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 >

第65章

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第65章

小说: 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慧看着他的背影,像个负气的孩子般,只觉好笑。她试探地摸了摸他的手臂,见他没有反抗,便慢慢地靠了上去,搂住他的腰。
    太宗没有回头,只一个闷闷的声音传了过来,“慧儿,朕是不是很没用,你也看不上朕了是不是?”
    “陛下别这么说。”她温柔地劝慰道:“白天不是已经有过一回了吗?您一定是太累了,没关系的。”
    她这样善解人意,他却有些想哭。只一次而已,怎么就太累了?
    太宗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是被他们说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他决定放松放松。第二天一大早,他便下了旨,带徐慧去行宫泡温泉去了。
    这一玩儿玩得太宗简直乐不思蜀,都快不想回宫了。许是因为脱离了规矩森严的皇宫大内,一到了温泉行宫,太宗便身心愉悦,不但治好了他的“病”,夜里还勇猛更似以往,简直快活似神仙。
    最后还是徐慧寻了个由头,太宗才恋恋不舍地带着她回宫。
    贞观十四年三月,流鬼国遣使入贡。徐慧甫一听说流鬼国这个名字就感兴趣,听说这件事后,就借机向太宗提出回宫。
    太宗对徐慧自是百依百顺。她既然好奇,他便设宴,与徐慧一同召见流鬼国使者。
    赴宴之前,两人随口聊起这流鬼国。太宗学识渊博,向她解释道:“这流鬼国位于北海之北,三面临海,距离长安足有一万五千里。天寒地冻,野兽奔走,无城郭村落。人皆皮服,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甚至不识四时节序,实乃蛮夷之地。”
    徐慧道:“既然这流鬼国距离大唐这样遥远,又怎么会突然来使进贡?”
    “是靺鞨有人从海上至其国货易,陈大唐之盛业,于是其君长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朝贡。”
    徐慧想了想,道:“既然是君长之子亲自前来,我们也要对人家尊敬些才好。陛下方才说流鬼国人身着皮服,只怕到了宴会上,会引来一些别样的眼光。不如让人打点一番,省得叫他出丑。”
    太宗点头笑道:“你倒是心善。”
    “不过也要问一问人家,愿不愿穿我大唐的衣衫,说我大唐的语言。”徐慧随口道:“若是有自己的坚持,也不见得不好。”
    两人原本只是随口聊天,结果太宗见徐慧想得这样周到,就有几分不高兴了。他虽然没见过那个什么可也余志,可他听说可也余志非常年轻,生得一表人才。想到徐慧不久就要见到他,太宗忽然有些紧张。
    想到这里,他连忙想了个话题,硬生生地将话题转移开来。
    徐慧没有深究,忙着梳妆打扮去了。见外来使节不比平时,宫妃们都要盛装出席。徐慧一反平日里的简单朴素,穿了一身茜红色柿蒂纹长裙。脸上打了淡淡的腮红,显得格外妩媚而娇艳。
    当天晚上,她毫无悬念地成为晚宴的焦点。
    不 是她爱出风头,而是近两年来,无论徐慧怎样打扮,人们的目光都总是情不自禁地落在她的身上。而有使节来朝之时,妃嫔们向来是极尽所能地打扮自己,暗暗彰显 大唐雄厚的国力。所以在打扮得花团锦簇的美人们中间,徐慧绝不是最夸张最惹眼的那一个。只是她所处的位置,和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让人不禁瞩目。
    不出徐慧所料,从流鬼国来的可也王子,果然对大唐了解甚少。尽管穿上了唐人的衣衫,却是连跪坐都不会。摇摇晃晃的样子,惹得女眷们笑声连连。
    更有甚者,还当众笑话可也余志,说他连骑马都不会,一上马就摔了下来,甚至还模仿可也余志摔倒的狼狈模样,逗众人开心。
    酒过三巡,宴上玩乐气氛更浓,人们纷纷笑了起来。
    觥筹交错间,可也余志脸色渐红,显然是在极力隐忍着内心的不满。
    徐慧十分看不惯那几个笑话可也余志的大臣。她心知肚明,若是换了别的藩国来朝,负责接待的臣子们都是恭敬有加。这样对待可也王子,还不是看人家地处偏远,国力衰弱?
