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书剑长安 >

第153章

书剑长安-第153章

小说: 书剑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长安也隐隐约约从这些难民的口中知道了些东西。

这些难民都是从西岭关外涌入的,听闻如今蛮族王庭召集九大氏族,集结了近三十万大军东进。武王浮三千将远云关拱手相让,退守西岭不出,北通玄、红玉、朗狐、蔡云四位神将自己手上的十八万人马与蛮军在永宁关外鏖战,前段时间更是损兵折将,朗狐蔡云死于乱军,北通玄身受重伤。十八万大军如今死伤惨重只余八万不到。

而蛮军却愈战愈勇,每日皆在永宁关外叫阵,恐怕不日便得强攻。

西凉的民众自然是人心惶惶,每天都有大批的难民背井离乡从关外涌入关内。

可浮三千却只管着放人,从未相关安置这些难民,任由他们在这中原大地流窜。

如今从这西江城一隅便可见西凉如今是何等局势。

苏长安倒是心中对于这些流民很是同情,但是他现在自顾不暇又哪还有余力管得了他们。

他只是想着快些医好自己的内伤,再在北通玄死前找到他,解除自己身上的神血之患,方才有余力做些其他的事情,否者一切都是空话。

这样想着,那在一旁巡视的一位军官却忽的皱了过来,指着他身旁的青鸾大声呼喊道。

“唉!你!出来!”

苏长安一惊,青鸾亦是一愣,但犹豫片刻之后,还是依他所言走了出来。

那位身着甲胄的士卒皱了皱眉头,很是不悦的看了苏长安一眼,说道:“我唤她出来,你跟着干嘛?”

苏长安顿时脸上堆满了笑意,赶忙低着头说道:“军爷,这是我家贱内,自小生了病患,不能言语,军爷有何想问的,我待她答了便是。”

这是在来的路上苏长安早先便于青鸾商议好的对策,毕竟青鸾不善言辞,保不齐会出什么纰漏。

“哦?”那军官狐疑的上下打量了一番二人,眼露淫光,又用手中的长刀指着青鸾说道:“你,把面纱摘下来!”

这样从西凉讨来的难民他见得许多,而这位女子虽然遮着容貌,但是就从她那双漂亮的眼睛,男子也约莫知道这女子绝对生得不俗,遮着容貌反倒有几分掩耳盗铃的意思。

若是真如他所料,待到他见了女子容貌,觉得合了心意,再将之带回去淫乐一番,然后以此为筹码,将这夫妻二人放进城中,想来对方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这样的事情,他在这些日子里干得可不少。

毕竟乱世,人命如草菅,更何况区区贞洁,又有几人会真的在意。

他这般想着,眸子里的淫光更甚。

青鸾虽然修为跌落,但毕竟曾经是一位星殒,男子的神态落在她的眼中自然是瞒不住她,她心头不喜,就要提剑斩了他。

但好在苏长安眼疾手快,不着痕迹的按下她提剑的手,再次迎上男子,笑着说道:“我家贱内生得丑陋,带上面纱便是怕污了军爷的眼睛,不若军爷大人有大量,放了我夫妻二人进城,小的必有厚报。”

说着,苏长安身子也向前跨出几步,手上不着痕迹的向着这军官的手里塞入一荷包银两。

那军官脸色微微一变,手中轻轻掂量了一下,便感觉到这分量不小。

他又一次上下打量了一番苏长安二人,神情似有松动。

就在苏长安暗以为对方会将他们放行之时,这位男子却脸色一变,大喝一声。

“来人,把这两个蛮族奸细给我抓起来!”

他话音方落,周围本来围着的难民慌忙退去,一拍重甲士卒如潮水一般涌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这便是苏长安经验尚浅,这一手还是当时来长安时,与刘大宏学来的。

只是,他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有道是财不露白。

若是他只奉上一二两纹银,这军官说不准便放了他们,可是他这一出手将那从那些逃兵身上搜来的数十辆白银尽数奉上。

这军官定然便将他认作肥羊,又如何能放过他呢?

