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皇嫁童养媳 >

第7章

皇嫁童养媳-第7章

小说: 皇嫁童养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侧身让道。我看他处处为王奉述考虑,对他心生好感,谢过他后带着绿丫进入里院。
  我还未迈脚入门,王奉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是阿五吗?你怎么才来?!”
  “我这会不是来了吗。”我笑嘻嘻地走进里卧看到他侧着身背对着我和绿丫,突然玩心大起:“叔,你的伤好点没?”
  我以为他会转过身来,没想他只是闷闷地说:“不要叫我叔,叫我哥。”
  我看了一眼闻后皱眉的绿丫,说:“若我叫你哥,绿丫怕是又要训导我了。”
  绿丫忙对我行礼,古板的表情一丝不变:“少夫人严重了。绿丫是仆,少夫人是主子。绿丫岂敢主仆不分。”
  “好了,好了,我没责怪你的意思。”我转头又对王奉述说:“你的伤到底如何了?”之前我已从许药医哪里打听了他的病况,但还是想听他亲口说才能放心。
  他有气没力地回答:“还行。只是师父给我正了骨,暂时不能乱动,颇为不便。”
  “哦。那你别乱动。不过和你背对着说话真的很不便。”我走到他的床边,看这比一般木床要高出一截,已到我肩膀的小木床感到有些奇怪:“为何你这床比别人的高?”
  “阿休伯说我入睡后经常落床,故把床加高,我知痛就不会轻易落床。”提起阿休,他的语气轻快许多,看得出他和阿休感情颇深。
  “那你晚上入眠岂不是不能熟睡?”
  “这倒不会。”
  ……
  ……
  绿丫静静地候在一旁,见我们聊得起劲,几次欲言又止。她在母亲的调。教下知书达理,虽比我年长一岁有余,却是个古板性格。她曾多次提醒我与王奉述的身份,说叔嫂关系莫要走得过近,免得落人话柄。对此,我总是睁着大眼睛无辜地对她说:“我还小,未满十岁。除了你谁还会说闲话。”
  她对我这一副无辜的模样总是无可奈何,最后只好乖乖妥协。
  若我和王奉述为此分生,这往后谁还陪我玩闹。跟绿丫这小古板玩闹,没一会她就会说“少夫人,这不合规矩”,“少夫人,女子应安于室”……
  今日见她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我猜她心中定是想劝说我,莫与王奉述太过亲近。
  有她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不能与王奉述畅所欲言,言下对她挥手说:“绿丫,我渴了,去帮我倒些热茶来。”
  “是,少夫人。”绿丫对这屋左看右看,没看到茶壶,有些为难地不肯离去:“可是少夫人,这里没有茶。”
  “哪去前院找啊。你没看我从王家到这里滴水未进吗?”我故意学仆人婆子对小厮的凶狠样,叉着腰加重命令的语气强势地说。
  可我人小气势太弱,再加上绿丫不是一般古板,执拗得不肯离去:“少夫人应该说‘夫家’而不是‘王家’。下次莫要说错,免得被他人笑话。让少夫人一个人呆在这里,绿丫着实不放心。”
  王奉述不耐烦了:“叫你去你就快去。哪有主子吩咐下人,下人不听管教的。你不放心什么?我现在动一下全身筋骨都痛,再说我和阿五还这么小,能做什么!”
  “就是,还不快去。”我一再催促绿丫,也搞不懂绿丫担心我和王奉述做些什么,难道她已被我本家教导得,早已知男女之间少儿不宜之事?!
  绿丫无奈,只好离去。她一走,我就走向一旁拖一张椅子到王奉述床前。
  “阿五,你在干吗?”
  “你的床太高,我要递东西给你看,是我送你的新年礼。”费了一些力气,我终于把椅子拖了过来。
  “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从他的声音里,我听出了喜悦。
  我站到椅子上。由于他离床较远靠近里面,我只好半趴在床上,伸手把白虎玉坠往里递:“瞧这个,你喜不喜欢?”
  “很喜欢。谢谢阿五!改天我一定给你回礼。”他声音提高了许多,心情更是喜悦,但他没有接过白虎玉坠也没有转身。
  我一拍脑袋忘了他不能动弹。我这样一半趴在床上一半身子还在外边有些吃力,我只好慢慢起身,“既然你不能动,我帮你放好吧。对了,你大哥奉孝来了,一会他会来看你。”
  这会他可是因大喜而激动万分,不顾不能动弹的身子,翻过身来面对我:“是真的吗?大哥真的会来看我?!”
