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263章

执宰大明-第126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否则必受严惩。
  李芳远制定的四大阶层使得平民失去了上进的希望,而国家政权只能由两班贵族把持,很显然不利于朝鲜国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李云天看来朝鲜国并入大明后李芳远制定的四大阶层必须要打破,但毕竟这涉及到了朝鲜国占统治地位的领班贵族,怎样将其打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李云天行事的手法一向舒缓,喜欢小火慢炖,这样就可以逐渐消除重重埋藏在表面之下的隐患,故而对两班贵族要恩威并施,循序渐进。
  只不过,朝鲜的那些参加杂科考试的学子们现在坐不住了,他们无不盼望着能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成为新的两班贵族,这个时候只有两班贵族子弟能考文科的规定自然就成为了阻碍他们上进的一个绊脚石。
  故而,那些学子们自然不想自己的命运被这个绊脚石给耽搁了,所以暗地里就聚在了一起,想要让李云天来改变他们的命运进而使得他们能参加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文科。
  李云天已经接到了消息,知道来汉城参加杂举的学子们因为朝鲜并入大明一事而心生波澜,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推举了李吏联名上书,想要以此改变命运和前途。
  由于这些学子所做的事情不合规矩,而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扰乱了正常的运作秩序,所以以李云天的性格应该拒绝见李吏才对。
  不过,李吏此次所做的事情非常特殊,与李云天如何解决两班贵族的问题可谓息息相关,再加上李云天不愿意寒了那些学子们的心,毕竟这些人以后都是大明用来治理朝鲜的官员。
  因此李云天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决定见李吏,他需要安抚那些考杂科学子的忐忑的心境。
  “李吏,本王问你,你可知找本王上书属于越级上告,按律应先责打三十大板!”李云天瞅了一眼李吏双手托着的联名书,不动声色地瞪着李吏问道。
  “回王爷,为了七百零五名殷切期盼的学子,小人愿意受刑!”李吏没有丝毫犹豫,以头触地向李云天宏声说道,摆出了一副大义凌然的架势。
  “李吏,本王现在要告诉你,恐怕你这次要白挨这一顿板子,将一无所获空手而回。”望着视死如归的李吏,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感慨他的年少轻狂,不知道“怕”字如何写,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王爷,您难道是忌惮汉城的那些两班?”李吏闻言不由得抬起头,一脸诧异地望着李云天。
  “本王身为大明亲王,朝鲜有何人值得本王忌惮?”李云天没有回答李吏,而是微微一笑后傲然反问道。
  “那……那王爷要说小人要白挨一顿板子?”李吏怔了一下,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随后不解地问道。
  虽然朝鲜国的两班贵族在朝鲜官场势力强大,但在李云天面前还真的不值得一提,只要李云天愿意的话能轻而易举地废了那些两班的特权,而那些两班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名不正则言不顺,皇上对朝鲜并入大明的圣旨尚未下达,本王如何能介入你们科举的事务?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恃强凌弱’!”李云天盯着一脸疑惑的李吏望了一会儿,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
  “可……皇帝陛下一定会恩准主上殿下的请求,如今科举在即,王爷可以做主来更改科举的规矩。”
  李吏再度怔了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正统帝的圣旨送达前李云天要是干预科举的事就是师出无名,与大明一向崇尚的仁义礼法相悖,故而李云天绝对不会这样做,但是他并不甘心,想了想后开口说道:
  “王爷要是不便出面的话可以请主上殿下代劳,主上殿下绝对不会驳了大人的这个面子。”
  “你是想让本王逼着朝鲜王下诏改变由你们太宗国王定下的规矩?你可知道你这是不忠不义的恶行,你的圣贤之书白读了!”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冷冷地呵斥道。
  他之所以说李吏不忠不义,是因为李吏身为朝鲜王的子民而让自己逼迫朝鲜王下旨,是为不忠,而让朝鲜王推翻李元芳的祖训就是不义。
  “王爷,小人一时心急说了大逆之言,望王爷恕罪!”李吏见李云天的脸色变得冷峻,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一头触地请罪,额头上不由得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李云天凌人的眼神令他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王知道你们对朝鲜的文举分为文科和杂科感到颇为不满,但这是你们朝鲜太宗国王定下的规矩,在朝鲜并入大明前本王和大明都不会干涉,以免招来非议。”
  李云天凝视了李吏一会儿,脸上的神色稍微变得平和,神情严肃地说道,“况且现在距离科考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即便是皇上的恩旨下了那么也来不及准备,因此此次科举只能维持原状!”
  李吏闻言不由得抬起了头,双目中满是黯然和失落,这意味着他们这次唯有考杂科,无法触及到政坛上的核心权力。
  “王爷,不知何时我们也能像大明的学子一样参加文举,不用再分文科和杂科?”迟疑了一下后,李吏不由得开口问道,眼睛里充满了一丝期待的神色。
  他已经决定了,准备放弃朝鲜的杂科考大明的文举,否则这辈子的仕途可就毁了,既然朝鲜并入大明,那么他们也应该有着大明学子一样考科举的权力。