苏长安也是在这时才想通其中的关节,只可惜为时已晚。

若是被这些军官抓去,若对方只是求财也就罢了,可若是被查出了身份,甚至祸及青鸾,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苏长安不敢赌这一把,所以,他眉目一沉,望了青鸾一眼,二人心有灵犀,便在此刻握上了刀剑,一脸寒霜的看着这些士卒。

第十一章 病入膏肓

“怎么还想动手?”那军官模样打扮的男子上下瞟了苏长安二人一眼,眼神轻蔑。

为了不引人关注,苏长安一直将自己的修为压制在聚灵左右,这士官修为不过繁晨,自然看不出苏长安的深浅,还暗以为苏长安二人不知死活,妄图与他们动手。

他脸带冷笑,一声令下,周围的士卒们便应声而动,将苏长安与青鸾团团围住。

苏长安的眉头皱得更深,这些士卒的修为自然不高,若真是打起来,都无需他出手,青鸾一人便能将全部放倒。

他担心的是,这一旦真的动起手来,惊动了城里真正的高手,那就得不偿失了。

为今之计只有带着青鸾杀出重围,离开西江。

只是可惜的是,他这一身内伤过了西江之后恐怕就难以找到人来医治了。

虽然目前看来这些内伤只是让他无法修行,但再这么拖下去却保不齐会有什么后患。

可如今也顾不得这些,只有先逃出这里再作打算。

青鸾也是明了了苏长安心中所想,手中长剑清鸣,这就要出鞘饮血,却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住手!”只听一声轻诧,数位骑着高头大马的身影绝尘而来。

“吁!”为首的身影一拉马缰停在了诸人身前,看得出他在这些士卒中地位极高,那些方才还趾高气扬的士卒连忙躲开,脸上却没有丝毫愤怒,反而是一副冲撞了他的惶恐。

“你们围在这里所为何事?”坐在马背上的男子如此问道。

那为难苏长安的士官脸色一白,半晌之后方才支支吾吾地说道:“小的只是按照惯例想要盘查他的来历,谁知道此人不识好歹,竟然想要出手伤我,故此方才唤来士卒将他围住。”

马背上的身影闻言眉头一挑,却不去看那士官,反而是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苏长安二人。而苏长安亦在这时,抬头打量起他来。

二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却都毫不退让的对视起来。

他身穿一件鸦青色蜀绣锦衣,腰间绑着一根同样青色仙花纹银带,一头乌黑的长发被他自然的盘起,一双似藏星辰的眸子里光芒深邃,体型颀长,当真是风度翩翩却又英姿飒爽。

“是这样吗?”男子朝着苏长安问道。

“不是。”苏长安摇头。“他称我们是蛮族奸细,在场诸人皆可作证。”

男子的闻言眯起了眼睛,再一瞟周五那些难民们脸上畏惧的神色心里便有断论。

当他再次转头看向那一脸惶恐的军官时,他眉目里所裹挟的寒意足以让苏长安这种习惯了北地常年积雪的人感到心颤。

而那位军官的反应更是不堪,他几乎想也没想的猛地跪下,伏首贴地,几乎是带着哭腔一般地说道。

“观大人,小人知错,小人知错!”

