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皇嫁童养媳 >

第30章

皇嫁童养媳-第30章

小说: 皇嫁童养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以小范围试一试啊!”我仍不肯放弃自己的提议。
  “小范围的试一试,也要花费很多的人财物啊!现在国库不多,什么都得省着用。就连你母后,都好几个月没添新衣裳了。”父皇依旧认为不可信。
  我用力地搓着手,不断地想办法,想着如何节省开支。一会后,我想到办法灵机一动,说:“那这样行不行。比如司农寺缺乏人才,就发出告示,说招募这一块的人才,然后再出问题考察他们,这样他们在纸上一问一答,节省了纸墨不就能……”
  “善,大善!”低头思索的父皇,闻后突然间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把我从座位上拉起,夸张地如个孩童般与我手拉手一蹦三跳,哈哈大笑说:“阿五想到办法实在是太妙了!朕之前苦思了很久都没想到。你真是帮了朕一个大忙啊!天大的忙!”
  父皇意识到自己在我这个么女面前失态了,拉着我重新坐下,仍旧兴奋异常地说:“这个办法好。还可以在地方实行,然后瞒天过海,不让朝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大臣知道。先在地方选拔人才,然后再慢慢推广到整个大隋境内,徐徐图之。等到那些世家大臣们知道的时候,朕已经选出一批不错的人才安插到各个部门了。”
  我没想到父皇最看重的是这个办法能够瞒天过海,可见朝中世家大臣的势力是多么的雄厚,连父皇都不得不在暗中偷偷摸摸地选拨人才。
  父皇摸着下巴,低着头开始不断地自语:“哎呀,这么好的方法,得想个不错的名字。叫什么呢?考察考察,肯定得有个‘考’字,再有是分科目考察,不如就叫‘科考’?!”
  父皇抬头看着我,双眼亮亮地问我:“阿五,你觉得叫‘科考’如何?”
  “科考?”我想了想,说:“可是这两个字只能包括被考察的人,不能包括考察他们的人啊?!”
  “对,对。这名头不行。父皇再想想。”父皇一直自言自语都没想出什么好的名字,而后他有些烦躁,站起身来回不停地走动:“到底叫什么名字好呢?‘科考’是被考察的人,考察他们的人要向我举荐他们的才能。‘科考’、‘考察’、‘举荐’、‘科考’……”父皇就这样一直念叨下去。
  我不敢打扰父皇的深思,心情极好地倒了一杯茶品茗起来。我没想到母后让我搜集古籍的一番话,接着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更没想到我的一个提议,让父皇如此的重视。
  如果父皇知道我想先实现男子唯才是用而后女子能够唯才是用的小心思,不知道还会不会同意我说的这个办法。
  就在我的耳朵遭受父皇“魔音”折磨,将要嗡嗡作响的时候,父皇走过来,弯腰趴在石桌上,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阿五,父皇想到了,想到了。就叫‘科举’!‘科举’好不好听,‘科’是‘科考’、‘举’是‘举荐’。这既包括了被考察者,也包括了考察者。阿五,你说这名字好不好?”
