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第31章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第31章

小说: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很快就要过年了,宗学一直停到上元节,宋如锦能在家连着歇大半个月。
  第二天早上,宋如锦赖在床上不起,采苹走进来,掀起床榻的帘子,道:“姑娘,该起了,巳时都过了。”
  宋如锦翻了个身,背朝着采苹,咕哝道:“难得不去宗学,就让我多睡会儿嘛。”
  采苹说:“皇后娘娘听说您病了,赏了一套粉彩十二月花神瓷杯,嘱您好好养病。”
  宋如锦顿时清醒,自己坐起来,拥着被子问道:“瓷杯在哪儿呢?拿来给我瞧瞧。”
  这时暗香抱着一枝梅花进门,笑着说:“早知道姑娘听了赏赐就能醒,辰时便来同姑娘说。”
  宋如锦抓来手边的绣面大迎枕,朝暗香扔了过去,佯怒嗔怪道:“死丫头,就知道贫嘴。”
  大迎枕没砸中暗香,反被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掌接住了,手掌抱着大迎枕往下移,露出徐牧之的脸来,“锦妹妹,好端端的,砸我做什么?”
  宋如锦有些懵,“门房怎么把你放进来了?”
  “我说我是来探望忠勤侯老夫人的,他们就让我进来了。”徐牧之走近了几步,自怀中掏出一个黑漆嵌螺的锦盒,“妹妹你瞧,这是我特意给老夫人带的百年老参……”
  他话音还未落,宋如锦便喊了一声,“别过来!”
  徐牧之顿住脚步,不明所以。
  宋如锦脸色渐渐泛出一抹绯红。她还没有梳洗,头发一定是乱糟糟的,又病着,面色一定憔悴黯淡……
  “你先去花厅小坐,容我换身衣裳……”宋如锦声细如蝇。
  徐牧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宋如锦。见她穿着藕色绸布寝衣,半截袖子滑到了胳膊肘,玉一般的手臂覆在朱红色的锦被上,明晃晃的夺人眸光。
  “我、我这就去。”徐牧之不自觉地结巴起来,飞快地转身走出门,像是落荒而逃。
  采苹见徐牧之出门便往相反的方向去了,连忙追上去指路,“世子爷,你走错路了!花厅在另一头!”
  暗香服侍宋如锦洗漱穿衣,收拾稳妥之后,宋如锦才往花厅走。
  花厅点着八角珐琅熏炉,燃着银丝炭,融融暖意流泻而出。宋如锦扶着门框,歪着头看徐牧之,“怎么突然来了?”
  “我想妹妹了。”徐牧之顺口答道,见宋如锦身后的两个婢女掩嘴而笑,又故作深沉地改口,“今天过来,一则是听说府上老夫人病重,特意携药拜访,二则明日周谢二府联姻设宴,想邀妹妹同去。”
  宋如锦推搡着把暗香采苹赶了出去,“你们去把慧姐姐赏下来的东西记下来,收进库房。”
  采苹没说什么,行了个礼便退下了。暗香则笑嘻嘻地道了一句:“知道了,婢子就不在这儿碍姑娘的眼了!”
  宋如锦作势要捶她,暗香连忙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宋如锦拣了把椅子坐下,道:“我还病着,娘让我好好休养,昱卿姐姐的喜宴就不去了。”
  徐牧之连忙追问:“妹妹怎么病了?”
