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603章

执宰大明-第60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那些投降了蒙元的南宋降将对南宋的灭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蒙古军队来势汹汹的气势,联想到当年蒙元吞并大宋,北直隶的一些地方官吏和百姓惊惶之下认为大明这次也要像南宋一样被灭亡,至少黄河以北或者长江以北的地区无法守住,因此为了活命或者趁机获利而投降了鞑靼和瓦剌,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面对蒙古军队都能誓死抵抗。
  正是北直隶的那些投靠蒙古军队的大明降臣,使得蒙古军队迅速在北直隶立稳了脚跟,也令北直隶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薛义知道北直隶形势严峻,也清楚京城被蒙古军队所围,因此他不想困守在山海关,想要对山海关以南的两万蒙古军队发动一场战争,以减轻京师的压力。
  可是,要想攻打那两万蒙古军队并不容易,因为除了两万蒙古军队外还有两万仆从军,那些仆从军在蒙古军队的督战下很可能会给明军带来大麻烦,对他们来说只要后退就会遭到督战的蒙古军队杀戮,因此唯有打败明军才有活命的可能,说不定会与明军爆发一场惨烈的激战,当年投降蒙元的仆从军在作战时就很卖力。
  尤为重要的是,驻守山海关的很多士兵都是新近从军户和民户中征募而来的菜鸟,如果让他们去打蒙古军队的话无疑是送死。
  “报,关外的兀良哈兵正在撤退,他们射上来一封书信!”
  因此,在座的将领们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想到好法子与山海关南面的蒙古军队交战,就在议事厅里的众人陷入沉默的时候,一名卫兵忽然急匆匆地冲进了房里,手里拿着一份封着口的书信走向了眉头紧皱的薛义。
  议事厅里的将领们闻言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齐刷刷地望向了那名卫兵交到薛义手里的信,不清楚兀良哈兵为何要撤走,即便是他们要招降薛义也不应该撤军呀!
  薛义也感到有些疑惑,于是神情严肃地打开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信,面无表情地看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看着看着,薛义的双目流露出了惊愕的神情,禁不住用力握紧了手里的信,脸上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随后喃喃自语道。
  “总兵大人,发生了何事?”坐在薛义左下手的山海关副总兵见状不由得开口问道,他很好奇那封信里写了什么,竟然令薛义会有这番奇怪的表现来。
  “这份信是义国公和镇武侯写的,我辽东明军已经消灭了辽东的蒙古军队,镇武侯明天将率军抵达关前,让我等准备迎接!”薛义闻言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在座的明军将领,深吸了一口气后沉声说道。
  “什么?”此言一出,现场众将顿时大惊失色,纷纷神情诧异地望着薛义,一时间谁也无法相信他所说的话。
  “总兵大人,这一定是蒙古人的诡计,镇武侯虽然在辽东取得了三场大捷,但辽东还有十余万蒙古军队,即便是镇武侯再神武,也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消灭如此多的敌军。”
  先前说话的山海关副总兵沉吟了一下,神情凝重地望着薛义,“况且,关前的那些兀良哈兵全身而退,岂会让镇武侯轻易来到山海关!”
  “总兵大人,这一定是蒙古人的诡计,大人千万不可上当。”
  “就算义国公和镇武侯要来神海关,岂会让蒙古人知晓?”
  “总兵大人,那些兀良哈兵岂能给义国公和镇武侯传递消息,除非他们投靠了咱们大明,可是这怎么可能!”
  ……
  随后,在座的众将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不约而同地认定这份公文有诈。
  薛义的心情也很乱,虽然他也很难相信信上所说的事情,可是上面盖着的辽东总兵的大印却是真的,难道辽东总兵的官印落到了蒙古军队的手里。
  面对着群情激动的众将,薛义的眉头皱了皱,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人们的声音逐渐停了下来。
  “此事是真是假,明日即见分晓,回去后诸位加强戒备,以防不测。”环视了一眼众人后,薛义神情严肃地嘱咐道,“此事事关重大,只有你们知道即可,不可外传,以免误事!”
  “遵命!”在场的众将闻言纷纷起身向薛义一拱手,沉声回答,虽然薛义没说“误事”是何意,但大家都清楚万一明天来的真是李云天,他们要是乱说的话可就泄露了军事机密。


第719章 入关(三更)

