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186章

大明徐后传-第186章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家等。
    李善长喝得大醉,走路不稳,洪武帝还特意赐了一幅御驾,将他送回韩国公府,这等尊荣,李善长是第一人。
    韩国公府,老妻递过一盏醒酒汤,“你辞官了也好,咱们回到凤阳老家安度晚年,过几年安生日子。”
    李善长喝醉了,但脑子始终很清醒,回想着宴会上他和皇上的对话是否有错处,滴水不漏是李善长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不容许自己犯错,要实在疏忽犯了错,也会尽快找出来弥补,因为和徐妙仪燕王已经撕破脸,以后他不在朝上,徐妙仪若反守为攻,他的处境大大不妙。
    正思忖着,公主府的太监和女官突然来韩国公府报喜:“恭喜韩国公,韩国公夫人,今日太医来公主府诊脉,临安公主有孕了。”
    老妻韩国公夫人高兴的直念佛,李善长则如释重负的坐回椅子上,太好了,无论公主生下的是男是女,都是我们李家的靠山!
    且说洪武帝和李善长君臣互相试探,朱棣和徐妙仪焦急的等待消息,却听到了李善长告老辞官,洪武帝厚赐李善长,设了送别宴,君臣尽欢的结果。
    看着徐妙仪失望的眼神,朱棣安慰说道:“李善长这只老狐狸没那么容易对付,这一次迫使他立刻辞官归乡,父皇应该对他有所怀疑,不敢再让他再当一天丞相了。”
    徐妙仪是越挫越勇的性格,短暂的失望之后,很快振奋起了精神,“我知道的,李善长是大明宰相,朝中党羽遍布,即使证据确凿,皇上也不能立刻将他在朝中的势力连根拔起,我们要慢慢的把他磨死。”
    朱棣目光虚浮的看着南边:“镖局和你我的证据都被李善长所毁,不过他应该也没有想到,马三保他们带着藏宝图和第三份文书坐着海船,远渡重洋,去了琉球国。”
    徐妙仪重燃希望,点头说道:“对啊,狡兔三窟,我们就让李善长以为自己消毁了所有证据,已经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待他松懈麻痹,辞官归乡,朝中势力一点点的被皇上和我们除掉,将来马三保从琉球国寻宝回来,这些证据足够给他最后一击……”
    两人正看着航海图,低声议论马三保此时应该到了那里,周王朱橚失魂落魄的跑来说道:“四哥,妙仪,大事不好!靖江王府被锦衣卫包围,抓了好些郡王府的文武官员下诏狱!”
    徐妙仪大惊失色,“我表哥呢?”
    朱橚说道:“被宣进宫了。”
    徐妙仪莫名一阵心悸,有种不好的预感。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突然亲自造访燕王府,“燕王殿下,皇上宣您入宫。”
    作者有话要说:  马三保临危受命,开始海外游历生涯了。
    
    ☆、第209章 帝王心术
    
    朱棣刚刚踏进御书房,就闻得宝剑出鞘,破空刺来的声响,他本能的打算避让,但看清持剑之人的相貌,便定定的站在原地,微丝不动。
    锋利的剑尖轻而易举的刺透了狐裘和蟒袍,在里衣处骤然停下,持剑者问道:“为何不避?”
    朱棣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儿臣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
    一柄泛着寒光的宝剑隔断了父子,朱元璋握着宝剑,没有收手,也没有继续往前刺,他静静的看着剑尖那一端的儿子,仅仅是一柄宝剑的距离,一臂之长而已,父子之间却像是隔着天涯海角。
    朱元璋冷冷问道:“你在心虚吧,都不问朕为何要对你刀剑相对。”
    朱棣淡淡道:“父皇是天子,天子要做什么,还需要问儿臣的想法吗?”
    朱元璋放下宝剑,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儿子,“你居然还在为凤阳赈灾一事忿忿不平,觉得朕糊涂,偏心太子!”
