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177章

唐朝名侦探-第177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麟趾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

“陛下,臣救驾来迟,望陛下赎罪!”只见崔涣带着几人着急忙慌的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拜道。

李隆基刚解了毒,吐出一滩酸水,无力的挥了挥手。

崔涣等人站了起来。李沧海这才发现他身后还跟着张悬命与小五等人。

“大人?您真的没死?”小五见到李沧海,顿时欣喜万分地道。

李沧海看了眼众人。对张悬命点了点头。

“张兄,这段时间有劳你了。”

张悬命拱手行礼。不以为然地道:“大人言重了,能为大人效劳,是张某之幸。”

李沧海本就重伤未愈,加上又放了一碗鲜血,身体逐渐有些支持不住,很快就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李沧海从药香中醒来,身旁坐着狄晴。

经历这许多之后,狄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变得温柔似水起来。

“沧海,你终于醒了。”见李沧海醒来,狄晴忙将他扶了起来,关切地道。

“我没事。”李沧海对着狄晴温柔地笑了笑,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华丽的房间之内。

李沧海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身处行宫之内,他喝了口狄晴端来的茶水,忽然问道:“晴儿,我昏迷多久了?”

“一天。”狄晴轻轻给他捶打着肩膀,带着责备地语气道:“沧海,你受了如此重的伤,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李沧海深深地吐了口气,说道:“我皮糙肉厚,那点伤不碍事。对了晴儿,张悬命他们何在?”

“他们都在外面等候呢,你先休息片刻,我去喊他们前来。”狄晴对着他款款一笑,随即走出了屋子。

片刻过后,张悬命与小五两人走了进来。

“大人,您无恙吧?”小五关切地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我没事,圣上如何了?”

“大人放心,圣上与众官员已经无虞。”张悬命回答过后,不禁感慨道:“大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实在令人钦佩。”

李沧海笑了笑道:“这也并非是我之功劳,全赖众人齐心协力,才得以揭露‘逆鳞玄武’阴谋。对了,圣上有没有说如何处置那些叛贼?”

“所有的反贼都被关进天牢,由重兵把守,圣上说此事交由大人,待查出真相之后,再做处置。”张悬命说道。

“还有,金水县县令狄怀来到了洛阳,说是有重要事情要对大人言说,因为大人昏迷狄大人现正在厅堂等候。”小五说道。

李沧海闻言,忙从床上跳了下来。

“狄兄到了?真是太好了,小五你速速去请狄兄前来,我要与他共同面圣!”李沧海边穿衣边道。

小五点了点头,随即离开了房屋。

“大人,金水县距离正阳甚远,会有什么消息?”张悬命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在狄晴的帮助下穿戴整齐,说道:“就是因为金水县远离正阳,才能够查到有用的线索。”

张悬命很快明白了他话中含义,恍然大悟地道:“难怪大人所留锦囊之中有金水县的线索,原来大人早就有所安排啊!”

洛阳行宫大殿,李隆基正与群臣商议国事。

如今内忧外患,李隆基不再似之前那般只求长生,而是一心扑到国事之上,充分展示了自己治国之力。

“陛下,李沧海觐见。”一名侍卫走进大殿,跪下后参拜道。

“宣。”李隆基合起奏折道。

大殿之外,李沧海与狄怀重逢,两人没有说话,而是心照不宣的相互点了点头,随即走入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两人对着李隆基跪下行礼。

“平身。”

“谢陛下。”两人拜谢后,站了起来。

“这些是边境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移花接木之计已然奏效,吐蕃和突厥如今针锋相对,这都是你的功劳。”李隆基扬起奏折,赞许地道。

第三百一十九章揭露内应

“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英明果断,方才成就此功。”李沧海拱手行礼,对于功劳他并不在乎。

稍作停顿后,李沧海说道:“陛下,关于‘逆鳞玄武’谋逆案,臣有了新的进展。”

“哦?你查到了什么?”李隆基有些诧异,心道不是说他昏迷了一整天么?他是如何调查的?

“回陛下,臣查到都畿道刺史刘通与逆贼暗中勾结,乃是‘逆鳞玄武’在朝中之内应!”李沧海的目光停留在刘通身上,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言一出,顿时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所有人的目光同时齐刷刷地看向刘通。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说起来逆贼乃是他引荐而来,但在整个过程之中,刘通所表现的确实忠心耿耿。加上事后刘通痛哭流涕,说自己被人欺骗,情愿一死以谢天恩,李隆基觉得他并没有说谎,才没有定他的罪。

而今,李沧海竟说他与逆贼相勾结,这让李隆基有些犹豫。

“陛下,臣冤枉啊!”刘通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大叫道。

“李沧海,当众诬陷朝廷大臣,你可知是何后果?”杨国忠突然走了出来,厉声质问道。

“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在揭穿他。”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道。

“胡说八道!刘大人身为都畿道刺史,乃是封疆大吏,岂会与逆贼有关?你这是在诬陷忠臣!”杨国忠一脸正气凛然地说道。

“杨大人,你如何知道我在诬陷他?”李沧海反问道。

“哼,刘通一心护卫圣上。乃是忠义之臣,这些你也是亲眼目睹。何况。鹰扬卫混入‘逆鳞玄武’乃是鹰扬卫将军所为,此事陛下也已调查清楚。与刘通并无关系,你说他勾结逆贼,不是诬陷又是什么?”杨国忠正色道。

李隆基捋着胡须,皱眉道:“杨卿所言极是,刘爱卿对朕忠心耿耿,朕相信他是受人欺骗。李沧海,你说他于逆贼有关,有何证据?”