“知错?”被称作观大人的男子眉目一沉,那便打入天牢,送去西凉吧。

那叩首的男子闻言身子一震,就仿若被人判了死刑一般,开始瑟瑟发抖,嘴里更是一个劲的惊呼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但是,很显然,这位观大人丝毫没有再听他半句话的意思,他只是摆了摆手,他身后那些马背上便跃下两道身影,擒着他,向着西江城里走去。

那青衣男子自此再未有去看那士官一眼,而是掉头看向苏长安,数息之后方才沉着声音,异常认真地说道:“你有病。”

“你有药吗?”苏长安反问道,神情同样很认真。

“略通药理。”男子捋了捋自己下巴处并不存在的胡须,说道。

“你要多少钱?”一旁的青鸾闻言却是按耐不住,出言问道。

“原来你会说话?”男子瞟了青鸾一眼,故作惊讶地说道。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我不要钱。”

“那你想要何物?”苏长安问道,神色再次变得警惕起来,身子也下意识的将青鸾护住。

男子将这样的情景看在眼里,暗觉好笑。他说道:“放心吧,就是你家娘子生得再漂亮也抵不过我家中的成百上千的娇妻。我所求不是财,亦不是色,而是你这个人!”

“我这个人?”苏长安一愣,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他暗以为,莫不是此人已经认出了自己的身份。

“放心,我不关心你究竟是谁,亦不在乎你的过往,我只是希望你在我为你疗伤之后,能替我做一件事。”男子似乎看出了苏长安的担忧,笑着说道。

“什么事?”

“守一座城。”男子眸里的光芒在那时忽的亮了起来。

“什么城?”苏长安又问道。但他心底的疑惑却因此愈发沉重。

“莱云!”

莱云?苏长安在心底默念一遍这个名字,似乎是关外的一座城池,隐约间他曾听人提起过,于是他望向男子,终于问出了他心里最大的疑问。

“为什么是我?”他身上带着伤,修为不过太一,若是男子不认识,并没有理由将这样的事情交由他手。虽然他不通军事,但也知道如今西凉战局有累卵之危,若是随便交与一位素不相识之人,这未免也太过草率了。

男子一眼便洞穿了苏长安的心思,也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又笑了笑,温言说道:“我请你不是作将,而是做卒。”

末了。他又想了想,眸子一眯,里面的光芒骇人:“死卒!”

苏长安的身子一震,暗觉荒谬。

正要说些什么,却听那男子的声音再次不急不缓的响起。

“你近来是否常常卯时三刻惊醒,胸闷气喘,灵力运行不畅?”

“可否食不得油腻?多食便觉心慌?”

苏长安的到了嘴边的话猛然止住,看向男子的眸子里光芒闪烁不定。

“可否找过医师诊断?”男子眯着的眼睛里笑意更甚,话里的寒意也随着眼角的寒意变得森然。

“他是否与你言道,病入膏肓,非药石可医?”

此言一出,苏长安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紧紧的盯着男子,等待着他的下文。

“看来我所说无错,那若是如此,恐怕,你没得选择了。”

第十二章 城主府里观沧海

看着一脸阴晴不定的苏长安,那观姓男子脸上的笑意更甚,一副吃定了苏长安的模样。

“你若不信,我可放你进城,这城里的医师任你挑选,但到了最后,还是得来找我。”男子笃定地说道。

一旁久未言语的青鸾听闻男子的一番话,才忽的意识到苏长安的伤势竟然已到如此地步,她心中一急,拉了拉苏长安的袖子,贴着他的耳朵轻言道:“是真是假,需得进城一查才可知晓。”

苏长安亦是明白此种道理,他转头朝着男子问道:“你真肯放我们进城。”

“哈哈,观某人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何须诓骗你这后辈。”

男子笑着说罢,一摆手,便要领着苏长安进门。但一旁的一位副官打扮的男子却走了上来,出言提醒道:“大人莫忘了比对长安来的通缉令。”

副官说这话时并未有刻意回避苏长安,所以苏长安二人可谓是听得清清楚楚,他们的身子一震,脸色亦是一变。

“哦,对对。把那画像取来。”男子一拍脑门如梦初醒一般,口中随意问道,“到底通缉的是何人?千里加急的送来,莫不是已经逃窜的七皇子?”

那副官从怀里掏出一卷尚盖有印泥的卷轴递于男子手中,回答道:“听闻好像是前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