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66章

执宰大明-第166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个理想化的观念而已。
  其实,在宋朝以前,帝王将相几乎都出自北方,南方人入朝为官受到了诸多的限制,这既有当时南方经济不发达的因素,更与人们的地域观念有关。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对地域观念特别重视,据说他在宰相堂曾经亲自手书“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并将此言刻在了政事堂的石碑上,告诫后世子孙。
  纵观历史,无论南宋还是北宋都是崇北抑南,选才多取北方,故南方士大夫沉郁者多。
  如今大明的科举中,南方进士力压北方进士,犹其集中江南一带,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朝中存在几派相互争斗,这样皇权才能更稳,倘若出现一个巨无霸的派系出来,那么无疑对君权形成挑战。
  洪熙帝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早就在想对策,他虽然是天子但是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在科举中南北分录,否则定会引发南方官员和南方士子的不满。
  所以洪熙帝需要一个人来做这件事情,身为近臣的李云天无疑是最佳人选:
  首先,他的身份合适,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代表了士大夫中的佼佼者;
  其次,他的官职也合适,是御史,是朝廷的言官;
  再者,他的年轻更合适,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最后,他的品级合适,正六品的官,不值得朝堂之上的那些大员动手,自然就有下面的人反对,这无形中这项提议的阻力就小了很多,例如最先反对李云天的就是正四品的沈宏。
  除了李云天这个马前卒外,洪熙帝还跟杨士奇和骞义、夏原吉等人打了招呼,届时与李云天相互呼应,那么那些南方的官员也就无可奈何了。
  原本洪熙帝认为南方官员的反对会很强烈,事情会很棘手,不过李云天口才了得,反击沈宏的言论有理、有据、有情,一番唇枪舌剑后竟然使得沈宏哑口无言,也令那些南方官员无法辩驳。
  因此,在杨士奇和骞义、夏原吉的推动下,这件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毕竟,朝堂上的那些大员在官场上混了这么久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看出来洪熙帝赞同此事,要是反对的话就是拂了圣意。
  况且他们也说不过李云天,要知道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不是白来了,哪个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再加上一张厉害的嘴皮子,又有皇帝撑腰,那岂不是逮谁灭谁,谁也不想取触这个霉头。
  于是乎,李云天被南方的士子记恨,而洪熙帝得了圣明的名声,作为臣下当然要有给皇帝背黑锅的觉悟,自然了,回报也会相当得丰厚。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科举的南北分录虽然能限制江南豪强在朝廷的影响力,但无形中也造成了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两大阵营,使得朝堂上的党争变得更加复杂。
  “李御史,小女子所唱的曲子都是些陈腔旧调,李御史辩才无双,见闻渊博,想必诗词歌赋方面也别有建树,不如给小女子新作一曲,给大家助兴。”
  唱完了一曲后,怜香来到了酒桌旁,在张克敌身旁的空位坐下,笑盈盈地向李云天说道,谁也没有注意到她今天特意进行了打扮,比平常明艳了三分。
  “云天,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你就给大家助助兴嘛。”李云天刚要拒绝,张克敌就笑着说道,他自然要取悦怜香。
  “诗词歌赋小弟实在是不擅长,不过杂剧小弟倒是略知一二。”见盛情难却,李云天沉吟了一下,笑着答应了下来。
  “噢,李御史也会杂剧?”怜香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色,所谓杂剧在明代就是指除了传统歌舞之外的戏曲,包括怜香唱的小调。
  古代的歌曲与现代不同,都是以诗词歌赋的形势唱出来的,十分有韵味。
  “当年跟随先帝北征的时候,路上孤寂,想到了以前看过的杂剧,随便编了几段,自娱自乐而已。难登大雅之堂,难登大雅之堂。”李云天微笑着向怜香摆了摆手。
  “可要小女子伴奏?”怜香闻言笑了起来,娇声问道。
  “先不用劳烦姑娘,在下一把二胡足矣。”李云天微微一笑,向众人说道,“这个杂剧讲的是一名女子为了救未婚夫,冒名顶替未婚夫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的喜悦。”
  “女状元?”怜香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可是以前从未听过的事情,张克敌等人也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觉得很新鲜。
  “其实,应该是女驸马,那名女子中了状元后被皇上招为了驸马。”李云天见众人好奇地望着他,发现自己的言论好像有些另类,于是硬着头皮说道,神情显得有些尴尬。
  “女驸马?”这一下,怜香和张克敌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这情节也委实离奇了一点儿。
  “咳,你们不觉得这很有意思吗?”李云天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说道,“既然花木兰可以替父从军,驰骋疆场,那么这名女子为何不能替夫赶考,金榜题名?”
  “说的也是。”张克敌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是消遣而已,何必那么认真,随后笑着向一旁的伺候的丫环说道,“去,给李大人拿一把二胡来。”
  丫环很快就拿来了二胡,李云天试拉了几下,很快就找到了音准,既然提到了女状元和女驸马,李云天所说的自然是黄梅戏《女驸马》了。
  明初,戏曲处于起步阶段,像黄梅戏和京剧等剧中处于萌芽期,至于话剧,那更是没影儿的事儿。
  所以李云天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女驸马》据为已有,既迎合了时代的潮流,又不会露出丝毫的破绽。
  其实,相对于二胡,李云天更拿手乐器是钢琴和小提琴,二胡的水平只能说是一般而已,不过足以应对眼前的情形。
  “怜香姑娘,不知你是否能帮在下一个忙,把在下所做的曲子唱出来。”酝酿了良久,李云天还是没有勇气把《女驸马》的一段歌词给唱出来,再怎么说他现在也是朝廷命官,于是想了想后向怜香说道。
  “好呀。”怜香嫣然一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诸位,小弟先和怜香姑娘下去准备,请大家稍候片刻。”李云天随即起身,笑着向张克敌等人拱了拱手,领着怜香离开了。
  “二哥,你说云天在搞什么名堂?”等李云天和怜香出门后,一名青年不由得好奇地问向张克敌。
  “依他的性子,肯定会给咱们一个惊喜。”张克敌笑着端起了手里的酒杯,“来,大家干一个。”
  众人闻言纷纷举杯,室内再度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一


