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89红色攻略 >

第491章

1989红色攻略-第491章

小说: 1989红色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出在潘艾晨身上,是他叛逃引发了此次危机,跟李路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因为李路是红色计划的最高执行者?还是因为李路对属下管控不严格?

    如果是因为这样,那么,建国以来发生了这么多高官叛逃事件,最高统帅岂不是要被关起来无数次?

    因为他就是最高领导啊!

    这个逻辑根本就说不通!

    再者,说李路负有领导责任,所以处理他,完全符合程序。那么,反过来,李路立下的这些个功劳,又应该用什么来奖励他?

    他李路正在外蒙心惊胆战地推动外蒙计划进入关键时刻,你在家里的还想着怎么摘桃子,他李路为了大局,让步了,在发生潘艾晨叛逃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候,你们那些诸如万系之流将小集团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上的人,是不是应该收一收,不去干落井下石的事情呢?

    李路摇头苦笑,笑自己的这个想法天真,笑自己的幼稚。

    有机会打倒李路,万系为首的新派是不会有任何的犹豫的,因为当前情况是,作为国防军中崛起势头最强劲的一个人,李路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代表着老李家,他甚至隐隐成为了老派的新一代扛旗手!

    打倒李路就能重创老派,试问新派又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呢!

    政治永远都是无情血腥的,富有悲悯之心的人,要么被踢出局,要么被扫下地狱。

    倘若不是背后有家族的威慑力在,就凭李路在********上的那两下子,他早就消失在国防军的服役序列中了。

    说到万系落井下石的手段,简单而明显。

    所谓领导责任,可轻可重,全靠双方的较量。

    如果正常地来,即便是红色计划部分机密泄露,导致国家陷入外交危机,就李路的这般背景和身份,顶多也就是个内部警告,大不了调离一段时间,冷一下再出来,很正常。

    要命的是,国家安全内务部安插在华盛顿的内线,是万系一派掌握着的。换言之,是万系首先知道潘艾晨叛逃并且出卖了红色计划的部分机密。等到老李家这边知道,人家已经定好了策略,安排好了一切。

    任何斗争,失去主动权意味着失败,没有例外。

    这就是为什么,上面居然下达的,是对李路的逮捕令,而不是隐晦的软禁。能够争取到在秦城监狱中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已经是因为老李家和国家安全内务部的大佬关系尚可以的结果了。

    但是,也仅仅能够做到这一点。

    且看,李路被捕之后,李路系的军官,尤其是骨干力量,纷纷被控制起来。参考历史,下一步就是无情的清洗……

    走到这一步,李路四年以来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拥有共同建军理念的坚强的青壮军官力量,面临着被洗地的危险。

    足足三个小时之后,李路想到了这种结果,顿时浑身惊出一身冷汗。此时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全力反击,否则过去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国防军将会不可控制地回到原本的历史轨迹,将永远看不到赶超美军的希望!

    “必须要做点什么!”

 第508章 要反击

    李路以为,即便他被关押了起来,凭借家族的关系,他是依然可以指挥和联系外面的人的,但是,他还是低估了上面的决心。

    和老李家交情颇深的警察部长亲自给监狱长下令,决不允许任何人和李路进行接触,更不允许为他提供任何的通信工具。

    李路是真的完完全全给隔离开来了。

    他急得嘴冒泡的时候,有许多人在忙得焦头烂额。

    且不说外交那边怎么去打嘴仗,单单说这件事情发生后,老李家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老爷子知道上面要逮捕李路,甚至在表决是否逮捕李路的会议上,他也是举手赞成的!

    经历了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数次,从这项运动走向那项运动,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撼动老爷子那坚强的神经线了。这一点从他很果断地在会议上赞同逮捕李路可以看出来。

    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万系,老爷子知道,即便当场反扑,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反而会引起自己内部的顾虑——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任何人都会慎之又慎。

    在这种情况下,老爷子采取的不变应万变无疑是最恰当的。他老人家也知道,就这么点破事,还不至于给李路定罪。换个角度,逮捕李路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接下来就是老派和新派的较量了,换言之,就是老李家和万系的较量了。后者要借此大好机会打倒李路,打垮老李家当前最有潜力也最有能量的少壮派。前者竭力地保住李路系,保住了李路系,就是保住了老李家乃至整个老派的未来。

    如果再往前看,李路系的命运,决定着未来国防军的掌控权归属。

    这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的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军队,未来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是掌握在怎么的一群人手里,不仅关系到国防体系的建设,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战略。

    说到底,老派和新派争夺的,从来都是在这个国家里的话语权。这是每一个红色家族从诞生以来,就被赋予的历史使命,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这么自认为的。

    从他们的父辈乃至爷爷辈,站到城楼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意味着以后的每一代人都摆脱不了政治上面的斗争。

    在国家利益至上的绝对前提下,大家你来我往地博弈,以至于斗到白热化的时候,国家利益演变成个人利益,手中的权力成了谋私利的基础,获取更大权力的动因也从国家利益至上变成了小团体利益至上。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有这么多的家族不管不顾地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国家利益扔到一边,对李路下狠手的原因。

    然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万系首先占据了道义乃至法理上的制高点——你李路负责的红色计划出了问题,你的部下叛逃了!

