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129章

唐朝名侦探-第129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时值入秋时节,但炙热的太阳仍旧不遗余力的散发着热量,放肆的烘烤着大地。

康绪抬头看了下刺眼的太阳,用衣袖擦了下额头汗水,笑道:“这都到秋天了,天气还如此酷热,简直不让人活了,就依你之言。喝些凉茶再赶路不迟。”

说着,康绪率先坐了下去。

陶箬竹忧心忡忡。哪里有心思喝茶,见康绪坐下。忙凑过去小声道:“李大人,恩师现今下落不明,你怎么还有心思喝茶?还是赶紧找到恩师下落为重吧!”

康绪微微笑了笑,说道:“陶兄,既来之则安之,先喝口茶歇歇脚,再寻不迟。”

陶箬竹张了张嘴,还没等他说话,跟在他身边的两名侍卫却脸色沉了下来。

“李大人。陶学士屈尊降贵请你前来寻找尚书大人下落,你却在此喝茶歇脚,大人若是出现什么意外,你难辞其咎!”那护卫眉头微皱,压低声音,冷冷地道。

“赵侍卫,你太过分了,我家大人乃是本县县令,与你并无仇隙。你为何如此无礼?”见那护卫言语之间没有丝毫客气,小五顿时有些火了。

“哼,小小的县令又有何能耐?只怕是徒有虚名吧。”赵护卫冷哼了一声。

“你……!”小五怒上心头,他捋起袖子。恨不得上去朝对方狠狠抽上一巴掌。

可他手臂还未抬起,就被康绪给拦了下来。

“小五,不得无礼。”康绪抬头看着茅屋上的茅草。淡淡地道:“赵侍卫,尚书大人是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失踪的。若真是追究起来,说不得也要判你们一个保护不利之罪。”

端起瓷碗喝了口水。他瞥了眼赵侍卫等人,道:“与其在此多呈口舌,不如去四周寻找线索,或许会有所发现也未可知。”

眼见双方气氛有些尴尬,陶箬竹忙打起了圆场:“李大人,赵侍卫是担心恩师安危,并无他意,望大人莫要介意才是。”他顿了顿后,接着道:“赵侍卫,李大人说的有些道理,你们还是去周围在寻找一番,看有没有遗漏之处,说不定能够找到恩师的线索。”

见陶箬竹在中间打圆场,赵侍卫冷哼了一下,随即带着手下往茶棚后走去。

直到一脸阴冷的赵侍卫等人离去,小二才端着茶壶走来,给几人沏茶。

“李……兄,方才之事实在抱歉。赵侍卫他并非有意顶撞,还望你多多海涵。”陶箬竹坐在康绪对面,愁眉苦脸的道。

康绪笑了笑,不以为然地道:“无妨,不过我觉得有些奇怪,陶兄身为翰林院学士,为何对他如此恭敬?”

陶箬竹知道康绪所说的是赵侍卫,他沉思了下,说道:“李兄有所不知,赵侍卫跟着恩师有二十多年,数次救了恩师性命,也正因如此,赵侍卫全家十余口在一夕之间惨遭灭门,凶手至今还逍遥法外。”

康绪和小五同时有些讶异,“灭门惨案,难道就没有凶手任何线索?”

陶箬竹沉默了起来,过了片刻后,他摇头道:“其实谁是凶手,我们心知肚明。但我们却无能为力。”

小五回头瞥了眼带人在茶棚后仔细找寻线索的赵侍卫,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既然知道凶手,为何不将其捉拿归案,好还他一个公道呢?”

“公道?”陶箬竹愣了下,但随即他笑了起来:“这个世上还有公道?没有。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小兄弟,你还太年轻,这些事你不可能会懂。”

康绪静静地看着他,他看的出,陶箬竹脸上的笑充满了无奈与苦涩,他似乎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于是喝了口水,问道:“李兄,你说来茶棚可能会找到恩师行踪,如今可有何发现?”

