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27章

执宰大明-第627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南京国子监在律学、书学和算学中一败涂地,在京师国子监面前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这使得南京国子监的祭酒痛定思痛之下决定也引进讲武堂相应的新式学科,毕竟讲武堂所教授的知识远胜他们目前的水准,再不采取应变措施的话就要被京师国子监远远地抛在后面。
  京师之行后,南京国子监的监生逐渐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的监生继续奉行独尊孔孟的信条,对讲武堂的新式学科不屑一顾,而另外一个阵营的监生则被李云天在讲武堂那番肺腑之言所触动,对讲武堂的新式学科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正是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一幕,他知道要想让南京国子监的监生们接受讲武堂的新式学科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至此,越来越多南京国子监监生报考讲武堂六大学院,这使得对大明江南的学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名曾经回答了李云天可将传动装置用于织机上的胖监生给李云天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事后李云天特意打探了一下那名胖监生的底细,结果颇为惊讶地得知胖监生是南京国子监今年招收的第一批例监监生中的一个。
  例监指的是捐纳钱粟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胖青年出身江南的商贾之家,家里的布料生意做得很大,由于家里去年在大明与鞑靼、瓦剌交战时向朝廷捐献了不少钱粮,故而今年年初蒙宣德帝皇恩,得以与另外一些捐献了大笔钱财的商贾子弟进入国子监就读。
  其实,九州商会也有一些商贾的子弟得以凭借捐赠入读国子监,无一列外都选择了京师国子监,只不过李云天平常公务繁忙,根本就没有时间了解这些小事。
  正因为这样,胖监生才把那个传动装置与织机联系在了一起,毕竟他自小耳濡目染,潜意识就把传动装置跟家里的生意联系在了一起。
  而且这次南京国子监组织的来北京城的监生中并没有胖监生,他是跟几名同伴自行来的京城,今天赶过来凑热闹,因此被那些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所鄙夷。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胖监生有着聪明的头脑,发散思维的能力很强,假以时日的话必能有一番作为。
  就在“南北雍论战”的事情结束后不久,李云天接到了一道令他感到既惊喜又棘手的公文,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里那些被选入骁武军的地方卫所士兵的家人要求加入骁武军的军户,而不是转为民户。
  与各地方卫所不同,讲武堂下辖的军户不仅不会受到盘剥,而且还享受众多的福利待遇,因此那些地方卫所里有子弟被选入骁武军的军户希望成为骁武军下辖的军户。
  这使得李云天有些为难,毕竟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的部队都进了改制,可以说已经没有军户的这个概念,无论是辽东军区还是北方军区乃至讲武堂的部队,都采用了相同的军制,因此李云天不准备再在当地招收骁武军军户。
  不过,辽东军区、北方军区和讲武堂的部队虽说没有了军户这一概念,但是却有军属一说,凡是参军的士兵都会受到地方上减免赋税等优待,而且退役后也将优先进入当地的衙门里做事。
  面对这道公文,李云天特意发布了一道公告,详细阐述了为何不在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的骁武军中再招收新军户的原因。
  至于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成立之前骁武军在当地招收的军户则依旧保留,并没有受到这次军制改变的影响,成为了骁武军在当地的中坚力量和坚固后盾。