  我看到他的脸上黑乎乎的一团,犹如带上黑色面具的厉鬼,大受惊吓,“啊”地一声,身子一个不稳眼看就要从椅子上落地。这真要摔下去,虽说这椅子不高,但会痛啊!小孩子不经摔,万一摔歪了脸……我庆幸之前王奉孝在王家楼下接住我,不然那得多痛。
  时间刻不容缓由不得我多想,正准备接受痛感袭来,王奉述不顾身上的旧伤未愈,伸手拽住了我,让我的小身板几乎都趴到他的身上。
  我不小心撞到了他的旧伤。他忍痛没哼出来,只是用鼻音哼了哼。
  让他再次受伤,我更是愧疚,慌乱地想从他身上爬起来,生怕再这样下去,他会更难受。
  没想我因为慌乱又再次跌倒。这次他没忍住,“啊”地痛呼一声。
  我闻后愧疚至极双眼泛红,在差点落泪之际,王奉孝走了进来。
  王奉孝在门外定是听到他的叫声,入内后看到我几乎整个身子都贴在他的身上,一脸慌乱双眼泛红。王奉孝认为我受了什么委屈。至于他的叫声,王奉孝认为是我挣扎弄痛了他,他痛呼所发。
  所以,王奉孝十分不善地对他说:“你这是在干什么?不明白男女授受不亲吗?”
  我以为他会推开我,然后极力辩解,没想他一动不动倔强地看着王奉孝,喜悦全无,平淡而又坚定地说:“我刚才什么都没做。”
  我稳住心神,从他身上爬起来站在椅子上,刚想为他辩解,王奉孝这时说:“我只相信我看到的。”
  没有我压在他的身上,他轻松了许多,却因王奉孝这说法有些恼了:“你这是一叶障目。我们两个孩子能做什么!”
  “没想你能这般引词用句,这也是和二弟学的吧。”王奉孝脸上闪过一丝愤怒:“你这般聪慧过人,一点就会,却在学医上显得如此笨拙,分明是想愚弄我爹,好让他重新接纳于你。而你讨好阿五,怕也是想让她帮你。现在又做越矩之事,怕是另有打算!”
  “我没有!”他大声怒吼,语气里尽是委屈,泛红的眼圈在黑乎乎的脸上特别的明显:“我学医怠力,并不是幌子,而是因二哥身死我心里难过,再加上你和干爹都不信我,使我整日心有杂念心神恍惚才会这样的。”
  “是啊,奉孝你误会了!”我没想事情会变成这样,我的本意是让他们重归于好的。
  我跳下椅子拉住王奉孝的衣袖:“奉述刚才是为了拉住我怕我跌倒。我听不懂你说的‘越矩之事’是什么,奉述没比我大多少,定也不懂。我们都还是小孩子,你就别再计较了。”
  我讨好地晃了晃王奉孝的衣袖,可他却拂袖甩开,说:“小孩子?哼!过了年就十一岁了。北齐琅琊王高俨十岁出头就敢让人用刚针刺吼,未至十二就开始干政,未至十四就能设计杀死和士开了。”
  看到两人越来越僵,听到王奉孝语气中的咬牙切齿,我忍不住大声为他辩驳:“奉述从小被王家收养长大,你怎能拿他和北齐皇室子弟相提并论。”
  对于北齐琅琊王高俨,我曾听父亲和母亲谈过。父亲说高俨有勇有谋,与北齐兰陵王一样,皆有惊世之才,皆死在北齐后主高纬之手。父亲甚至嗟叹,若高俨为帝,兰陵王、斛律光尚在,只怕北周灭齐是未知之数。'1'
  王奉孝撇嘴轻笑:“怎不能相提并论。爹说过,能从北齐灭国战乱中挺过来的孩子,心智坚韧,不能与同龄人相提并论。”
  王奉述发出沉闷的声音:“小时候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不记得你可以问阿休。”王奉孝嘴里发出怪异、讽刺地笑声,“当年阿休领着你,带着一封我爹故友托孤的书信来到我王家。爹曾见过故友遗孤小时候的模样,长得并不像二弟,可阿休手里的你简直和二弟长得一模一样……”
  “……爹当时虽然心存疑惑,但看着手里没有作假的书信,暂时让你和阿休留了下来,暗中派人打听,没想多年未见的故友居然在北齐为商。故友因北周攻齐所至的战乱音信全无。爹因当年跟随武帝攻齐没有照顾到故友而愧疚万分,且见阿休老实你也特别乖巧,不但厚待,还让你入了族谱。” '2'
  王奉述闻后越发难过,双眼黯淡无光:“原来干爹一直都怀疑我的身份。可就算我身份有疑,我在王家也是尽孝尽尊,不敢做违背干爹的事。干爹一直待我不薄,未表现丝毫不满,为何二哥一出事,就不管我如何辩解如何努力,都不肯相信于我!”
  我也和王奉述一样疑惑。话说王奉年之事,王奉述就算有嫌疑,公爹王谊和婆母罗氏怀疑就罢了,为何王家上下皆怀疑他,除了阿休竟然没人肯相信他?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北齐琅琊王高俨在历史上的确是个有胆识有才能和气魄的人,可以称为神童的人物,可惜他和兰陵王一样心太软,最后两人都被高纬杀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记住他哦,很重要。
注2:即北周武帝宇文邕。

