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首席外交官 >

第92章

首席外交官-第92章

小说: 首席外交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年轻的军官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沈哲给拦了下来,沈哲又笑笑,问掌柜道:“这董三爷家大业大,怎么还么给自己纳个几房妾室。”

“妾室?”掌柜的撇了撇嘴吧“那董家的大院子里面能没有妾室,怕是连董三爷自己都忘记了自己总共去了几房老婆,小老儿可敢打包票,连紫金城里头的万岁爷还没这个董三爷有眼福。”

沈哲听着心想:那必须的,同治皇帝本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五个媳妇,还都不是自己做主选的,要数这方面的股份,在他拥有皇子的高贵身份的同时就已经被他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给抵消去了。

掌柜的嘿嘿一笑,笑的有些不怀好意,但仍然掩盖不住他那张黝黑的胖脸透出的敦厚,憨实,沈哲只听掌柜的又说:

“这位小哥一看就知道是还没有成家的人,等客官自己成了家那就知道了,女人啊,那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妓,在标致的美人那一抱回家里头,也没有青楼里的姑娘有味道。”

沈哲一听就笑了,淡淡道:“原来着真正的董府是在秦楼楚馆呀,那不知道店家是否可以明示是哪个烟花之地呢。”

沈哲说着,不失时机地将腰间的官牌亮出了一个角。

掌柜的人憨厚,但眼不拙,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虽然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但是敢这样地亮出来给他看,就知道这应该是一个能够压得住知县老人的人物,有仔细回忆了一番这一群人的口音,虽然都是标准的官话儿,但是都多多少少似乎带着一些京腔,看来还是京城里头派下来的官老爷,在掌柜的看来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当上京城能当上京城里的大官,那这个年轻人的身世背景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当朝大员之后,总是是出身显赫,远非常人能想象之;不由联想到了最近关于那个要来山东督办渤海新海禁令事宜的钦差大臣,听人所这个钦差大臣也是年纪轻轻,弱冠之龄,是湘淮军中高官之子,甚至和声名赫赫的封疆大吏林则徐还沾亲带故,其本人因为精通洋务之学而被皇帝和圣母皇太后所赏识甚至还被年纪相仿的小皇帝因为心腹。

掌柜的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起初他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的五官深刻,长得有些像西方人,要么也就是岭南福建那边的人,之所以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像西方人,他有点欧化的长相倒不是重点,分明是这个年轻人的举手投足间的神色气质都与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西方人很是相似。掌柜的有点儿被自己的想法吓到,难不成,这个人就是准备去督察渤海的钦差大臣。

掌柜向沈哲投去了一个询问式的目光,沈哲心领神会地点了一下头,掌柜见状立刻满眼的感激之情,一副盼到救星的样子,弄得沈哲自己也顿时有点儿莫名其妙地骄傲,在受到一个素未平生的平民百姓依赖信任的时候其实比受到皇帝的赏赐更能让他感受到这个职位的威严和荣耀,后来再回想起来,那大概是自己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作为一个掌权之人,权力所能带给他的价值,那就是这个世界的公正与不公正仅仅是他一念之间的事。

不过在那个时候,沈哲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而他之所以会管这件事,也并不是为了大发慈悲,总体而言,沈哲并不是一个喜欢管闲事的人,对于这种“土皇帝”他也认为是这个时代总会出现的情况,完全没有绿林好汉路见不平就非得要拔刀相助的情怀和气魄,他最终做出插手的决定,完全是因为这个董三爷实在是点儿太背,在沈哲心情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来招惹了他,而且还当着那些跟了他沈哲没有多长时间的禁军的面儿上,这就让沈哲很下不来台,而最重要的是,他不能给这些武夫留下一个软弱无能,妥协退让的印象,影响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声誉,所以,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沈哲的前途需要,他此次非得那这个董三爷开刀不可,当然虽然在沈哲的主观上没有多少要为民除害的意思,但客观上他的确也是帮助当地的老百姓解决了这个恶霸。

而老百姓往往是单纯而善良的,他们不会去过多猜想上层的主观想法究竟是什么,只要帮到了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一点儿也不想想,如果不是上级的疏于管理,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要受那么长时间的罪。

青城县的知县原本以为今天会跟往常一样空闲,除了要留心那个年轻的钦差大臣是不是取到从青城县以外,就再没有什么好操心的了,要说这个钦差大臣,他可是盼了好久,他是个地头蛇,知道自己那点儿家族势力当个知县不难,但是要再往上爬可是够呛了,但是在官场混的人谁不像平步青云,封侯拜相,十多年前捻军之乱的时候倒是有过好机会,但是偏偏他是个书生,而且是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也没有曾国藩那样的强人来教导提拔他,而他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公子哥儿,又是极为怕死的,总之这个升官发财的机会就被他生生给他错过去了,现在再想有所作为怕是不大可能,只能别的方面用心思,想法子,而在官场里,最快的升迁方法,除了建功立业也只有巴结上级,可是他区区一个知县,能巴结到的上级也就只有知府,可是偏偏武定府的知府自己也是前路未卜,整天忙着打点各路关系,自顾尚且不暇,对他当然是礼照收,希望照给,兄弟照当,就是事情不给办。

知府再往上就是巡抚,他迄今为止连面都没见过。山东省此时的巡抚是丁宝桢,湘淮军的人,而在整个山东省境内,湘淮系的地方官当然是自己抱团,自己的几个老部下他都解决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招呼一个青城县的地头蛇。