第200章 无心之举

  “李御史,果然不愧是金榜题名的进士,这曲词写得实在是太妙了。追莽荒纪,还得上。讀蕶蕶尐說網”醉月楼的一间厢房里,怜香望着手里李云天写的曲词,不由得开口赞道。
  “怜香姑娘,在下觉得姑娘在唱的时候如能加上一些身段,那么无疑就完美了。”李云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曲词又不是他写的,没什么好值得炫耀。
  “嗯。”怜香莞尔一笑,微微颔首。
  随后,在李云天的指导下,怜香边练习着曲词边摆着各种轻柔的身段,以配合曲词的演艺,她的心中感到很惊讶,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还懂得这些东西。
  虽然李云天在戏曲上只是半吊子水平,可在怜香面前他完全成为了老师级别的人物,似模似样地纠正着怜香的姿势。
  怜香的嘴角挂着开心的笑意,李云天在纠正她姿势的时候用手接触她的身体,她于是故意出错,这样两人就能近距离接触。
  李云天哪里猜得到怜香的心思,有条不紊地尽着老师的职责,在他看来怜香是张克敌的女人,他岂能有非份之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李云天伸手按在怜香的纤腰上帮她纠正姿势的时候,房门开了,怜香的贴身丫环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是一套新郎的喜服。
  李云天肯定用不上喜服,喜服是给怜香穿的,当作是她的戏服,女扮男装,与戏曲里的角色身份相呼应,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怜香换衣服的时候,李云天立在门外的走廊上等着,等怜香换好衣服,他进入房间后不由得微微一怔。
  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名娇俏妩媚的新郎官,正俏生生地望着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李御史,小女子的这身衣服还合体吧?”怜香见李云天望着她出神,于是伸开双臂轻盈地转了一转,笑盈盈地问道。
  “美艳绝伦!”李云天微微一笑,冲怜香伸出了大拇指,由衷地赞了一句。
  怜香闻言咯咯地娇笑了起来,脸颊上浮现出了一抹娇羞的红晕,看得一旁的贴身丫环暗自叹息,或许只有跟李云天在一起的时候怜香才能笑得如此开心。
  当怜香出现在张克敌等人所在的雅间时,屋里的谈笑声嘎然而止,人们纷纷诧异地盯着一身新郎官喜服的怜香,上下打量着这位俊俏到令男人嫉妒的美娇娘。
  说实话,就连李云天也没有想到,怜香穿上新郎官喜服后会展现出如此迷人的魅力,笑眯眯地望着屋子里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充满了得意的神色,这可是他的神来之笔,也不知道周雨婷和绿萼等人穿上后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各位兄台,新科状元李兆廷这厢有礼了。”怜香见现场的人看呆了,于是莞尔一笑,一躬身,似模似样地向张克敌等人行了一礼。
  “妙,妙,怜香姑娘这身装扮实在是妙不可言!”一名青年率先回过神来,禁不住拍了怕手掌,高声赞道。
  “公子过奖了。”怜香掩口而笑,向那名青年福了一身,娇声道谢。
  “云天,你可真有一手,怜香姑娘穿上这身喜服简直美艳不可方物。”傻乎乎地盯着怜香的张克敌回过神来,笑着向李云天说道,在他看来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李云天总是能给人带来一些惊喜。
  “二哥,这与小弟无关,怜香姑娘本来就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小弟只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李云天笑着摆了摆手,开口夸赞怜香。
  张克敌不由得笑了起来,目光炙热地望着怜香,怜香如此俊美的扮相使得他的嘴唇有些发干,浑身感到了一股莫名的燥热。
  在众人期盼的注视下,李云天在一旁的凳子上坐好,把二胡放在腿上,调试了几下后看向了怜香。
  怜香向他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准备好了,李云天于是就有条不紊地拉响了二胡,一股轻快喜庆的旋律顿时荡漾在了房间里。
  “为救李朗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呀好新鲜哪……”怜香深深吁出一口气,扭动着腰肢在房间里小碎步走了几步,然后一脸喜悦地开口唱了起来。
  怜香的身姿优雅矫捷,唱腔甜美幽婉,再加上她惊艳的男装扮相,张克敌等人立刻被这种新颖甜美的唱法给吸引了住了,一个个屏气凝神,聚精会神地盯着怜香。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谁知纱帽罩哇罩婵娟啊……”
  怜香本就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歌舞姬,否则也不会成为了醉月楼的头牌,越来越融入到所饰演的角色中,当唱完“谁知纱帽罩哇罩婵娟”后,噗哧一声掩口而笑,把女子娇媚的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看得众人不由得有些痴了。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