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与权谋 >

第122章

与权谋-第122章

小说: 与权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及那日种种,孔穆行摇头道:“一时看不出,你到底是谭派的人,还是刘派的人。”
  章年卿苦笑,“我也不知道。”
  孔穆行扶着衍圣公,一步一步走的缓慢,章年卿也慢慢而行。衍圣公抓着章年卿的手问,“听说俏俏生了个女儿。”
  “是,孔公。”章年卿眼神温柔,“……小丫头长的漂亮极了,像冯俏多一些。眉毛眼睛都像,一笑起来,你什么都愿意给她。”
  衍圣公微笑,动容道:“什么时候抱来给我看看。”
  章年卿点头,“一定,这次从柳州回来,我就让俏俏抱阿稚来看你。”
  衍圣公连道三声好,这才低声道:“阿丘该开蒙了吧?我给他取了字,叫行云。”抓起章年卿的手写下行云二字,“问他,“明白什么意思吗?”
  “章行云。好听。”章年卿下意识念道,脑海里瞬时闪过数个行云的含义,“不太明白……”
  衍圣公和孔穆行都笑了,衍圣公道:“不明白就不明白吧。记住这个名字,日后能用到。”
  皇命在身,三人即日出发。因照顾衍圣公身子,行路并不是太赶。
  三人心里都没底,开泰帝虽调了一队锦衣卫随行,但章年卿心里还是空慌慌的。平复谣言,究竟怎样才叫平复谣言?
  柳州学子说的都是真话,要去说假话的,其实是他们。