  “好!父皇给这办法取了个十分贴切的名字。若往后能形成一项官员考核制度,就按父皇的意思,叫‘科举制’!”
  “科举制好!科举制好!”父皇仰头长笑,接着又把我拉起来蹦跳了几下。
  不知为何,这时的我想起母后曾在背后,带着一脸柔情抱怨父皇,说:“这男人啊,无论到那个年纪都会有小孩子的一面。尤其是乐呵得意忘形的时候……”
  待父皇从激动中平静下来后,又开始眉头紧锁起来,他捻须说:“哎呦,办法是想到了,可要如何瞒过朝中的世家大臣来实施呢?朝中有谁信得过,又在什么地方暗中实施,这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啊!万一弄不好,突厥外患没解决,把朝中世家大臣们得罪了,闹起来,可不好办啊!哎,也是个难题。”
  我拉着父皇,让他坐下,说:“父皇,既然你都说了这事要徐徐图之,您又何必急于一时,待改日空时再慢慢思量。”
  父皇拍拍我的手,说:“还是阿五深得朕心。只是,阿五为何要支开你母后啊,朕和你母后是无话不谈的。”
  “父皇误会了。阿五是怕母后认为我干政,从而讨厌我。”我说着把头低得很低,像个认错的孩子。
  “不会的,不会的。朕和你母后最疼阿五了,怎么会讨厌你。你二皇兄的事务也快忙完了,改日让他过去帮帮你,顺便帮我暗中留意下,有没有像赵先生这样值得注意的人才。朝堂现在真的很缺人才啊。”
  父皇完全没意识到,他对我说了太多朝堂之事:“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太多,光是修订律法就够父皇忙的,再加上三省六部十一寺递上的奏章,就别提有多少了。多也就罢了,那也要写得有理有条才行……”
  “……有些官员为了应付胡乱书写一通。朕本想罢黜这些官员,可要么是这个官员有世家大族的背影,罢黜后会引发朝堂官员的不满;要么是罢黜后完全找不到可用的替补人员。就算处罚这些人,之后还是这样。哎,朕心烦之事多矣!”
  “父皇,没事的。万事开头难。待突厥危机解决后,你再慢慢实行科举制。眼下我和二皇兄会暗中留言有何可用的人才。”
  话虽这般说,但像庄稼汉赵先生这样隐于乡间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又或是他的事没能让天下人皆知,让有才之士投奔过来。后来,我再也没遇到像赵先生这样的人才。
  病情本已好转的赵先生在许药医的调养下,于某天夜里突然间暴毙,据说是得罪了某位世家权贵。这更让我感到推行科举制的艰难。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  “科举制”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已经无法考究了。能确定的是科举制是杨坚手中萌芽诞生,在杨广手中正式诞生。
其实写历史言情文,也是一次重温历史推理历史事件的过程。我认为我的故事设定和情节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说过我是大叔控,杨坚是威武萌大叔。