  第二天一早,山海关北关的城墙上黑压压立满了手里拎着弓箭的士兵,在众位将领的簇拥下,薛义面无表情地立在城门楼上,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虽然薛义表面上看起来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但实际上他非常紧张,如果来的人真的是李云天,那么就表明大明在这场与蒙古军队的战事中所处的局势将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而蒙古军队接下来将受到惨痛的打击。
  毫无疑问,除了交趾的骁武军外,大明疆域内最能打的部队就是辽东明军,确切的说是李云天所率领的部队,否则也不会是李云天率军入关。
  李云天已经给了义国公等辽东明军将士足够的荣耀,将消灭辽东明军的功劳与其均分,因此率军入关作战的统兵大权谁也不好意思跟李云天争。
  况且,除了义国公外辽东的武将中数李云天的官阶和地位最高,义国公身为辽东总兵自然不可能轻易离开战乱初定的辽东,所以李云天是不二人选。
  即便是有人的资历比李云天深厚那么也不适合带兵前去,纵然他们能指挥动骁武军和被李云天整编的辽东明军,可那些被李云天收编的女真兵和蒙古兵就不会那么听话了,除了李云天外无人能镇住那些蒙古将领和女真将领。
  不知为何,薛义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隐隐约约地觉得昨天接的信是真的,否则岂能打着李云天的旗号前来?这样的话等他与李云天一见面事情可就曝光了。
  正如昨天在议事厅有将领所质疑的那样,李云天并不是没有可能降服那些兀良哈兵,毕竟李云天已经在辽东战场创造了奇迹,保不准兀良哈三卫的指挥使迫于压力而投降明军。
  可要是他猜错了,来的人是蒙古军队假扮的,那么事态可就糟糕了,十有八九双方会进行一场大战。
  因此,薛义的心情非常复杂,焦急的等待着事情的结果,心中既充满了希望,也感到无比担忧。
  “来了!”就在薛义在那里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城墙上响起,远处的山脚下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向山海关的方向行进着。
  位于队伍最前方的是一群骑兵部队,有千余人的规模,里面的骑兵有的穿着辽东明军的军服,有的穿着骁武军的军服,还有的穿着女真兵和蒙古兵的军服,迎着山海关快速奔来。
  “弓箭手准备。”由于相距太远,薛义看不清马上骑士的长相,不过单从他们那混杂的服饰上就足够令人生疑,因此他的眉头皱了皱,缓缓抬起了右手,身旁的一名武官见状立刻高声喊道。
  听见命令,城墙行的弓箭兵纷纷抽出弓箭搭载了弓弦上,摆出了射击的架势。
  随着那些骑兵的临近,薛义注意到领头的骑士骑着一匹黑色的高头军马,身穿笔挺的黑色骁武军军装,肩上各自有着一颗金黄色的星星,一马当先地跑在最前面。
  “放下箭。”薛义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兴奋的神色,连忙冲着周围弓箭手大喊了一声,他认识那身黑色的军装,更清楚肩上的那颗金黄色星星是代表着少将的将星,在骁武军中未有李云天才有这个军衔。
  弓箭手们闻言纷纷放下了手里的箭支,狐疑地望向了薛义,不清楚薛义为何要这样做。
  薛义双目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那名骑着黑马的人,双拳不由得紧紧地攥了起来,心跳跟着骤然加速,蒙古军队如果冒充李云天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仿造李云天的军服,难道李云天真的扫平了辽东的蒙古军队?
  “薛叔,别来无恙?”李云天纵马来到山海关城门楼前,抬头望着在高高城墙上往下张望的薛义,笑着高声问道。
  “镇……镇武侯!”薛义这下看清了李云天的样子,先是微微一怔,随后惊喜地向一旁的将领喊道,“快,开城门,迎接镇武侯入关!”
  “镇武侯?”周围的将领们顿时大吃了一惊,有些匪夷所思地望着薛义,一时间难以相信他所说的话,这样一来岂不是意味着明军已经在辽东大胜,可这怎么可能呢?
  薛义没有心思跟他们解释,起身急匆匆地下了城门楼,准备出关迎接李云天。
  现场的将领们见状连忙快步跟在了他的身后,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脸上纷纷流露出兴奋的神色,虽然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但很显然薛义不会开玩笑。
  “镇武侯,卑职有失远迎,请镇武侯赎罪。”当山海关的两道厚重的城门打开后,薛义快步走到李云天面前,笑着拱手说道,脸上因为激动涨得通红,他现在非常想知道李云天是如何消灭了西宁堡的蒙古军队,要是强攻的话可要损失不少明军。
  “薛叔言重了,山海关是入关的重要屏障,理应谨慎。”李云天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语气亲切地说道。
  虽然李云天现在贵为侯爷,但是面对朝廷里那些与周征平辈的勋贵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以子侄辈的身份相待,并没有摆侯爷的架子,这也使得他在勋贵们中间有很好的人缘。
  “还不快见过镇武侯。”薛义闻言笑了笑,冲着身后跟来的将领们说道。
  “拜见侯爷!”将领们齐刷刷地向李云天拱手行礼,由于李云天公务繁忙,因此都没有见过李云天,这次能见到大名鼎鼎的镇武侯他们心中异常激动。
  “免礼。”李云天笑着虚空向上一抬手,让那些将领起身后笑着向薛义说道,“兴平候和永平伯他们在后面,咱们先行一步,在关里等他们吧。”
  “请!”薛义点了点头,笑着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赵勇和杨威这次可谓是撞了大运,在辽东遇上了李云天,等大明打赢了这一仗两人恐怕不仅不会被追究饮马河战败的罪责,还会因为积累的战功获得晋升。
  李云天与薛义谈笑风生地进了城门,他带来的那些辽东明军将领和骁武军将领也跟山海关的明军将领跟在后面三五成群地聊起天来,那些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很好奇李云天是如何打赢辽东这场仗的,就在几个月之前明军在辽东的处境还非常危险。
  在簇拥着李云天和薛义的人群中,那些女真将领和蒙古将领特别显眼,沿途的山海关守军纷纷神色诧异地望着他们,弄不明白为何女真人和蒙古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看样子与骁武军和辽东明军将领之间的关系不错,相互间谈笑着,时不时放声大笑。
  中午,薛义设宴给李云天一行人接风洗尘,那些女真将领和蒙古将领也悉数出席,众人谈笑风生,酒宴的气氛十分热烈。
  由于现在处于战争时期,因此李云天没有让薛义上酒,更何况下午还要召集众将商议作战事宜,自然不能喝酒了,以免酒后误事。
  接风宴过后,李云天在众人的簇拥下去了山海关的议事大堂,当仁不让地坐在了大堂正北的首位
  出乎人们的意料,分坐在李云天左右下手处座位的是兴平候赵勇和把秃孛罗,薛义和杨威等人排在了两人之后。
  赵勇是大明的侯爵,坐在李云天左下手位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