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别夜 >

第52章

江山别夜-第52章

小说: 江山别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皱眉。明明很娇嗔的一句话,怎么被她说得全不是滋味?他终究是息事宁人地道:“我自然也相信你。”
    她的眸中仿佛漾起了些微的欣悦的光,好像还真没料到他会这样回答似的。他看她这样受宠若惊的欢喜,心中又是高兴,又是迷茫,自己竟被这陌生的感觉弄得手足无措。
    “我过几日便下诏。”他自顾自地笑,双眸亮得不染丝毫尘埃,“皇后册命要趁早,莫等得大好的夏日过了,我不喜欢秋光。”
    她却没有笑。见他额上还冒着轻汗,伸袖给他仔细擦拭净了,才轻轻地道:“多谢陛下恩典。”
    “这可不是恩典。”他挑了挑眉,“这是惩罚,罚你一生一世,都得在这笼子里陪着我。”
    她微微一笑,“能与你过一生一世,难道不是最大的恩典?”
    他呆了。
    与她相处日久,他竟忘了她美得重绝人世。此时此刻,那一双微微上挑的凤眼里闪烁着清亮的光,他是那误入山雾之中的浪子,被一个笑容便勾去了魂魄。他痴痴地凝注着她,突然伸手将她一拉,薄唇便狠狠印了上去,一手不假思索地扯开了她的衣带。
    她大吃一惊,伸手便推他胸膛,却被他另一只手紧紧箍住了双手。两人倒在了床上,他一遍遍勾勒着她的唇,耐心地等待她为他敞开久闭的齿关。她不得其法,只能任他操纵,而他的手却如不羁的火苗,叫她忍不住“嘤咛”出声——
    “子临……”她轻笑起来,声音是水做的,铺天盖地都是迷蒙缠绵的水雾,笼得他二人不能呼吸,“子临,我听闻外边还有一个说法……”
    “什么说法?”恼恨她的不专心,他在她唇上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她不甘服输地一仰头,露出形状美好的颈项和瘦削白皙的锁骨——
    “前些日子不是传说我……我不能……为你怀娠?”她的脸颊红了一遍,又红了一遍,“而后你治了孟充仪,再而后……我听闻几个多嘴的,说这既不是我的问题,那便一定是你……”她突然笑了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双眸都开心地弯成了月牙儿,他呆了呆,撑着身子皱着眉,反应了一下。
    半晌,他咬牙切齿地道:“给朕查出来,抄家论斩。”
    她如得胜的敌军主帅,朝他愉快地扬了扬眉,双腿蜷起来蹭了蹭他,“原来还是谣传?妾可说不清楚,无力辟谣……”
    他望向她,一片混沌的脑海慢慢找回了神智,笑得颇有深意,“婕妤言浅意深,倒是朕疏忽了。朕今日就——”
    “陛下!”一个尖细的老宦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长乐宫那边,出事了!”
    大好良辰被搅了,气得顾渊险些拿暖炉子砸门,好歹他听出来那不是孙小言,而是冯吉,堪堪忍住了,“是长信殿,还是长秋殿,说清楚!”
    “是,”冯吉隔着门缝,凝声道,“是长信殿去长秋殿拿人……拿梁太后!”
    薄暖明显地感觉到身上的男人身躯一紧,他翻身下床,口中低低骂了一句:“真是反了!”
    薄暖稍抬起身子看他更衣,也不去帮忙。他回过身来,眸中浮出歉意:“我去看看。”
    她被他这歉意弄得怪不好意思,“去便去……我没什么的。”
    他促狭一笑,面色终究挂着担忧,不多时便举足而去。隔着屏风她看见冯吉那张沉暗的老脸一闪而过,心中蓦地一咯噔。
    太皇太后治梁太后的罪……什么罪?
    她隐约感到了十分不妙。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月底停更一天,五月开始尽力日更冲全勤!么么哒,请多多支持正版!

