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书剑长安 >

第123章

书剑长安-第123章

小说: 书剑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试着拔出这颗毒瘤,但却有许多我曾经引以为臂膀的星殒站在他的身后。为此我与他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博弈。但最后我们两败俱伤。大魏的五位异姓王如今只余下古青峰与浮三千,十三位神候更是悉数陨落。就连天岚七星也只余下了玉衡开阳摇光三人。当我终于准备将他彻底除去时,我的命星上却突然出现了暗质。”

“那些暗质出现得很突然,突然到我没有一丝丝准备。甚至连后事都来不及准备便已经奄奄一息。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我死后,大魏江山落入他手之后的惨状。但那时,玉衡找上了我。他将他的命星与我的命星相连,亦玉衡星的澎湃的生机帮助我抵挡暗质。而我也才因此苟活了十三载,但本该有三百寿元的玉衡,却一日比一日衰老。如今玉衡星殒,我的时日定然也无多了。”

听了这番话后,苏长安的眉头却皱得更深了。

他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十三年前,便是自己师祖摇光被害的日子,亦是开阳师叔祖隐世,天岚院从繁盛走向衰败的日子。

那一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

而这些事的背后似乎还隐藏这某些更为深沉的东西,像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这些东西串联在一起。

“可这十三年,你依然没有除掉他。”苏长安说道。

“是啊。”台上的人一声长叹,带着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沧桑。

“他藏得太深,即使到了现在我对他的了解也不过冰山一角。”他这么说道,忽的眸子里光芒一闪,“所以,我想要把夙玉许配给你。我想让你带着她逃出长安,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苏长安一愣,他这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便误解了这位帝王的意思。

他或许老谋深算,或许唯利是图。但在这之前,他还是一位父亲。

他的这番话说得那么诚恳,甚至带着一股祈求的味道。这对于这位向来说一不二的大魏圣皇几乎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苏长安却在一小段的沉默之后,摇了摇头。

“我不能走,我答应过师叔祖,要守住天岚。”

“你守不住的!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我不是,玉衡不是!你拿什么与他斗?三日之期已经过半,到时候,他必然会派人再去拿你,到时候,我也保不住你!”台上之人的声线猛地高了几分,他不解,亦不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个少年会如此固执。

“凡事,总归得试一试。否则怎知道是不是对手?”男孩的嘴角忽的勾起一抹笑意,他望着台上那位帝王。眸子里的光芒令他心颤,亦令他忍不住想起,十多年前,那位伏首跪拜在自己身前的刀客。

呵,天岚,当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最后,他在心底这么想到。

第四十五章 破釜沉舟

长安城的东市。

比起那一条车水马龙的朱雀街,自然是要萧条一些。但若比起那些州郡的集市,却也差不了多少。而在它的里侧,有一处并不起眼的客栈。

客栈的生意很清冷,门面亦很简单,或者可以说是粗糙。只是找了些技艺并不紧张的木工做了一个歪歪斜斜的招牌,上书鸿运二字。

这便算是客栈的名字了。

这样的客栈长安有许多,大都是接待那些途径长安的商队或是镖队。他们并没有太多钱去住那些昂贵的酒楼,故此会选择如这鸿运客栈一般相对廉价的地方过夜。

而这间客栈在几日前,迎来了四位与众不同的客人。

之所以说与众不同,因为说他们是商人,可他们两手空空,没有携带丝毫的商品。说他们是镖队,但却也未见他们的镖车。

而最为奇怪的是,这四人自从在这里住下之后,便再也没有见他们出过门,就连饭菜也是吩咐小二每天准时给他们送去。

客栈的老板对此当然感到有些奇怪。

可是在冬季,客栈的生意本来就不太好,只要这些客人给钱,他倒也不去在意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来这里究竟是做何事。

而此刻,这四人正坐在客栈的一个房间中,争执着些什么。

“师兄!你难道真的要见死不救?”一位头发雪白,但面容看上去却很是年轻的男子站了起来,对着他对面那位背负双枪,面容阴冷的男子大声问道。

“怎么,你想去救他?”那背负双枪的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声音冷淡的回声问道。

“当然想!他可是我们的师侄,大家师出同门,不救他救谁?”白头男子理所当然的回应道。“街上都在传,圣皇与司马诩约定三日之期,三日之后若是拿不出证明他未有勾结妖邪的证据,便会带人将之抓走。师侄他几日前在天岚院里屠戮了数百其他学院的学生,甚至还将阴山浊、马安晏以及章子雾一并杀死。这些把柄落在司马诩那老狐狸手里,定然不会让师侄好过。”

“那是他的事,与你我何干?”男子依旧不为所动。

“师兄!”白头男子心中不忿,方才要接着说些什么,但坐在一侧的一位女子却忽然出声道。

“师兄,十方与九难都在他的身上,不论如何,这两份天岚院传承的至宝不能落入旁人手中,所以……”

“恩?”那背负双枪的男子眉头一皱,转头看向那位女子,似乎很是奇怪她为何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而另一侧,一位周身裹着红袍看不清容貌的身影也在此刻出言说道:“我知道师兄想要找出天玑师叔的传人,可是此事我们毫无头绪。而苏长安不管怎么说都是摇光一脉的弟子,听雨师弟之事与他其实并无瓜葛。我们总不能看着摇光一脉就这么在你我眼皮子底下断了香火。这般,百年之后,你我当有何颜面去到那片星海,面对师尊们?”

