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第36章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第36章

小说: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西王妃微微迟疑。徐牧之急急忙忙道:“不成,不成,除了锦妹妹,我谁也不娶。”
  老王妃瞪了他一眼,“和你一样大的儿郎如今连孩子都有了,你还想再拖三年?不孝子!是不是等我行将就木,进棺材了,都看不到重孙子?”
  老王妃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她出身好,年轻的时候就泼辣果敢。当初老王爷偏宠妾侍,妾侍胆子大了起来,偷偷往她的幼子的饭菜里下毒,老王妃查清楚之后,当即提着刀去了侧院,把那个妾侍的一双手剁了下来。幸而孩子没吃多少,太医也来得及时,不曾落下什么病根,不然老王妃手刃了那个妾都是可能的。
  任何事扯到了不孝,都是极重的怪责。徐牧之立马跪了下来,道:“祖母别生气。可是……可是我怎么能娶别人呢?”
  他想到蒙蒙细雨里,撑着伞回眸而笑的宋如锦,心就跟着一抽,喃喃道:“锦妹妹怎么能嫁给别人呢……”
  晚间,雨渐渐停了,天色变得昏黑,空气中带着凉凉的水意。屋子里烧着炭炉,宋如锦待久了觉得闷热,便走去房门口透气。润润的水汽夹杂着草木泥土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二姐姐,该用晚膳了。”宋衍在身后喊她。
  宋如锦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老王妃(慈爱):听说大家都不想等三年?
  ——————
  3月15日更新:昨天有小天使评论说,祖母尸骨未寒,男女主不应当打情骂俏。说实在的,我也没觉得男女主打了情骂了俏……但考虑了一晚上,蠢作者还是爬起来修文了,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尽善尽美一些。
  本章男女主互动的情节删改了一部分,因为修改V章不能减少字数,所以把下一章的开头挪了进来。
  另外拜托大家提意见的时候不要打零分,真的很影响后面新来的读者……一晚上收藏不增反减,我都快哭了/(ㄒoㄒ)/~~
  anyway,还是希望小天使们多多评论,爱你们,比心心!


第44章 儿女亲事
  晚上菜式简单; 只有几碟时蔬小炒,外加一道清蒸鲫鱼。宋如锦吃饭一向喜欢带汤带水; 便自己去小厨房煮了一碗蛋汤。端出来之后; 宋衍就眼巴巴地看着,也不说想吃; 直到系统提醒道:“宿主; 宋衍也想喝汤。”宋如锦才发现宋衍朝这儿看了许久。
  她便问:“衍弟也想吃吗?”
  宋衍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
  宋如锦不禁笑问:“你这是想还是不想?”
  “不想。”宋衍果断道。
  “为什么?”
  “因为二姐姐也喜欢……我不能同二姐姐抢。”宋衍捧着碗; 扒拉着米饭,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
  宋如锦的心蓦地一揪。宋衍才三岁; 竟已是这样一副敏感纤细的心肠。
  刘氏却微微沉了面色; 问道:“这话是谁教你的?”
