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2章

大明徐后传-第2章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伤兵只是个不满十四岁的少年而已。为了得到家人的重视和承认,他意气风发的逃出家门、隐姓埋名加入北伐军,攻打大都城,想着建功立业,以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可是残酷的战争将他的自信和理想碾碎,此刻他只想回到富贵安乐乡,继续过着纨绔子弟的悠闲生活。
    我就是不争气,就是个靠着父兄功绩、靠着有身份高贵的姐夫罩着的纨绔!只要不再受这种苦楚,老子就是纨绔十倍又如何?老子就想过醉生梦死的快活日子!
    可是现在……呜呜……这军医打脸好疼啊!
    伤兵委屈的嚎啕大哭,“你凭什么这样打我?亲爹都没扇过我耳光!”
    谁知军医居然大笑起来了,“哭的好,再大声点!好叫后面抬担架的小卒听见了,把你送回大营去。战场上那么多哀鸣的伤兵,根本抬不过来。谁的哭声大,谁被救活的希望就大,就会被先抬回军营。”
    又指着天上的猛禽说道:“你知道哪些臭鸟最喜欢吃什么吗?人的眼珠子!特别是秃鹫,有时候人还没死就赶冲下来啄食眼珠,在抬担架的小卒找到你之前,一定要小心天上的敌人,刀山火海都熬过来了,你还干不过一只鸟?”
    连哄带吓,伤兵终于燃起了求生意志,握紧了战刀,戒备的看着天上盘旋的乌鸦秃鹫。
    军医准备营救下一个伤兵时,一匹战马嘶叫着跑过来,软甲骑兵弯腰抓着军医的右手,将其腾空拉起,像搁置一件货物一样横放在马鞍上,又举起长矛将地上的药箱挑起来带走。
    随着马蹄的跳跃,姚妙仪的胸脯被马鞍撞击的生疼,她咬牙忍住疼,并不吭声。
    她就是徐凤,死里逃生,改名换姓,经过八年的暗中寻访,终于确定当年的杀母刺客就在北伐军里,刺客已经升了千户,四品的武将。为了追踪此人,她女扮男装当军医随军北伐,寻找机会询问刺客背后真凶。
    当年她侥幸逃脱追杀,短短三天遭遇两次惨变,徐府所在的金陵城是不敢回了,便流浪到了苏州,一个法号叫做道衍的和尚救了她,但她是女子,不能在和尚庙里生活,于是道衍和尚便她送到了他的俗家兄弟家里养大。
    和尚的生父姓姚,她小名凤儿,有凤来仪,便自己改名叫做姚妙仪。
    姚家本是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后开始悬壶济世,以医为生,姚妙仪在姚家学了些医术。洪武帝朱元璋召集北伐军,姚妙仪女扮男装,代替义兄,混进去当了军医。
    亲爹大元帅徐达做梦都没想到,失散八年的女儿会在自己麾下充军医。
    跑过了两座山坡、在一个林地里下马,骑兵将姚妙仪和药箱一起抱下来,指着地上的伤员说道:“救他!”
    伤员的咽喉被箭矢射穿了,躺在地上抽搐着,居然撑到现在还没死。姚妙仪迅速判断着伤兵病情,摇头说道:“他现在生不如死,你还是给他一刀来个痛快。我没兴趣救了一个必死之人,战场上还有许多可以捡回一条的命需要我帮忙,告辞了。”
    骑兵双目赤红,他用长矛封住了她的去路,声音低沉,字字都露出杀气,“救他,否则你死。”
    此人看来是杀红了眼,看面相似乎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不过身材高大魁梧,再仔细看看奄奄一息的伤员,相貌轮廓和此人有些相似,或许是亲兄弟,所以才会以死逼她出手相救。
    没办法,此人杀红了眼,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
    姚妙仪削断贯穿伤员咽喉箭矢的铁箭头,拿着一根空心的芦苇杆,“你困住他的身体不要乱动,我要拔箭了。”
    姚妙仪将五枚银针扎在伤员头颅的咽喉的几处穴位上,蓦地拔出了断箭,咽喉处鲜血喷涌!
