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88章

执宰大明-第688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劳苏兄。”李云天闻言暗中松了一口气,向苏伯朗拱手道谢。
  “国公爷言重了,要是没有国公爷的提携也就没有在下的今天。”苏伯朗连忙躬身还礼,十年来他之所以能在大明混得风生水起被朝廷文武百官信服要多亏了李云天给他提供各方面的情报,否则他根本就无法应对京城里纷繁复杂的局面。
  凭借李云天提供的情报,苏伯朗一番装神弄鬼后总能使得那些做贼心虚的权贵们信服,进而名声大振。
  如今李云天有事相求苏伯朗自然不会拒绝,与李云天合作对他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巴不得卖李云天一个人情。
  “相公,下一步咱们怎么办?”离开苏伯朗宅院后,在一条僻静的小巷子里,一名黑衣夜行人拉下了脸上的面罩问向了李云天,是诺敏,而另外一个黑衣夜行人自然就是山口惠子。
  “婷儿既然来了依她的性格一定会给相公报仇,否则也不会住到讲武堂。”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低声向诺敏说道,“我写一封信你带给婷儿。”
  “相公,我们回讲武堂后你去哪里?”诺敏闻言点了点头,她在辽东与雷婷相处过因此知道李云天的分析没错,雷婷一定会给李云天报仇,随后神色关切地问道,现在李云天可是顶着死人的身份,行动并不方便。
  “你放心,相公有地方去。”李云天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然后沉声嘱咐道,“把信交给婷儿后你就向讲武堂告假,回一趟国公府后去你阿妈那里,肯定有很多人来国公府吊唁,届时人多眼杂难免会被人看出些许端倪来。”
  “嗯!”诺敏知道李云天担心她露出破绽,因此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以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很难瞒过那些老谋深算的人眼睛,故而不如离开国公府的好。
  李云天把诺敏和山口惠子送到了安义王府后门,目睹两人翻墙进入后离去,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第二天上午,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大人背着一个包袱出现在了太仆寺典厩署大门前,告诉守门的门卒他是太仆寺寺丞胡一图的侄子,特来京城投奔胡一图。
  门卒闻言不敢怠慢,胡一图担任太仆寺寺丞三十余年,比太仆寺寺卿的资格都要老,他们岂敢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胡一图正在家中喝着闷酒,听闻有人号称他的侄子,眉头顿时微微一皱,他隐姓埋名这么些年早就与家里人失去了联系岂会有侄子前来?
  “让他过来。”虽然心中狐疑,但胡一图还是沉声嘱咐前来报信的门卒,想要看看来的是何许人。
  不久后,那名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被门卒带了进来,胡一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像这种攀亲戚的事情在京城里时有发生,哪个权贵都会遇上一些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前来认亲,想要沾一沾贵气。
  可胡一图心里感到很奇怪,他不过一个小小的太仆寺寺丞而已,每天都在典厩署里与马匹打交道,可谓没权没势,有谁吃饱了撑的想要攀他这门亲。
  “小侄给表叔行礼了。”络腮胡子见到胡一图后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结结实实地给他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了过去,“这是我爹写给表叔的信,希望表叔能在京城给小侄找个差事干干。”
  胡一图的眉头再度皱了皱,伸手接过了那封信,心中冷笑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络腮胡子竟然如此大胆,还煞有其事地伪造出一封书信来,他倒要看看这封信上会如何跟他套亲情。
  不过,当胡一图从信封中抽出信一看后,双目禁不住闪过一丝震惊的神色,忍不住打量了老老实实跪在那里的络腮胡子一眼,络腮胡子见状冲着他咧嘴一笑。
  “我知道了,会给你在京城找份差事的,也会给你张罗一门亲事。”经过最初的惊愕后,胡一图很快就稳定了心神,看完信上的内容后不动声色地向络腮胡子说道,“你先住在这里,等过完年了再说差事的事情。”
  “小侄谢过表叔。”络腮胡子连忙再度给胡一图磕了一个头,喜气洋洋地说道。
  一旁的门卒见状禁不住撇了撇嘴,心想络腮胡子的老爹也真好意思,不仅要胡一图帮忙找差事,还要找媳妇,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有这样的亲戚真够倒霉的。
  “镇国公,你是怎么从大火中逃出来的?”等门卒离开后,胡一图关上房门,颇为诧异地望着那名络腮胡子男子。
  “胡叔,一言难尽呀,是诺敏救了我。”络腮胡子男子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将诺敏挖地道救他的事情讲了出来,他正是李云天刚才在信里向胡一图表明了身份。
  “好险!”胡一图闻言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如果诺敏再慢一步的话李云天可就在劫难逃了,看来李云天的运气不错应了吉人天相的说法。
  “胡叔,我要在你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了,近来京城不太平,我要等着那些藏在幕后的人蹦出来。”李云天笑了笑,向胡一图道明了来意。
  “你知道是谁在京畿都督府放了那把火?”胡一图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不由得开口问道。
  “本来,我以为是皇上想要借着八方货栈火绳枪的事情除了我,可是京畿都督府的这场大火让我改变了想法,看来幕后还藏着什么人,真正想要置我于死地是他们。”
  李云天摇了摇头,随后神情凝重地说道,“胡叔,我从云贵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越王离京后就受到了袭击,负责押运的锦衣卫悉数被杀,越王已经被袭击者带走,现在依旧前往藩地是越王的家眷。”
  “什么?”胡一图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越王虽然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藩王,但是却有着在宣德帝驾崩后继承皇位的资格,这可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意味着京城将可能出现一场惨烈的皇位争夺。
  “现在敌暗我明,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来查清幕后主使者!”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了一丝无奈的神色,他先前没有想到京畿都督府大火的幕后竟然会隐藏着如此惊人的隐情,看来京城的官场势必将围绕皇位的继承而经历一场狂风暴雨。