  ☆、第034章 阿述不要死

  
  辞别父皇,出宫后,我在王家大门遭到百姓的围堵。这些手里捧着书的百姓,都是白天没排上队的。有些还是从很远的乡间赶来。若没处理完手中这些书籍,他们晚上还要找地方住宿得不偿失。所以,在知道我是兰陵公主后,他们都赶到王家来等我。
  “公主,我们进一次城不容易,能不能看一眼我手中的书?这可是我们家逃亡的时候,在途中收集到的,可都是独本。”
  “公主,你就发发慈悲看看吧。我们还得赶回乡春耕呢。”
  “公主,公主。看这,我这本最有价值!”
  ……
  面对百姓的热情和请求,我不忍心拒绝,且担心这其中真有价值的书籍,万一他们回乡不来了如何是好。所以我让他们在王家大门外排起队来,命令一些护卫维持秩序,甚至让绿丫回府里拿些茶水给百姓们解渴。
  但书籍还是太多,要我一一看过后再来评估,得忙到天黑都忙不完,而且有些书籍里面所记载的知识我并不了解,不知该买还是不该买。白日里负责分类书籍的官员皆回到家中,我也不好再寻人来王家帮忙。
  直到太阳微微西斜,我才想起公爹王谊来。我让绿丫好声好气地去寻问他,看他有没有空前来帮忙。
  没想王谊毫不犹豫地前来帮忙,还让下人带了饭菜给我送来。
  我看到王家门外那些早已饿得发晕的百姓,吞着口水盯着饭菜一个劲地看,不得已只好让绿丫拿些干粮来。这一下加大了王家的开支,公爹王谊笑呵呵地说:“没事。就当我们王家做善事。若那位手中的书被公主看上,还可以加饭加菜。”
  “真是太好。公主仁慈,郧国公仁慈!”王谊这一举动让百姓欢欣鼓舞。
  看着不断忙碌面带微笑的公爹王谊,我意识到他因王奉孝的事消沉了许久。
  他没想我今日会请他帮忙,让他参与朝堂政务,心中欢喜异常。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事算不算政务。自那日后,他对我更为亲厚,简直比亲闺女还亲。
  接下来这几日有二皇兄帮忙,我轻松了许多。
  这一日早晨,我趁闲的空挡,把事务丢给已经上手的二皇兄,带着绿丫和一些婆子在城内转转。
  新都大兴城建成这么久,我都没来得急好好转转。逛着逛着,正当我玩得起劲,袖子被人扯了扯。
  我头也不回地看着铺子外摆放的梅形发钗,说:“绿丫,有事就说。我还要再看看。”
  “哈哈,是我。”身后转来阿述微微沙哑的声音,他已到变声期。这让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别人。
  “阿述!”我看到他,学着父皇拉着他蹦跳起来,而后意识到这是坊市大街上,人多嘴杂,怕人闲话,迅速地松开了他的手。
  阿述眼底闪过黯然,随即笑着说:“阿五,我要走了。”
  “啊,这么快!”我太过意外完全抛下顾虑,拉着他的袖子说:“不是说去见奉孝再走的吗?之前我忙,现在空下来了。你能不能再多呆一段时间?!”
  “可是师父他已经不想再呆在城里了。太医署的人频繁来找他,希望他重新出仕,他厌烦到极点。”阿述从怀里拿出一袋金银,递给我,说:“这是上次你帮师父收购古医书的谢礼。师父让你收下。”
  我知道这是许药医的金银,不是阿述的,没有拒绝,让绿丫接过。
  我刚想开口劝他再多留几日,这时街头传来一些百姓的叫骂声,还有迎面而来扬起的滚滚尘土。
  有人在大兴城里纵马,而那人正是四皇兄杨秀!
  他不顾人仰马翻的危险,甚至还暴躁地扬起手中的长鞭挥打道路两旁的百姓:“不想死,都给我闪开!”
  我走出去,冲他大叫:“四皇兄,你快停下!”
  四皇兄见我出来阻拦,勒马不及,要冲我撞过来。幸好在情况危机下,我被阿述拉到路旁。
  阿述问我:“阿五,你没事吧?”
  “我没事,你呢?”
  “我也没事。”
  我把脸上的尘土抹去,生气地对马背上暴躁的四皇兄说:“四皇兄,你太不像话了。这里是坊市,来往的百姓这么多,你怎么可以当街纵马!万一伤到人怎么办?”
  “哪来这么多废话!我不但敢当街纵马,还敢当街杀人!你和这小子关系匪浅,他该死!”四皇兄说着把腰间的长剑□□,身子往前探,对着我和阿述的方向刺来。
  绿丫看到这惊恐的一幕,只知道高声尖叫。
  我以为四皇兄会刺向阿述,正要推开他,没想四皇兄居然向我刺来,千钧一发之刻,阿述没来得急推开我,居然挡在我面前。他的后背右上方受了四皇兄一剑。
  周围的百姓惊恐地大叫:“杀人了!杀人了!”走贩们不断逃离,铺子里的商贾纷纷快速关店。
  四皇兄用力地把剑从阿述身后拔出,看着剑上的血,阴沉沉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小子真愿意为你挡剑。你和他的关系,真是耐人寻味啊!”
  我惶恐地抱着倒在地上一脸痛苦的阿述,看着手中全是他后背留出的血,觉得心中也似有一道血不断地往外涌流,那是一种痛,一种害怕失去的痛,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我心痛悲愤地大叫:“阿述!你不要死!不要死!”
  我的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恨恨地看着平时本就不熟稔的四皇兄,如果眼神可以杀人,如果他不是我的皇兄,我真想他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