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727章

执宰大明-第727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都是公事而已没有多少私交。
  陈文行对李云天非常热情,除了李云天身份尊贵外还因为李云天被视为内阁阵营的一员,他自然要悉心接待。
  谈笑间,李云天无意中注意到了混杂在人群后面一个身穿正五品服饰的男子,显得畏畏缩缩,像是故意在躲避他。
  见此情形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不动声色地与陈文行等人谈笑风生地离开码头前往城里的酒楼参加接风宴。
  近些年来,这是李云天第二次到扬州执行公务,他的到来使得扬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紧张了起来。
  宣德六年李云天前来巡查两淮盐道,结果将两淮盐道上上小小给一锅端了,时至今日仍让人记忆犹新。
  如今李云天再度前来扬州,而且打着巡察江南的旗号,这不得不使得扬州的官员们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扬州可是大明最为繁华之地藏污纳垢自然不可避免,要是李云天彻查的话很多人都会受到牵连。
  不仅扬州的官员,包括南直隶、浙江、福建、湖广、江西乃至广东等南方诸省的官场,都因为李云天的到来而弥漫起了一丝紧张的气息。
  原因无他,李云天此次所执行的公务非常奇怪,江南只是一个泛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地方,这意味着李云天可以在南直隶、浙江等南方诸省行使巡察大权,小事立决大事奏禀,职权类似于巡抚,只不过是管辖数省的大号知府,这对江南诸省官员来说可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天知道李云天这次又会整出什么大动静来。
  其实,朝廷之所以会这样做既是一个迷惑倭寇的幌子,同时也是使得李云天拥有调动南方诸省物资和兵力的权力,以全力应对为祸沿海的倭寇,要想根除倭患可并不容易。
  为了在接风宴上助酒兴,陈天行特意把新一届的江南花魁请来给李云天献艺,其身材婀娜,容貌靓丽,可谓色艺兼备,望向李云天的目光柔情似水,眼波流转处有一种勾人心神的妩媚。
  对于那名江南花魁的柔情攻势李云天一笑了之,与陈天行等人谈笑风生,并没有想要一亲芳泽的意思,这使得那名江南花魁异常失落。
  曾经江南花魁出身的绿萼已经成为了天下红尘女子的楷模,不仅成功嫁给了李云天为妾,而且因为被张氏太皇太后给予了诰命故而在李云天进封为忠武王后一跃成为了忠武王府的庶妃。
  王爵与公侯伯爵不同,妻子与那些重要的妾都会被朝廷封为妃,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妃、侧妃和庶妃。
  其中,正妃也就是人们常称的王府王妃,总掌王府的后宅,其在王府的身份与宫中的皇后无异。
  侧妃通常出身权宦世家或者书香门第,而庶妃则是出身平民或者低级官吏,能成为侧妃和庶妃的皆为身世清白的良妾,那些出身低贱的妾无法获封为妃。
  例如红鸾,出身江南青楼,被视为贱籍,按照常理朝廷不会封其为忠武王府的庶妃,可是她有张氏太皇太后的诰封,那身份自然就不一样,进而得以恩封为庶妃。
  与红鸾一样情形的还有同样出身贱籍的柳真,也同样被封为了忠武王府的庶妃。
  在李云天的几位夫人里,得以封为侧妃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瑞祥郡主朱玉馨,另外一个就是德欣郡主诺敏,两人出身高贵皆有皇族血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忠武王府的侧妃,其余有诰封的夫人皆为庶妃。
  李云天并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宜像别人那样纵横花场四处留情,故而对那名新晋江南花魁的示好拒之门外,远观而不亵玩。
  “王爷,小民冤枉,求王爷给小民做主!”
  酒宴结束后,李云天在陈文行等人的簇拥下离开了酒楼,在酒楼门口处刚要上停在那里的四轮马车去讲武堂扬州司务处休息,还没等李云天进车门,就听见远处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一声颇为凄凉的高呼。
  “请王爷给小民做主!”随着人群里的一阵骚动,一名身穿蓝色长衫的中年人双手高举着一纸状子来到了人群前方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前,跪在地上向李云天大胜喝道。
  轰的一声,现场顿时骚动了起来,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谁也没想到会出现如此一幕。
  陈文行见状脸色刷一下就阴沉了下来,那名蓝衫中年人此时拦路告状可是坏了官场的大忌,既扫了李云天的兴致也给陈文行添了堵,还败坏了扬州府的名声,好像扬州府有多少冤案似的。
  “你的状子本王收下了,本王舟车劳顿此案先由陈知府审理,如若你对结果不满可再来找本王。”
  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沉声向蓝衫中年人说道,“按照大明律令,越级上告者杖责三十,如未到县、府两级衙门递状而越级上告者,将不予受理其案并依律治罪。来人,先杖责其三十,再查明其是否到县、府递过状子!
  说完,李云天躬身上了四轮马车在陈文行等人的陪同下离开,对于拦路告状的事情他感到很无奈,虽不合朝廷法理但如果不是逼到绝处的话恐怕没人会这样做,但国有国法那些杖责是绝对躲不过的。
  “谢王爷!”蓝衫中年人闻言连忙冲着四轮马车离开的方向跪了下去,脸上流露出轻松的神色,他并不怕被杖责,在他看来只要李云天能接他的状子那么就一定能帮他洗刷冤屈。
  随后,几名扬州府的差役结果蓝衫中年人手里的状子后将他按在地上,抡起水火棍噼里啪啦地打起了板子。
  既然李云天接了蓝衫中年人的状子那么那几名差役自然不能下死手,但是蓝衫中年人的皮肉之苦可是跑不了的,很快就打得蓝衫众人臀部血肉模糊,以震慑现场看热闹的百姓,否则人人都像蓝衫中年人那样越级上告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在讲武堂扬州司务处接见扬州商界大贾的时候,扬州府衙传来了消息,那名蓝衫中年人所告之人竟然是扬州府同知崔辉,陈文行正紧锣密锣地让人核查案情。
  “崔辉!”得知此事后,李云天的嘴角禁不住闪过一丝冷笑,所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终于要跟崔辉算算两人之间的总账。