康绪扫了眼茶棚,不疾不徐地叫了声小二。

那小二正给另一桌的客人沏茶,听到叫声忙应了一下,便一路小跑的跑了过来。

“客官,您还有什么吩咐?”小二弯着腰,麻利的问道。

“向你打听个人,三天前的傍晚,你可曾见过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在此间吃茶?”康绪眯着眼睛问道。

小二狐疑的看着他,歪着脑袋想了片刻后,点头道:“不错,是见过。那老者满头银发,但说话却是中气十足,令人印象很深。怎么,客官是来找人的?”

康绪笑了笑,指着陶箬竹道:“实不相瞒,那位老者是我这位兄弟的授业恩师,他这些天无故失踪,所以我们才来到这里,希望找到一些有利线索,能够寻回老先生。你能将那天发生之事对我们说一遍吗?”

小二见陶箬竹一身儒雅,看起来气宇轩昂不像坏人,恍然般的点头后,说道:“其实,那天老先生来到我这里时,我已经快要打烊了,他在我这吃了一笼包子,然后喝了一壶茶,后来偶感不适,就跑去方便,之后我又等了老先生半个时辰,可并未见老先生再来,我便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荒野尸臭

康绪听完小二的描述,心中暗自点头。

小二的说法与赵侍卫所说相差无几,这说明赵侍卫的确没有撒谎。

“你还记得那是什么时辰吗?”康绪问道。

小二想了想,说道:“酉时三刻到戌时之间。”

听完这些之后,康绪对小二点头致谢,随即陷入了沉思。

“李兄,你可有发现什么线索?”陶箬竹看着犹如泥塑一般动也不动的康绪,忍不住问道。

“线索倒没有,不过我觉得有些奇怪。尚书大人为何要在暮色降临,来到城外?倘若是体察民情,在城内体察即可,根本没必要跑到这里啊。”康绪将心中疑团说了出来。

“会不会是恩师体察民情时,感到些许疲倦,之后才来到这里喝茶歇脚?”陶箬竹狐疑的道。

康绪摇头,根据小二和赵侍卫的证词,都能够看的出,崔涣在这里呆了半个时辰以上。

陶箬竹也曾说过,崔涣是个雷厉风行之人,身体也一直很好,绝不会因多走了几步,就累的歇息半天。

好在小儿还记得崔涣坐过的桌椅,康绪起身走了过去,坐到原本崔涣所坐的位置上,观察起了四周。

这幅桌椅位于茅棚正下方,正面所对应的乃是一条官道,左右两侧则分别是一条羊肠小道。

从这个角度看去,三条道上所出现的人或事,可以很容易的分辨清楚。

康绪用左手撑着下巴,右手漫不经心的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

此时。一个挥汗如雨的行人走了进来,他高声叫道:“渴死我了。小二,给我来晚苦荞茶!”

小二应了一声。忙迎了上去,给他倒了满满一大碗的茶水。

“王哥,你不是跟嫂子回娘家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小二边给那人倒茶,边问道。

“咳,别说了,真他娘的晦气。你先给我来两笼包子。”那人说着,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放在桌子上,气恼地道:“原本我是带着媳妇回娘家去的。走到前面山坳时,腹中饥饿难忍,我们便停下脚步,想吃些干粮填饱肚子,可谁知那山坳间时不时的传来一阵恶臭,那臭味简直能要人命。”

小二提着用油纸包好的包子,递给那人,笑道:“王哥,瞧你平时大大咧咧的。没想到还怕臭啊!那也没必要大老远的从山坳跑来,嫂子一个人在那多不安全!”