第747章 倭患之疼

  宣德九年七月,在三等奉天翊运推诚永武伯猛哥帖木儿的率领下,五万女真兵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渡过鸭绿江上游进入了建州卫的地域,与朝鲜王国咸镜道兵马节度使金宗瑞的东北六镇九万兵力展开了激战。
  与此同时,辽东军区也集中了六万兵力,以巡视大明鸭绿江东领地的名义从鸭绿江下游过江,迫使朝鲜王国平安道兵马防御使崔闰德不战而退,率领西北四郡的七万朝鲜兵紧急后退,退回了明初朝鲜王国平安道的边界内。
  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宣德九年十月底,金宗瑞被猛哥帖木儿击败,不得不带领六万多残兵败将后撤,像崔闰德一样退回到了明初朝鲜王国咸镜道的边界内。
  至此,大明顺利收回了被朝鲜王国相继侵占的鸭绿江以东领地,使得朝鲜王国的北方防线向后大幅度退缩。
  其中,朝鲜王国平安道的北方防线由鸭绿江边退回了平安道中部的宁边大都护府,使得平安道的面积减少了一半。
  咸镜道的北方防线由鸭绿江边退回到了咸镜道南部的咸兴府,使得咸镜道的面积只占原先面积的三成。
  顺利收复失地后,辽东布政使司和奴儿干布政使司迅速在鸭绿江以东的辖地内建立府县衙门,并大举进行移民,女真诸部的民众源源不断地前来移居。
  面对鸭绿江东岸发生的事情朝鲜王无可奈何,根本就没有向宣德帝告状的理由,而且很显然这次辽东军区和猛哥帖木儿收复失地的行为是经过周密安排的,否则猛哥帖木儿如何能将一盘散沙的女真诸部凝聚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朝鲜王还是给宣德帝上了一道奏章诉苦,说只是暂代大明掌管鸭绿江东岸的领土,没想到女真人却不分青红皂白就攻打了金宗瑞的部队,造成金宗瑞手下士兵死伤惨重,希望宣德帝严惩野蛮的女真人。
  金宗瑞之所以要跟猛哥帖木儿在咸镜道大战,除了金宗瑞主战外,朝鲜王也寄希望金宗瑞战胜猛哥帖木儿率领的女真兵,让宣德帝知道朝鲜王国并不是一个软柿子。
  可惜的是,让朝鲜王寄予厚望的金宗瑞虽然拥有几乎是女真兵两倍的兵力,但最终还是败在了猛哥帖木儿的手下,令朝鲜王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金宗瑞对这次失利感到万分无奈,他发现猛哥帖木儿率领的女真兵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早就不是以前被朝鲜王国打得抱头鼠窜的蛮兵,他可以肯定那些女真兵接受过明军的正规的操练。
  不仅如此,女真兵拥有着优良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后勤补给,使得朝鲜王国的军队完全处于了下风。
  相对于明军收复失地,朝鲜王更担心明军继续南下进入朝鲜王国的腹地,安南和占城被大明并入版图的往事可历历在目,届时朝鲜将陷入全面的被动中。
  不过非常幸运,明军和女真兵在首收复失地后就没有停下了前行的脚步,并没有南下的意思,而是就地驻扎,协助辽东布政使司和奴儿干布政使司建立当地的地方衙门。
  说实话,当鞑靼和瓦剌联军攻进了北直隶时,得到消息的朝鲜王心中大喜,如果鞑靼和瓦剌攻占了京师,那么极有可能会跟大明化黄河或者长江而治,那样一来朝鲜王国可就能趁机渔利,趁着鞑靼和瓦剌与大明相争无暇顾及朝鲜王国的机会向大明的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扩张领土。
  可惜事与愿违,朝鲜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原本对鞑靼和瓦剌大为有利的战局会急转而下,最终大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使得他的期望落了空。
  因此,为了弄清楚宣德帝对朝鲜王国的真实意图,朝鲜王准备趁着宣德十年向大明朝贡的时候派人前去大明京师打探消息。
  就在猛哥帖木儿和金宗瑞在咸镜道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宣德九年八月,南直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令宣德帝动了雷霆之怒,撤了南直隶和浙江都司一批将领。
  八月上旬,四五十名倭寇悄悄从浙江的平湖入境,然后向杭州进逼,在杭州抢掠了一番后逃向了淳安。
  本来,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倭寇劫掠事件,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四五十个倭寇在一路上劫掠,在路上晃荡了大半个月后居然进了南直隶的地界,在常州和苏州烧杀劫掠,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恐慌。
  在当地驻军追击下,这伙倭寇竟然跑到了南京城附近,结果使得南京城的守军如临大敌,关闭了南京城的城门,全城处于战备状态。
  后来是驻守龙江船厂的骁武军紧急出动,这才灭了这伙四处流窜的倭寇。
  事后,南直隶参与围剿的部队纷纷上报剿灭倭寇的功劳,汇总了各方的数据后可以知道,围剿这四五十个倭寇的明军已经超过了两万人,而被倭寇前前后后杀死的军民则近千人。
  四五十个人在浙江和南直隶大摇大摆地晃荡了一个多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南直隶和浙江的明军竟然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倭寇横行霸道,这顿时激怒了宣德帝,将那些上奏请功的奏章一股脑地摔在了地上,他实在是想不到那些明军将领还有脸邀功。
  与此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南直隶和浙江的明军训练松懈,士气低落,以至于战斗力低下以及畏战心理,倘若有一个卫所的明军拼死力战,那伙倭寇岂能在南直隶和浙江如入无人之境?
  天子震怒,后果非同凡响,那些等着朝廷赏赐的南直隶和浙江都司的将领顿时倒了大霉,被宣德帝撤职查办,军阁在宣德帝的御命下开始追查此起事件存在的怠战和畏战等事情,后来又一股脑地牵扯了一大批武官出来,震动了江南军界。
  为了清除一直困扰大明沿海的倭患,宣德帝召集了军阁阁员、内阁阁员和六部尚书前来议事,准备对倭寇进行大力打击,以确保大明东南沿海的安全。
  李云天虽然不是军阁阁员,可宣德帝在结束与鞑靼、瓦剌的战争后下了一道御命,让李云天“权军阁事”,这意味着李云天虽不是军阁阁员但拥有军阁阁员一样的权力。
  本来,以李云天所立下的功绩和他在军中的威望完全能够担任军阁的阁员,不过如此一来李云天就要放弃讲武堂的职务,因为按照规定军阁的阁员不能统兵。
  宣德帝既想让李云天进军阁参与军务大事,同时又想让李云天继续给大明练兵,故而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给了李云天一个加衔“权军阁事”。
  反正天下间的事情都由宣德帝说了算,既然宣德帝说如此办理此事可行,那么朝廷里自然没人再多言。
  宣德九年十月上旬,乾清宫,东暖阁。
  李云天首次以“权军阁事”的身份参与了大明这次最高等级的廷议,商议清剿为祸沿海的倭寇的相关事宜。
  不过,李云天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廷议上,而是神色担忧地望着坐在暖榻上不停咳嗽、神色憔悴的宣德帝。
  近一年来宣德帝的健康很不好,不仅咳嗽的次数增加而且也越来越剧烈,根据李云天得到的消息宣德帝现在每天都会咳出血来,而太医却束手无策,只能对宣德帝的龙体进行全力调养。
  在李云天看来,如果宣德帝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抑制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大明将进入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毕竟太子现在才七岁而已,根本无法承担起执掌大明的重任,届时就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张辅和杨士奇、蹇义等人看来,如果要清除大明沿海的倭患,那么就必须要扫荡了倭寇在海上的据点,使得倭寇无法远航。
  倭寇的据点有日本的对马岛、壹岐、平户岛和五岛列岛,以及大琉球、小琉球、琼州,再加上大明和朝鲜王国近海的一些岛屿。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海盗为主,主要活动范围为臣服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