因此,这次的钦差大臣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和湘淮军搭上关系的机会,他老早就打听好了,这次的钦差大臣虽然年轻,如今也不是什么大官,但绝对是整个湘淮系官员里面,论年龄,论背景,论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潜力股,又得到了年轻的皇帝和圣母皇太后的待见,那还能有错,最主要的是,这位年纪轻轻的钦差大臣至今还没有娶媳妇儿,而他的家里又恰恰有一个年方二八,如花似玉,点儿正条儿顺的闺女,他当然不会奢望能让人家真把自己的女儿明媒正娶了,但是能当个妾室总是可以的,再怎么着那也是有了亲戚关系,如果在想象的理想一点,自个儿的闺女给他们沈家添了长子,那他虽然不能大大方方堂而皇之地以泰山岳父大人自居,但好歹那也是他沈哲长子的姥爷,身份又一次会被抬高。

知县老爷一边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一边不忘好好调教自家的闺女,甚至为了女儿可以名师出高徒找来了专业人士——青城县里最有名的窑子里的花魁来手把手的教自己未出阁的闺女怎么勾引男人,这位知县小姐前几天还知道红个脸什么的,后后来也疲了,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打情骂俏起来那一个顺嘴顺手,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知县老爷觉得自己的政治梦想又多了一个筹码。

现在是只等着钦差大人过来的时候,上演这出美人计,可是左等右等,没见着什么钦差大臣,反而等来了自己的小舅妈,这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老半天才把事情讲清楚,原来是他的小舅董三爷被人抓走了。

知县老爷闻言勃然大怒,想来这青城县里是有谁有这么大胆量敢在知县老爷的头上动土,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在说,他舅舅身边的那些家丁打手什么的都是吃白饭的吗?他舅妈此时也不避讳,说她相公当时在青楼里,结果就有人带着十几个人闯进去了,抓个人还有模有样,像是些当官的,听回来的家丁说,听口音也不像是山东人,好像是京城的。反正这么一伙人把他舅舅一绑,就出了城。

知县老爷听到这儿,已经觉得事情不对劲儿,手心儿里面直冒冷汗,忙问他舅妈说有没有人知道是往哪儿走的,他舅妈磕磕巴巴地回答说,有人说看见那帮人往西边走了,知县老爷起先松了口气,心道,原来是西边儿,这就好说了,如果是钦差大臣那应该往东边的登州走才是,怎么往西走,肯定是有人假冒官员,把董三爷给绑架了,正寻思的是不是跟知府大人联系联系接几个会办案的不快来帮帮忙,却猛然愣住了,脸色煞白,弄得一边儿的董夫人更加不知所措,知县老爷颤颤的喝了口茶平复自己的心情,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伙人不往东走而是往西走了,因为只要从青城县往西一过河就到了惠民县,而惠民县恰恰就是武定府的府衙所在地。

知县老爷刚刚赶到武定府衙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回是凶多吉少,穿着皂靴的官差在大门的两边站着,竟然没有一张是熟面孔。

但即便如此,知县老爷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这要是连自己的亲舅舅都老不出来,他在青城县的脸面还往哪里搁呀。

知府大人磨蹭了半个多时辰才出来见这个跟自己关系尤为亲密的下级,虽然是强压着火气,但是脸色已经是非常不好看。听这知府老爷道明来意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打发左右跟班的出去又就开始砸砚摔笔的大发雷霆,虽然是估计着自己文化人的身份没有破口大骂,但是整体而言就是一副六亲不认,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势。

这青城县的知县老爷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见这样那也不客气,嘴上仍然是一口一个大哥的套近乎,但是历年来给知府大人供奉的银两金玉,那也是一件一样,时间地点俱全,一依缁一珠历历在目。末了,知县老爷表示,大人您看,兄弟从前也没麻烦过您老人家什么,可是这次不是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您老人家提点提点,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知府大人一听登时火冒三丈,也管不得自己书生风雅,拍案而起,喝道:“你小子还敢说我没哟帮衬过你,本官老早就告诫过你要你收敛一点儿,平时你不听也就算了,这次,上面派人来这件事,本官可是在半个月前就跟你透露过,你还不做出点儿样子来,你还想让本官怎么提点你,这就是烂泥都不知道已经砌成几堵墙了,偌大一个青城县,上万号的人,你那个缺心眼儿的舅舅怎么这么会看人呢,一得罪就得罪了钦差大臣,‘运气’这么旺得赶快去赌馆里压一把大的呀。”

知县老爷被堵的是哑口无言,但仍然是心有不甘,毕竟和这个知府大人的关系那可是每年用白花花的银子给对起来的,不能说“情”比金坚,但是总不至于这么脆弱,于是嘟哝着说:“可是这人,属下……,还请大人帮扶帮扶。”

“你还想捞人?”知府大人这回不怒反笑,拍着知县老爷的肩膀颇有要称兄道弟的热乎劲儿“这次可不是作大哥不想帮你,只是现在这事儿大哥说了也不算,跟你说句实话吧,您家的老爷子也就是暂时收押在武定府,门口那些人你也看久了,就是明天要押你家老爷子去济南府,整个案子由巡抚大人亲自督办,说不定还要上奏刑部呢,得了得了,临了临了,你们家还有机会在皇上面前露个脸儿啊。”

知县老爷呲牙咧嘴地继续死缠乱打:“就是皇太子也得讲个真凭实据吧。”

知府大人摇着头冷笑道:“老弟你是真有自信哪。”

说着便从案上随手翻出了一个文案,在桌子上摊开。

之间那个文案之上,用小楷书写得规规整整,仔细看下去,竟然都是他小舅舅——董三爷的罪状,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