第141章 
  衍圣公三人一到柳州,先代表皇上去医馆慰问了受伤的学子。衍圣公的身份很好使,纵是柳州学子不满齐王称帝,待衍圣公还算客气。、
  孔穆行搀扶着衍圣公,在医馆同受伤的学子说了一上午话。
  章年卿没有跟着去凑热闹,径直去知府衙门打探。柳州知府是位白面儒雅的中年男子,大腹便便,面色温和,眼中少见的没有官场上的精明。
  柳州知府亲自带章年卿去了牢狱,大牢没有收拾,依旧保持着那天的惨状。章年卿眼中笑意一闪而过,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
  柳州知府立即会意,讪讪一笑,不好意思道:“……若不留着,给上面怎么交代。”
  章年卿没说什么,问他,“合王现在不见外人了?”
  “是。”柳州知府苦笑一声,偷偷给章年卿比了个六,压低声音道:“我府上现在还住了六个皇差呢。”他把所有妾室和孩子都送到庄子上去了,腾出房间给这些大爷住。若不是内宅一应事还得夫人照应,柳州知府连老婆都想送走。
  柳州知府抑郁道:“皇上召合王回京。学子们拦着不许,合王又避而不见。没有一点要配合的意思。”搞得现在衍圣公来了,他都腾不出一间房让孔公住下。
  那可是堂堂衍圣公啊!天下文人争先恐后追逐的对象。柳州知府捶胸顿足的悔恨。
  章年卿视若无睹,不接他的话,颔首道:“辛苦知府大人了。”
  章年卿没打算带着衍圣公挤知府衙门。李大当家的在柳州有座私宅,二十多年前买的,又宽敞又气派,听说是位富商的宅子,后来因不合规制被缴了,又几经辗转,落到了李大当家的手上。
  柳州知府把话头递上去了,奈何章年卿只听不接话。那句‘我在城内还有座别院’,生生卡在喉咙里,没机会说出来。柳州知府深深看了眼章年卿。章年卿面色沉静如水,一路观察着脚下琐碎,丝毫没有注意。
  柳州知府叹气,郁卒半晌。
  这位章大人,年少有为。在朝堂上打滚也有十多年了,想从他嘴里套话可真不容易。章年卿软硬不吃,在市舶司那个肥差,送礼求情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他提拔过谁。
  底下人都说,章大人眼头高,看在眼里的人在哪都带着,管他贫穷富贵,都不嫌弃。章大人旗下的陈先生,听说以前不过是个小县令,后来落大牢了,章年卿顶着得罪宣武大将军的风险将人捞出来,至今还留在身边呢。
  柳州知府心里苦的像黄连一样,都说京里有人好在做官。他这辈子是没陈伏这福气了。
  柳州知府指着其中一间牢房道:“这就是当日周森被关押的地方。”
  章年卿打量了下密不透风的牢房,整个监狱也就这里还算干净。看来二皇子用自己的身躯拼死护着周森,也不是空穴来风。他问,“那个领头的周森现在在何处?”
  柳州知府摇头,嘴巴闭的像蚌壳一样。一行人走到拐角处,知府才悄悄给章年卿比划了个‘合’字。
  合王?章年卿倒吸一口冷气,二皇子行事这么不遮掩了吗。
  难怪那六人不敢强行押解二皇子,只怕他们这边一动,二皇子立即能揭竿起义。
  衍圣公年纪大了,体力不济,没和学子说几句便有些乏。好几个头上还裹着白布的学子慌忙给他让位子,衍圣公也不嫌弃,就着一位轻伤学子的硬床睡下了。
  孔穆行坐在外间,压低声音和学子们说话。说着说着,孔穆行神色有些恍惚,他来之前以为这些学子是被人煽动、蛊惑的。
  可来之后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学子们都很年轻,都是十**岁的年纪。小一点的十二三,大一点的也不过二十出头。孔穆行望着这一群青涩刚毅的脸庞,蓦地发现,他们每个人都不是胡闹。他们真的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
  有学生忿忿的说,“前朝幼帝两三岁继位的都有,那图谋不轨的也不过顶了个摄政王的名号,还要藏着掖着。现下倒好,人直接代侄继位。呵!”
  “就是,齐王算什么,先帝驾崩的时候二皇子都十四岁了。亏太后齐王还能说出稚子年幼的话。狼子野心,简直无耻!”
  众人纷纷附和,还有人喟然惋惜,“莫说先帝驾崩的蹊跷,便是大皇子也死的冤枉。大皇子文韬武略,卓尔出群。是一代明君的不二人选,若不是被人残忍杀害。我大魏岂会向如今一样,朝纲不稳,年年动乱。”
  还有人恶狠狠道:“我可听说了,大皇子可是被齐王的人授意害死的。”
  “别胡说!”
  “我哪里胡说了。”
  说到底,没人服开泰帝。不知怎么的,孔穆行忽然想起章年卿说的这句话。当时他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是他目光短浅了。
  章年卿到底还是在外面呆了七八年,走南闯北,对官场了解比他多。
