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61章

执宰大明-第261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 304  执宰大明307
  “重责三十大板!”李云天盯着龚飞的眼睛,神情严肃地说道。
  百户是正六品的武职,他打其三十大板后无形中再与龚飞的这场较量中稍占上风。
  “哼!”龚飞此时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况且李云天提出的条件在他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恶狠狠了瞪了李云天一眼,面色阴沉地领着手下的人拂袖而去。
  那名百户没有跟着龚飞离开,神情郁闷地留了下来,虽然龚飞没有开口但实际行动已经表示其接受了李云天的那三个条件,因此那三十大板他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
  李云天目送龚飞出了东城兵马司院门,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龚飞这些权贵子弟平日里嚣张跋扈,习惯了仗势欺,这就使得他们的头脑变得有些简单,城府颇浅。
  要是单单耍心机的话,不要说李云天,就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门的吏员也能将龚飞玩得团团转。
  一旁的谢勇暗自摇了摇头,说起来龚飞比李云天还要大上几岁,可在李云天面前龚飞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一直被李云天稳稳的压着,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回到军营后不久,龚飞就打发人给李云天送来了6张一百两的银票,看来他想尽快了结这场令他颜面尽失的闹剧。
  国字脸军汉三人因为打架一事受到了李云天的惩罚,被罚关一天禁闭,不过晚上看戏的时候三人被放了出来,跟随众人一同去了戏院。
  在禁闭室里,三人惴惴不安,不知道李云天接下来会如何惩处他们,毕竟他们违反了李云天设立的军纪。
  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国字脸军汉三人禁闭结束后,李云天只是嘱咐他们安心养伤,并将那六百两银票交给了他们,并没有提及别的事情,这件引发了讲武堂和后军都督府纠纷的事情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被翻了过去。
  后来,大家逐渐琢磨过味儿来:
  国字脸军汉三人之所以被关了禁闭,是因为他们确实违反了军纪。
  而李云天没有对国字脸军汉三人进行附加处罚,反而好言安抚,则是因为三人面对后军都督府军士的挑衅时没有退缩,并在冲突中打赢了对方,维护了讲武堂的声誉和威严。
  于是,在经历了国字脸军汉三人的事件后,那些军汉们清晰地意识到,李云天不仅容不得外人欺负讲武堂的人,而且还非常护短,并崇尚勇武之道。
  这也使得讲武堂的学员们逐渐养成了彪悍的武风,面对外界的挑衅毫不手软,其凶悍令京城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贵子弟也要退避三舍,轻易不敢招惹讲武堂的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夜幕降临后,京城上空响起了一阵雄浑的歌声,穿透云霄直达九天之上。
  一条街道上,身穿黑色军服的军汉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李云天的带领下前往四方会馆的戏院看戏,边走边高声唱着李云天所教的军歌——《忠君报国》,精神抖擞,气势十足。
  新颖的军服、嘹亮的军歌再加上严整的军容,沿途的行人纷纷好奇地驻足观望,指着李云天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
  为了鼓舞士气,李云天特意给讲武堂制定下了几首威严雄壮的军歌,要求每一名教官和学员都要会唱,其中以这首慷慨激昂的《忠君报国》为首。
  到了四方会馆时,戏院里已经坐满了人,嗡嗡地说着话,声音嘈杂,气氛热烈。
  戏院前方中部空着一大片座位,在人们诧异的注视下,那些身穿黑色军服的军汉按照顺序有条不紊地来到了那些空座前。
  他们并没有立刻坐在座位上,而是笔直地站在那里,直到李云天向下压了一下手,这才呼啦一声落座,动作整齐划一。
  由于《明新报》对讲武堂进行过独家报道,因此戏院里的那些人都知道讲武堂是宣德帝下旨成立的。
  不过,这还是大家第一次见到讲武堂的人,没想到竟然如此与众不同,使得他们饶有兴致地对李云天等人品头论足。
  李云天坐在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与身旁坐着的军汉谈笑风生。
  虽然他在训练中非常严厉,但私下里却平易近人,尤其对军汉们的生活非常关心,这使得他很快就在军汉中建立起了威望。
  当《梁祝》上演的锣鼓声敲响后,喧闹的戏院里刹那间鸦雀无声,人们兴致勃勃地望着戏台,等待着怜香出场。
  李云天是第一次看《梁祝》,怜香登场后他才发现怜香反串梁山伯,整个人显得俊俏无比,越来越有女人柔媚的韵味儿,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客人打赏的花灯,赏钱异常丰厚。
  值得一提的是,怜香现在已经开始收徒,计划年后去南京城的四方会馆戏院表演,将黄梅戏率先在富庶的江南地区推广。
  时至今日,九州商会已经在北京城、南京城和大明多个重要城市里建立了四方会馆。
  虽然那些四方会馆规模不同,但结构和内容大体相似,皆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是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
  按照李云天设定的规章,四方会馆实行的是会员制,除了戏院外的地方皆谢绝非会员之人进入。
  要想成为四方会馆的会员并不容易,首先要有足够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其次是要交纳一笔可观的年费,这意味着会员们非富即贵。
  正是由于四方会馆略显苛刻的准入门槛,再加上里面那些层出不穷、新颖独特的娱乐休闲方式,使得京城的权贵人士趋之若鹜,四方会馆的会员也因此逐渐成为了一个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