第817章 善后

  宣德十年,大年初二。
  京畿都督府开堂审理了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由于内廷所提供的记录证明李云天八月初六的晚上留宿在文渊阁,因此杨富当晚在八方货栈见过李云天的谎言不攻自破,而那些“反信”自然也是伪造的。
  虽然证据确凿,但杨富依旧在那里大声喊冤,他由于被关在刑部大牢并不清楚京畿都督府大火的事情,自然不知道堂审的风向已变。
  陈泰可不像李云天那样在堂审中注重证据,径直让人对杨富大刑伺候,令杨富感到惊讶的是魏鑫竟然没有阻止陈泰这样做,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
  杨富不会想到,魏鑫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李云天的死不仅将陈泰推到了风口浪尖,也使得魏鑫成为了众矢之的,现在他夹着尾巴做人即便是宣德帝不下谕令还李云天公道的话他也不会再在公堂上偏袒杨富。
  在经历了一番死去活来、终身难忘的“享受”后,杨富终于绷不住了,老老实实招供有人指使他陷害李云天,而且供出了指使人的身份,是京城一家绸缎庄的老板。
  陈泰立刻派人前往绸缎庄顺利抓住了绸缎庄老板,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其家中发现了一些与北元残部和内廷私通的信件,而与绸缎庄老板私通的内廷宦官正是司礼监左监丞王裕。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查出八方货栈火绳枪的来历,并不是火绳枪工坊增产而是王裕伪造圣旨暗中从火绳枪工坊调出来的。
  锦衣卫的一名负责查验火绳枪工坊的千户也受到了牵连,被指是王裕的同伙,刻意隐藏了证据。
  如此一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已经清晰,绸缎庄老板是北元的奸细,因此故意制造了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来陷害李云天。
  宣德帝之所以年前中止了堂审,是因为内廷发现王裕暗中伪造了宫里的记录事宜想要诬陷李云天,于是展开彻查。
  就在内廷即将查明其中隐情的时候,谁也想不到王裕竟然铤而走险,纠结了帮凶冒险进入京畿都督府纵火杀害了李云天。
  京畿都督府大火后,王裕在内廷的同党心生畏惧,将八月初六的原始记录上交希望能减轻罪责,进而使得真相大白。
  京畿都督府大堂上听审的那些文武重臣心里都清楚王裕等人不过是替罪羊而已,其目的是要使得八方货栈火绳枪案和京畿都督府失火案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既然这是宣德帝的意思再加上谁也不想事态失控,因此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默认了堂审结果。
  堂审结束后已经临近傍晚,陈泰不敢怠慢立刻领着魏鑫和胡四海进宫向宣德帝禀告,他知道宣德帝肯定也在等着结果,而只有得到宣德帝的首肯后才能正式结案,进而对外公布。
  乾清宫东暖阁。
  宣德帝不停地咳嗽着,这使得床边的陈泰不得不提高音量禀告着堂审的大略经过,魏鑫和胡四海躬身立在后面。
  “皇上,现已查明司礼监左监丞王裕是北元派来大明的奸细,其为了诬陷镇国公故意制造了八方货栈火枪一案,当奸计败露之际又放火焚烧了京畿都督府。”禀报完堂审经过,陈泰一躬身对案情做了总结,然后躬身问道,“皇上,如何处置王裕等人。”
  由于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是宣德帝钦定的御案,因此对案情处置的最终决定权在宣德帝的手里。
  “王裕夷三族,主犯满门抄斩,从犯流配!”宣德帝咳嗽了一阵后,面无表情地下达了谕令,声音显得有些微弱。
  “臣遵旨。”陈泰闻言再度一躬身,他早就知道宣德帝要对王裕等人大开杀戒,否则如何能平息外界纷繁的猜测。
  “皇上,已经快到元霞上人做法事的时辰了。”这时,侍立在床边的金英开口小声提醒宣德帝。
  苏伯朗今天一早就进了宫里,由于他时常到宫里给宣德帝和后宫的妃嫔做法祈福,因此很顺利地就见到了宣德帝,准备给宣德帝做一场法会祈福。
  宣德帝自然不会拒绝,于是苏伯朗就把法会的时间定在了晚上,领着手下的弟子在乾清宫的院子里开设法坛。
  “臣等告退。”陈泰闻言立刻知趣地领着魏鑫和胡四海离开,免得打扰了即将举行的法会。
  乾清宫的院子里,当陈泰三人从东暖阁出来的时候,身披法袍的苏伯朗正双腿盘坐在法案前的一张蒲团上,等待着吉时的到来,一脸的高深莫测。
  此次进宫苏伯朗带来了六十四名弟子,按照五行八卦的方位站立在法案的周围,将法案团团围在中间,以给苏伯朗护法。
  除了那六十四名弟子外还有一些身穿道袍的道士在一旁打杂,举旗的举旗,敲鼓的敲鼓,焚香的焚香,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陈泰三人望了苏伯朗一眼后就快步走出了乾清宫,虽然他们很想留下来看看这场法会但知道非礼勿视的道理,因此不动声色地离开。
  “太后驾到。”陈泰三人走出乾清宫的宫门,只见走廊上过来一队长长的打着灯笼的仪仗,从仪仗的规模来看应该是后宫顶级的制式,正当三人暗自猜测是张太后还是孙皇后到了的时候,仪仗前方的一名领路的宦官尖着嗓子喊道。
  三人闻言连忙闪在了一旁,躬身向张太后的銮驾行礼,发现胡皇后的御辇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