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364章

唐朝名侦探-第364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他脑海之中闪过一道灵光,整个人猛地跳了起来。

“原来如此!凶手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将所有的竹帘放下。这么说来的话,凶手的心思还真是缜密啊!”李沧海眯着眼睛,自言自语地道。

就在这时,吕季同匆匆跑进了大殿。

他扫了眼众人,随即朝着李沧海走去,而后在他耳边嘀咕了起来。

李沧海听完之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让所有人在殿内守候,不许任何人离开之后,李沧海和吕季同就转身离开了大雄宝殿。

后院放生池附近的一块菜地,几名士兵肃然而立,似乎在看守着什么,见李沧海前来,纷纷行礼。

李沧海径直朝着士兵看守之处走去,来到那块空地,李沧海便看到一具无头尸体。

“吕兄,这尸体你是如何发现的?”李沧海皱眉问道。

“发现尸体者并非是我们,而是那两名僧人。”吕季同指了指不远处两名浑身发抖的僧人说道。

李沧海看了眼瑟瑟发抖的僧人,命人将他们带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名年轻僧人哆哆嗦嗦地道:“回王爷,每次无遮大会,寺内都会做斋饭供养诸位施主,此番小僧二人前来采摘寒叶菜,不想竟挖出了一具尸体。”

“大人,怎么会有人在行凶之后,把尸体埋在寺院中的?”吕季同不解地说道。

李沧海没有说话,而是直接蹲了下去,仔细检查起了尸体。

“死者为男性,身材矮小,皮肤多有褶皱,年龄已过花甲。死亡时间应该在三天以上,身上无其他伤痕,看来是被利器砍头而死。”李沧海说道。

“会不会是前来进香之人得罪了这寺内和尚,才被这寺内和尚给杀了?”吕季同猜测道。

两名僧人闻言,忙摇头道:“这不可能!寺内僧众皆是一心向佛,从未与香客发生过冲突,绝不会是寺内中人所为。”

李沧海拿起死者的右手,仔细看了看,忽然说道:“死者是一名僧人,而且是一名老僧。”

第六百二十七章杀人老僧

吕季同愣了下,惊讶地道:“大人,您怎知死者是僧人?”

李沧海指着死者的右手,说道:“你看这里,死者右手食指指背上是不是有一层老茧?这是时常转动念珠所形成。即便是居士,也不会时常转动念珠,时常转动念珠的只有僧人,是以我断定死者乃是一名僧人。”

吕季同看了看死者右手,又看了看两名年轻的僧人,他们右手食指指背上同样有着老茧,顿时恍然大悟。

“可是大人,凶手既然杀了他,为何又要将他的脑袋给砍下来?”

李沧海沉声说道:“砍下他的脑袋,想必就是为了隐藏死者身份吧!”说到这里,李沧海抬头对两名年轻僧人问道:“近来寺内可有老僧失踪?”

两人摇了摇头,说道:“所有僧众的斋菜都由小僧二人负责,寺内并无人失踪。何况,本寺老僧只有主持一人,再无其他老僧。”

听完两人所说之后,李沧海脑海之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冷声道:“我知道凶手是谁了!吕兄,你速速带人暗中包围大雄宝殿!”

吕季同见他脸色肃杀,没有任何犹豫,立即点了点头。

再次回到大雄宝殿,李沧海显得有些哀伤,齐心和尚虽是天竺僧人,但却是个具有大慈悲之心的僧人。

若不是他几次三番的搭救,李沧海早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面见如来佛祖去了。

齐心依旧躺在血泊之中,整个大殿都笼罩在一股悲愤之中。

“沧海,你做什么去了?”狄晴问道。

“抓凶手。”李沧海缓缓的从嘴里吐出几个字。

狄晴愣了一下,她疑惑不解地道:“你知道凶手是谁了?”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扫了眼众人,语气冷漠的道:“现在,就让我当众揭穿凶手的面目吧!”

他对着齐心双手合十,鞠了一躬,随即说道:“杀死齐心大师的凶手,其实就在这大殿之中。凶手本要杀的人是我,只是齐心大师替我挡住了匕首,才致使大师遇害。”

众人闻言,纷纷吃了一惊。

狄晴更是惊叫起来:“什么?凶手是想杀你?沧海,快说凶手是谁,我倒要看看谁吃了熊心豹胆,胆敢在我面前行刺!”

“晴儿莫急,凶手是逃不掉的!现在,就让我来说一说凶手的杀人手法吧!”李沧海走到佛桌前,拿起木槌敲击了下木鱼,沉声道:“凶手的杀人手法,看似简单,实则却是精明至极。凶手事先便准备好了匕首,只待大殿内陷入黑暗,就立即挥刀行刺。”

狄晴有些不解,她疑惑地道:“沧海,这说不通吧?凶手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大殿会陷入黑暗?若是大殿始终明亮,他又如何行刺?”

“这就是凶手最为高明之处。想必众人都觉得奇怪,为何大殿门窗的竹帘会突然落下吧?因为,凶手很巧妙的利用了我。”李沧海淡漠地说道。

“凶手利用了你?什么意思?”狄晴秀眉微蹙地问道。

李沧海说道:“准确的来说,凶手是利用了声音。在我敲击木鱼之后,铜钟响起,也正是那铜钟之声,才使得竹帘落下。”

见众人一脸不解,李沧海命人将三扇房门其中一扇关了起来,而后将竹帘重新卷起搭在竹帘横轴之上,随即命人撞响殿内铜钟。

咣……

一声闷响,那竹帘瞬间落下,再次遮住了门框。

“这是怎么回事?”狄晴诧异地问道。

李沧海将竹帘取下,说道:“这竹帘上有一小块铁块,而挂在门槛上的横轴上则有一片铁片,凶手事先将竹帘卷起搭在横轴上,然后再利用钟声振动铁片,竹帘自然而然的就顺着铁片滑落。这就是为何竹帘会在钟声响起之时,突然全部落下。”

“原来如此啊!这个方法果然精明!”狄晴点头说道。

“可是你站在佛桌前,并无人靠近你,谁能行刺你呢?”狄晴皱眉问道。

李沧海深深地道:“这也是凶手高明之处,我站在佛桌之前,并无人靠近于我。这样,行刺与我之后,才不会惹起他人怀疑。”

狄晴灵动的大眼睛转动了几下,忽然啊了一声,道:“我知道了!凶手就是让你开光之人!而一直强调让你为佛像开光之人,只有齐心,惧名还有老主持三人!难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盯着老主持,冷冷地道:“凶手,就是你!”

