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89红色攻略 >

第212章

1989红色攻略-第212章

小说: 1989红色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李路跟在方铃后面走进来,房间里的两个人站了起来,“教官。”

    摘下墨镜,李路看着他们点点头,“胡震天,原世界关系学院侦察系学员,后转入青政院,继而加入情报部。于土星,华大计算机系高材生,后转入青政院,继而加入情报部。你们,很好。”

    胡震天和于土星对视一眼,心中感动,胡震天说道,“没想到教官还记得我们。”

    李路往里面走了几步,摇着头,“不,我不是记得你们,而是我记得你们每一个。”

    抬起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李路表情严肃地说道,“相信在派你们出这项任务的时候,叶处长已经对你们说过了很多。但是我必须得重复几句。”

    扫了他们一眼,李路说道,“作为情报部绝密人才计划中的成员,你们本来应该接受更多的任务锤炼,继而等待合适的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你们知道,我是情报部绝密人才计划的制定者之一,我很了解,还不是启用你们的时候,至少目前如此。”

    “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和叶处长已经更高一层的领导一支认为,是时候启用你们了。但是我务必做出说明,首先,你们即将跟着我执行的任务,永远不会被录入档案。换言之,无论任务失败还是成功,你们将不会得到惩罚或者奖赏。其次,本次任务需要你们用上毕生所学的战斗技能,也就是说,本次任务极度危险。”

    李路看着他们,“在我进行任务具体部署之前,你们依然有权利选择退出。”

    方铃、胡震天和于土星坚定地摇头,异口同声说道,“为了信仰奋战到底!”

    “很好!”李路欣慰地点着头,伸手拉过一把椅子,指着其他椅子说道,“进入正题,坐下说话。”

    大家纷纷坐下。

    “方铃,把情况介绍一下。”李路说道。

    方铃点点头,直接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岭南军事监狱7号仓的顾金东,也就是南方省军区倒卖走私军资一案中的主犯,原南方省军区边防13团团长。行动方案由胡震天主导制定,胡震天,你来说说。”

    李路把目光移向胡震天。

    胡震天点点头,同样没有借助任何书面资料,直接说道,“每个月的14日和28日是军事监狱外出农场劳作的时间。外出的犯人会在五点三十分起床,六点整乘坐卡车出发,七点三十分到达四十五公里外的农场。他们会在那里集中吃早饭,劳动会在半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八点整开始。十点整有一次大约十五到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然后继续劳作至正午十二点,之后吃午饭。下午的劳作会在一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五点,然后原路返回,大约在六点三十分回到监狱。”

    李路缓缓点头,胡震天的工作做得很仔细,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了解得很清楚。他抬了抬下巴,示意胡震天继续往下说。

    “只有在犯人外出劳作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接近目标人物。根据他们的时间安排,以及我们的侦察结果,我们没有办法在休息时间里把人弄出来,在保证没人发现的前提下。”

    李路插了一句,“所以你的行动计划是在他们结束劳作返回监狱的时间段里入手?”

    胡震天点点头,说道,“农场附近大约五公里有一个小镇,监狱车队必须经过那里。而带队的武警军官有一个习惯,他会让整个车队停下来大约三分钟,然后他会走进一家小卖店购买香烟啤酒之类的东西。三分钟足够我们完成行动,如果顺利,他们会在回到监狱进行点名时发现犯人数量有误,我们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对目标人物进行审讯。”

    李路冷冷地笑了笑,不知道是对玩忽职守的武警军官的鄙夷,还是为找到了切入口,“照你这么说,车队在小镇停留的三分钟是我们行动的最好时机,对吗?”

    胡震天重重地点头,“没错,唯一一次机会。”

    李路问道,“如果值班的人换了,怎么应对?”

    胡震天笃定地说道:“我查过他们的值班表,每一次负责押送犯人的有三个军官加一个班的兵力。而习惯于小镇购买物品的军官,是领头的,每一次外出他都在。而且,明天,也就是12号,是本月第一次外出劳作,他不可能缺席。”

    李路摇摇头,“你们要记住一句话,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只想知道,如果出现假设情况,你的应对方案是?”

    或许是受训时习惯了李路的思维,胡震天只是稍愣一下,和方铃以及于土星对视一眼,便说道:“备用方案一,在农场进行埋伏,劫走目标;备用方案二,袭击车队,强攻。”

    李路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点点头,仿佛在讨论的不是一次对军事监狱车队袭击的行动计划,而是针对敌国的一次突击行动。

    李路突然问道:“从军事监狱里劫走人犯,你们没有疑问吗?”

    “有!”方铃首先答道,大家的目光看向她,她说道,“但是我们只负责执行命令!”

    胡震天和于土星坚定地点点头,看着李路。

    微微昂起头看向天花板,看了好一阵,李路才缓缓说道,“事关这个国家以及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你们牢牢记住这句话。”

    “明白!”

