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皇嫁童养媳 >

第11章

皇嫁童养媳-第11章

小说: 皇嫁童养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述也出了一身汗,让他也换一换吧。”我恳求地看着二皇兄。
  “去吧,去吧。别耽搁太长时间。”二皇兄有些无奈地摆摆手。他似乎有些不喜我对王奉述太过关心。
  ……
  ……
  我进入主卧换好衣服打开房门,就看到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绿丫:“绿丫,你醒了!之前你是怎么昏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绿丫摸了摸后脑勺,歪着头思索:“我泡好茶,想去叫公主和三少爷。正走出屋子没几步就被人砸晕了。到底是谁没看清。”
  “这么说是有人设计了这一切。”对于算计,我很反感。连我这个十岁不到的孩童都算计,可见这人做事无所不用其极。我又问绿丫:“奉述和二皇兄呢?其他人呢。”
  之前正院躺了一地的仆人此时一个都不在,好像刚才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我的幻觉。
  “奴仆们被分开审问了。叶姨娘和夫人也被分开关了起来。这会二皇子和三少爷正在谈话。二皇子说您若换好衣物,带您过去。”绿丫领着我走到前面。
  “奉述这么快就换好里衣了?还是他没有换?”我在担心着王奉述,生怕他因我而受寒。我已让他受过一次内伤,怎可让他再为我受寒。
  绿丫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何事,闻后愣了愣,说:“公主,非礼勿视!”
  我不由地白了绿丫一眼,实在不明白女孩看男孩的行为为何是非礼勿视的行为。王奉述的后背除了有个字,和我没什么两样啊……传说中的男女有别是什么,男女羞人之事又到底是什么事……
  心中有太多的疑问来不及去寻找答案,我走到偏房的门外,听到王奉述对二皇兄说:“都城里流行用红花在布料上染色,所染出来的布料不但色泽红艳,而且久后无味,不易褪色。干娘平时并不喜红艳的衣物,所以我起疑察看了她的红艳外衣,发现她的外衣不但褪色,而且还有红花特有的臭味,显然这染料是刚染上的或是重新添上的,没有除味。关于这点,二皇子只要再派一个略懂医理的人一闻便知。” '3'
  “这和婆母犯魔症有何关联?”我推门而入。
  绿丫把门关上,候在外面。
  屋里,二皇兄惬意地坐在主位上,王奉述略微拘谨地站在一旁。他见我入内,顿时松了口气。好像他面对二皇兄有些紧张。
  “阿五,来这边坐。”二皇兄向我招手,示意我坐到一旁。
  “二皇兄,我不累。”我摇头不肯,走到王奉述身边,对他说:“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对了,你有没有换里衣?”
  二皇兄见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关心王奉述,更是不悦:“阿五,我没参加宫宴,从皇宫里出来没去别的地方,就到王家来寻你。可你却只知道关心这臭小子,也不问问你二皇兄渴了没饿了没。”
  我眨眨眼无辜地看着二皇兄,这招应付绿丫屡试不爽:“二皇兄,你的身体壮如牛,根本不用担心。再说了,你想让人关心,可以早点娶妻啊。若是不敢对母后开口,改天我帮你说说去。我想母后一定会帮你寻一门好亲事的。”
  被我这么一说,二皇兄脸红了,干咳了一声,说:“没大没小的,尽瞎说。谈正事,刚才说到哪了?”
  王奉述见二皇兄问起,不敢回答我刚才的关切问话,说起正事:“回二皇子,我干娘于三年前因误食含有红花的药膳小产,自此她一闻到这红花味便会大受刺激,神情混乱。您可派人在府内打听,不少下人都知此事。”
  王奉述说的这事,后来经绿丫打听,确有此事。
  三年前,婆母罗氏身有女病,来潮不顺且时常混乱。'4'一位姓顾的大夫开了含有红花的药膳给她通经活血,治疗女病。未料她一月后怀有身孕却毫无不适,直到来潮腹痛不止,汹涌异常才知小产。'5'
  这位顾大夫后来听闻婆母罗氏小产后,当天抛家弃子,往南逃亡。
  罗氏当时没有怀疑王奉述,一来是他太小,二来是她自己的过失,太过于相信大夫,且没想到病情会这么快好转怀上孩子。
  现在罗氏经常神志不清,在闻到红花的臭味后,虽认不出这是红花,却本能地受到刺激,犯起魔症。
