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213章

唐朝名侦探-第213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沧海凑到碗前深吸了口肉香,说道:“店家。劳烦你再去对面拿些包子,这肉汤就要和包子一起吃才更有味道!”

说着,李沧海从怀里摸出一块细碎银子,给那店家丢了过去。

店家麻利地接在手里。笑道:“客官稍等,我这就去拿包子!”

趁着店家去买包子的间隙,李沧海端起肉汤。借着喝肉汤的机会,暗中观察李钰。

这小馆并不宽敞。甚至还有一些脏乱,就连盛肉汤的碗上。都沾着一层油脂。

他一直以为李钰的谦谦君子是装出来的,在这种环境下,少不得会露出本来面目。

毕竟,他可是皇室子孙,锦衣玉食的他又如何能够忍受这等脏乱的环境?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钰似乎对周围环境并不在意。

端起有些发黑的瓷碗,李钰轻轻吹了吹热气,随后连喝了几口。

“妙,妙,妙!没想到这毫不起眼的小馆,却能做出如此美味!李大人,你是如何找到如此美味的?”李钰喝了几口,随手抹了下嘴角上的油渍,赞不绝口地道。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笑道:“实不相瞒,这也是下官穷极无聊,四处闲逛之时找到的,下官还担心王爷会不喜欢这里的口味呢!”

“本王倒觉得这百姓之味,才是人间真正的美味。”李钰笑了笑说道。

“王爷心系百姓,下官佩服。”李沧海微微拱手说道。

李钰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了起来,过了片刻,他叹息道:“本王惭愧,本王身为皇室子孙,却毫无作为,实在有愧这皇室子孙身份。反倒是李大人,能够一展胸中抱负,替天下百姓伸张正义,着实令本王羡慕啊!”

此时,店家拿了几屉包子走了过来,李沧海拿起一个包子,朝李钰递了过去。

李钰对着他微微一笑,随手接了过去,放在嘴里咬了起来。

“王爷言重了,下官也只是尽力而为罢了。”李沧海抓起包子塞进嘴里,呜呜囔囔地说道。

李钰咬了几口包子,突然说道:“李大人,你擅长推理破案,被誉为‘当世狄公’,本王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要跟随李大人共同破案,不知李大人可否愿意让本王跟随?”

李沧海刚把包子吞完,正端起肉汤喝了一口,猛地听到李钰所说,他顿时给吓了一跳,一大口滚烫的肉汤直接顺着喉咙滑了下去,烫的他嗷的一嗓子跳了起来。

李钰也吓了一跳,他忙道:“李大人,你没事吧?”

李沧海摆了摆手,拿起一个包子就塞进嘴里,拼命咀嚼了一阵子后,使劲咽了下去。

滚烫的感觉有了缓解之后,李沧海吐了口热气,苦笑着道:“王爷,这玩笑可开不得啊!您是千金之躯,怎能跟随下官?真是折煞下官啊!”

“本王没有开玩笑。能和李大人一同破解谜案,为民伸冤,这才是本王想要的生活,而并非像现在这般做个一无是处的皇室子弟。”李钰很是认真地说道。

李沧海愣了下,他摸了摸鼻子,他看的出来,李钰确实不像是在开玩笑。

李钰见他沉默不语,立即起身,对着李沧海深深地行了一礼,郑重地道:“还请李大人看在本王想要替百姓尽一份心力的份上,答应本王跟随大人!”

“不敢,不敢!”李沧海忙躬身还礼,他想了想后,说道:“王爷切莫如此,王爷若是对查案有兴趣,尽管前来找下官便是。”

听到李沧海答应了下来,李钰顿时欣喜起来。

“李大人,这可是你说的,日后本王少不得要叨扰你了啊!”

“王爷言重了。”李沧海说道。

说话间,一头烤羊已经架了上来。

金黄色的油脂滴落在火炭之上,发出嗞嗞声响,整个小馆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肉香,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李大人,请!”李钰用刀子割下一块肥嫩多汁的腿肉,递给了李沧海。

李沧海犹豫了下,伸手接了过去。

李钰如同谦谦君子,对李沧海礼待有加,这反而让李沧海有些不踏实起来。

他从未见过皇室子孙,有如此随和低调之人。

皇室子孙,哪个不是万分骄傲,用鼻孔看人?而像李钰如此低调之人,还真是难得一见。

他身上没有丝毫皇室子孙所有的浮躁之气,反而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

“李大人,不知近来你在查什么案子?”李钰将一片滴着油脂的肉片塞进嘴里,边咀嚼边说道。

李沧海叹了口气说道:“无他,还是在查‘逆鳞玄武’幕后主使者的身份。”

“哦?不知可有查到什么?”李钰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说道:“而今只知道幕后主使者被称作‘麟主’,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李钰懊恼的叹了口气,说道:“当初若是能抓住刘通,或许能够从他身上找到一些线索,都怪本王太过大意,不仅没能抓住他,反而被其所伤。”

李沧海不以为然地说道:“王爷不必自责,刘通此人心机深沉,且对‘逆鳞玄武’忠心耿耿,即便抓住他,他也不会背叛‘麟主’。”

李钰苦笑着道:“李大人就不要安慰我了,我虽为皇室子孙,但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实在是惭愧之至!”

李沧海看着李钰,片刻过后,他忽然说道:“王爷宅心仁厚,令人钦佩。不过下官很是好奇,听闻王爷与建宁王乃是亲兄弟,为何建宁王武功超绝,而王爷却不会武功?”