    李路点点头,看着胡震天说道,“采取你的计划,选择一号备用方案。但是,必须从头到尾完善你的行动计划,我们只有一个晚上的准备时间。”

    “明白!稍晚些时间我会拿出一副完整的行动示意图。”胡震天回答道,和于土星一道走到边上的一张铺满了纸张的办公桌那,开始对确定的行动计划进行最后的完善。

    方铃走向摆放着武器的桌子,李路也站起来走过去。

    拿起一支81杠战术改突击步枪,方铃拉了一下枪机,说道,“头儿,按照你的吩咐,101大队全套单兵标准装备。八一杠战术改步枪,美制m1911手枪加消音器,三棱军刺……”

    李路抬起手打断她的话,“这次行动只带手枪和军刺。”

    方铃忧虑道:“押送武警携有81式自动步枪。”

    “我知道。”李路看着方铃,“但是我不准备和他们交火。武器足够自卫便可。”

    “我明白了。”

    约莫半个小时后,胡震天和于土星再次走过来,递过来几张纸张,说道,“头儿,最终的行动方案。”

    李路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然后交给方铃,“抓紧时间熟悉每一个环节,今晚进行最后一次地形侦察。还有问题吗?”

    三人齐声道:“没有,头儿。”

    点点头,李路点上一根烟,目光透过单面透视窗户望向外面,黑幕正在慢慢拉下……

 第151章 非常手段

    看最快更新

    首先得把刘小光他们找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李路绝不相信他们叛国。而要破解已经笼罩下来的阴谋,突破口或许就在找到刘小光他们。

    他们或者被杀了,或者被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

    而李路,要找到他们。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人物在于当时的抓捕对象——南方省边防13团团长顾金东。如果说刘小光率队直接越过边境潜逃,李路绝对不相信。那么一定是有人埋伏在那,然后击杀或者抓捕了刘小光。

    极大的可能是,刘小光他们没有丝毫的反抗就被带走了——如果前来抓捕他们的人同样穿着军装的话。

    那么,涉案金额上百万按照军法绝对应该枪毙的顾金东,为什么最终获得的是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这就是问题所在。

    李路判断,顾金东一定见到了刘小光,但是他极有可能没有目睹是什么人击杀或者抓走了刘小光他们,因为如果他看到了,那么他迎来的绝对是死刑或者一场意外。

    总而言之,顾金东是一个突破口,一定能够在他身上找到线索。

    堂而皇之地协调相关部门提审顾金东显然是不可能的,李路甚至没有办法获得来自叶孤云那边的全程情报支持。这件事,只能依靠李路一个人去做。能提供给他的,仅仅是自己人掌握的为数不多的一些资源和力量。

    这里面就包括了当初李路当教官时亲自培训的一批青政院的年轻外勤特工。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特别手段,李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非常时期使用非常手段,况且在李路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心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次日中午时分,一辆三菱越野车出现在小镇上。有一条省级公路从镇上一穿而过,整个小镇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是分列道路两边而建。有两三层的小楼,有低矮的民房,也有崭新的洋楼,看样子像是某镇政府部门的办公所在。

    许多楼房前面竖着招牌,某某大排档,某某大饭店不亦足以。这些私营的路边饭店专做长途汽车司机的生意,只要交通量足够,不愁没有生意。

    南方省有大量的通过各种途径入境的三菱越野车,包括走私和合法进口。而这种车辆是当地政府机关最喜欢使用的车型。马里够大,底盘够高,哪都能去,宽敞舒适,外形刚强,绝对适合公务员这一角色。

    所以,当李路亲自驾驶着三菱越野车出现在小镇时,并没有引来特别关注。李路把车停在一家叫做盛香饭店的大排档前面,刚一下车马上有个小伙子跑过来招呼着。

    一辆严重超载的货车驶过,扬起一阵灰尘朝路两边弥漫而去。小伙子习以为常地冲几人说道,“几位老板,里面请里面请。”话中带有浓重的当地口音,听起来怪怪的。

    李路转头看到饭店边上的小卖店,回头对方铃说道:“你先进去,我过去买包烟。”

    小伙儿听见这话一愣,转而笑道,“原来你们是本地人啊,哈哈。”

    李路说的是正宗的岭南语。

    方铃朝李路点点头,跟着店小伙儿走进去。

    扫了一眼周遭,李路抬步走进小卖店。刚进门就看见坐在凳子上看黑白电视机摇着扇子的老人站起来,“老西你好,要买点咩啊?”

    李路掏出十块钱,“来包三五。”

    “好滴啊好滴啊!”

    在国企工人工资不过四五百块的当今,花十块钱买一包烟,在老人眼中,李路就是一个很大老板。

    接过老人的烟,李路笑着随口问道:“老伯,生意还好吧?”

    “小本生意,薄利多销。”老人笑着说。

    李路拿出根烟点上抽了起来,一副闲聊的模样,“我老爹也是干这个的,开小店最怕的是欠账。”

    老人像遇到了知音一般,“是咯是咯,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再赊东西出去,拿货的钱都没有了。有个当兵的啊,在我这欠了一百多块钱!”

    “哦?”李路佯作奇怪问道,“这附近没有部队啊,怎么会有当兵的在这买东西。”

    老人摇摇头,“有的有的,那边有个部队农场,每个月都有军车压着犯人去那边劳动。喏,带队的那个干部每回都在我这买点烟酒,钱不够就赊账。我也不想赊账的,不过人家是当兵的,来来回回也熟络了……”

    老人喋喋不休地说着,李路却耳朵听着,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待老人说得差不多了,李路掏出两百块钱递过去,“当兵的欠账我替他还了,他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