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913章

尔虞我嫁-第913章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皇后说道:“姑姑,您也说了,佳行侄儿,乃是三哥血脉,是我大房的子弟!”

    所以,孟佳行如果还在人世,又愿意公开的投效朝廷,郑侯麾下,岂非理所当然的该为他效劳?

    “然而之前兵荒马乱的,伯勤一家子又压根没有南下,这会儿除了之前护送你到上林苑的几个外,其他人几乎都已经投靠在归羽麾下!”太后皱着眉头,说道,“这些日子,多少也得了些差事,其中有才干的,更是个个被委以重任……人走茶凉,却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愿意效忠真正的少主?”

    她声音一低,“万一这些人都黑了心肝,反过来想对佳行不利,好在归羽跟前卖好……那?”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确认佳行是否还活着,以及具体的行踪。”孟皇后献计,“等联络了他之后,暂时可以让他先别来长安!而是在别处打出孟氏大房的旗号,归拢爹爹手底下的一干人!末了有了根基了,您再喊他过来给您请安……这样既鉴别出了真正的忠义之士,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谋害的了。”

    “等入朝之后,再有您的帮忙跟提携,还怕不能给六哥做左膀右臂吗?”

    孟太后觉得很有道理,但又犯了难:“只是这孩子哀家到现在都不曾见过,却要到哪里去找他呢?”

    孟皇后目光闪了闪,说道:“姑姑,您忘记之前护送我去上林苑的这些人了吗?他们都是爹爹生前留下来,专门在危急时刻保全孟氏血脉的!当时因为事出突然,长安的男嗣实在保不住,不得不入宫救了我!这些日子,可一直都在搜寻散落各地的血脉……要不是知道这事儿,说实话,我也未必想的起来佳行!”

    “你爹爹在的时候给孟氏考虑了很多。”太后闻言,眼中泛起泪花,说道,“不想他去的那么突兀,连带膝下的孩子们也是……最后倒是全部成全了四房!这真是哀家以前完全没想到过的。”

    皇后赶紧安慰:“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爹爹在九泉之下,必然也是不希望看到您为他们伤心难过的……何况逆王容菁已然兵败如山倒,不定不日就有人提他头颅回来,届时自可祭奠孟氏上下!”

    太后叹息道:“但望如此吧……唉,哀家这会儿真的一点都不能去想那些事情,想到了就觉得揪心的痛!”

    就说,“这事儿你让你爹爹的人去办吧。”

    迟疑了下,叮嘱道,“最好让之前救了你的那些人单独去办,若果是归羽去的话……他现在太忙了,别出什么岔子!”

    皇后求之不得,自是满口答应。

    话说到这里,凤辇也到了乐宜宫前。

    俗称西宫的乐宜宫,由于宣景帝这几十年来的盛宠,自来就是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子骄矜的意味的。

    但这次,太后皇后在宫门前下了车,抬头望去,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缘故,总觉得这座曾经令她们想起来就有点哆嗦的宫殿,也不过如此。

    入内之后,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从前走路都将下巴扬的高高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伺候的乃是天下闻名的宠妃的宫人,一个个诚惶诚恐,低眉顺眼,显然是知道舒昭仪就算有了身孕,也很难翻盘了。

    甚至最可能的就是,被去母留子。

    “昭仪呢?”孟太后看到这种情况,心情有片刻的舒畅,但旋即又是沉甸甸的:舒昭仪到现在都没失宠,宫人之所以就不敢依仗她的盛宠藐视太后皇后了,无非是因为,觉得宣景帝镇不住场子,自身难保了。

    太后对孟氏的感情很深刻,对孟归羽的感情就没有多少深厚了,再加上对舒昭仪的身孕到底还是存着指望,这会儿却是越发坚定了要将孟佳行找回来,制衡孟归羽!

    不然已经不是自己的亲孙活不了的问题了,这是自己的儿子不定也要死的不明不白啊!

