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血药世家 >

第52章

血药世家-第52章

小说: 血药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现在这般尴尬。”
    “今天午后我就要离开戊庸了,再见未有期,希望你一切都好。”慕天华轻轻拍了拍白苏的肩膀,如今这个动作只是单纯的来自朋友的祝福。
    慕天华的话音落下,白苏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她对他心怀愧疚,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她也没想到他的离开这么突然,面对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她的心总归有了一瞬的空落感。
    慕天华见她难以启齿,也没有为难,淡笑了一下,后退了三两步,转过身去意欲离开。
    “天华。”白苏追上前两步,补上了她真诚的祝福,“愿你金榜题名,载誉而归。”
    慕天华顿住了脚步,却没有回头再看白苏,他缓缓举起右手做出了告别的手势,就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院落。这样的洒脱,恐怕只是他勉强做出的样子罢。
    白苏一直望着慕天华的背影,就算他已经离开了药堂,身影消失不见,她也久久没有移开目光。虽然他们无缘成为恋人,但她还是从心底感激慕天华的出现。细细思量,他们之间的一切都开始的突然,也结束的突然,仿若黄粱梦一场。这期间,她并非从未对他动情过,那次在药厨里,她为他的肩口上药,他将她强行拉近怀里,那一瞬间她是真的有了情窦初开的感觉。
    然而,一瞬间的心动并不足以支撑长久的感情。
    “二小姐。”青之不知何时走到了白苏的身后,他方才不小心听到了几句慕天华和白苏的对话。白苏微惊着回过头,向青之打了招呼。
    “慕公子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人,家境又优渥,二小姐当真要放下吗?”青之还记得那时候一提到慕天华,白苏就会脸红的光景。
    白苏垂下目光,淡笑道,“我原以为我或许是喜欢他的,可真的要放下的时候,我也并没有遗憾。从一开始,我便看错了自己,也耽误了他。”
    “二小姐如今看清了就好,感情的事,勉强不来。我只为慕公子感到惋惜。”青之叹了口气,白苏看得出,他也是在顾影自怜。
    这时候,一个信差叩了叩院门,走上前来递给白苏一封信,说是京城送来的,请白老爷亲阅。
    白苏喜出望外地接过信,不忘掏了一些细软给那个信差,“辛苦了。”信差离开后,白苏满心欢喜地转身对着青之晃了晃手上的信件,“一定是姐姐来信了,我先给父亲和夫人送过去。”
    青之也激动了起来,他天天盼夜夜盼,一直在等着白芷的消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白璟就在正堂,他颤抖着接过信件,口中不住的重复,“好,好,芷儿来信了,真好。”
    一直抑郁寡欢的孙兰芝听闻京城来信了,立刻赶到了正堂,她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催促道,“老爷快拆开信呐,看看咱们芷儿都写了什么。”白璟点头,为了担心破坏里面的信函,他花了一阵子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白璟毕竟是一家之主,家中有了信件都是他最先阅读,这次也没有例外。他逐字逐句的读了下去,然而原本挂在脸上的笑意却渐渐僵住。
    孙兰芝看见老爷这样的表情,顿时从头顶到脚尖浑身都麻木了,“老爷,到底发生什么了?老爷?咱们芷儿出事了?”