  ☆、第008章 我愿相信你

  王奉孝的脸上充满回忆之色,可看向王奉述时,变得怨恨的神色中包含着一丝嫉妒:“你和二弟长得像就算了,还处处学他。二弟学画画,你跟着他画得有模有样;二弟学下棋,你和他下得不分上下;二弟学射箭,你射得和他一样准;二弟学骑马,你立马后脚跟上……
  “……府里的下人对此议论纷纷,议论你为何样样跟二弟学,还学得有模有样。你们两人又长得像,简直难以区分彼此。有人说你居心叵测,想谋王家二子取而代之。娘为此日夜不安,建议爹把你遣送至乡。可爹对你疼爱,不但不听还严令下人不许议论,直至二弟出事,他才后悔莫及。”
  原来是这样,原来怀疑的种子早在很久之前生根发芽。
  王奉述闻后伤心欲泣,不顾身上的伤痛,缓慢地支起身子坐在床上。
  我很担心他,跑过去扶了他一把:“奉述,你没事吧。”
  他摇头说:“没事。”
  他看向王奉孝,眼底是被冤枉后掩饰不住的悲伤:“我没有故意处处学二哥。二哥喜欢和我一起玩,和一起我闹,有好吃的会分给我,有人欺负我会帮我。试问,我与他形影不离,比亲兄弟还亲,又怎可能加害于他!”
  王奉孝完全不为所动:“人心叵测。二弟是如何出事的,没有人看到,你没法证明你的清白,说不定正是你推二弟入河的!” '1'
  “不,我没有!”王奉述极力辩驳,接着突然喜道:“有人能证明不是我推二哥入河的。”
  “谁?”王奉孝有些意外。
  王奉述努力地回想往事,起初说得有点慢,接着越说越流畅:“当时我解手后去寻二哥,发现他把马系在河边的树上。我过去寻他,发现他被水冲到河道拐角。我知无法救出二哥,心急如焚大喊‘救命’,四下张望希望有人前来相助,无意中瞥见一女孩全身湿漉漉地躺在河边的另一处。当时我心里只想着尽快救出二哥,没有上前察看那女孩。我见没人前来相救,只好策马去寻大哥。”
  王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