  二皇兄点点头,对王奉述说:“此事且信你,往下说。”
  “之前我查看过正院里昏迷的奴仆,发现有些奴仆是被迷晕的,有些是被人用棍子打晕的。二皇子可派人检查这院子周围有无放了迷药的吃食。当然,下药之人很有可能毁灭证据,所以有可能把有迷药的吃食丢弃。”
  “你说的这事,我早已派人去查了。”二皇兄一副一切已经办妥的了然样。
  我有些不敢相信:“这么说我的仆人里面有奸细。那谁又是主谋?”
  二皇兄敲着旁边的茶几桌,直视王奉述说:“把你所想到的说出来吧。”
  我精神一震看向王奉述。
  他一本正经地说:“以下是我的猜测,未找到确实证据之前,请二皇子勿信以为真。”
  二皇兄有些不耐地点点头。
  他说得有理有条:“干爹的妾室叶氏很受干爹宠爱。她不满于妾室的身份,对正室之位一直虎视眈眈。她先买通干娘的手下,让人在干娘的衣服上做了手脚,重新添上留有余味的染料,趁皇上今日登基,干爹及大哥都参加宫宴不在府邸的时候,放穿上此衣的干娘出来,并让人惑使干娘冲撞阿五……”
  “……毕竟阿五现在身份不同,已是公主。此事皇上得知后必定大怒,再加上干娘已经不是第一次冲撞阿五了,此时再犯,定不会轻饶,而我干爹为了给皇上一个交代,一定会休了干娘,让皇上治罪于她。这样一来,叶氏就可一跃而上成为正室。今日叶氏前来帮助阿五脱险,一来是不想把此事闹得一发不可收拾使干爹受罪,二来是想让阿五承情,以便更好地登上正位。”
  我和二皇兄不断地点头,认为他说得有理。二皇兄再次诧异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这么多。难怪公爹王谊会认为他机灵古怪心思诡谲。'6'
  二皇兄发现了一个疑点:“若真像你说的那样,这叶氏蓄谋已久,怎知阿五今日会回到府里,没有参加宫宴?”
  王奉述不急不慢地回答:“正是叶氏蓄谋已久,早已等待时机,待阿五成为公主,随便挑个公爹和大哥不在的日子,让婆母冲撞阿五。只不过她没想到今日皇上登基,阿五居然一人归来,正合她意。”
  我闻后觉得身后冒出阵阵寒意。若此事为真,这叶氏可谓算计深远,狠毒可怕。那么婆母罗氏上次偷跑出来欲拦截我和王奉孝是不是也是叶氏所为?
  二皇兄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我不满地看了一眼二皇兄,心想我长大后也是女子耶。
  王奉述一再强调:“二皇子,我刚才只是假设。”
  二皇兄起身,走到他面前,带着几分咬牙切齿:“你不用提醒我。我知道怎么做。还有别‘阿五’‘阿五’地叫我皇妹,你应尊称她为‘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本来是想写腰牌的,然后发现腰牌是从宋代开始的。所以用了宫牌。我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宫牌这一说,为了故事发展,大家原谅我一次。谁若知道,可以留评补充,谢谢!
注2:不必为女主太聪明感到诧异,本文可以说是回忆录,是通过女主年长后回忆往事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不过《隋书》说她好读书,是杨坚最疼爱的女儿,想想也是个聪明人物。
注3:红色的确是隋唐流行的颜色。那个年代的红色布料也的确多数由红花所染。至于红花染到衣物后,能否残留红花的臭味有待考证。这里为了故事发展,默认红花染过的新衣有残留的臭味。
注4:“女病”指代妇科病,“来潮”指来大姨妈。我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称呼这些的,欢迎留评补充。
注5:这个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有待考察。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朋友吃了活血药,下体出了点血,开始以为是来姨妈了,后来肚子很痛去医院才发现是怀孕了,幸好去医院去得早,差一点胎儿就保不住了。
注6:是不是觉得王奉述很聪明,其实也没什么的,古代人都很早熟,想想北齐琅琊王高俨这么聪明,对比一下王奉述聪明没也什么。再加上他有老仆阿休的教导,从小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就要学会看人脸色,聪明一点也很正常。