    听到孙夫人的话,站在一旁的白苏和青之也不免担心了起来,他们看着白璟,想知道又害怕从白璟的口中听到什么噩耗。白璟读完信后,已然呆滞,形同枯木,他持信的手无力的垂下,手中握着的宣纸倏然飘落在地上。
    白苏立刻蹲□去捡,她心里七上八下个不停,手指都打起了颤。
    “不是芷儿,是父亲,父亲他重病不起,时日无多了。”白璟木讷地说完此话,脸上已经老泪纵横。白苏看着父亲如此痛苦,却不知从何安慰,一时间整个药堂的气氛都凝重极了。
    “老爷。”孙兰芝是如今白家药堂里最了解白璟的一个人,她跟在白璟的身边最久,又是他齐眉举案的妻子。她知道,白璟一直以对当年白实文弃卒保车的做法介怀,但白实文毕竟是他的至亲家人,听到如此噩耗,白璟难免崩溃。这时候,谁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让白璟自己先把情绪发泄出来。
    “兰芝,我不仅让白家的先祖蒙耻,更成了白家的不肖子孙。”白璟捶胸顿足,恨不得用拳头惩罚自己。如此失态的父亲,白苏还从未见过。
    “我要回京,父亲因我未归而病倒,我不能再自私了!青之,叫人准备好马车,今日午后我就要启程。”白璟当即就做了决定,青之愣住,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下来。他拿不定主意,便偷偷看了看孙夫人的反应。孙兰芝也觉得白璟这决定太突然,便缓和着劝道,“老爷,这信毕竟是个把月前从京城寄来的了,爹的病情说不定早已好转。您切莫伤痛过度,伤了心肺。”
    “如今是我的心肺重要,还是父亲的身体重要?他年岁已高,如果不是病情危急,瑄弟的话语中怎么会如此急切。好了,谁都不要再劝我,我意已决,今日未时便启程!”
    孙兰芝拿起信件,也逐字逐句读了起来,白璟说的没错,白瑄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白璟的深深责备。孙兰芝心中轻叹,看来白璟是真的要回京去了。白苏见父亲没安排随行的人,像是独行,便有些担心地道,“去京城路途遥远,不如我陪爹去,也好能照顾您。”
    白璟想也未想就拒绝了白苏,“兰芝,你,我还有白敛,咱们三口去京城。”
    白苏不是没被父亲拒绝过,可是这一次,她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丝陌生。尤其是在白璟说出“咱们三口”的时候,白苏竟然有了一种自己被这个家排除在外的错觉。“爹——”
    如玉不知何时也来到了正堂,她从身后拉住了心存疑虑的白苏,对她作了一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话。
    “老爷,你们放心去吧,药堂这边有我和苏儿照看着。”如玉心酸着说出此话,她猜测,白璟此去,京城那么多的羁绊,想来他是永远不会再回到戊庸了。
    午后未时,人影投在地上只有小小的一团,白璟的鬓角已经流下了细汗。青之备了两辆马车,白璟与孙兰芝一辆,白敛一辆。就在白璟跨上马车之前,如玉扶住了白璟的肩膀,从怀间掏出帕子,细细拭干了白璟额头和鬓角上挂着的汗珠。“老爷不管多么急,也要记得每日好好进餐。”
    白璟一心只牵挂着病重之中的父亲,并没有察觉出如玉异常的情绪。他点了点头,没有多留一句话,便匆匆忙上了马车。马车的车轮骨碌碌的转了起来,被地上的石子硌得一颠一颠,白苏听着这声音,不知何故掉下一行泪。
    与此同时,慕天华已经向父亲慕长业告了别,他谎称自己外出云游散心,只带上平安一人随从,只字未提殿试的事情。因为是出玩,慕长业也就没将儿子要离家的事情挂在心上。送慕天华离开的人便只有慕云华一个了。
    “云华,送别再远终须尽,你就不必再跟上我了。”慕天华停了下来,将手中一直攥着的卷轴递到了慕云华的手中,“这是当初我为白苏画的,已经裱好,你帮我将它送给她罢。”
    “大哥,到了京中万事小心,一定要以自己为上。”慕云华知道他的兄长善良,才如此叮嘱到。
    “你放心,人心有多险恶,我知道。再回来,若是有幸夺取功名,恐怕父亲都不敢认我了。殿试的事情,兄弟你要暂时替我瞒着父亲。”
    慕云华默然答应,慕天华便伸出拳头,两兄弟利落地对了拳,都淡笑开来。
    出于不同的原因,白璟和慕天华都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一个出于愧疚,一个为了抱负;一个是久别过后的回家,一个是初来乍到的探求。
    然而,京城的险恶就如所有人都预料到的那样,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将被邪恶永远的留下。
    以死为终。
    (第二卷终)
    作者有话要说:到此第二卷《药殇》就结束了,第三卷定名《药变》,内容预告什么的就罢了,一切都在名字当中了。
    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几乎会涉及到每一个主要角色,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啦~~~
    【号外号外,在这里做一个小声明】
    很多人好奇我这文里男主是谁,其实关于男主这个词本身的定义我也不是很明确。
    男主是全篇出场最多的男人呢,还是女主一直深爱的男人呢,还是最终和女主在一起的男人呢?