    朱棣摇头说道:“这事已经写进了《御制记非录》,白纸黑字,毋庸置疑抵赖,儿臣一辈子都要带着这个污点,被后人嘲笑耻笑,已成定局,儿臣不会为此事徒劳伤神。儿臣意外的是父皇宁可相信一个老奸巨猾的外臣,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父皇厚赐李善长土地人口,衣锦还乡,却对儿子刀剑相加。”
    混账!我对你是爱之深,责之切!朱元璋向来以严父的面目示人,这句话实在说不出口,索性顺势将另一柄宝剑抛给朱棣。
    “近墨者黑!学徐家那个到处闯祸的臭丫头,练出嘴皮子功夫专门和朕怄气!堂堂八尺男儿,色令智昏!你还记得战场上铁血的滋味吗?拔剑!朕看看你还有没有朱家男儿的热血!”
    朱棣接剑,拔剑。
    朱元璋和李善长喝了一下午的酒,此时怒火和酒精一起将他点燃了,朱元璋双目赤红,握剑朝着儿子刺去。
    朱棣静静的等着父亲先动手,宝剑刺来的瞬间,朱棣闪身躲避,却将剑身弃之不用,握着剑鞘当做武器反攻。
    几次短兵相接后,朱棣的剑鞘准确的接住了朱元璋的剑身,剑鞘剑身合一。
    朱元璋喘息未定,“你在嘲笑朕老了吗?”
    朱棣扶着父亲坐在龙椅上,淡淡道:“儿臣若受伤,父皇伤心失望;父皇若受伤,儿臣愧疚不安,何必呢,我们是父子,不是仇人。”
    这句话戳动了朱元璋的心窝子,他甩开朱棣的手,“你既然什么都明白,为何要故意气朕?”
    朱棣说道:“父皇明知儿臣想迎娶徐妙仪,您为何突然对她表哥朱守谦动手——”
    “够了!”朱元璋举起手,想要一巴掌将情根深种的儿子打醒,手掌在半空停住,狠狠的拍在御案上,啪的一声,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震落一地,哗啦啦砸在朱棣脚背上。
    朱元璋怒道:“你以为朱守谦暗地里做的那些事只有你知道?早就被李善长发现了!朱守谦私藏那么多火器想要做什么?难道你不明白?”
    居然是这件事!难怪父皇如此厚待李善长,这个老狐狸又在背后使坏!震惊过后,朱棣强令自己冷静下来,“守谦侄儿年少无知,被人哄骗了,他已知错,毁掉了火器。”
    朱元璋问道:“他知错了,那你呢?如果不是李善长告诉朕,朕恐怕要被你蒙蔽一辈子!关系到朕和大明江山安危的谋逆大事,你居然隐瞒不报,万一朱守谦还有后招,杀了朕,你就是谋逆的从犯!”
    朱棣说道:“父皇,我绝对不会坐视谋逆之事发生,如果朱守谦不听劝诫,我不会让他一错再错下去。”
    朱元璋嘲讽道:“你已经被徐妙仪迷惑了心智,只要那臭丫头哭一哭,求一求,你就轻易放过朱守谦了。”
    朱棣说道:“徐妙仪深明大义,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她知道罪魁祸首是李善长,她已经和朱守谦解释一切,朱守谦真的已经收手了。”
    朱元璋说道:“不,徐妙仪和朱守谦不一样。徐妙仪觉得谢再兴的谋反案是李善长一手炮制,她和李善长势不两立,但是朱守谦——他觉得他父母之死罪魁祸首是朕!他要杀了朕,夺了朕的皇位,为他父母复仇!”
    “朕不计前嫌养了他多年,视为亲孙,他就是这样报答朕的,朕养了一头白眼狼!你现在为了这头白眼狼,和朕父子反目,朕对你太失望了!”
    朱棣说道:“父皇言重了,儿臣是您的儿子,也是您的臣子,无论发生任何事,儿臣都不可能和您反目。”
    朱元璋将宝剑递给朱棣,“你亲手杀了朱守谦,朕就信你。”
    朱棣不肯接剑,“父皇,朱守谦是你的皇侄孙,是我的亲侄儿,您不能杀了他。”
    朱元璋说道:“你杀了朱守谦,朕立刻给你和徐妙仪赐婚,决不食言。”
    朱棣一怔,梦想就在咫尺,几乎无法抵抗的诱惑。
    可有的时候,咫尺便是天涯。
    他若亲手杀了朱守谦,徐妙仪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的。哪怕她成了燕王妃,将来夫妻同床异梦,由爱生恨,反目成仇……
    朱棣想起他发现朱守谦私藏火器那天问徐妙仪,“你恨我父皇吗?”
