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362章

执宰大明-第362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太平府境内有一个归太平府管辖的太平宣抚司衙门,也就是土司衙门。
  几天前,太平土司衙门接到太平府知府的命令,要他们阻止从交趾来的难民进入太平府地界。
  太平府知府这样做也是无奈,自从柳升战败后已经有不少逃难的难民涌进了太平府,不仅难以安置,而且还造成了不少治安问题,因此唯有让太平土司衙门将他们堵在府界上。
  接到了太平知府的命令后,太平土司衙门就派来了那名旗长,率领着土兵在山口设卡,阻止难民进入,对那些不听话的难民采取了武力手段,以儆效尤。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着,他很清楚将难民堵在这里只是权宜之计,随着难民人数越来越多,难民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激动,要是有人趁乱擅动那些难民闹事的话,一场暴力冲突将不可避免。
  因此,李云天呻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向立在他身旁的一名中尉小声耳语了几句。
  中尉闻言点了一下头,过了一会儿走向了那名假定南将军,俯身在他耳旁低语了一番。
  说完后,假定南将军微微颔首,向那名中尉挥了一下手,那名中尉就和李云天等人走向了关卡处。!^!


第431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时,关卡前的难民已经跪了一地,一边磕头一边苦苦哀求那些把守关卡的土兵能大发慈悲放他们过去,他们可不想死在叛军的刀下。。
  难民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将前往宣化城的李云天等人看成是前来增援关卡的官军,故而慌乱了起来,一股恐慌和绝望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于是纷纷下跪哀求。
  在这些逃难的难民里,大部分是二十多年来陆续移居到交趾的内陆百姓,交趾的叛军将这些内陆百姓视为异族,故而对他们往往杀之而后快。
  如今交趾叛军气焰滔天,这使得那些移居交趾的内陆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纷纷前往广西逃难,而从宣化府进入太平府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安全的一条逃回广西的通道,因此吸引了众多难民前来。
  除了内陆百姓外,剩下的难民基本上都是交趾土官以及土官的亲属、族人,他们虽然与那些叛军属于同族,但有的却心系大明,有的与叛军有仇,故而也要逃进广西避难。
  李云天和一众骁武军的仁赶到关卡的时候,一名七八岁、衣衫褴褛、脸上脏兮兮的孩童忽然从难民中跑出来,仗着身形瘦弱,麻利地钻过了拦在路上的木栅栏,刺溜一下就从木栅栏后面的土兵中穿过去,飞快地奔向了路旁的一个草棚。
  草棚里摆着一张桌子,两名土兵头目正在里面喝酒,桌上摆着一些酒菜。
  在李云天的注视下,瘦弱孩童跑到桌前飞快抓起了桌上盘子里的几块面饼,然后返身就向关卡处跑。
  由于事发突然,那两名土兵头目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地望着瘦弱孩童离开。
  虽然瘦弱孩童成功从桌上拿了几块面饼,但他这次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想要避开木栅栏后面的那些土兵时失了手,被一名壮实土兵牢牢地抓住了衣领。
  瘦弱孩童顿时着急起来,奋力挣扎着,想要逃离那名壮实土兵,不过他的力气有限,根本就挣脱不开那名壮实土兵的手。
  随后,瘦弱孩童转过身,冲着壮实土兵又踢又打。
  壮实土兵见状于是伸直了手臂,将瘦弱孩童向外拽开,由于他的手比瘦弱孩童的腿还长,所以瘦弱孩童无论如何努力都打不到他,周围土兵们不由得一阵哄笑。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然后抬步走了过去,他觉得现在这种场面不是戏耍瘦弱孩童的时候。
  见李云天动了,周围的骁武军武官和军士连忙跟了过去。
  就在李云天快要来到壮实土兵的身旁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瘦弱孩童情急之下忽然抓住壮实土兵的手,冲着他的手腕处狠狠地咬了下去。
  “哎呀!”壮实土兵感到被咬的地方火辣辣的疼,不由得叫了一声,松开了抓住瘦弱孩童衣领的手。
  瘦弱孩童随即撒腿就向木栅栏跑去,不过没跑几步就被前面的土兵拦住了去路,被两名土兵一左一右地按住了肩膀,动弹不得。
  壮实土兵甩了甩被咬的手腕,双目凶光一闪,嘴里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李云天听不懂的方言,气势汹汹地走向了瘦弱孩童。
  “不好!”李云天感觉到了壮实土兵身上的杀气,心中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加快了步伐,迎着瘦弱孩童奔去。
  壮实土兵距离瘦弱孩童很近,李云天没走多远他已经来到了瘦弱孩童的身前,伸手抓住瘦弱孩童的衣服就将其给举了起来,吓得瘦弱孩童脸色刷一下变得苍白,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几块面饼。
  随后,在周围众人愕然的注视中,壮实土兵口中大骂了几句方言,原地转了两圈后用力将瘦弱孩童冲着李云天的左前方扔了出去。
  见此情形,四周的人们顿时爆发一阵惊呼,以瘦弱孩童瘦弱的体质,这要摔在地上的话即使不死那么半条命也没了。
  “啊~~”瘦弱孩童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在空中发出了一声尖叫。
  望着落向左前方空地上的瘦弱孩童,李云天顾不上许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了过去,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一把将往下坠落的瘦弱孩童搂在了怀里。
  瘦弱孩童此时已经吓得面无血色,神情惊恐地望着李云天,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先前只觉得一阵腾云驾雾,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李云天的怀里。
  李云天见状冲着瘦弱孩童微微笑了笑,算是安慰,然后将他放了下来。