那人白了他一眼,气呼呼地道:“你知道个屁,那味道好似腐烂的狗肉一样。连干粮都给染上了臭味,否则我也不会大老远的跑回来买包子。”

端起茶碗猛喝了几口,他放下瓷碗。道:“我得走了,省的时间久了。你嫂子该饿着了。”

说着,那人就提着打包好的包子。风风火火的离开了茶棚。

“小二,他是谁啊,怎么如此风风火火的?”小五好奇的问道。

小二边收拾瓷碗,边回道:“王哥是个樵夫,是我这的常客,砍柴回来,经常会在我这喝茶歇脚。”

小五哦了一声,笑道:“看不出来,这位王哥还挺疼他媳妇的,为了不让她挨饿,大老远的跑回来买包子。”

说到这里,小二忽然来了兴致,他放下收拾一半的桌子,道:“这你可就有所不知了,王哥有个好媳妇啊!不论刮风下雨,只要王哥外出,他媳妇总会来我这茶棚等他。时间一长,我这倒成了等人的好地方,后来这才盖起了茅棚。”

“有这样好的一位妻子,真是王哥的福气,这可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啊!”小五喝着茶水,笑着道。

“那是,也不知我能不能遇到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娘子。”小二也跟着笑呵呵地感慨起来。

两人的对话,康绪听的是清清楚楚,他心中忽然一动,冒出一个想法,崔涣会不会是在这里等待和某人见面,才会在这里待上许久?

康绪将心中想法对陶箬竹说了一遍,陶箬竹顿时愣了下,他想了半天,最终也没有想到崔涣是否说过与某人会面之事。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康绪猜想,并无实据印证。

此时,赵侍卫沉着脸走了进来。

“附近全部搜查过,依旧没有任何大人留下的痕迹。”他声音依旧冰冷。

“这可如何是好?”听到赵侍卫的话,陶箬竹顿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的搓着手,喃喃自语。

“陶兄,冷静。”康绪使劲拍了下他的肩膀,稍作思索后,道:“这里有三条道路,咱们分成三批,以茶棚为中心,顺着道路寻找。倘若尚书大人真是在城外失踪,无论是谁掳走了大人,这三条道路都是必经之路。只要有人经过,就一定会留下线索。”

这次赵侍卫没有反驳,而是默认了这种方法,跟陶箬竹打了声招呼之后,就带人顺着大路搜寻了下去。

陶箬竹带领几人顺着茶馆左侧的小道搜查,康绪和小五则顺着右边的小道搜查。

这小道道路崎岖,甚是难走,两人弯腰驼背,找的眼睛都花了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就在此时,忽然刮来一阵狂风,周围树叶顿时潇潇落下。

小五皱了皱鼻子,脸色突然凝重了起来,他站起身子举目四望,低声道:“康大哥,你有没有闻到一股臭味?”

正在低头寻找的康绪从草丛中抬起头,他轻轻抽了抽鼻子,皱眉道:“的确有股臭味,莫非有人在这里浇粪不成?”

“这不是粪臭,而是……尸臭!”小五闭上眼睛仔细辨别了一下,凝重的道。

“尸臭?”

康绪愣了下,但随即他明白过来,与此同时,一个不祥的念头在他心中闪现。

“康大哥,你说尚书大人会不会……。”小五脸色也有些难看,他心中同样想到了康绪的念头。

“现在一切都是未知,先找到尸体再说。”康绪不敢多想,他稍加沉思后,立即做出决定。

两人相视对望了一眼,忙循着臭味寻找了起来。

翻过一座土丘之后,尸臭味越发浓重,那种味道犹如浸泡在泔水中的腐肉,令人作呕。

第二百三十章沼泽腐尸

小五仔细的用竹竿拨弄着周围枯草,同时鼻翼微微抽动,寻找着尸臭来源。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两人在一处沼泽处发现了一具尸体。

与其说是尸体,倒不如说是尸骨更为贴切。

那尸体头南脚北的躺在沼泽之中,尸体皮肤已经溃烂的不成样子,有些地方已经露出黄白相间的骨头,大片大片的腐肉耷拉在骨架上,爬满了乌压压的绿头苍蝇。

尸体两条腿陷入沼泽泥浆,身上裹着半个长衫,两只黑洞洞的眼眶里不断蠕动着尸虫。

康绪与小五也算是内心坚定之人,但见到这副尸骨,仍旧感到一阵恶心。

倒不是尸骨的诡异模样,而是那臭气熏天的尸臭以及嗡嗡乱飞的绿头苍蝇,视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