    她有心为可也余志解围,便淡淡笑道:“说起骑马,我也强不到哪里去。初初站到马边上时,连上去都不敢,便被那高度吓到了。可也王子头一回骑马,这还算胆子大的了。起码还敢往上爬,勇气可嘉。”说着她便举起酒杯,主动敬可也余志。
    可也余志受宠若惊,连忙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刚才还在损可也的大臣一见势头不对,连忙顺着徐慧的话下来将可也余志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可也余志的脸色这才渐渐恢复如常,说话也不像起先那样拘谨了。
    放 松下来的可也余志,为众人介绍起了流鬼国的情况。据他所说,流鬼人依海岛散居,掘地数尺,两边斜起树木做成屋子。人人皆着皮服,又以狗毛杂麻为布做衣。妇 人冬衣鹿皮,夏衣鱼皮。其地多沼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等地面冻成坚冰之后,以长木在冰面上滑行,追击野兽。部落生活虽原始,也有兵力万余 人,不容小觑。
    在场之人早已习惯了大唐的繁华兴盛,听说还有这样原始的部族,一时间不免啧啧称奇。不过比起起初的嘲讽,显然多了几分赞叹之意。
    太宗听得十分有趣,最后顺着徐慧的意思,封了可也为骑都尉。
    不过等到夜深,宴会散去之后,太宗就没那么高兴了。回清宁宫的路上,他借着酒劲悄声问她,“你是不是看上可也那个小白脸了?”
    可也生于北地,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俊朗非常,有一种不同于大唐男儿的异域风情。


☆、第85话 
????徐慧听了这话,内心相当无语,甚至连辩解的**都没有,压根懒得理他。只装作不胜酒力,闭上眼睛,靠在暖轿里小憩。
    李二也是有病,明知道不大可能,还故意拿这种话来惹她生气。可话已出口,难以收回。见徐慧不肯解释,太宗心里十分不好受,默默地生起了闷气。等到了清宁宫,他竟然把徐慧送了回去,就自个儿回甘露殿去了。
    杜掌膳立在门口,看着銮驾远去,有几分着急地说:“哎呀,陛下怎么走了?”
    徐慧正好听见,轻哼一声,“又来了。”
    她坐在妆奁前,烛影里,玉藻和玉蓉一左一右,替她卸下钗环。玉蓉有心想劝,被玉藻一个眼神给拦了。
    眼见着徐慧洗漱过后就要睡下,玉蓉禁不住问了句,“婕妤,陛下那边没关系吗?”
    “没关系?怎么会没关系?”她真是拿太宗这性子没办法,动不动就犯小心眼儿,一阵好,一阵坏,简直比她一个姑娘家还矫情。
    她喜欢他什么呢?她不要喜欢他了!
    玉蓉却是误解了她的意思,追问道:“那您要不要想想办法,给甘露殿送点东西过去?”
    她以为徐慧惹恼了陛下,要徐慧去甘露殿主要示好呢。
    “该想办法的可不是我。”徐慧拿起书,翻了起来,“好了,我要看书了。”言下之意,已不想再多提此事。
    玉蓉多了两句嘴,已经被玉藻扫了几个眼刀,此时也是不敢多说了。替徐慧放下了洒金帘帐,便远远地退了出去。
    等到屋内空无一人,只有烛光跳耀的时候,徐慧看着空荡荡的床铺,心中忽然有几分落寞。习惯了两个人同床共枕的日子后,竟有几分孤枕难眠的意思了。
    她轻轻苦笑了一下,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之前,在她进宫成为才人之前,有一个小女孩与她相依而眠。她的小妹徐颖,应当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也不知现在跟着父母在沂州过得怎么样。
    徐颖的婚事她一直都没有提,只是暗暗留心着,可都没发现什么合适的。本想着这些日子也叫太宗帮着相看一些,可又发生了今晚这样的事,她可不敢在这个当口上提了。
    要是太宗犯起了二性子,把她妹妹送去流鬼国做媳妇了怎么办?她没有瞧不起流鬼国的意思,可做姐姐的,总有私心,不希望妹妹嫁得太远。
    想着想着,徐慧便渐渐地睡着了。可她不知与此同时,甘露殿里的太宗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更深露重,尽管锦被里已被铜炉暖过,太宗还是觉得冷得厉害,遍体生寒。他盖了两层被子,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如坐针毡。
    吴庸当值,见他翻来覆去,便忍不住问了句,“大家,您要不要召妃嫔侍寝?”
