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199章

执宰大明-第1199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瞵y一事做出最后的判决。
  李稷和金宗瑞等支持李珦一方的官员们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已经从义禁府得到了不好的消息,李珦此次过堂凶多吉少。
  与之相对,李瑈和黄喜等人则暗自感到兴奋,他们自然也清楚义禁府的局势对李珦不利,如今就等着李珦被判有罪,然后李云天会奏禀告正统帝剥夺李珦的世子地位。
  只要李珦不再是朝鲜国的世子,那么朝鲜国内就无人能对李瑈构成威胁,李瑈对于继承朝鲜王信心十足。
  晚上,一家妓馆。
  李稷、金宗瑞和赵德等李珦一系官员齐聚在一起喝着闷酒,商量着该如何应对李珦过堂一事。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李珦这次十有**是在劫难逃,李稷等人虽然想尽了办法想要救李珦,但最终却无能为力。
  李云天不仅撤掉了李稷和黄喜等陪审,而且也加大了对义禁府的管控,李稷和黄喜等人虽然可以得到义禁府里的消息,但是却无法干涉义禁府里的办案。
  因此,事到如今李稷和金宗瑞、赵德等人不得不开始未雨绸缪,商议李珦一旦倒台后的事情。
  很显然,李珦要是出事的话受益最大的人是李瑈,而李瑈继承王位绝对会着手对付李稷和金宗瑞等人,他们现在必须要想办法进行自保。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瑈在发动癸酉靖难从侄子手里夺取王位后,将对他有威胁的官员悉数清除掉,其中就包括了金宗瑞。
  因此,以李稷和金宗瑞等人对李瑈的了解,李瑈继位后为了政权稳固很显然要除掉他们,他们现在必须要进行自保。
  “诸位,临瀛大君李璆聪慧过人、文采斐然,自幼就受到先王的宠爱,本官觉得可以推举临瀛大君来继承王位。”经过一番无比压抑的沉默后,议政府右赞成率先开口,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
  听闻此言,李稷和金宗瑞等人眼前顿时就是一亮,临瀛大君李璆是朝鲜王的嫡四子,李珦、李瑈和李瑢的亲弟弟,自幼通晓音律,在音律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不过,李璆醉心于音律,对朝堂上的争斗没什么兴趣,但这对李稷等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他们借助的只是李璆的身份而已,再者说了治理国家有他们这些臣子代劳,根本不需要李璆做些什么。
  “诸位大人,本官觉得右赞成言之有理,临瀛大君如果能继位的话必将引领我朝鲜繁荣昌盛。”左参赞金莱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率先开口表达了对赵德的支持,现在他们也只能依靠李璆来翻身了。
  李璆不仅是朝鲜王的嫡子而且已经二十一岁,非常适合担任王位。
  “可是,首阳大君已经在王位一事上占据了上风,咱们该如何做才能帮临瀛大君?”这时,礼曹判书申商皱着眉头说道,李璆固然是继承王位的绝佳人选,但他们要怎样阻止李瑈在李珦失势后继承王位?
  如果找不到合适理由的话,李云天肯定会向正统帝奏报,请正统帝封李瑈为新一任的朝鲜王,届时一切可都晚了。
  “本官觉得可以那当年兵乱的事情来做做文章。”申商的话使得现场刚刚轻松下来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赵德沉吟了一下,意味深长地开口说道。
  毕竟,李云天这次来朝鲜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彻查当年汉城发生的叛乱,找出究竟是谁弑杀了朝鲜王,而李珦遇刺案只不过是一个意外罢了。
  “虽然咱们都知道这件事情是首阳大君做下的,可现在手里却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申商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了不甘的神色。
  由于首阳大君做事缜密,再加上当晚形势无比混乱,故而李云天让人调查了许久但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这个时候,一旦李珦被证明与李瑢合谋陷害李瑈,那么李云天很可能会采纳李珦一方在兵乱一事上提供的证供,届时李珦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只要首阳大君在此事上有嫌疑,那么忠王爷就不会贸然让其继承王位。”
  李稷沉吟了一下,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人后说道,“相对于首阳大君,临瀛大君的身份更为清白,更容易被忠王爷接受。”
  虽然李璆的资历和势力比不上李瑈,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没有陷入当年汉城兵乱事件中,这使得他不可能成为弑杀朝鲜王的人,故而由他继承朝鲜王的话不会有任何的麻烦。
  “可是,咱们要如何来行事?”申商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问向了李稷。
  金宗瑞和赵德等人也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稷,想知道他有什么好法子来推动这件事情的进行,进而使得李瑈陷入到弑杀朝鲜王的是非漩涡中。
  “除了世子外当晚还有别的人逃离王宫,如果他们肯出来作证的话那么首阳大君身上的嫌疑就无法洗尽。”李稷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世子身边就有当时从主上殿下的宫殿里逃出来的人,这次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领相,你的意思是让主上殿下宫殿里的幸存者来指证首阳大君?”赵德立刻清楚了李稷的意思。
  “据本相所知,还有一些经历了王宫巨变的人逃出了京城,咱们只不过抛砖引玉罢了,届时只要能找到那些逃走的人首阳大君就将罪责难逃。”李稷双目闪过一道寒光,点了点头后冷冷地说道,他要狠狠地在李瑈的背后捅上一刀。
  “如此甚好。”赵德等人闻言纷纷表示了赞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毁坏李瑈的名声,使得李瑈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李云天的认可。
  金宗瑞的眉头微皱了一下,随后脸上流露出无奈的神色,虽然他并想做这种阴险龌龊的事情但也无可奈何,一旦要让亲明的李瑈继承王位的话那么朝鲜国四郡六镇的兵力可就完了。
  因此,金宗瑞唯有支持李璆继承王位,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四郡六镇的朝鲜兵。
  “老爷,咸镜道来的急报。”由于兴致不高,故而酒宴结束后金宗瑞并没有像李稷等人那样在妓馆留宿而是选择回家,刚进家门一名家里的下人就拿着一封急件火急火燎地迎了上来。
  “急报?”已经有些醉意的金宗瑞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按理说东北六镇现在已经没什么麻烦,怎会在这个时候又给他送来一份急报。
  带着心中的疑惑金宗瑞打开了急报,当看清急报上的内容后脸色刷的就是一变,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可……可恶!”随后,金宗瑞把手里的急报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脸上由于生气变得通红。
  东北六镇的这封急报跟金宗瑞藏起来的军粮有关,也不知怎么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袭击了军粮所在地的士兵,将军粮一粒不剩悉数抢走。
  这还不算,就在军粮失踪的两天后,东北六镇对面的明军忽然向东北六镇所在地的百姓开仓放粮,赈济当地的百姓。
  根据负责看守军粮武官的禀告,明军赈济的那些粮食好像就是东北六镇失窃的军粮。
  很显然,有能力把那些军粮运走的人除了明军外别无他人,明军不仅抢走了那些军粮而且还用其收买当地百姓的民心,金宗瑞心中当然万分气愤。
  可生气归生气,金宗瑞对此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在东北六镇的账面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批粮食,这使得他有气也无处可撒。
  由此一来,金宗瑞就失去了他赖以依仗的杀手锏,东北六镇的后勤物资命脉将完全掌控在了明军的手里,这使得东北六镇变得非常被动,金宗瑞的心情随之变得异常糟糕。