看得出来这位红衣人的话分量极重,那背负双枪的男子也因此陷入了沉吟,直到数息之后,他方才抬头看了场上诸人一眼。说道:“那好,明日我们便一起会一会这司马诩!我倒是要看看,这大魏丞相到底有何本事!”

时间不觉间已经到了深夜。

明日便是圣皇与司马诩三日之约最后的期限。

虽然龙骧君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但穆归云却迟迟未归。

苏长安不知道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因此耽搁了时间。可现在的他除了等待,便别无办法。

夏侯夙玉最后还是又重新住回了天岚院,苏长安看得出对于自己拒绝圣皇的提议,夏侯夙玉很失落。但即使是这样她依然还是住了回来,因为她也知道,明天的苏长安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过的困难。

虽然她并不见得能帮上什么忙,但她想要与他一起面对。

这让苏长安既愧疚又感动,他本来想与她再说些什么,却被她给止住。

“如果你想要对我承诺些什么,那首先你得活下去,因为死人的承诺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你想要说对不起,那你也得先活下去,因为我不会接受一个死人的道歉。”

“总之,无论如何,请先熬过明天那一关。然后再告诉我你的答案,无论是什么,我想我都可以接受。”

想着夏侯夙玉一脸笑意的与自己说的这一番话,苏长安莫名觉得愈发烦恼,他挠了挠头,又低头将手里那本老旧的发黄书拿在手里很是认真的看了一篇,待到确定自己已经完全将上面的内容记住时,他的手中灵炎一闪,那本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古籍就这样在他的手里瞬息化作了灰烬。

那本典籍是他在天岚院的藏书府中找到的,上面记载着关于打开天道阁的方法。

玉衡死前留给他的信里曾提到过,天道阁以及他背上的十方与九难都是天岚院的传承至宝,万不可落入歹人手中,其中天道阁尤其如此。

而打开天道阁需要他手上的两柄神兵作为钥匙,同时还需要使用某些极为特别的步骤。而这本书上所记载的便是这些步骤。

明日过后,生死难料,所以苏长安思来想去,便将这唯一的一本记载此事的古籍找了出来,在大战的前夕将之记得烂熟于心。而后方才将之毁去。这样即使明天他不幸死在了司马诩的手中,但司马诩依旧无法得到天道阁,这样,或多或少也算是完成了一些师叔祖的嘱托吧。

苏长安这么想着,心里也莫名轻松了许多。

做完了这些,他的心头又忽的一动,身影一闪便来到了天岚院的演武台。苏长安在那坑坑洼洼的台上一阵寻找,终于找到一处尚海保存完整的石台。然后他眉目一沉,便如老僧入定一般盘膝坐于其上。

一道灵压以他身体为中心向四周荡开,然后他的背后忽的浮现出七颗勺状星辰。

这是他的领域——天岚!

明日有的定然是一场恶战。

既然注定凶多吉少,那边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再好生修炼一会。

虽然不见得就能改变什么。

但他每强上一分,或许便能在明日多坚持几息,或许便可以多砍下一位司马诩手下走狗的头颅。

这样,待到他死后,见到了师傅或师叔祖,也不会觉得脸上无光。

他这么想着。

却又忽的意识到。莫听雨与玉衡都在遥远的星海,而他却去不了那一片星海。

他的心里不免在此刻生出些遗憾。

第四十六章 黑衣夜行,白衣渡江

想到这里,苏长安方才平复下来的心境又莫名起了些躁动。

或许明天他就要死了。

他没有成为如莫听雨那样的刀客,更去不了那片星海,去见到那些他想要再次见到人。

他不禁有些难过。

他开始想念北地,想念长门。

那里是否还下着雪?自己的老爹是否还是终日酗酒?

想着想着,心里就越发难过。

难过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亦难过自己不能如莫听雨当年那般,坦然赴死。

死。

这个字眼,对于如他这般的少年,终归还是太过沉重了一些。

他终于发现自己没办法沉下心去修炼。甚至入眠,对于他来说都有些困难。

而今夜,对于许多人来说,亦是如此。

在长安城以北,一百二十里处,有一座小镇。

这小镇唤作朗陀镇。

这只是一个很寻常的小镇。

没有光怪陆离的传说,亦没有什么隐世的高人。

若真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在小镇的角落。在数日前搬来了一对母子。

母亲四十岁上下,长得还算漂亮。儿子呢,十五六岁的模样,很是乖巧。

朗陀镇已经有好些年没有来新的居民,但凡有些本事的年轻人都想着去到不远处的长安城里出人头地,所以近年来朗陀镇的居民不断的减少,到了现在不过八九百人的样子。

朗陀镇的镇长,是一位很热心的老头。

他在这对母子来到小镇的那天起,便领着一些相亲过来询问可否需要些帮助。

毕竟在他看来,孤儿寡母来到异乡,十之八九是遇到了些什么难处。

但很奇怪的是,这对母子似乎在躲避些什么,对于他们的询问亦是敷衍了事,看样子并不想与他们进行过多的接触。

老镇长琢磨着或许这对母子才逢大难,故此对外人有些戒心,倒也不甚奇怪。于是他每隔一日都会托人来拜访这对母子,想着让她们明白自己的好意。但他越是这样,这对母子对镇上的人越是避之不及。

到后来,他也就索性将这事渐渐淡忘,任由那对母子去了。

但今天夜里,却有那么一群人潜入了小镇,偷偷的将这对母子所居住的那间小屋围住。

“少爷。大家都准备就绪了。”一位黑衣人走到了一位背负长枪的男子身边,说道。

“唔。”那男子点了点头,目光深邃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