    行文还未到三分之一,所以现在就明确告诉大家男主是谁实在早了,毕竟我一直在不断构思,更新文章脉络。
    但可以保证的是,男主的表现不会让大家失望。

  ☆、第63章 中秋团圆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京城的皇宫之中;笙竽之声杳杳不绝,宛自云外。阖宫上下都在宴饮之际;唯有皇后的中宫殿内一片安静。
    皇后娘娘已经卧病在床很多日了,身体的虚乏疲惫却片点没有减轻;此刻她双目呆滞地望着面前床帐上绣着的凤兆祥云纹样,心中如古井一般死寂。皇上已经有段日子没有来看她了;不知道他是不想让她的病身冲撞自己;还是根本就在新欢邀宠之间,早已忘却后宫还有一个皇后了。
    这时候,赵前海引着孙福连走进了殿中,孙福连将手上托着的玲珑酒壶搁在茶案上,向皇后娘娘行了礼。
    “娘娘,圣上着老奴来给娘娘送桂花蜜酒了。”孙福连半弓着身子,在等待皇后说话。
    皇后苦笑了一声,声音浮若游丝,“陛下真是有心了,如此佳节还惦记着本宫,送酒来催本宫的命。”
    “圣上近日被国事困扰,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很多事情都顾不到了。还望娘娘,体谅。”孙福连遣词格外走心,他并不是在真心在为皇帝的疏忽解释,而是在暗示皇后,当初他们约定的时机,已经到了。
    皇后摆了摆手,让赵前海先退下了,又示意了一下让孙福连服侍着她起身。她拖着及地的凤服,缓缓走到了纸窗跟前,“儒涵,我想我命不久了。”
    孙福连立刻跪了下来,言辞恳切,“娘娘只是身体欠安,何故说这些不祥的话。娘娘可知,这样的话若是被有心人听见,不止后宫不宁,前朝也要震荡。”
    “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皇后只是才站了这么一会儿,就有些体力不支了,她不得不扶住圈椅的把手,坐了下来。“前段时日,慕封被皇帝亲册了赈灾使前往黄河救济,不想他如此走运,原本暴雨不断的地区接连放晴,他指挥修复大堤的工作十分顺利,简直得来全不费工夫。儒涵,形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
    “皇后娘娘想做什么尽管吩咐,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我也不会犹豫片刻。”
    皇后虚弱地伸出手,指了指稍远处红木寿山石桌上的蛐蛐笼子,对孙福连道,“你可还记得,清明前夕,笼子里的蛐蛐死了许多?”
    孙福连不解皇后话中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记得,娘娘还命老奴去踅摸更好的蛐蛐了。”
    “你后来送上的蛐蛐也都在五月里相继死了。”皇后端正坐直,眸色骤然加深了不少,“我原以为是今年的蛐蛐不好养活,想不到竟然是有人在笼子上做了手脚,下了毒!”
    “娘娘!”孙福连大惊,“此事为何不禀报圣上,揪出那个下毒之人?”
    皇后摇了摇头,“本宫不知是何人下毒,此刻也不想与这下毒的人计较。但本宫可以移花接木,将此事栽到慕封的头上。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