  “前几日淋了雪,回来就病了,现在每日都歇在家里,连宗学也不曾去。”
  徐牧之关切道:“妹妹要注意身子,现下的天气最容易得风寒了。”说着拿出一团帕子,帕子里包着几块枣泥山楂糕,“芙妹亲手做的,让我带给你尝尝。”
  宋如锦吃了一块山楂糕,糕质松软,入口便化了,枣味甜而不腻。她眉眼一弯,“这个好吃,又不积食,我要带给祖母尝尝。祖母年岁大了,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吃这个倒是正好。”
  徐牧之望着宋如锦亮晶晶的眸子,目不转睛道:“那我让芙妹再多做些。”
  “不了,太麻烦县主姐姐了。”宋如锦摇摇头,“县主姐姐快出嫁了,我想给她绣一面枕巾,就当给她添妆,你帮我问问她喜欢什么花样。”
  作者有话要说:  宋如锦:祝小天使们女神节快乐!永远像我一样可爱~


第38章 以红为贵
  宋如锦今天穿着海棠红色的玉兰蝶戏短袄; 头发一半绾起,一半披在肩上; 简单插了一支嵌珠金簪; 整个人没有半点病骨支离的模样,反而鲜妍得像初雪未融之时; 凌寒而放的红梅。
  徐牧之直直地望着她; 道:“妹妹绣的我都喜欢,绣什么都行。”
  宋如锦微一抬眼; 便和徐牧之的目光撞在了一起,她立马收回了视线; 低着头看面前小圆桌上摆着的蒜头花瓶; 隐约觉得脸在烧。
  她低声说了一句:“我是要给县主姐姐添妆; 世兄喜欢不作数的。”
  徐牧之顺着她的视线去看桌上的花瓶,霁蓝釉描金的蒜头花瓶,映着冬日暖融融的日光; 宁和沉静得宛若一汪泉水,就像宋如锦眼中脉脉流淌的眸光。
  他愣了愣; 道:“那好,我回去之后帮你问问芙妹,等上元节再告诉妹妹。对了; 上元节……去年同妹妹说好,今年的上元节一起去护城河边看烟火的。”
  宋如锦垂着长睫,脸颊不自觉地泛红,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这日徐牧之走了之后; 宋如锦还在花厅呆坐着,暗香进来收拾屋子,奇道:“姑娘脸怎么这么红?别是发高热了吧。”
  “没有。”宋如锦下意识地捂住脸,“我出去吹吹风,一会儿就回来。”
  后来宋如锦每每对着绣架刺绣的时候,都会蓦然想起那句“妹妹绣的我都喜欢”,每每提笔想作画的时候,便会忍不住勾勒徐牧之的眉眼。总之静不下心,最后只好提笔练字,修身养性,消磨时光。
  系统啧啧感慨:“少女情怀总是诗啊。”
  先前每日上宗学,总觉得时辰过得漫长,要捱很久才能捱到下学。现下歇在家里,反觉得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便又是一年除夕。
  到了晚上,除了中风在床的老夫人,阖家上下照例聚在一起吃饭。几个小辈凑在一起,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般,彼此祝酒说着吉祥话,欢声笑语连绵不断。
  这时候,采杏领着宋衍过来了,陈姨娘冲他们招了招手,“衍哥儿,来,坐姨娘身边来。”
  宋衍一向跟在老夫人的身边。不过如今老夫人卧病在床,没能出席这顿团圆饭,陈姨娘理所当然地认为宋衍应该回到她的身旁了。
  采杏迟疑道:“这样……不好吧。”
  陈姨娘面色微凝,“有什么不好?衍哥儿陪着自己的娘说说话,轮得到你一个丫头插嘴吗?”旋即微微笑着弯下腰,对着宋衍拍了拍手,“衍哥儿,乖,到姨娘这儿来。”
  宋衍面色警惕,往退后了一步。众人渐渐停下了说笑,目光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陈姨娘的神色略有些尴尬,心中暗恨老夫人——要不是那个老虔婆,衍哥儿现在怎么会和她这么生疏!
  就在此时,宋衍喊了一声:“娘——”陈姨娘眸光一亮,一脸希冀地望着宋衍。
  只见宋衍扭头跑到了刘氏身边,奶声奶气道:“娘,我要和二姐姐坐在一起。”
  刘氏微微一讶,随后扬唇笑起来,志得意满地朝陈姨娘那儿看了一眼,吩咐身后的仆妇,“还愣着干什么?快给衍哥儿搬张椅子,坐到锦姐儿身边去。”
  陈姨娘气得说不出话。宋衡怯怯地走到她身边,小声劝慰:“姨娘别生气了。我和墨姐姐陪着您。”
  宋衡最近读书不怎么用功,先生让他背书,他只能磕磕巴巴地背一小段;让他写策论,费上大半日,他也憋不出几行字来,先生常捻须叹道:“朽木不可雕也。”
  宋怀远听说了这回事,先把宋衡训斥了一顿,又对陈姨娘道:“公中出银子让他读书,可不是让他这么荒废的。你好坏也是出身伯府,怎么连自己儿子都教养不好。”
  当时陈姨娘倒想回一句“我不过是个姨娘,照顾好儿女的饮食起居已算尽力,你为人父,教养之责又在哪里”,想了又想,还是把话忍住了。
  此时此刻,陈姨娘看着行止怯懦的宋衡,再瞥了眼一晚上没说几句话的宋如墨,心头的无名火往上窜了窜,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悲哀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宋衍坐在宋如锦的旁边,一手抓着汤勺咬着,另一手指着饭桌中间的玉米排骨汤,道:“二姐姐,我要吃那个。”
  宋如锦便问系统,“衍弟还小,能啃那么硬的骨头吗?”