  宋衍嚼着米饭; 咽了下去,知无不言:“今儿早上,林嬷嬷刚同我说的; 让我听娘的话,多多孝敬娘; 不要和二姐姐争强。”
  林嬷嬷是宋衍的奶娘,看着宋衍长大的,先前老夫人病重; 她算是整个侯府为数不多的真心待宋衍的人之一了。前些日子,她幼妹成亲,她便回了老家,直到昨日才回侯府; 听说宋衍被接到了正院,又替他高兴,又为他担心,一大早便偷偷溜过来,和宋衍细细交代了这些。
  刘氏把林嬷嬷唤来,当着宋衍的面说了一通:“衍哥儿是记到我名下当嫡子养的,又不是到我手下讨生活的——可不许这么教他。一则小孩子心思浅,记不住这些有的没的,二则衍哥儿将来是要读书入仕的,没必要学这些小伎俩。”
  林嬷嬷连连点头,“夫人说的是。”
  “念你一片真心待衍哥儿,这回就不罚你了。”刘氏御下一向恩威并施,更何况此刻宋衍还在,总不能过多地苛责他的乳娘,“你仔细伺候着,往后不许再教衍哥儿这些不上台面的东西。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林嬷嬷本以为宋衍在刘氏身边养着,今后便用不上她了,现在听刘氏这么说,一时喜不自胜,连忙跪下磕头拜谢——乳娘的月钱总比一般仆妇的要多,再说她也真心想看顾宋衍。
  宋衍吃完了饭菜,规规矩矩地把碗筷摆好,慢慢悠悠地打了个哈欠,小手捂着嘴巴,眼睛眯了起来,看起来睡意朦胧。
  半大的孩子总是这样容易困倦。他年纪小,身量也只一点点大,脸架子像陈姨娘,五官则更像宋怀远,若遮住眉眼,和宋如锦小时候也有些相似,一样的玉雪可爱。
  刘氏心底便是一柔,对林嬷嬷道:“衍哥儿困了,你带他去睡下吧。”
  这时候,周嬷嬷在帘外道:“夫人,侯爷过来了。”
  刘氏一愣,看了眼宋如锦,“你也去歇着吧。”
  宋怀远进门便道:“衡哥儿和墨姐儿还在陈氏那儿住着,要不你一并接过来带着吧。”
  因陈姨娘害老夫人提早去了,宋怀远便罚她待在梨香苑,天塌下来也不许踏出院门。如此,她教养一双儿女便多有不便。
  刘氏心道:怎么什么货色都想往我这里塞!我又不是拾荒的,专门收拾烂摊子!
  ——到底没有说出来。只淡淡道:“锦姐儿娇气,衍哥儿又还小,我都要仔细照应着,再添两个孩子,怕是忙不过来。”
  宋怀远有求于她的时候一向和颜悦色,“墨姐儿都这般大了,费不了多少神,就是衡哥儿要耐心教养。他贪玩,总不肯认真读书。陈氏品性不端,两个孩子跟着她难免被带偏了。你是管家太太,多分担点也是应当的。”
  刘氏不喜欢他这副理所当然的神态,皱着眉推了,“墨姐儿衡哥儿都十来岁了,性子都长成了,我还能怎么教?侯爷又不止陈氏一个姨娘,给谁养都是一样的。千万别让他们到我面前晃悠,我还怕他们带坏了锦姐儿衍哥儿呢。”
  宋怀远见她一直不肯答应,只好作罢。房中没人服侍,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忽又想起一事,“墨姐儿的亲事可有着落了?”
  宋如墨只比宋如锦小五个月,也是明年及笄,按理也该定亲了。只是刘氏一向任她自生自灭,一直没有替她相看。
  宋怀远见刘氏不答,心下便明白宋如墨还不曾许了人家。他也不恼刘氏苛待庶女,饮了口茶,道:“我倒有一个人选。”
  宋如慧的婚事,就是宋怀远定下的,如今已经锁进了禁庭高墙。刘氏不禁冷笑,“又是哪个王公贵族?”
  “倒不是什么显赫人家。是永平十二年的探花郎,姓吴名莱。家中虽清贫,学问倒是极好的。年岁不大,为人却很稳妥周全,朝中一众老臣都对他赞不绝口。”宋怀远的语气中不掩欣赏之意。
  刘氏心头一惊,“那个吴莱,不是已经娶妻了吗?”
  “是已经娶妻了,但他那个妻子上个月病故了。他倒是个用情甚深的,悲恸至极,说自己悼念亡妻,立志三年不再娶。正好墨姐儿也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成婚正好。”宋怀远说着,更觉得机缘凑巧,得意地抚了抚须,“你看,这不正是天赐的良缘。”
  刘氏却知道这个吴莱不是什么好人。定远伯府——张氏的娘家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却又打又骂,好好的世家贵女被她折腾得满身是伤。
  病故?未必!怕是被吴莱活活磋磨死的。
  她虽不盼着宋如墨过得欢畅遂意,但也不忍心看她嫁给这样一个人,想了想,道:“我看他不是良配……”
  宋怀远以为她不满意吴莱的出身,出言打断她,“他学问好,皇上也器重他,已封他为翰林院学士,三年之后,兴许还能再进一步。三年后我也要重新入朝,彼此照应着就能顺当许多。墨姐儿是庶出,当人续弦也不算亏待她。”
  刘氏知道,只要牵扯到宋怀远的仕途,便很难劝服他了。她眸光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说。
  次日中午,将近用午膳的时候,有人来禀报刘氏,“夫人,大姑太太和表公子表姑娘来了。”
  刘氏奇道:“哪个大姑太太?”