第1299章 义禁府审案

  讲武堂汉城司务处,会客厅。
  “王爷,此次堂审事关重大,下官希望您能坐镇督审。”柳尚民放下手里的茶杯,向李云天一躬身后微笑着说道。
  柳尚民这次前来拜见李云天是为了即将举行的义禁府堂审,因为要给李珦和李瑢过堂,所以他希望能把李云天请到堂审现场,以减少受到的外界压力。
  “柳议政,本王既然把案子交给了你,那么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审,本王不便再去督审。”李云天自然清楚柳尚民的来意,一边品着香茗一边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本王会让副官前去听审。”
  “多谢王爷。”柳尚民闻言心中顿时大喜,连忙向李云天躬身道谢。
  他这次来就没指望把李云天请去堂审现场,只要李云天派一个代表前去压阵即可,届时就能镇住李珦和李瑈阵营的官员,免得办案时受到他们的干扰。
  对于李云天口中的“副官”,柳尚民自然知道指的是云娜,如果云娜去的话肯定没人敢在堂审的时候滋事。
  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李珦的案子拖了这么久也该到了结的时候了,近来李稷和赵德等人频繁聚会,看来他们忍不住要出手阻击李瑈,汉城会变得越来越热闹。
  这次义禁府的堂审柳尚民准备把汉城三品以上的官员请来听审,毫无疑问,李珦的案子在汉城万人瞩目,与其让外界暗自揣测倒不如把堂审公开,这样也就能少了许多流言蜚语。
  就在柳尚民审理李珦案子的前一天,谁也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几名自称景福宫宫女和侍卫的男女忽然出现在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的大门前,跪在大门前用手举着一份用鲜血写成的状子高声控诉着首阳大君阴谋叛乱,弑杀朝鲜王的恶行。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件事情旋风般传遍了汉城的大街小巷,成功吸引了百姓们的兴趣,使得朝鲜王被杀的话题再度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云天让人把那几名男女带下去审问,很快就从他们携带的随身信物上知道他们当真是景福宫的宫女和侍卫,当年叛军攻占景福宫时幸运地逃脱,历经艰辛找到了世子李珦。
  这几名宫女和侍卫是李珦指证李瑈发动了弑杀朝鲜王叛乱的最重要证人,可惜的是李瑈手中也有景福宫的宫女、侍卫以及宦官,作证时李珦发动的叛乱。
  如此一来,李云天就没有办法采纳李珦和李瑈所提供证人的证供,很显然他们与李珦和李瑈关系密切,朝鲜王被杀后就跟在了李珦和李瑈的身边,因此所提供的证供有造假的可能。
  事到如今李稷不得不动用这几名来自景福宫的证人来阻击李瑈,即便是李云天不会采纳他们的证供也能把汉城的这淌浑水搅得更浑。
  与此同时,李稷加紧了寻找那些从叛乱中逃生的景福宫的下人,他相信当晚景福宫肯定还有别的人逃出去,因为种种原因藏身于民间,只要找到了那些人他就能反败为胜。
  很显然,李云天更相信那些藏在民间的景福宫人员的口供,只要他们能证实当晚攻进景福宫的士兵是李瑈的手下,那么李瑈就将难逃一劫,临瀛大君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朝鲜王最佳的人选。
  首阳大君府。
  “可恶的家伙,他们竟然如此下作用这种方式来中伤本大君。”李瑈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面上,冷冷地向坐在一旁的黄喜说道,“左相,你觉得忠王爷会中了他们的诡计吗?”
  “忠王爷是何等的英武睿智,岂会中了这种上不了台面的雕虫小技!”黄喜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回答,“忠王爷信不过大君和世子殿下找来的那些证人,如果他们无法提供新的证人,那么忠王爷是不会理会他们的。”
  “对了,找到那些漏网之鱼没有。”李瑈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随后想到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