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我们和世界画风不一样 >

第171章

我们和世界画风不一样-第171章

小说: 我们和世界画风不一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至少要把人接出来!”
  说到这里,赵谦筍也是一脸的苦笑。
  “为了迅速有序的撤离,上面还给我们搭配了铁道公司的几位同志,全部都是春运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手。”
  “技术上我们插不了手,但是该做的是一定要做好的。”
  说着,两人同时看向了高高挂在鸭子帆桅头上的那一圈黄纸,越看越觉得心中没有底气。
  黄纸轻飘飘的,一阵风就能给吹走了,靠这个真的能行么?
  新·霸王鸭扬帆起航,可是远在蓝星另一边的那块土地,现在却并不像南海一样风平浪静。
  作者有话要说:  缓慢恢复中,总之……先更了再说吧!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国行动(三)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枪声响了一整夜的库玛度市终于安静了下来。
  王小山看着天边那微微露出来的一丝亮光,只觉得眼睛干涩的已经开始睁不开。
  这是混乱开始的第十天,喜欢白天睡大觉的交战双方似乎已经拼的没了力气,纷纷龟缩在自己的掩体中休养生息,为几乎成为废墟的城市带来了短暂的安宁。
  然而王小山却是知道,这样的平静并不能维持很久。
  不久之后,当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某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人会趁着停火的间隙走出来,他们同样有枪有武器,但枪口却永远指向平民和外国人。
  他们没有信仰也不为了什么理念,他们只是喜欢劫掠的暴徒,手段却和三不管武装分子们一样的残忍。
  王小山真的很害怕。
  他是华国某国有施工队驻马斯特拉姆项目中的一个小小瓦工,也是万千出国务工大潮中的一员。他今年刚刚25岁,从小不爱读书,高中毕业就跟着村里的哥哥们出来打工,迄今为止已经有六七年的光景。
  国外的月亮并不圆。
  虽然他们公司承建的是华国援助马斯特拉姆的基础建设项目,可是工程从一开始就进行的并不是那么顺利。
  不说饮食和建设的环境根本就没办法和国内相比,但就是语言不通生活单调寂寞无聊这样的负面情绪,就已经让这个刚刚25岁的小伙子很难适应了。
  以前都是在国内的工地,总觉得干的多拿得少不划算,可是现在想想,那样平静安宁的环境简直就是天堂一样!
  至少,他在抱怨吃的不好活多钱少的时候,不用担心会不会被什么地方忽然飞过来的弹片打掉半个脑袋!!
  想当初,自家大哥当兵去了南海上的一座小岛,他还笑着说那里除了海连个说话的都没有,真是没事自己送过去遭罪了。
  可是现在,他宁愿去那个什么叫红薯岛的地方遭罪,也不想在这个战火遍地的异国他乡多呆一分钟了!!
  等待撤离的这些日子,王小山看到太多太多在冲突中丧生的马斯特拉姆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抱着什么信念死去的,他们只是普通人,有几个还曾经和他们的营地做过生意。
  就是在这样一个石油遍地的国度,这些人没能过上狗大户一样的土豪生活,反而每天不得不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只为找到足够活下去的食物和水源。
  随着武装冲突不断的加剧,许多到马斯特拉姆工作的外国人也开始受到了波及。
  华国在马斯特拉姆的援助项目大部分都是没有附加条件的,所以很多马斯特拉姆人都对华国人的印象不错,至少他们无意去破坏已经建设的项目,毕竟人可以撵走,但是东西还是要好好的留下自己享用的。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大西洋洲和大米国在马斯特拉姆的公司。
  王小山前几天还见到了一批准备前往中央区机场的白种大西洋洲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憔悴落魄,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往日的风光。
  “你们还不走吗?现在大部分机场已经被摧毁了,陆上边界太过危险,在机场等也许还有希望。”
  “国际联盟很快就要出兵干涉马斯特拉姆的战争,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
  带队的大西洋洲人担忧的说道。
  暴徒在武装冲突开始后就袭击了他们的总部,他们中甚至有人受伤丧命,能逃离这个鬼地方是所有人唯一的念头。
  “谢谢,我们还在等撤离的通知,祝你们一路顺风。”
  负责项目的副总马友明诚恳的说道。
  “什么?你们等撤离的通知?谁会通知你们?使领馆么?”
  队伍中的一个大西洋洲人惊讶的说道,看向马友明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个疯子。
  “我们收到使馆的消息,说要我们使用商业方式自行离开,马斯特拉姆的形式不可能整体撤离了,你们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他觉得这群华国人疯了,脑子一定是被什么胶水黏住,完全不会转动。
  看看他们有多少人?几千个!!这么大的队伍,别说一辆飞机装不下,就算是把马斯特拉姆机场全部包下来,也要几天才能运送完毕。
  现在中央区虽然还有完整的机场留存,但是已经几乎没有飞机能够穿越战区的交火飞进来了。
  大家等待的,不过就是一个幸运的机会,或是国际联盟控制局势后,能够再次组织撤离计划。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知道希望渺茫,只能祈祷政府军或是反政府武装能够扛得住三不管武装分子的进攻,要知道那群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呢!