  章年卿说,开泰帝不服众并不因为他不贤明。相反,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开泰帝是个好皇帝,每一项举措都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基业。问题是,开泰帝不信任人,不肯用人。
  这么多年,但凡齐地学子,齐地官员无比受到提拔、重用。齐地之外的人,无论如何优秀,开泰帝都视若无睹。民间能不有怨气吗?
  章年卿甚至大言不惭的说了句犯上的话,“说到底开泰帝到现在还没把他当皇上,还没有从齐王的角色里将身份换过来。”
  章年卿意味深长道:“齐地是大魏的,可大魏的却不只有齐地。”别说开泰帝名不正言不顺,就是名正言顺的四皇子继位后这么干。也会被文武百官口笔诛伐。
  王爷可以这么干,皇上不能这么当。世人贤良之辈多如牛毛,皇上若不重用,将他们按插到自己的位子上发光发热。这些人自然会聚在一起,闹出一些别的事。
  说到底,不能让这些人闲着。
  孔穆行苦涩不已,章年卿说这些时完全没有意难平的样子。似乎当年提出科举新策,被小齐王摘桃的不是他一样。当年,开泰帝用其道而不用其人,让小齐王全权推行科举新策,几乎在京城引起一片哗然。开泰帝做的太绝了,甚至做做面子工程,让章年卿挂个名都没有。
  这样的帝王,你能指望着他遵守诺言,归还帝位吗?
  孔穆行涩涩的想,章年卿遇事想的开,当年京城和章年卿交好的少年人都不看好小齐王,暗地里都骂他是窃取别人果实的贼。甚至有那大胆的,直接说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狠话来。
  唯有章年卿,无动于衷。娇妻美眷,乐呵呵的带着冯俏,在泉州过得风生水起。
  章年卿好像天生有种本事,不管在哪都能过得好。这让孔穆行很羡慕,他拿得起,放不下。这么多年过去了,一阖眼便是东苑那间狭小的屋子,漫长无止境的等待。他忘不了。
  孔穆行在宫里这么多年,从来不知道,九门一关,宫里是这么静。五城兵马司和禁卫军的人在门口走来走去,他一天一夜,滴水未进。
  再出来时,和景帝驾崩了,大皇子死了。和他朝夕相处,日夜相伴的大皇子就这么,死了。
  孔穆行嗤笑一声,眼泪涌出。可笑,真可笑。他是大皇子的伴读,大皇子死了,他还活着。他还有脸活着!
  那学子见孔穆行流泪,以为孔穆行是被自己说感动了。拍着胸脯,慷慨激昂道:“我虽只是柳州区区一学生,比不上衍圣公和孔公子的学问,可大义我还是知晓的。武平战,文平乱,如今朝纲大乱是我天下文人的耻辱。我等势要匡扶正统,死而无憾!”
  大家纷纷附和,“死而无憾!”
  孔穆行问他,“你今年多大了?”
  那学子不明所以,道:“十六岁。”
  孔穆行笑,“十六岁就说这么丧气的话。你父母呢,成亲了吗?家里兄弟姐妹几个,你若死在这场乱事里,你父母该如何自处?”
  那学生涨红了脸,愤怒道:“我是家中独子,虽已娶妻,但也绝不留恋儿女情长!我父母生我在世,是让我报效国家,而不是贪生怕死的。若人人只记小家,不念大家。我大魏还将如何传承百世。死,有何惧。”他目光坚毅,毫不退缩。
  孔穆行沉默了。
  衍圣公睡醒,二人从医馆离开,在南街和章年卿碰面。三人一起去合王府拜访,二皇子依旧闭门谢客。门房倒是很客气,又是请茶又是问候的。衍圣公等人一点没有觉得被怠慢。
  孔穆行目光漂移,有点心不在焉。
  书房里,二皇子宣武大将军并肩而坐,周森站在一旁给二人斟茶。宣武大将军思索片刻,问二皇子,“你觉得如何?”
  二皇子清笑道:“周公子对孔穆行的心思把持的准,以前在宫里就数大哥和孔穆行要好,两人穿一条裤子,我这个亲兄弟都要靠边站。若他知道大皇子是死于齐王之手,未必不会倒戈助我们一臂之力,就看这个消息要怎么透了。”
  周森立即道:“二皇子说的极是。”二皇子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合王。周森虽只跟了二皇子几天,也知道避讳。道:“如今我们已经占了大义,若有孔家之人出声援助……”
  周森没有说下去,二皇子和宣武大将军对视一眼,彼此一笑。
  章年卿耐着性子陪衍圣公等了又等,终于出来个小厮,道:“二皇子要见孔公子。”
  居然只见孔穆行一人。章年卿警惕的拦着,道:“衍圣公再此二皇子也不见吗?”
  小厮苦笑一声,“大人莫要为难小的了。”
  孔穆行却站起来,出人意料道:“我去会会他。”


第142章 
  二皇子以礼待士,见孔穆行十分亲切。他站在栖芳亭台阶上,笑容温和,“穆行兄。”
  “参见二皇子。”说着就要行礼,二皇子忙搀扶起孔穆行。“你我相熟至此,还客气什么。”
  孔穆行笑容微滞,想起以前在上书房时,他和大皇子合伙欺负二皇子的事。
  “想起来了?”二皇子促狭道,“小时候都敢拘着我给你们研磨,现在反倒生分起来了。”
  孔穆行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