第308章 防范〔一更〕


  戏院里的演出结束后,怜香请李云天和那些军汉在四方会馆吃宵夜。
  卸了妆的怜香清新脱俗,美艳动人,有幸目睹她真容的军汉们顿时看傻了眼,想不到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美的女人。
  怜香这次见李云天,并不仅仅是请他吃宵夜那么简单,暗地里还告诉了他一件重要的事情:赵王府长史胡永兴近来在京城异常活跃,暗地里与朝中的文武大臣交往,并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兴安候秦伯贵来往密切。
  李云天对这个消息感到异常惊讶,杨云贵已经安排人监视胡永兴,可并没有发现他与秦伯贵有交往。
  赵王的封地在河南的彰德府,而河南都司隶属于中军都督府,有15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和4个群牧所。
  其中,有6个卫和1个守御千户所的将领都是秦伯贵的旧部,因此胡永兴与秦伯贵交往属于标准的内外勾结,犯了朝廷的大忌。
  在李云天的印象里,赵王一直都比较低调,他既没有像洪熙帝那样获得文臣的拥护,也没有像汉王一样得到勋贵的支持,因此即使想染指皇位也有心无力。
  不过,赵王恐怕是洪熙帝和汉王三兄弟中心性最狠的一个,永乐二十一年如果不是走漏了风声的话,他手下的护卫指挥使孟贤差一点就要了永乐帝的命。
  如今宣德帝初登大宝,汉王又在乐安州蠢蠢欲动,致使朝廷时局不稳,暗流汹涌,正好给了隐忍蛰伏的赵王一个机会,趁势结交京中的权贵,意图坐享渔人之利。'30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5  执宰大明308
  得知了胡永兴和秦伯贵暗中来往的消息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蹙着:赵王如果获得秦伯贵的支持,那么将获得秦伯贵在河南都司旧部的兵力,这无疑将给京城带来巨大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赵王造反必将吸引住河南都司的兵力,而失去了河南都司的牵制后,山西都司就可以腾出手来抽调一部分兵力向京师进发,迫使宣德帝不得不分兵迎敌。
  届时,天下藩王必将群起响应,大明将陷入战火四起的格局,乱成一团。
  值得一提的是,秦伯贵虽然也支持汉王,但却并不像鲁仲乾那样是汉王的死忠,更接近于勋贵里的中间派,因此汉王造反后他不可能立刻呼应,要静观宣德帝和汉王战局变化。
  毕竟河南都司都指挥使彭玉是勋贵里的中间派,秦伯贵要是贸然让部下跟随汉王造反,那么就会使得彭玉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十有**会迫使彭玉出兵围剿。
  秦伯贵在河南都司旧部的兵力只占河南都司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一旦彭玉派兵前来那么处境堪忧。
  而彭玉被调入军阁充当军阁阁员后,新上任的河南都司都指挥使是彭玉一系的勋贵,面对那些造反的卫所肯定也会做出与彭玉一样的选择,以保证河南地界的安稳。
  况且,彰德还有赵王府,万一赵王没有参与汉王的造反,秦伯贵在河南都司的旧部届时将面临赵王和河南都司的夹击。
  虽然赵王府只有常山左卫、常山右卫和常山中卫3个卫的兵力,但赵王府下辖有群牧所和仪卫司等等,赵王顷刻之间就能再整编出3个卫的兵力,是河南地界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可要是能与赵王合兵一处,秦伯贵旧部的兵力再加上赵王府的兵力,将与河南都司分庭抗礼。
  赵王并不需要带兵前去帮汉王作战,只要他挥军南下剑指金陵,那么将迫使朝廷双线作战,顾此失彼。
  金陵守军虽多,有49个卫,兵力近27万,但由于过惯了舒适安逸的日子,训练松懈,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只要赵王率兵抵达南京城,那么保不准就会像永乐帝当年靖难时一样,有人开门献城,使得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南京城攥入手中。
  届时,赵王坐镇南京,派兵北上协助汉王一同攻打宣德帝,那么宣德帝将腹背受敌,陷入困境。
  至于说大明各地的军队是会进京勤王,还是率军靖难,就要看宣德帝与汉王、赵王之间的战局如何发展。'30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5  执宰大明308
  那些中间派的勋贵可不想在这场皇权之战中站错队,再加上各个派系之间的兵力相互牵制,因此不等到宣德帝和汉王、赵王分出胜负他们不会贸然出兵,否则迎接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说起来,怜香能得到胡永兴和秦伯贵之间暗中来往的消息纯属偶然。
  秦伯贵的一个妾室近来跟怜香学戏,怜香见她头上戴的一支发簪很漂亮,于是就顺口夸赞了一句。
  那个妾室闻言很高兴,颇为得意地告诉怜香是赵王府长史送给秦伯贵的礼物,秦伯贵又送给了她,以此来显示其如何受**。
  怜香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连忙转换了话题,心中是倍感震惊。
  作为醉月楼的头牌,现在京城著名的苏大家,与怜香来往的人中皆为高官显贵,时常谈论朝中局势,故而怜香对朝廷的时局知之甚详。
  她知道秦伯贵是中军都督府的右都督,也清楚赵王的封地在彰德,赵王府长史竟然暗中与秦伯贵往来,这岂不是犯了朝廷的禁忌?
  当怜香第二次见到秦伯贵的那名妾室时,头上已经没有了那支胡永兴送的发簪,这使得怜香双眸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那名妾室很喜欢那支发簪,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取下,十有**是秦伯贵不让她佩戴,以免暴露了与赵王的关系。
  对于怜香提供的这个重要情报,李云天非常感谢,他万万没有想到赵王竟然会挖汉王的墙角。
  看来,赵王是吸取了宁王的教训,当年永乐帝靖难时承诺事成之后与宁王平分天下,结果登基后不仅食言,而且将宁王迁到了南昌,夺了他的兵权和政权。
  如果赵王只是单单地响应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