此言一出,众僧皆惊!

老主持更是直接愣在了当场,他惊慌失措地道:“王爷,我不过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僧,如何能够使得动刀子杀人?”

“王爷,主持慈悲为怀,绝不会是杀人凶手!求王爷明察!”

“求王爷明察!”众僧纷纷合十行礼,齐声道。

李沧海根本不理会众僧,他目不转睛的盯着老主持,冷冷地道:“首先,你并不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僧,而是一个武功超绝的高手。其次,你根本不是个和尚!”

说着,李沧海一把抓住他的手,冷冷地道:“真正的主持早已被你所杀,而尸体就埋在菜园之中!你的易容术确实很高明,不过,你却忽略了一点。僧人常年转动念珠,食指指背上都会留下一层茧,而你的指背上并没有茧,这就是你最大的破绽!”

吕季同立即走了上去,伸手在老主持脸上摸了几下,猛地撕下来一张人皮面具。

而面具下则是一张白面无须的脸庞!

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些僧人更是惊愕不已,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的主持竟然是他人假扮而成,更没想到的是,真正的主持早已魂归天际!

“你是何人?当真好大的胆子,竟敢刺杀沧海?”狄晴厉声喝道。

那人古怪的笑了起来,他盯着李沧海道:“有趣,当真有趣。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识破我的易容术,你还是头一个。难怪那么多人都想除掉你,似你这般聪明之人,若是不能收服,必会是一大对手!”

李沧海冷哼了一声,淡淡地道:“现在,该来说一说你的身份了吧?你是奉谁人之命前来杀我?逆鳞玄武?杨国忠?还是安禄山?”

第六百二十八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那人哈哈笑了起来,他怨毒的盯着李沧海,幽幽地说道:“想取你性命者,何止你说的这些势力?你虽揭露了我之身份,但又能如何?而今,你已经落入我之手中,我可以顷刻之间让你死于非命!”

李沧海哦了一声,他嘴角上扬,淡淡地道:“你可以试试看。”

狄晴和吕季同两人吃了一惊,李沧海虽抓住了对方右手,但对方身为杀手,必然有着方法挣脱,若是对方突然动手,他们都来不及出手。

可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那人努力想挣开李沧海的手,体内却忽然传出一股刺痛,仿佛奇经八脉都被钢针给锁住了一般,猛一运气顿时喷出一口血水。

“无影针?!”那人惊骇道。

李沧海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了然道:“原来你是杨国忠的手下!好,还真是好啊!没想到这玩意还真是有些用处呢!”

说着,李沧海从衣袖之中拿出无影针筒。

他掂量了几下,冷冷地道:“我在暗中用无影针封住了你的奇经八脉,强行运气只会经脉俱断。想要活命,就老实交代,杨国忠究竟想做什么?”

那人强行运气,顿时七窍之中流出血水,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惨笑道:“年年打雁,倒被大雁啄了眼!想我杀人无数,多少高手死在我之手中,没想到竟然会载在你手里!既然你已经猜出了我之身份,又何必再问原因?杨相有命,就是死,也要和你同归于尽!”

说着,那人突然狞声一笑,猛地朝着李沧海扑了过去。

“沧海小心!”狄晴见状,立即大叫一声。

李沧海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他融合了两大天竺高僧内力,武功竟也不弱,猛地飞起一脚,直接踹在那人腹部,将他踹飞了起来。

而于此同时,狄晴拿起桌上的降魔杵,直接对着那人飞了过去。

尖锐的降魔杵顿时插进那人腹部,那人踉跄了几下之后,猛地吐出一口血水,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吕季同忙走了过去,伸手摸了下那人脖颈,说道:“大人,刺客已经死了。”

李沧海眉头拧成了一团,留下一些人保护寺院之后,随即返回了王宫。

回到王宫之时,高仙芝已经在宫门前等候,见到李沧海,便立即迎了上去,并给了他一封加急信件。

李沧海拆开看了一遍,却是让他班师回朝的圣旨。

王宫大殿,大王子金熙泰,二王子金熙元和满朝文武躬身肃立。

他们是被李沧海所喊来,据说是为了宣布一件极为重要之事。

半柱香过后,李沧海从后殿走了进来。

群臣纷纷对其行礼。

李沧海挥了挥手,说道:“今日本王让众位来此,主要有两件事要宣布。其一,本王择日即将班师回朝。其二,册立新王!”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陷入了慌乱。

金熙元也有些吃惊,他忙道:“王叔,为何现在突然要班师回朝?而今新罗元气大伤,若是东瀛趁着王叔离开之际再次挥军前来,这该如何是好?”

李沧海挥手道:“班师回朝乃唐王圣谕,本王不得不从。不过你们放心,东瀛十万大军覆没,已经没有能力再战。为了以防万一,我会留下一万人马助你们进行防守。”

李沧海说过之后,惊慌的群臣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王兄生前曾与本王谈过册立新王之事,几位王子之中,他对熙元最为满意。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本王亦有同感,是以本王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