    这就是最最最让老爷子头疼的因素。

    前面也说了,所谓领导责任,可大可小,涉及到国家机密,可无限大。而万系显然无疑会把它放大化。

    万系将领主张立刻展开对李路的调查,移交最高军事执法机关,在这个时候,老爷子出手了,他坚决反对。因为老爷子担任着拨款委员会主任这么一个特殊职位,又是最高统帅部的常务委员,按照规定,如果有两位以上常务委员反对,提议将不予通过。

    另一个明确表示反对的,是贵为第一副统帅的方上将。

    以方上将在国防军中的地位,他的话比两个常委委员的分量都来得重。

    万系想要速战速决解决掉李路的幻想破灭。

    和其他人想象中有出入的是,老爷子没有和方上将进行过沟通,老爷子原本是打算利用卡下华中军区的特别拨款来阻止这项提议的,谁都知道华中军区是万系的根据地。

    老爷子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方上将会为李路说话。

    方上将为李路说话的原因既简单又复杂。

    作为国防军中事实上的老大(很长一段时间内江浙帮是徒有一个最高统帅的名义,方上将的的资历和威望都不是他能比拟的),方上将对于李路,一直以来抱着的是欣赏的态度,在看了李路那一套理论书籍之后,更是将其视为奇才、忘年交。

    《论空军》、《大陆军》、《海军说》,尤其是第三本,不仅和方上将倡导的海军发展战略完全吻合,还提出并且解答了许多方上将想不明白的问题。

    这么一个人,于国于民于军队,都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至于潘艾晨叛逃导致红色计划部分机密泄露,国家陷入外交危机,李路负有领导责任,这些在方上将眼中,其实当不得什么大事。首先泄密的不是李路,而是你参与了红色计划某个过程的一个小人物。

    他需要考量的,是这件事情背后,老李家和万系之间的斗争。以方上将的地位,他的身份已经从选手进化为裁判。老派也好新派也罢,怎么斗他都不会参合,只要符合裁判的意图。

    即便方上将也是老派出身。

    然而,在1992年的华夏,军中的关系之复杂各山头之前的斗争,都是非常乱的,堪比建国初期。

    所以,方上将有心要帮李路一把,也仅仅只能在这个时候说句话,如此而已。

    第二次会议结束后,老爷子约见了老派的几位大佬,在李家老宅里与他们见面。

    这天是5月8日的下午。

    李家老宅一如既往的安静,只是今天这里多了一些身着普通服装的精干男子,他们分成三道防御层,把李家老宅护卫了起来。这些人都是大佬们的警卫参谋。

    按照规定,国家领导人才有资格享受警卫局的保卫,但是,那只是规定。连下面的乡镇书记镇长都整了专职的秘书,像这些手握军权的大佬们,随身带几个一点也不逊色于警卫局的警卫参谋,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李家老宅有专门的会客厅,其实就是布置非常简单的房间。两排木质椅子摆在两侧,两张之间放着一张茶几,中央位置是同样一张椅子,显然那是主位。

    几位大佬已经就坐,大家的脸色都很难看,李超小心翼翼地忙活着倒茶。

    这几位大佬分别是……

    注:下一更争取在九点左右,写完就发。

 第509章 “托孤”

    这几位大佬,都身着便装,而且他们的服装非常的朴素,如果你不去看他们的双眼,你会以为这是几个刚刚从田地里劳作完毕归来,准备坐在一起嗑瓜子唠嗑的老农。

    实际上,这些人曾经就是农民或者工人。

    稳稳的脚步声传来,老李家老爷子走进来。他也罕见地换下了军装,朴素的服装却是依然挡不住他那戎马一生沉淀下来的强大气势。

    “老刘,老张,老关,老杜,老梁,我来晚了。”

    老爷子微微笑了笑,拱了拱拳头。

    为首的是西北军区的刘司令员,他个子不高,比较壮实,剃了个青瓜皮,说话粗声粗气的,指着李老爷子,说道,“我说老李啊,你小子真能坐得住。我到京三天,三天你也没个声。你今天要不把这些老伙计找过来说说话,明天我就回兰州。”

    右侧为首的,则是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张海华,他身材魁梧,个头超过了一米八,说话却是和声细语的,“老李,说实话,这种情况,我反正是有些坐不住了。”

    李老爷子坐下,扫视了几位老兄弟一眼,微微叹口气,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们很被动。”

    众人皆沉吟下来。

    除了刘司令员和张副司令员之外,其余三人都是军中重将,都是副大区级以上的实权人物。

    这些人,就是老李家为首的老派中的代表人物。

    甭管李路在外面怎么折腾折腾出一个少壮派组成的李路系,遇着大事,最终的决策权都是在这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一辈手中。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老李家的真正实力才会展现出来。别的无需去说,单单是在这里相聚的这几位大佬,联合起来放在哪,都是一股绝对不容忽视的力量。

    尤其是西北军区的刘司令员,外蒙的回归,使得这位掌管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