  “他这个岁数什么都能吃了,不过还是多吃一些鱼虾蔬菜比较好,营养全面,对身体好。”
  系统说完沉默了片刻。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宅斗系统,反而像个育儿系统。
  宋如锦给宋衍舀了一碗排骨汤,肉汤掺着清甜的玉米味儿,没有那么油腻,又炖得热热的,一碗喝下去肠胃都跟着暖了起来。宋衍吃完舔了舔嘴唇,“二姐姐,还要。”
  宋如锦给他夹了几只蒜蓉大对虾,言简意赅道:“吃虾。”
  刘氏正瞧着他们姐弟俩,见状便对身后的丫头说:“快去给衍哥儿剥虾。”
  宋衍摇了摇脑袋,“不要。我自己来。”一双小手费力地扭下虾头,剥开虾壳,新鲜的虾肉露了出来,他把剥好的虾肉送到宋如锦的唇边,“给二姐姐吃。”
  宋如锦一口吞了下去,两颊笑靥深深,“谢谢衍弟,衍弟真好!”
  除了暗自拧紧了帕子的陈姨娘,神色呆滞的宋衡和一直垂首不语的宋如墨,所有人都含笑看着这一幕。
  一席饭热热闹闹地吃着,没过一会儿便有宫侍来传旨——圣上赐菜,山珍海味,鸡鸭鱼肉,时蔬细点,应有尽有。皇后也给府中的女眷赐下了绫罗绸缎、金钗簪花,另外单独赏了宋如锦一对鲜红釉六角瓷杯。
  前来传旨的宫侍笑着说:“今儿早上皇上刚下了旨意,今后宫中朝中均以红为贵,这才过了多久,姑娘就得了这件鲜红釉的赏,可见娘娘当真挂念姑娘。”
  宋如锦欢欢喜喜地叩首谢恩。
  元月初三,宫中设宴,刘氏带着宋如锦一道前往。两人特意提前进宫,绕去凤仪宫探看皇长子。
  小君阳已满了两个月,渐渐没那么爱哭了,每日吃了奶便睡,醒了之后,就喜欢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
  宋如锦惊奇得很,“才一个月没见,大殿下长开了好多!”
  刘氏笑道:“小孩子嘛,都是一天一个模样的。”
  殿内暖和得很,小君阳裹着小件的棉衣躺在坐榻上,巴掌大的脸蛋红扑扑的,宋如锦想伸手揉揉他的脸,到底还是忍住了。婴儿的皮肤很薄,她怕把小君阳的脸揉破了。
  小君阳却没同她客气,一丁点儿大的小肉掌颤巍巍地朝她伸过来,宋如锦想到上次他抓了自己的手便拿去啃,就下意识地把一双手别到身后,小君阳伸手捞了捞,只抓到她腰上的衣带,似乎有些失落,翻了个身,衣带顺势压到身子底下。
  宋如锦的衣带就这么被他扯开了。
  “他、他解我衣裳!”宋如锦呆了一呆,反应过来之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宋如慧告状。
  “君阳给姨母赔礼了。”宋如慧坐到小君阳的身边,将他一双手摆成作揖的姿势,“才两个月,就知道替美人宽衣解带了,将来一定是个耽于温柔乡的。”语气虽有嗔意,面色却是柔和带笑的。
  刘氏忙道:“娘娘虽不忌讳,但这话也不能乱说。”
  凤仪宫嫡出的皇长子,谁都知道他将来会坐到什么位置。
  宋如慧柔声道:“您放心,我心里明白。”
  “娘娘比臣妇命好,头一个便是儿子。”刘氏感慨不已。
  宋如慧抬眸笑问:“母亲是嫌弃我和妹妹两个不够可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