第1368章 恩科的诱惑

  “倘若皇上降下恩旨准了朝鲜王的奏请,那么你们朝鲜的学子最快应能赶上下一科的科举,届时朝廷将会择才取仕。”
  李云天并不想打击李吏等杂科应试学子的热情,故而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望着李吏说道,“不过,大明科举甚严,犹如过江之鲫的应试者最终能幸运地登上三榜之人寥寥无几,堪称千里挑一。”
  “况且,你们朝鲜学子所学与大明不同,若想中得进士并非易事。”说着,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故而,本王认为你们最大的可能是通过科举留在朝鲜任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听闻此言,李吏的眼神为之一黯,以朝鲜国和大明之间的文化差距,朝鲜的学子即便参加了大明的科举也不会中进士,那么唯有通过乡试中举后留在朝鲜国补缺地方官。
  “王爷,您的意思是以后会取消杂科?”不过随后李吏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面露喜色,忍不住望着李云天问道。
  “大明科举乃为国取仕,凭的是真才实学,自然不会限制那些有才之士前来应考。”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虽然没有明着说废除杂科但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谢王爷。”李吏听后顿时大喜,连忙冲着李云天磕了一个头,这样一来像他这样的学子就不用再被那些无才无德的两班子弟在仕途上压制。
  “本王并没有做什么,要谢你就谢皇上,如果皇上不肯恩准朝鲜王的奏请,那么本王将无法介入你们科举的事情。”李云天摇了摇头,神色严肃地纠正着李吏并没有丝毫贪功的意思。
  “既要谢皇帝陛下,也要谢王爷。”李吏闻言连忙改口道,虽然李云天把正统帝推在了前面但是他又岂能把李云天给忘了。
  “有一件事本王可以告诉你,鉴于朝鲜国情形特殊,皇上按照惯例很可能在朝鲜开设恩科,提前举行科举。”
  李云天见李吏说话比较圆滑于是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他挺欣赏李吏,既大胆又懂得变通,如果经过一番打磨的话将是一名干臣,随后不动声色地告诉了李吏一件事情。
  “恩科?”李吏闻言先是怔了怔,随后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色,如果正统帝给朝鲜开恩科的话那么他们今年就可以考恩科,而不用拖到来年参加大明的科举,这可着实是一件好事。
  “由于圣旨未下,具体的情形如何现在本王也不清楚。”李云天面无表情地望着李吏,“等皇上的圣旨来后一切都会明了。”
  “本王看在你是即将应考的学子份儿上,这三十板子暂且记下,考完后再执行!”说着,李云天向立在一旁的护卫摆了一下手,“送他出去!”
  “谢王爷。”听说不用挨板子了,李吏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再度向李云天磕头道谢,他还以为自己这次少不了要吃一顿皮肉之苦。
  “等等!”就在李吏起身跟着一名护卫离开时,李云天猛然间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开口喊住了他。
  “王爷!”李吏闻言连忙停下了脚步,转身躬身向李云天行礼,不知李云天有何事。
  “你可认识布政使?”李云天盯着李吏打量了一番,随后有些狐疑地问道,他无意中发现李吏的容貌与朝鲜布政使司布政使李稷十分相似,故而有此一问。
  “那位大人是小人的父亲。”李吏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尴尬的神色,神情黯然地回答。
  “原来如此!”李云天暗自点了点头,怪不得李吏要被众学子推举为代表来上书,原来他竟然是李稷的庶子。
  在大明庶子虽然没有嫡子那般权势,但在家里好歹也是一个主子,分家的时候作为家族的子孙能分到一笔家产,一旦嫡子死亡或者无嫡子的情形出现,那么庶子就可以继承家业。
  但朝鲜国不同,李芳远制定的四大阶层间有着鸿沟般不可逾越的界限,按照“从母法”,朝鲜国的庶子终生都将是家里的奴仆,即便是嫡子死亡也无法成为家中的主人。
  除非,那些庶子能获得朝鲜王的赏识获得一官半职,这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摇身一变成为两班贵族,否则将一辈子成为奴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鲜国森严的阶级面前,庶子连喊父亲“爹”的权力都没有,只能跟其他奴仆一样称呼其为“大人”,由此可见庶子地位的可悲。
  “本王相信,你以后一定能令布政使刮目相看。”
  见李吏神色黯然,李云天微微一笑后开口勉励道,他这并不是在安慰李吏,而是真的看好李吏的前途,李吏能在数百名学子中脱颖而出来给他送联名书,这可不仅是单单因为他的父亲是李稷,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远超常人的社交能力。
  “谢王爷。”李吏闻言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向李云天道谢后离去。
  “王爷,朝鲜嫡庶之间的差异也太大了吧,再怎么说李吏也是李家的子孙,岂能被像奴仆一样对待?”等李吏走后,云娜不由得有些替李吏抱不平,即便是西域也不会将庶子当成奴仆。
  “这就是阻碍朝鲜国发展的最大症结,同时也是朝鲜国国内最大的矛盾所在,极端的嫡庶界限使得朝鲜国失去了朝气,变得暮气沉沉,迟早会品尝到苦果。”
  李云天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在他看来朝鲜国的“从母法”实在是太过偏激了一些,不仅湮没了李吏这样出身不好的人才,而且也使得朝鲜国官场失去了必要的竞争力,令那些官员尸位素餐,办事的效率自然低下。
  “王爷,看来取消‘从母法’和两班贵族的特权是人心所趋呀。”云娜闻言微微一笑,向李云天说道。
  “是呀,此事是人心所趋,对我大明接掌朝鲜大有裨益,但为了朝鲜的安定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要用文火来慢炖。”
  李云天伸手端起一旁放着的茶杯,一边悠闲地品着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朝鲜的那些两班权贵,免得他们在朝鲜并入大明一事上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