  ☆、第012章 封号任选择

  “二皇兄,你别为难奉述。他是我朋友。”我看到王奉述脸上闪过倔强的神色。原来他之前在二皇兄面前拘谨,并不是惧怕二皇兄的威压,并不是畏惧强权,而是不习惯与二皇兄相处。我心中大定,但又担心他因此不满冲撞了二皇兄。
  他沉默不语,低着头不回答。
  二皇兄看着他重重地哼了一声,对我说:“阿五,皇家子弟是不能随便交朋友的,更何况他还是个异性。待你长大,还和他往来,日后不知道多少人会非议诋毁你的清誉。”
  “不会的,二皇兄。再说了,我现在还小,是你多虑了。”我突然觉得做公主反而没有以前自由了。周围对我的称呼变了,态度变了,连亲疏程度也变了……
  “我未多虑。看来你不知此事的严重性。待我把罗氏的事情处理后,禀告母后时一并把你和这小子的事告诉她。”二皇兄说完,不顾我的恳求,再次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奉述后,大步流星重重地推门离去。
  王奉述安慰担忧的我,说:“阿五,没事的。勿太担心。”
  “嗯。”我知二皇兄一旦决定的事旁人难以改变,只好把不安放在心底,冲他笑笑。
  公爹王谊得知此事大为震怒,从宫宴赶回来后,根本未细查此事,直接断定为叶氏所为。
  若不是二皇兄说今日父皇登基不易见血,王谊差点把叶氏一剑刺死。他完全把叶氏当成仇人,而不是他往昔宠爱万分的爱妾。
  婆母罗氏被送到大兴城外一所寺庙静养,对外称罗氏为国祈福。若她病情得不到好转不得归府。
  叶氏被遣送回乡,永不得归府。王婆子一干人等全部转卖,就连我的陪嫁奴仆也转卖了部分,都是那日没昏迷在正院的仆人。
  叶氏留下的幼女本就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叶氏离府后,下人对她更是怠慢,不久后不幸夭折离世。公爹王谊对她并不疼爱,见又是父皇登基之初,更是不敢大肆操办丧事,命人草草处理了她的后事。
  长大后,我渐渐明白公爹王谊为何不细查此事,因为不管婆母罗氏是真心还是无意冲撞我,在府里都需要一个顶罪之人。他要给父皇一个交代。
  毕竟我不再是他眼里那个做为礼物送入王家不受父皇宠爱的女孩,而且在父皇登基这日出事,若此事闹大满城皆知,他人会说王家藐视皇权,触犯王室的威严,王谊有逆反嫌疑。
  倘若治罗氏的罪或休了罗氏,此事便会闹大。在当朝高官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休妻是大事。遣送小妾归乡只不过是小事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二皇兄把叶氏的事情处理妥当后,不但吩咐我名下的护卫好好地保护我,更是留下他名下的两名护卫,名为保护我,实为牢牢地看住我,让我别乱跑,别去找王奉述。
  我待那日后,不敢去找王奉述,生怕因此惹恼了二皇兄,若他把事情夸大,和母后一说,以后真的不能再见到王奉述,失去玩伴的我找谁哭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