☆、第66章

千算万算,无人会算到,薄太皇太后会在这个时候重翻陆氏谋反一案的旧账。
    查来查去,竟查到了梁太后文氏的头上,道玉宁八年先帝将文氏下狱并无确凿证据,而今时却有避世多年的旧宫人径向长信殿上书,诉说当年婉曲,一一如在眼前。
    冯吉看着那旧宫人,许久。
    “冯常侍当认得,她是不是冒充的?”
    长秋殿中,文太后簪珥尽除,素面朝天,脸色惨白地跪于殿侧。薄太后坐在上方正首,一手倚着凭几,容色安闲,转头问冯吉。
    立在一旁的皇帝也紧张地看向了这个先帝身旁最得宠的老宦官,先陆皇后的旧人。
    “此人确是孝愍皇后身边掌洗沐的环儿,”冯吉慢慢道,眼皮都不曾一抬,“玉宁三年入宫,玉宁八年孝愍皇后薨后遣归。平素与孝愍皇后不算亲近,她所言是真是假,老奴并无把握。”
    这老滑头。顾渊在心中暗骂,但听得薄太后又道:“既是如此,还需再查。阿玦,老身对你很失望,但这女人的话也不能作数,天家须讲一个和气,皇帝,你说是不是?”
    她突然问到自己身上,顾渊怔了一怔,索性摆出实话:“母后早在囚中,皇祖母还待如何罚她,才算公平?”
    薄太后讶异地抬了抬眼,眸中赞许一掠而过,像是对棋逢对手的肯定。
    “罚也不必太罚。”她的话音苍然,“皇帝不是要立后了?届时免不了大赦,随意敷衍便过去了。毕竟十几年前的旧事,梁太后早已挨过教训,也不必过多纠缠,搅了喜气。”
    她这几句话绕了好几个弯,然而殿中诸位都是人精,哪有听不懂的。太皇太后的意思是不必深究,不止对文太后不必深究,干脆对这桩案子也不再深究,顾渊心头一沉,她倒是出了个令他两难其选的好招。
    要继续查,就要罚文太后。要不罚文太后,就不可再查。
    薄太后当先离去了。文太后犹自跪着,初夏的天气,她细瘦的身子却在簌簌发抖。离了平素的环佩簪钗,她的面容终是现出了近四旬妇人的倦倦老态,低垂了眼帘,并不动作,也不言语。
    顾渊朝她走了几步,在她面前停下,她呆呆看着他的玄表金綦履,这是自她腹中出来的孩子,可是她好像并不认识他。
    他犹疑着,略略俯下身,伸手欲拉她起来,“阿母?”他低唤。
    她的身子一颤。长年累月的监…禁不知是让她变得迟钝了,还是让她变得敏感了。她没有动。
    他将衣摆一掀,跪坐在她面前,再次唤她:“阿母。”
    文太后静了很久,才慢慢道:“你想问我什么?不是我做的。”
    他莫名一窒,好像被她这句话刺中了。母子之间,竟然只能谈这些事情了么?他感到迷茫的痛苦,可是他不能对母亲发作,这不是母亲的错。
    “朕知道。”他低声说,“朕知道,不是阿母做的。”
    文太后抬头看了他一眼,眸光清光转瞬即逝,她立刻又低下了头去。
    “你知道,可是你有办法么?”
    顾渊静了。
    文太后没有与他争吵,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子临,你是皇帝,你没有办法。薄氏不能容忍你的母亲,就如他们当年不能容忍陆氏一样。”
    顾渊的心猛地一沉,低斥:“你在说什么!”向一旁的宫婢宦侍们犀利一扫,后者连忙都战战兢兢地退下了。
    “阿母,”顾渊压低了声音,仿佛暴风雨之前的天色,冷而端凝,“孩儿一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还您一个公道!”
    文太后却又摇了摇头。
    “十余年前,我也曾希望能洗刷冤屈。”她轻声说,“可是后来我想通了,水落石出,并不见得是好事。真相,不是寻常人能承受得起。”
    他没有做声。
    “子临,”她伸出手去想碰碰他的脸,可是他们似乎真的很久没见了,她又感到有些尴尬,“为了你的大业,阿母受点委屈,并没什么关系。当年在掖庭狱不也这样过来了?阿母对薄婕妤有偏见,你不要介意。你爱立她就立她吧,阿母相信你有分寸。”
    太久没有与儿子好好说话,她好像很想将一切委曲都一股脑地倾吐出来,可是又担心他不耐烦,这个儿子性情乖戾,她并不想去试探他的底线,只是哀哀地道:“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你眼里不揉一点沙子,才叫阿母最是担心。”