李钰愣了下,随即摇头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我与王兄虽是亲兄弟,但王兄自幼在塞外长大,又拜得高人为师,才会有这一身绝世神功。而我则天生体弱,不适学武,是以一直是个文弱书生模样。”

说到这里,李钰叹了口气,苦笑道:“也正因如此,王兄一直觉得我太过羸弱,有失皇室威严,向来不愿与我多做交流。”

第三百八十三章大唐浴肆

李沧海想起当初李倓将其从刘通手中救下之后,李倓确实对他不甚待见,李沧海当时还觉得奇怪,却不知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将整头烤羊与众人分而食之,直到天色渐晚,李钰才起身告辞。

李钰离开之后,李沧海带着吃饱喝足的两兄弟,回到了狄府。

刚走进正堂,看到崔涣正坐在其中与狄怀喝茶说话。

“沧海,你可算回来了,崔大人等你许久了!”狄怀忙站了起来说道。

李沧海对他点了点头,来到崔涣跟前,问道:“崔大人来此,可是圣上有了决断?”

崔涣点了点头,道:“圣上闻听此案与逆贼有关,便同意你重查当年之案,你有便宜行事之权,三司六部皆会配合与你,你尽管放手去查!”

李沧海吐了口气,对着崔涣拱手行礼,说道:“有劳大人了,但不知圣上何时返回长安?”

“圣上决定推迟七日,待中秋过后再返回长安。不过,圣上也说了,只给你七日时间,七日之内若是查无所获,此案就不许再提。”崔涣说完,对着他郑重地道:“沧海,你也知道此事关系到圣上,就是这七日时间,还是我等与杨相尽力所争取而来。”

“此事杨国忠竟也有参与?”李沧海略微有些诧异。

崔涣点了点头,说道:“圣上本打算给你三天时间,是杨国忠向圣上进言,圣上才宽限至七天。李大人。七天时间看似很长,但用来调查一件十四年前的旧案。时间就有些紧迫了,李大人。你可要抓紧啊!”

李沧海没有说话,崔涣说的没错,用七天时间去调查一件时隔十四年之久的旧案,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李沧海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但这件案子事关重大,他是势在必行。

“沧海,你真要调查十四年前的旧案?”狄怀虽然从狄晴那里得知此事,但他并不相信。毕竟此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要如何去查?

李沧海重重的点了点头。坚定地道:“此案我查定了,只要有一种查出真相的可能,我都会尽万分之力,我相信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好!李大人果然好气魄!老夫愿助李大人一臂之力。”崔涣拍了拍手掌,赞许的说道。

李沧海感激的对他点了点头,稍作思忖之后,说道:“沧海这里确实有件事情需要大人帮忙。”

“李大人但说无妨,老夫定当竭尽所能!”

“我要十四年前有关此案的所有记录!包括相关证词,传闻。总之就是尽可能的找寻一切!”李沧海说完。对着崔涣行了一礼,深深地道:“此事难度较大,但沧海只能依靠大人,有劳了!”

崔涣捋了下胡须。说道:“李大人言重了,此事交给老夫便是。老夫这就会同高大人,去搜集相关记录。事不宜迟。老夫这就去了,告辞!”

说完之后。崔涣便匆忙离开了狄府。

“沧海,如今你打算怎么办?”崔涣离开之后。狄怀皱眉问道。

李沧海双手背在身后,来回地踱了几步,沉吟道:“此案时隔久远,想要调查清楚,恐怕要多费一些心力了。”

他思忖了片刻,说道:“大哥,我有一事想要辛苦你帮我调查一番。”

“何事?”狄怀问道。

“秦复当年身为怀化大将军,身边自然会有心腹,我想让你帮我查一下,那些心腹现在何处?”李沧海说道。

“你想从他们身上进行调查?”狄怀诧异地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沉思道:“当年之事,并不算小,他那些心腹若是没有被连坐的话,应当多少会知道一些真相。而今,只有从他们身上着手调查了。”

“此事倒也好办,兵部之中存有所有武将之记录,只要我前去找兵部尚书一谈即可。不过,兵部远在长安,相关信息最快也要两天才能送至洛阳。”狄怀不无担忧地看着他,犹豫了片刻说道:“沧海,七天时间实在太过紧迫,你真的有信心吗?”

李沧海走到门前,抬头看着幽深的夜空,平静地吐出了四个字:“尽力而为!”

次日清晨,天空突然飘起了濛濛细雨。

李沧海起床洗漱之后,便拿起一把油纸伞走了出去。

七天之后,便是中秋佳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清晨的微风细雨,夹杂着丝丝凉意,吹在人身上,让人忍不住打起冷颤。

李沧海闭上眼睛吸了口清晨微凉的空气,心中一阵宁静。

他喜欢清晨起来散步,这样有助于思考,特别是这种细雨蒙蒙的清晨,更能让人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打着油纸伞,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简直犹如行走在画中。

李沧海就这样在街道上信不由缰的走着,同时脑海之中不断琢磨着十四年前的旧案。

没有任何线索,也没有任何记录,李沧海甚至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过何事,这让他一时间不知该从何查起。

从他之前所查到的线索来看,这件案子存在着诸多疑点,他甚至怀疑过秦复是被冤枉的,但后来从崔涣那里得知,秦复自己承认了罪行,这就让他有些想不通。

若是秦复真的没有通敌叛国,那么他承认罪行,很有可能另有隐情。

但这些他只能猜测,而不能肯定。

在不知道当年发生何事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

李沧海边沉思边在雨中缓步走着,街道上行人依旧不多,但那些商铺却已经开门迎客。

不知不觉间。李沧海走到一家卖馄饨的小店,看着热气腾腾的馄饨。李沧海顿时感到有些饥饿。

“店家,来碗馄饨。”李沧海收起油纸伞。走了进去,随手甩了甩雨伞上的水珠。

“好嘞,客官请坐,馄饨这就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