    将芦杆插进伤员的创口处,导出鲜血,以免呛进气管窒息,倒上止血药粉……姚妙仪动作快如闪电,鼻尖起了细密的汗珠。正当她包扎伤口时,一小股元军发现了他们,冲杀过来。
    “你继续救他,守在原地,会有人来寻你们的。”少年骑兵翻身上马,手持长矛,和元军对冲过去。
    刀光剑影,姚妙仪一边听着短兵相接的声音,一边给伤员缠上纱布,暗想那个骑兵虽然神勇,但是寡不敌众,估摸会比这个重伤的家伙死的更早呢。
    我怎么起了这么冷血的念头?姚妙仪思忖道:或许是征战的日子看够了各种死亡,灵魂变得冷漠了。那个骑兵用性命来保护这个气息微弱的伤员,可见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这世上好人本来就少,能活的一个是一个吧。
    想到这里,姚妙仪捡起了伤员身边的长弓和箭壶,弯弓如满月,射向了正要砍断骑兵马腿的元军。
    骑兵借着马势俯身一个攥刺,长矛破空发出令人心悸的长鸣,将对手当胸贯穿了。
    被刺穿的元军当场毙命,轰然倒下,飞溅起来的土腥味和血腥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骑兵早已顾不得这些了,凭着一股血勇和这股元军作战。
    从服饰来看,刚才倒下的是一个普通元军,当年父亲就是这样在战场上,从一个普通小卒做起,征战多年,最终坐到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和父亲一起投军的小卒,没有几人在了吧。
    所以一定要活下去!因为凡是马革裹尸还的,都无法看见海晏河清,江山帝景!
    怀着这样的信念,骑兵越战越勇,身中数刀也绝不倒下。这时身后响起破空之声,他心道不好,有人射箭偷袭,正欲跳下马躲避箭矢时,倒下的却是挥刀的元军。
    骑兵回头看去,方才贪生怕死、身形孱弱的军医不知何时走出了掩体,手持五弟的长弓,站姿如松竹挺立,从剑壶里摸出三支箭来,搭在长弓上三箭齐发!
    三箭脱离弓弦,朝着各自的目标飞去,三个元军几乎在同时倒下了。骑兵调转马头,坚硬的马蹄铁所踏之处,红的血液,白的骨头,招招都在收割生命。
    姚妙仪和骑兵联手,终于击溃了这群散兵。
    骑兵浑身都是伤,尤其是左臂被砍了三刀,其中一刀深可见骨。他并不喊痛,而是瞥了一眼姚妙仪,“想不到一个军医也会精通箭术。”
    姚妙仪随意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将空空如也的箭壶扔掉,“乱世之中,谁不会几招保命的绝招。越是多一点本事,离阎王爷就越远一些。”
    骑兵蹙紧剑眉,说道:“如今洪武大帝统一中原,建立明朝,天下天平,已不是乱世了。”
    “哈哈,天下太平?那你我今日为何在战场上?”姚妙仪嗤笑着,剪开骑兵的衣袖,取出针线缝合露骨的伤口,“麻药早就没了,你咬住这块木棍忍一忍。”
    这是一块松木做的擀面杖,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种牙印,不知有多少人咬过这根棍子忍痛疗伤过,咬棍子是为了防止病人疼到极致时咬伤自己的舌头。
    骑兵嫌弃的别过脸,“这点疼我忍的住,不用棍子。”
    针线刺破肌肉和皮肤,发出沉闷的撕拉声,肌肉都痛得无意识的跳动,骑兵脸色煞白,果然一声都不吭。姚妙仪绣花惨不忍睹,缝合伤口却干净利落,在尾端打结,剪断缝线,“伤口愈合之前,左臂都不能再用力了。”
    话音刚落,一彪人马飞奔而来,看清为首的那人相貌,姚妙仪不禁一愣:怎么会是父亲徐达?一军主帅难道不该坐镇中军指挥吗?怎么冒险冲到战场上来了?