    太宗口中的“徐”字还没说出口,只刚刚做了一个口型,他便及时地收住了声。他将自己卷在被子里,朝床铺里侧滚了一圈,背对着吴庸道:“滚。”
    吴庸立马滚了,可太宗的失眠却没有结束。就这样翻来覆去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太宗便按捺不住了,着急忙慌地说:“快去召徐婕妤过来。”
    吴庸为难道:“大家,这时辰还早,只怕徐婕妤还睡着呢。”
    他是甘露殿的宦官,自然要听陛下的。可是比起色厉内荏的太宗,不知道为什么,吴庸现在更怕不怒而威的徐慧。
    太宗吐出口闷气,妥协道:“罢了,先去上早朝。”
    早朝之时,他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那种急切的心情,好像是在盼望着师傅早点念完课本,早早下学去打球。
    好不容易熬到早朝结束,吴庸过来问他,“大家是回甘露殿,还是去清宁宫?”
    “去清……”余下的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太宗突然改变了念头,嘴硬道:“去清宁宫干什么?回甘露殿!”
    吴庸被他搞的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是摸不清太宗的心思。
    等回了甘露殿,就到了太宗例行的打拳射箭时间。可他此时坐立不安,哪里还有心思做这些。
    才回去不久,他便把吴庸打发了出去,让他到清宁宫去请徐慧过来。
    可是等啊等,等啊等……徐慧就是不来。
    李二等得望眼欲穿,将箭靶射成了刺猬,还是不见徐慧过来。
    他生气了,又叫王德亲自去喊。又是这般等了好半天的功夫,才见徐慧姗姗而来。
    他本有意发火,吓一吓徐慧。却见她今日不同于平日里的素净简单,竟是如同昨日赴宴时一般隆重,穿了一身湖水蓝蔷薇纹的曳地长裙,额间还贴了片亮晶晶的花钿,白皙的皮肤在初春的阳光下泛出一层薄薄的光晕,清丽脱俗,仿若绛珠仙子。
    太宗看得有几分痴了,原本的怒火便已消失了大半。可他等了她这么久她才过来,实在是不可轻易原谅。
    于是太宗故意板着脸,沉声道:“徐婕妤,你为何久召不来,是想抗旨不遵吗?”
    老实说,太宗到底是身居高位多年,平日里看着随和可亲,一旦拉下脸来还挺吓人的。
    宫人们见他面色不豫,早已哗啦啦地跪了一地。
    徐慧却是不慌不忙地抬眸望着他,轻声细语地道:“陛下随我进来便知。”
    随后不等太宗答应,她便抬步迈入甘露殿,好像这座宫殿的女主人般,十分熟门熟路。
    太宗心里好奇她在卖什么关子,就跟在徐慧身后进殿。只见徐慧坐在平日里她坐惯的位子上,从容提笔,如流水行云般写下两行字。之后一字未改,便叫宫人呈上。
    按来旁人献上诗作,皇帝为了“摆谱儿”,都是要叫身边宣旨的太监帮着念的。可徐慧的作品不一样,太宗生气之余,还想着不能让吴庸那死太监尖细的嗓子糟蹋了徐慧的诗,便将规矩丢到一边,亲自接过了玉藻递来的那张雪白的宫纸。
    原本吴庸等人见太宗头一回生分地叫徐慧的封号“徐婕妤”,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