  瘦弱孩童现在浑身发软,哪里还有丝毫的力气,一屁股就坐在了死伤,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心有余悸地望着李云天。
  几名骁武军的军士立刻面无表情地向那名壮实土兵奔了过去,竟然敢冲撞李云天,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壮实土兵意识到自己惹下了大祸,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不停地向李云天磕着头,口中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
  “等一下!”李云天看了一眼那名求饶的壮实土兵,眉头微微皱了皱,开口喊住了那几名已经走到壮实身边的骁武军军士。
  虽然壮实土兵的行为看起来非常可恶,不过他是土司衙门的土兵,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的言行,故而不能用常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况且,瘦弱孩童也没有受伤,李云天初来乍到并不想过早地介入到土司衙门的事务中去,因为要想顺利平定交趾的叛乱,当地土司衙门的态度至关重要。
  “起来吧。”随后,李云天冲着壮实土兵向上抬了一下手。
  壮实土兵虽然听不懂李云天的话,但是却看懂了他的这个动作,顿时如释重负,重重地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后从地上爬起来,躬身立在那里,低着头不敢看李云天。
  虽然那些难民不知道,但是现场的土兵们却已经接到了消息,知道李云天等人是定南将军的护卫,而定南将军现在是广西和交趾最大的官儿,连大平土司衙门的土司老爷也要毕恭毕敬,土兵们自然不敢招惹了。
  “本官自我介绍一下,本官是皇上派来交趾平叛的骁武军中的一名武官,此次随着定南将军大人前往宣化城。”
  由于刚才那惊险的一幕,现场的人们纷纷望向了李云天,李云天沉吟了一下,登上了关卡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冲着那些跪在关卡前的难民高声喊道:
  “本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交趾是太宗皇帝给我大明开拓的疆土,皇上绝对不会放弃它,准备举全国之力来平定交趾的叛乱。”
  “定南将军本应跟随骁武军平叛大军前来交趾,不过,皇上心系交趾百姓的安危,故而让定南将军提前赶来交趾坐镇。”
  说着,李云天环视了一眼那些望着他的难民,慷慨激扬地宣布,“明年,十万骁武军将进入交趾,在定南将军的率领下剿灭交趾的那些叛匪,还交趾百姓一个安宁。”
  “定南将军将在宣化府设立避难营,打开宣化城的粮仓对前来避难的百姓进行救济,诸位与其背井离乡前去广西,不如留在宣化府,既能有个温饱,届时也能助定南将军一臂之力。”
  随后,李云天冲着不远处的骁武军军士一指关卡处的木栅栏,沉声下达了命令,“把它打开,如果有人想去广西,不得阻拦。”
  骁武军的军士们闻言顿时一拥而上,将那些木栅栏给拆除了,现场的土兵不由得面面相觑,那些难民更是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
  难民中大部分的人都能听懂李云天的话,宣化府已经贴出了李云天率领在平定汉王叛乱一役中战功赫赫的骁武军前来交趾剿灭叛匪的告示,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来得如此之快。
  那些听不懂李云天说什么的难民此时也意识到了形势的异样,因为骁武军的军士们已经开始动手拆除拦路的木栅栏。
  与此同时,在李云天的示意下,那些土兵手忙脚乱地将吊在树上的男人放了下来,并且解开了树下那些老幼妇孺身上的绳子,使得那些老幼妇孺围着虚弱地躺在地上的男人们痛哭流涕。
  李云天见状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让土兵们拿来了一些吃的东西给那些老幼妇孺,使得其千恩万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得出来这些人已经饿了好几天。
  交趾两年前就在打仗,粮食收成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官府征粮和叛军抢粮,如今在交趾能上一顿饱饭可不容易。
  听了李云天所说的话后,难民们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一阵,随后做出了两种不同的抉择: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为了安全起见前去太平城,另外三分之二人则掉头返回宣化城,既然连定南将军都要去宣化城,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李云天立在石头上默默地目送着那些前往太平城的难民从面前经过,他根本就没有指望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让那些难民回心转意,能劝回多少人是多少人,等交趾形势稳定后那些逃出去的人自然会回来。
  数十名骁武军的武官和军士聚在石头周围,看似若无其事,实际上警惕地留意着四周的动静,此时此刻那些难民中没有人能想到站在石头上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大明堂堂的定南将军!
  等堵在山口的那些难民走了七七八八后,李云天的替身随即下令启程,一行人风驰电掣地赶向了宣化城。!^!


第432章 五味杂陈

  宣化城,宣化粮仓城南仓储。。
  宣化粮仓分为城南、城西和城北三个仓储,所储存的粮食足够三十万百姓一年所需,是交趾最大的粮仓,也是交趾的战备储粮,非到万不得已时不能动用。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李清正面无表情地来到了城南仓储,一名穿着正八品文官官袍的粮仓监督等在门口,躬身将他迎了进去。
  “这是本官的放粮公文,把仓门打开,本官要赈济城外的那些灾民。”李清正并没有去城南仓储的会客大厅,而是径直来到了院中,扫了一眼那些门上贴着户部封条的粮仓仓库大门,让人将一道盖有他官印的公文给了城南仓储的粮仓监督。
  “大人,这恐怕不合适吧,如果没有户部的公文或者总兵大人的军令,可就属于私开粮仓,会受到朝廷的重处。”城南粮仓监督怔了一下,接过公文查看了一番,双目流露出为难的神色。
  宣化粮仓虽然在宣化城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