笼,风毛水滑柔软,寸寸都是贴心。
  孟古青虽然让他充满了新鲜,让福临感受到一个自由自在的生命,可他也喜欢巴尔娅那样温柔贴心的女人,在身边安安心心的,多好。
  可是,他能喜欢这么多女人吗?
  这日入夜,福临独自来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哄了孟古青让她在坤宁宫等自己去用晚膳,才没让皇后一道跟来。
  就连玉儿也没听说儿子要来,安安静静地在书房给雅图写信,听得脚步声抬起头,福临已经在跟前了。
  “皇上怎么来了,额娘今晚没胃口,没传晚膳。”玉儿道,“皇上用过了吗?”
  “坤宁宫里备下了,儿臣来给您请安,之后就去和皇后用膳。”福临应着,走上前,拿起墨块为母亲研墨。
  玉儿见儿子有心事,但似乎不知该如何开口,便也不追着他问,一面给女儿写信,一面道:“你姐姐盼着生个闺女,千万遂她的愿才好,她就不喜欢男孩子,你知道她怎么教你的大外甥吗?”
  福临笑道:“丢在草原上吗?”
  玉儿乐不可支:“可不是吗?丢出去不管,我听说有天夜里睡到半宿,突然想起来一天没见过儿子,三更半夜一大群的人出去找才把孩子找回来,把你舅舅吓得半死,从此派专人照顾,怕再丢了大孙子。”
  福临道:“姐姐真是,从小这样子。”
  玉儿写完了信,福临帮着额娘将墨迹吹干,收起信纸,还亲手写了信封,玉儿道:“不早了,饭菜该凉了,去坤宁宫陪皇后吧。”
  “额娘……”福临欲言又止,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不想说也不要勉强,几时想说了,额娘一直都在这里等你。”玉儿道,“别着急。”
  福临握紧了拳头,说:“儿子到现在,还记得您的哭声。”
  玉儿茫然:“哭声?”
  福临点头,心疼地看着母亲:“离开盛京前,您在永福宫里的哭声,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
  玉儿的心顿时揪起来,不安地问儿子:“你想对额娘说什么?”
  福临问:“额娘,我喜欢孟古青,也喜欢巴尔娅。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