    而作为一位太后,亲生儿子皇帝没了,她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到那时候,这个如今还在面前乖巧体贴的侄子,岂不是也要送她下去了?!

    太后正思虑间,一名管事模样的宫人上来躬身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昭仪娘娘方才腹中不适,如今是在寝殿中安置,还请两位娘娘移驾前往!”

    孟皇后正要扶着太后朝里走,太后却站的纹丝不动,盯着那管事,淡淡说道:“哀家就没必要过去了!就在这里坐着听禀告便是。”

    管事知道她是对舒氏姐妹从前的冲撞有气,这会儿自也不敢多说,只低头道:“奴婢遵命!”

    就命人沏茶摆糕点的招待。

    太后没碰茶点,落座后,只闲闲的问:“召太医了不曾?太医怎么说的?”

    管事小心翼翼道:“回娘娘的话:方才已经派人去请太医了,只是许是太医院离乐宜宫有些距离,所以还没有到。”

    孟太后闻言点了下头,没再说什么。

    皇后为了表示自己对昭仪……嗯,准确来说是对昭仪的身孕很关心,跟着问了句:“昭仪腹中有多不适?这会儿可还撑得住么?”

    “回皇后娘娘的话,昭仪娘娘方才疼的厉害,被宫人扶去榻上躺了好一会儿,总算缓和了过来,这会儿瞧着还算稳定,不过昭仪娘娘还是在嚷痛。”管事忙道,“毕竟关系皇嗣,奴婢们不敢怠慢,故此惊动了皇后娘娘还有太后娘娘!”

    孟太后淡淡瞥了眼那管事,跟皇后说:“哀家记得你方才说,你正要用膳,结果接到了这边的禀告,所以不及用膳就去找哀家了?哀家倒是刚好用完膳……这样,反正这边已经去召太医了,既然如此,咱们娘儿也没什么要忙的,且叫人将你的膳食摆过来,免得饿着你罢!”

    皇后知道太后此举固然是心疼自己,主要也是存心敲打舒昭仪,出之前的那些气,心念电转,抿嘴一笑:“就知道姑姑疼我!”

    左右宫人闻言,连忙去办。

    半晌后,宫人才将皇后的晚膳布置起来,太医可算是姗姗来迟!

 第三百九十四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皇后

    才拿起牙箸的孟皇后连忙停手,跟太后说:“姑姑,咱们先等等昭仪的情况?”

    太后不悦:“有什么好等的?大夫跟宫人自然会照顾她!哀家都说了,咱们就在这里等消息,你且用膳罢!别饿着了!莫忘记你可是我大穆正经的皇后娘娘,区区一个妃子,别说这会儿只是孕中偶觉不适,就是真的要生了,也值得你委屈自己不成!?”

    孟皇后心说我才懒得管舒昭仪母子的死活,还不是为了让您觉得我重视宣景的血脉?

    她装模作样了一回,见太后态度坚决,也就“不得不”继续用膳了。

    不过因为心里到底挂着事情,且从望春宫到乐宜宫路途不近,即使宫人没敢耽搁,食盒里还放了锡奴,菜肴在这里摆上也凉的差不多了。

    是以皇后没什么胃口,不过稍微动了几箸就放下,叫人撤下去,沏上茶水来,拣了个自己小时候的话题,陪太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半晌后,给舒昭仪诊断完的太医过来禀告,说是舒昭仪没什么大碍,就是年纪大了,又是头一胎,难免有许多不适应。

    “这贱婢!”孟太后在乐宜宫的时候还算表现得体,听罢太医之言,吩咐了赏赐,叮嘱宫中侍者好生服侍舒昭仪之后,携了皇后一块登辇回转馨寿宫,路上就沉了脸,恨恨的骂道,“明知道自己偌大年纪,若是早早生养,这会儿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却还是要死要活的霸占着皇儿!若果早点叫年少的妃嫔近前服侍,何至于让皇儿膝下这般空虚?!”