    她说,“恨。”
    他问她,“你爱我吗?”
    她坚定的说,“爱,我爱你。”
    不,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也爱她,我不会让心爱的女人沦落到终日在爱恨中煎熬,蹉跎美好年华。
    朱棣摇头,“父皇,收手吧,朱守谦一时误入歧途,做错事了,但他已经悔改,不会谋反的。你不要忘了,他祖父和您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当年他祖父将救命的粮食给了您,自己活活饿死,您就当一命换一命吧。”
    朱元璋恼羞成怒,一脚将朱棣踹飞了,“朕生你,养你,给你荣华富贵,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朕做错了?”
    “你不过是在沙场杀了几个敌人,在凤阳种了几个月的地,就自以为看透了世情,晓得人生冷暖了?简直幼稚可笑!恩和怨这两样东西是不可以混淆的!大哥对朕有救命之恩,朕从未忘记,朕追封大哥为亲王,哪怕大哥的子孙相继犯了谋逆大罪,朕都不会夺了大哥的尊荣!”
    “朕难道对朱文正和朱守谦不够好吗?他们恩将仇报,意图谋反,难道朕还要容忍他们将屠刀架在朕的脖子上?”
    朱棣捂着被踢的生疼的胸口,跪地说道:“父皇,朱文正和朱守谦父子都没有真的谋反,李善长在其中兴风作浪,挑拨离间皇室宗亲,请父皇三思。”
    朱元璋蓦地拔剑,锋利的剑刃架在朱棣的脖子上,剑气刺破了皮肤,细线般的鲜血蜿蜒而下,朱元璋冷冷道:“你再说一遍。”
    朱棣说道:“请父皇三思。”
    剑刃又往颈脖处逼近了两页纸的厚度,血红的细线开始变粗,像一条蚯蚓似的蠕动。
    可朱棣依然一动不动,没有避闪的意思。
    朱元璋手中的宝剑似乎变得千斤重,握剑的右手开始剧烈的颤抖起来,“皇位和金银权势都不一样的,皇位至高无上,有生杀予夺大权,没有人能抵挡皇位的诱惑,朕也绝对不容许任何人意图窥觊皇位。”
    “当年你和太子他们都还懵懂无知,朱文正却正当壮年,倍受文武百官推崇,一旦他顺利夺位,必然容不得你们这些兄弟,你根本活不到今天!”
    朱棣说道:“父皇,事到如今,您还觉得朱文正是真的谋反吗?”
    朱元璋说道:“皇位的较量,就是你死我活,没有第三种结果。生死关头,你不能有任何犹豫,要么不出手,要么必是绝杀。朱文正,还有现在的朱守谦是不是真心谋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血统和行为对皇位造成了威胁,朕要保住皇位,保住自己的血脉,就必须先下手为强,除掉他们。”
    朱棣静静的看着父亲,似乎若有所思。
    朱元璋放下宝剑,叹道:“你现在想明白了吧。朕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你们的荣华富贵。你怨朕棒打鸳鸯,不成全你和徐妙仪的姻缘,对朱守谦太过冷酷。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朕的庇护,朱守谦的今天就是你的将来,你永远不可能娶到徐妙仪——一旦朱文正夺位成功,封朱守谦为太子,朱文正为了拉拢大将徐达,八成会让朱守谦娶了徐妙仪为太子妃。”
    朱棣说道:“父皇,您现在所说的,都是往最坏处的猜测,不是现实。”
    朱元璋说道:“身处皇位,时时刻刻都要居安思危,将所有潜在的威胁统统除掉,必须往坏处考虑,这就是帝王心术。”
    朱棣迟疑片刻,说道:“如果按照父皇的想法,将来父皇龙归大海之后,太子大哥登基,是不是也会用这种帝王心术猜测我们这些弟弟们?”
    “混账!”朱元璋勃然大怒,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