  大西洋洲人的车队走了,王小山忽然发现,营地里的气氛更加的低迷了。
  之前一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除了不想死在异国他乡之外,还有心中隐隐的期待和希望。
  华国海外项目多,电视上也经常会报导撤侨的情景,他们这么多人,所以国家应该不会放着他们不管的。
  可是听了刚刚那些大西洋人话,大家的心中忽然就不那么确定了起来。
  会不会做,和能不能做到,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课题。
  机场没了包机下不来,路上通道到花骆驼国,不但要穿越危险的交火地区,还要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几乎就是九死一生的选择!
  海?
  马斯特拉姆有海么?
  “有根哥,你说……咱们还能家去么?”
  晚饭之后,王小山靠着墙,偷偷和自己的老乡抹眼泪。
  “我想我爹妈,想我哥了。”
  “早知道,我就好好把书念完,在老家找个卖力气的活干干多好,还能顺带着照顾着家……”
  压抑绝望的情绪在蔓延,枪声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着人们的意志,许多人夜不能寐,看着隐隐泛红的天空无声的流泪。
  想回家。
  第十一日的清晨。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一大早就是阴沉沉的看不到太阳,有些微凉的风带着还没散去的硝烟味,在这个已经快成为废墟的城市里游荡。
  沉寂了3天的通讯忽然响起,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华建集团!华建集团!请报告你们在库玛度市的具体方位。”
  “我是华建!我们现在已经将全部的员工集中在库玛度市西北郊政府援助本地居住改善项目营地。”
  华建项目负责人马三奇立刻回答道。
  “你们的人员是否有遗漏?”
  “没有!我们在一周前已经通知所有的营地向库玛度靠拢,昨天全员都已经到齐,无一遗漏!”
  说到这里,马三奇也很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作为华建集团在马斯特拉姆项目的总负责人,武装冲突开始之后,他这颗心就再没放下过。
  他们集团在本地的项目多,地区还分散的很远,大的几千人,小的几十人也是有的。
  马三奇早在武装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就决定全员集中,那时候公司内部还有人骂他胆小怕事没有担当,是个没什么魄力的软蛋也当不起一个项目公司的总负责人。
  这些难听的马三奇都默默的忍了。
  被说风凉话也不会死人,那些“有魄力”的人更是不会亲自到马斯特拉姆来的,项目部出了事最后还是要他自己负责,当然“敢冒风险”。
  马三奇才是要对全部员工负责的人,所以他懒得理会那些风言风语,直接就拍了板,将全部的人都集中到相对安全的部落聚居区库玛度。
  凭借着这个决定,他们的转移堪称是有惊无险,哪怕是再晚个三四天这一路上绝对不会走的这么顺利。
  只是马三奇也没有想到战争的推进会这样的迅速,眼看着作为库玛度的部落武装也成了参战方,马斯特拉姆似乎已经没有了安稳的地带。
  这些天他们也能时不时的收到使馆的通讯,可迟迟等不到撤离的通知,马三奇也不禁急火攻心。
  “现在命令你们马上组织队伍向哈吉拉进发,国内已经派船前往哈吉拉,请你们做好充分的转移准备,有序组织公司人员到哈吉拉待命。”
  “如果有余力的话,你们要同时协助组织其他华资公司人员尽快撤离!”
  还是电话里的人声音嘶哑,但是说出来的一字一句都带着兴奋,听的马三奇周身的毛孔都忍不住张开,血液刷的一声就冲上了头顶。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是!我们马上行动!”
  他几乎是抖着声音回答了对方,丝毫没有去思考,这个撤离的命令究竟有没有可行性!
  哈吉拉!我们就去哈吉拉!
  放下海事电话,所有人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有太多的事需要做了。
  撤离的车辆改装成更加安全的防暴车,收拾工地,将那些重要的装备转移,贮备好足够的食物和水,找到趁手的武器,联系部落武装护送……
  没有人闲着,就算是一时没有被分配到工作的人,也在不停的自行寻找需要帮忙的地方。
  等待着这么久,看到大西洋洲,大米国撤离的车队,大家的心中都燃着一把火,却完全没方向施展,只能在担忧和恐惧中熬时间。
  现在好了,使馆通知他们去哈吉拉,那里一定有船在等着他们,是军舰也说不定呢!
  “隆盛,隆盛,这里是华建集团,你们现在在哪个方位?”
  一边指挥着下面的人积极准备,马三奇一边拨通了隆盛公司老总李龙胜的电话。
  隆盛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在马斯特拉姆承建了一处小型污水处理厂,距离华建所在的库玛度市并不远。
  他们人少机动,只要能在预定时间赶来,跟着华建的车队一起去哈吉拉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我们预定后天出发,你们收拾一下马上前往我们的营地,大家一起去哈吉拉!”
  马三奇有陆续联系了他能联系上的所有华国工程项目队,很快,一切准备就绪,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奔赴库玛度的华建营区。
  “出发!”
  那一日,十九辆重型卡车、挂车组成了华国撤离马斯特拉姆最大的一支队伍。
  打头的车上正坐着几个项目公司的负责人,马三奇开车,他身边的副驾驶座位上,坐着的则是这一次撤离的向导马斯特拉姆人贝拉拉。
  通往哈吉拉的道路并不平静,大部分公路和城镇已经成为反对派武装和政府军的交战区,还有一些被部落武装占据,他们必须要和各个势力派别的人打交道。
  “要不然我们花点钱顾酋长的武装吧?”李龙胜悄声说道。
  就刚刚出发的那一段路,李龙胜的心就像是坐着过山车一样的忽上忽下,冷汗直流。
  原本只能在教科书和大米国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