    “这会儿好了,她这么大的年纪才怀第一胎,这还没满百日就这么折腾了,接下来的七个来月要怎么过?”

    “她撑不住去死也就算了,没的连累了哀家的骨血!”

    孟皇后柔声安慰:“姑姑别生气,之前在上林苑的时候,彭宝林,啊,她好像已经晋升到彭嫔了吧?还有其他几个妃嫔,这会儿不是都在轮流伺候陛下么?如今舒昭仪有了身孕,成日里专心安胎,陛下一直都是那几位照顾呢!那几位都比舒昭仪年轻多了,说不得过个三五年的,姑姑膝下茂盛的紧,成天就要烦恼被皇孙们闹的头疼呢!”

    太后闻言“扑哧”一笑,说道:“要真这样就好了!”

    说了这话,就若有所思,道,“碧筠,皇儿这两日都在召幸彭氏等人?没见舒氏那贱婢?”

    “据我打听到的消息,是这样的。”孟皇后不知道太后问这话是什么用意,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也没其他意思,就是想着舒昭仪这年纪有喜,可不能轻忽了!她之前又始终不太安分,所以就叫人看着点,免得闹腾起来,她自己遭了什么罪也还罢了,别拖累了陛下的骨肉!”

    “你这孩子!”太后看出她的谨慎,不免轻嗔道,“跟哀家还这么战战兢兢的做什么?且不说你身为中宫,留意妃嫔,本事分内之事!就说舒氏这贱婢,别说你不放心,哀家也不能放心!你这会儿派人盯着她,却是为哀家分忧呢!还怕哀家问了责备你不成?”

    太后说到此处,略一沉吟,忽然悄声问,“碧筠,那么你自己怎么想的呢?”

    “我自己?”孟皇后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太后的意思,诧异了一下,随口道,“姑姑是说舒昭仪身孕的事情吗?这事儿我早就说过的啊,我全听姑姑的!”

    虽然她一点都不想抚养舒氏姐妹的骨肉,但她更不想跟孟太后存下罅隙……再说了,有孟归羽在,舒昭仪这一胎,基本上生不下来!

    这会儿却何必急着同太后唱反调?

    正思索间,却被太后打了下手背,愕然抬头,便见太后投来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碧筠,你真是当局者迷!你只想到彭氏那些哀家都记不住的妃嫔正在伺候皇儿,舒氏贱婢这些日子不曾到皇儿左右,皇儿居然也没闹……可见皇儿总算从这姐妹俩的狐媚里头走出来些了!”

    “这么着,人家彭氏她们都知道抓紧机会怀上皇嗣,好让往后有个依靠呢!”

    “你作为堂堂中宫……难道不想有个嫡子?!”

    “!!!!!”孟皇后差点没忍住破口大骂,她只是想安慰下太后而已,怎么会引起太后这样的联想?!

    深吸口气,皇后强笑道,“姑姑,我哪里有这样的福气?”

    “你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福气?”孟太后不悦,说道,“论年纪,别说舒氏贱婢那种做祖母的年岁了,就是彭氏之流,谁有你年轻?!”

    这个是事实,宣景帝早先有了舒氏姐妹之后,陆陆续续也纳了些人。

    起初还有些人抱着效仿舒氏姐妹一步登天的想法,献上美人。

    后来发现舒氏姐妹的地位压根就是无可动摇,送人进宫非但得不到什么宠爱,一个不好,还会被舒氏姐妹打压跟迁怒。文家的小文氏,就是个现成的例子,那可是生下了皇子的!尚且沦落到小皇子被扼杀、自己被处置、家族被流放的地步。

    这情况还要再给宫里送人,那就是真的傻了。

    再加上舒氏姐妹也逐渐褪去寒门出身的怯懦跟自卑,开始恃宠生娇,姐妹联手将宣景帝看的牢牢的,根本不让宣景帝再有偷嘴的机会,近十几年来,宫里却是再没添过人了。

    所以最年轻的妃嫔,如今也已经年近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