“陛下,鹰扬卫乃是刘通手下军队。区区一个校尉如何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暗中将卫军替换?”李沧海郑重地道。

“陛下,臣冤枉啊!鹰扬卫校尉本是臣最为信任之人,不想他却是‘逆鳞玄武’之人,他利用臣之信任,暗中将逆贼混入其中,这些臣并不知情,望陛下明察啊!”刘通大叫冤枉。

“哦?你当真不知情?”李沧海神色淡然地问道。

“不知。”刘通恨恨地瞥了他一眼,咬牙切齿地道。

“好,既然你说不知。那就让我来一一告诉你。”李沧海向前走了一步,冷冷地说道:“你隐藏的确实很深,要不是梁修之死,我也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梁修是畏罪自杀。此事与我何干?”刘通瞪着眼睛,怒不可遏地道。

“梁修若真是畏罪自杀,在洛阳至通州的途中机会多的是。又何必非要等到了通州大牢才想要自杀?”李沧海淡漠地看着刘通,他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道:“何况。梁修乃是受到胁迫才被‘逆鳞玄武’所利用,在他被擒之后。我曾与他有过交谈,梁修言辞之间已经想要立功赎罪,所以在听到他自杀消息时,我便对你产生了怀疑。”

“梁修畏罪自杀,此事刺史府上下皆知,尸体也由仵作进行过检验,乃是证据确凿。李大人这般说,是在怀疑梁修是被我害死的了?”刘通脸色阴沉地道。

“仅凭猜测,你就断定刘通与‘逆鳞玄武’有关,未免太过武断。”李隆基皱眉道。

“不错,这些只是臣之推断。不过,我倒想问问刘大人,梁修这等重犯为何会有机会自杀?在发现他自杀之后,为何不留其尸体,而是将其尸体焚烧?刘大人身为刺史,对大唐律法应该极为熟悉,对于关押重犯以及保存尸体证据,应该并不陌生吧?”李沧海剑眉微微挑起,淡然说道。

“梁修自杀是狱卒失职,至于焚烧尸体,只是因为当时天热,尸体难以保存,为防止疫病传播,仵作才自作主张的焚烧了尸体。”刘通反驳道。

李沧海皱了皱眉头,刘通这番话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其他人,加上尸体早已被毁,此时无论他说什么刘通都可以否认。

“你确实小心谨慎,不过,你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李沧海淡淡地说道。

刘通愣了下,他看着李沧海,眉头皱了起来:“我忽略了什么?”

李沧海从衣袖间摸出一张纸,说道:“这是通州仵作的验尸报告,上面详细记载着梁修的死因,请陛下过目。”

一名太监走了过来,从他手中接过验尸单,呈给了李隆基。

“喉管前断,窒息而亡,这又能说明什么?”李隆基看着验尸单,有些不解的道。

“回陛下,这说明梁修乃是上吊自杀,而这恰恰正是疑点所在。”李沧海躬身说道。

李隆基仔细看了看验尸记录,但并未发现任何疑点,不紧有些疑惑,他皱眉道:“疑点何在?朕觉得这尸检并没有任何异常之处啊?”

“回陛下,喉管前断,这就是疑点所在。”见众人不解,李沧海解释道:“但凡上吊自杀之人,皆是头颅下垂,上吊之时由于重心向前,所以后脖颈处就会断裂,从而导致窒息死亡。然而,梁修的死因却是喉管前断,臣之所以怀疑梁修之死,就是因为上吊自杀之人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可以断定,梁修绝非上吊而死,而是被人拧断脖子之后,伪装成自杀的现象!”

刘通的脸色变的难看起来,他尖叫道:“不可能!你远在正阳如何能够知道通州之事?你这验尸单一定是伪造出来的!”

李沧海冷冷地看着他,嘴角扬起一丝怜悯的笑意,淡淡地道:“我确实远在正阳,不过也正因如此才能在暗中调查,而不被你们发现。”

李隆基的脸色明显有些生气,他挥手将验尸单扔了过去,声音低沉地道:“你自己看看这验尸单是真是假?”

刘通跪在地上接过验尸单,仔细地看了起来,这一看确实让他愣在了当场。

第三百二十章无从抵赖

按大唐律法,凡尸体检验必需填写验尸单,同时还要有仵作、法曹以及相关官员的签字确认。

这张验尸单上不仅有通州仵作的姓名,还有他自己的姓名。

刘通额头上突然冒出一层冷汗,他认得出那是自己的笔迹,绝对不是他人所能伪造的。

他这才忽然想起,在通州时自己确实签了这份验尸单,只是当时他并没有仔细去看验尸单。

梁修已经被烧成了灰烬,即便是朝廷追究下来,最多也是定他个失职之罪,谁会如此无聊去查看验尸单?毕竟已经是死无对证。

可他没想到,李沧海却从验尸单找到了梁修死于非命的证据,这让他如何不惊慌?

“陛下,臣……臣冤枉啊!”刘通眼珠子咕噜一转,突然哀嚎起来:“臣有罪,臣没有调查清楚,请陛下责罚臣失职之罪!”

“你所犯的何止是失职之罪?”李沧海冷冷地喝了一声。

“李大人,即使梁修是被人所杀,此事与我又有何关系?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梁修是我杀的?”刘通怒道。

杨国忠也趁机插话道:“刘大人所言极是,若真如你所说,刘大人与‘逆鳞玄武’有所勾结,他为何要杀死梁修?而不是暗中将其救走?”

李沧海似乎早就猜到了有人会这么问,他淡淡地道:“因为这也是他们的计划之一。梁修不过是颗即用即弃的棋子,何况刘通需要得到陛下对他的信任,没有什么比杀了一个意图造反的逆贼。更能让人产生信任,同时还能够完美的伪装自己。杀了梁修不仅能够赢得陛下信任。还能够杀人灭口,防止他泄露他们的计划。这对他们来说简直一举多得。”

“空口无凭,你拿什么来证明你之推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