第864章 下马威

  晚上,扬州知府陈文行特意赶来讲武堂扬州司务处拜见李云天,向他禀报那名蓝衫中年人之案的案情。
  据初步查证,拦路鸣冤的蓝衫中年人名叫魏礼,山西人,几年前到扬州做绸缎生意,由于头脑精明故而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
  就在魏礼踌躇满志地想要扩张生意的时候,突然遭到了严重打击,一名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串通了扬州府通知崔辉,以其违法所签署生意合约为由强行抢占了他的产业,使得他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
  魏礼不是本地人,在扬州府没有什么根基,面对此横祸是欲哭无泪束手无策,唯有去府衙上告,结果府衙没有受理,将他打了一顿板子后关进了大牢,多亏家人用钱财疏通才让他脱离了牢狱之苦。
  扬州府同知是扬州府衙的二号人物,魏礼如何能斗得过他,就在魏礼心灰意冷准备回山西的时候,扬州地面上传来了李云天要巡察江南的消息。
  本来,魏礼并不打算拦路告状,这种事情非常犯官场的忌讳,即便是案子赢了他也成为了扬州府官吏额眼中钉,别想在扬州府混下去,回到山西也会受到当地府衙的刁难,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辖地内出现像魏礼这种不识时务的人。
  不过在与一名江西布商的酒局中,魏礼意外地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李云天竟然跟崔辉有仇,当年李云天担任江西九江府湖口县知县,而崔辉是江西的巡按御史,身怀六甲的绿萼差一点就因为崔辉遭受大难,这件事情当时闹得很大,九江府可谓人尽皆知。
  后来由于李云天调往京城都察院,崔辉外放江南为官,两人之间没有了交集,也没有爆发过冲突,故而事情逐渐被人淡忘。
  魏礼敏锐从中敏锐地意识到这给了他一个机会,如果崔辉与李云天有仇的话,那么外界肯定会猜测他的拦路上告是否与李云天有关,进而不敢招惹他。
  身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商人,魏礼可不想在扬州府折戟沉沙,因此他准备放手一搏,利用李云天和崔辉之间的恩怨来迷惑外界,反正没人会去向李云天求证这件事情。
  换句话来说,魏礼准备扯虎皮拉大旗,借助李云天的名头来震慑扬州府的官吏,使得他们不敢找他的麻烦。
  “王爷,涉案的那名抢夺魏礼产业的商人已经如实招供了罪行,他向崔辉行贿五千两银子,并且以后每年都会让崔辉从他的生意中抽一定的红利。”汇报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文行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请示道,“王爷,该如何处置崔辉。”
  由于崔辉是正五品的同知,与陈文行一样同属府衙的大员,因此陈文行并没有权力查他的案子,按照规定要向南直隶六部禀告,待南直隶六部派员来查,所以才向李云天请示。
  “依律而办,咱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可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以免百姓心寒。”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回答,自从宣德时期朝廷就开始严抓贪腐,五千两银子的贿赂足以让崔辉掉了脑袋。
  而且,李云天相信崔辉的问题不单单只有这五千两银子,崔辉在江南为官多年屁股肯定不干净,只要陈文行下定决心去查的话肯定能查出许多龌龊来。
  说实话,李云天虽然早就料到了崔辉一定无法在江南这个花花世界里独善其身,只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堕落一次就受贿五千两银子,而且每年还要分红利,这简直异常贪婪,看来他这是自寻死路。
  本来李云天还没想收拾崔辉,准备让崔辉再在江南逍遥快活几年,等他最为惬意的时候再动手,现在倒好,崔辉竟然径直撞到了他的手里,对崔辉来说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会查清此案,给百姓们一个交代!”陈文行自然能听明白李云天话里的意思,深知“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寓意,因此向李云天一躬身后郑重其事地表明了决心。
  由于李云天此次南下的职责是巡察江南,而南京城是江南最为重要的城市,故而李云天并没有在扬州城多待,次日一早就在众人的簇拥下赶去了南京城,娜莎则领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在繁花似锦的扬州城游玩。
  李云天抵达南京城时,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吏已经悉数在城外等候,南京城也在江南地区里,并没有因为它是大明的陪都而逃过李云天的巡察。
  所以,南京城各衙门的官员谁也不敢怠慢了现在风头正盛的李云天,那样的话岂不是自讨苦吃,要知道论起查案的能力大明朝堂上下无有出李云天其右者,要是被李云天盯上的话估计只有哭的份儿了。
  而且李云天与南京六部官员的关系素来融洽,这使得他此次前来深受南京官场的欢迎。
  李云天在南京城待了五六天,期间与城里的皇族、勋贵和六部堂官等高官权贵打得火热,妥善经营人际关系网络可是在朝堂上立足的根本,随后启程去了宁波市舶司。
  宁波市舶司被倭寇袭扰一案将是他此次来江南后所办的第一起案子,虽然那样倭寇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但相关衙门的罪责是一定要追究的。
  因为宁波市舶司一案案情重大,故而李云天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