    谢家满门冤死、母亲遇刺身亡。姚妙仪不再信任任何人,包括生父徐达。因为从利益上推断,她和母亲的死亡,会使得父亲和身负逆贼之名的谢家完全脱离干系。父亲现在位高权重,妻妾满堂,儿女绕膝,早就走出了谢家投敌的阴影。
    大元帅徐达飞身下马,气质威武冷峻,却对骑兵恭敬一拜,看见骑兵手臂上缝合的伤口,关切的说道:“四皇子殿下受伤了?去帐中疗伤歇息吧。”
    骑兵指着姚妙仪和伤员的藏身处说道:“我无事,五弟被箭矢射中咽喉,性命垂危,快抬他回去救治。”
    四皇子朱棣微服出征?难怪刚才挑剔木棍脏污不啃咬,原来是身份高贵的龙子。
    姚妙仪看着身边昏迷不醒的伤员,看来这位就是朱棣的同母弟弟朱橚。你一定要挺住啊,否则死了一个皇子,我爹爹即使大获全胜,也无脸回去去见你那个多疑的父皇。
    
    ☆、第3章 与子同袍
    
    两位皇子被徐达迎回中军大帐里修养,自有医术高超的随军御医治疗。姚妙仪这个低等军医是没有资格踏入元帅大帐的。
    当时徐达的注意力都在两个受伤的皇子身上,根本没有注意一旁低头装鹌鹑的姚妙仪。
    姚妙仪暗自庆幸没有在战场上演父女相认的狗血大戏。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姚家女的身份比徐家大小姐的行动自由,方便她暗中查访当年两桩惨案。八年过去,事情渐渐有了眉目……
    伤兵营地里,一片鬼哭狼嚎。
    姚妙仪举起利斧,砍断了一个伤兵的残腿,麻沸散已经用完,伤兵被牢牢困在担架上不得动弹,尖叫着昏死过去。姚妙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止血、上药,包扎,熟练而又麻木。
    这军医是个力气活啊!
    躺在旁边担架上的伤兵听得实在受不不了,将被褥里的棉花抠出来一些,搓成小团,准备塞进耳朵里。想了想,又从棉衣的夹层里排出两个小银馃子,瑟瑟缩缩的递给姚妙仪:“我……我认识你的,今天就是你在战场上给我接骨包扎,否则我也会和他一样一辈子都要杵拐杖。小小意思,请收下吧。”
    姚妙仪抬了抬眉毛,“哦,是你啊。我说的没错吧,会哭的伤兵才能挺过来了,不错哦。你别急感谢我,这位小军爷当初也是我接的骨,可是裂口开始腐烂了,砍断了才能勉强保命。”
    伤兵小脸煞白,“此话当真?你的医术不靠谱,莫非是江湖郎中来军营里滥竽充数的?”
    姚妙仪倒也不恼,也懒得争辩,在铜盆里洗去手上的血污。倒是一旁提着温水壶、伺候姚妙仪洗手的杂役愤愤说道:“你别狗眼看人低,姚大夫虽年轻,他的医术却是营地里顶尖的呢,在我们苏州老家也是小有名气。战事持续快半年了,军中粮草虽足,但是药材不够,刚才截肢的那位伤腿三天才能换一次药,现在春暖花开的,疮口容易腐烂生疮,不得已才截肢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大夫又不是活神仙,能够保住他一条命就不错了。”
    一听这话,伤兵小脸更白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的腿八成也会腐烂截肢的……姚大夫,刚才是我口不择言,说错话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伤兵从棉袄的夹层里摸出一个荷包来,一股脑的递给姚妙仪,“求求大夫大发慈悲,保住我的腿,这荷包里的东西都给你!”
    姚妙仪幼年经历过富贵,一眼就瞧出这个荷包是用珍贵的蜀锦缝制而成,所谓一寸蜀锦一寸金,怎么会落在这个普通的士卒手里?
    一旁提壶的杂役虽不懂荷包的来历,却被伤兵从荷包里倒出来的五个小金馃子闪瞎了眼睛,他先是一愣,而后不屑的说道:“从死人身上偷来的吧?别脏了我们姚大夫的手!”
    战场上有人翻检尸体,偷偷拿走别人的遗物,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获利丰厚,屡禁不止。
    如此就能解释的通了,姚妙仪鄙夷的看了伤兵一眼,擦干了双手,赶去救治其他伤兵。
    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