  “是元娘呀。”
  刘氏终于想了起来。这个“大姑太太”是老夫人的独女,十几年前还同她是闺中玩伴。后来老夫人做主,把她嫁给了苏州府的织造。夫家姓贺兰。苏州府织造虽是五品官,但江南富庶,其中油水并不少,真论起来,比盛京城的二品大员还要舒坦。
  苏州府离京千里,元娘每隔三五年才回来一趟。这一回是听闻老夫人去了,才带着一双儿女匆匆前来祭拜的。
  刘氏收拾了一番,起身去迎。
  元娘正在堂上,左右立着一双儿女。她体态微丰,面颊红润,头发乌黑如云堆叠,竟看不出年近四十的形容。可见江南水土确实温养人。一看见刘氏,她便红了眼眶,“我来迟了,连娘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刘氏问道:“可去灵前祭拜过了?”
  元娘点头,又唤着两个孩子,“明哥儿,恬姐儿,快给大舅母问好。”
  这是元娘头一回带儿女来盛京,是以刘氏也是第一次见。江南的儿女都生得隽秀白净,两个孩子携手上前见礼,抬起头来,便是一样的眉清目秀。
  刘氏笑道:“我倒忘了给外甥外甥女带见面礼。”一面吩咐周嬷嬷,“去屋里把那两块娘娘赏的紫玉佩拿来。”一面问道:“都几岁了?”
  贺兰恬脆生生地答道:“十一了。”
  贺兰明怔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十三岁。”
  刘氏略愣了愣,方笑道:“倒比锦姐儿还要小一岁。”
  元娘拉着刘氏的手,叹了口气,“明哥儿先天不足,生来便有些迟钝,如今长这么大了,还是有些痴症,你同他说一句话,他总要想一会儿才会答你。”
  刘氏看了眼贺兰明。他相貌生得极好,虽还未长成,却也带着一身朗月般的书卷气,一双深黑的眸子温润平和,让人看了便生不出厌恶来,只可惜……刘氏只能安慰道:“有的孩子早慧,有的孩子晚熟,兴许再过几年,明哥儿就变得慧黠了。”
  “但愿吧。这回还是我同他说外祖家里有漂亮的表姐,他才肯跟着过来。对了,怎么没瞧见锦姐儿?”
  刘氏道:“进宫上宗学去了,你且等着,这会儿也该回来了。”
  此刻刚好下学。宋如锦正准备走,一位宗亲府上的贵女忽然走过来问她,“今天靖西王府的老王妃办赏花宴,可曾邀请了你?”
  宋如锦摇摇头,“我有孝在身,不能去那些宴席的。”
  贵女凑近了脸,神神秘秘道:“我听说老王妃办这场赏花宴是想给她孙子挑媳妇。”
  宋如锦顿住了动作,问道:“哪个孙子?”
  “靖西王统共就两个儿子,小的那个还不满四岁,你说是哪个孙子?”贵女显然知道徐宋两家的婚约,存了心思想看宋如锦的笑话,“老王妃怕是不想等你那三载的孝期。”
  宋如锦果然懵住了。她脑子里乱乱的一团,好久才问了一句,“他们……今天赏什么花?”
  “听说是白玉兰。”
  “他们家哪有什么白玉兰。”宋如锦顿时一个字也不信。
  “这你就不懂了,赏花不过一个名头,相看孙媳妇才是最要紧的。”贵女怜悯地看着宋如锦,转身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可爱来了的地雷~小可爱,你一定是吃可爱多长大的吧!


第45章 玉兰同赏
  宋如锦转头就去了凤仪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