    他忽然站了起来。
    她抬头看了他半晌,他身躯伟岸,轮廓俊朗,隐隐仍留有先帝英姿勃发时候的旧影。她撑着膝盖也站起身来,她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又遭他反感了。
    “阿母不必担心。”他说,“太皇太后今日已如此说了,横竖不会再查。孩儿不孝,往后恐怕也不能多来,望阿母珍重。”
    她点了点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他沉默片刻,也终究没有再看她一眼,便举足离去了。
    母子陌路,也不过如此。
    “陛下命老奴来知会一声,今日政务繁忙,陛下在宣室歇了,婕妤不必等陛下了。”
    隔着瓮青的重帘,冯吉苍老的身躯伛偻地压了下去,烛火微茫,映出一个惨淡的影。薄暖放下了书册,给寒儿递了个眼色,寒儿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未几,冯吉掀帘而入,在离薄暖丈许远处跪下行礼。
    薄暖一手支颐,一手手指微曲,轻轻地敲着漆案,“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宫人是怎么回事?”
    “她的身份是真的。”冯吉却没有拐弯抹角,“她说见到梁太后将孝愍皇后推下荷花池……老奴便不知是真是假了。”
    薄暖眼睫微挑,而冯吉的眼帘却耷拉下来,掩盖了幽深的眸光。她静了许久,才慢慢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老奴不是在帮婕妤。”冯吉伏拜下去,“老奴只是想替孝愍皇后讨回一个公道。”
    薄暖的目光在他身上转了好几圈,才终于归于沉暗。
    “那,你便该告诉我,所有的实话。”
    冯吉的背脊一僵。
    婕妤的声音温和地压下来:“你当真,什么都不知道吗?”她拢着衣襟站起身,走到冯吉身边,淡淡地道:“我记得当初是你向先帝告发了文太后的。”
    “我……”冯吉颤声,“老奴当时确乎……关心则乱……”
    “你到底是谁的人?”薄暖突然提高了声音,“孝愍皇后薨了,你便咬下文太后;如今文太后去了,你又想帮我咬下太皇太后——”她的双眸霍然一冷,“你是先帝的人。”
    这已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句陈述了。冯吉再也不多言,只安静地叩下头去。
    “婕妤聪慧,老奴敬服。婕妤对老奴要杀要剐,老奴都无话可说。”
    薄暖微微眯起了眼,藏起了慧黠而冷酷的光。先帝的人,自然也会忠于先帝的儿子,怪不得顾渊过去恨他,登基后却将他留在身边。他会为了先帝回护陆皇后,也会为了皇帝回护文太后……这样简单而耿直的思路,她竟直到今日才明白。
    原来这险恶的宫闱里,还是有这样纯粹的人。
    她笑了一笑,“没想到,冯常侍还真是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冯吉仍叩首待罚,一言不发。
    “我不会罚你的。”薄暖微微叹息,“陛下的身边,忠心的人,实在已不多了。”
    大正四年夏四月廷议,立皇后薄氏,令有司制备典仪,六月受册命。
    虽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宜言殿里已然忙乱得不可收拾。寒儿指手画脚地指挥宫人们打理大典的一应用物,还需腾出婕妤的东西搬去椒房殿。薄暖好笑地看着她拿鸡毛当令箭的样子,自己只管看书。
    孙小言又给她端来南越新贡的荔枝,她咬了一口,慢悠悠地道:“陛下呢?”
    孙小言印盏溃骸氨菹伦罱Φ媒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