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68章

穿越1879-第68章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经述还派甘肃固原籍的新兵到潼关前跟董福祥拉家常,提提他当年的英雄往事,比如当年董福祥利用其父与“哥老会”的关系,组织地方团练,建立强大的汉族武装,保卫固原百姓安宁,一时追随者络绎不绝。

有时候,董福祥的老乡们还会提到当年安化县把总王蔼臣看到董福祥影响力不断扩大,以莫许有罪名将其逮捕,押在囚笼中,用沸水烫他的头,到现在董福祥的头上还留有吓人疤痕,每天喊“我们真替董将军不值当呀,当年清狗如此对你,你还替他们卖命,攻打汉人,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李经述的新军辱骂董福祥缩头乌龟,骂他祖宗十八代,董福祥都能不为所动,但听老乡提到这些历历在目的陈年往事,董福祥有时也无意识地摇头叹息。

然后,李经述还故意示弱,让新兵们假装目无纪律,大吃大喝,不时还放放空枪,沉闷的枪声在山谷里回荡,有时炮兵连克虏伯大炮都不收,就回营寨歇息了。

董福祥的副官朗吉格是正白旗人,二十八岁,兵书看了不少,但没什么实战经验,他见李经述的军队纪律涣散,三次建议董福祥主动出击,都被他拒绝了,董福祥认为这是李经述的诱兵之计!

朗吉格忍无可忍,将董福祥的一举一动偷偷报给了庄亲王。庄亲王大怒,那天把董福祥叫到王府,道:“本王听说你天天和李经述的新军眉来眼去,你以逸待劳,甘军又以勇猛著称,为何不出一兵一卒?”

董福祥道:“潼关只可固守,不宜强攻!而且,新军的洋枪洋炮,威力惊人,强攻必然会败!”

庄亲王道:“李经述的军队已经切断了陕西的粮草,明显是想围城,饿死我们,你却按兵不动,难道你是他的同谋吗?”

庄亲王让朗吉格派五千旗军夜袭李经述的新军,李经述见出击的不是董福祥的甘军,知道庄亲王已经上当了,于是下令新军溃退,并一路丢盔弃甲,退后数十里。

这一战,朗吉格的五千旗军大展雄风,他一路追击李经述的新军七十余里,大获全胜,还缴获了五门克虏伯重炮,不禁心花怒放,给庄亲王报大捷,并称:“这号称铁打的新军,看来也不过如此!”

朗吉格的五千旗军旗开得胜,胜利回潼关,庄亲王更加认定董福祥徒有虚名,关键时刻,还是旗人可靠,于是将董福祥降为副将,让刚立了战功的正白旗将领朗吉格升任主将。

李经述的新军退到河南三门峡地界后,重整旗鼓,补充粮草,再次返回潼关挑战。朗吉格一看,李经述这败军之将,还敢来送死!他命令两万五千名清军,包括董福祥的五千甘兵,全部出关,和李经述决一死战,董福祥不愿意带兵出关,朗吉格大怒,下了死命令:“胆敢违抗本帅军令者,斩!”

结果,驻守潼关的清兵倾巢而出!

刘铭传此时已经又带八千新军迅速拿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攻占潼关,然后,他和李经述的新军夹击清军,朗吉格在指挥骑兵攻击时,段祺瑞亲手点燃了克虏伯重炮的导火索,一炮击中朗吉格的战马,他和那匹可怜的白马都被炸得粉身碎骨,一砣砣血肉在空中乱飞,他自己也被炸成重伤,一命呜呼。

董福祥带着五千甘军死战,被冯国璋的三千端着天龙步枪的步兵居高临下,围在了禁谷里。

李经述看五十余岁的董福祥还算一员猛将,又是汉人,于是骑着马上前喊话,要劝降他:“董将军,我听闻你的甘军,都是西北父老,你睁开眼睛看看你面对的新军,他们中很多也来自甘肃,和你一样出身贫苦,但他们现在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卖命,而不是为满清的主子卖命!满清的气数已尽,天下将是汉人的天下,你不可数典忘祖,只要你投降,我不仅既往不咎,还可以让你继续做你的甘军将军!”

董福祥看了一眼周围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家乡子弟,他们很多人的脸上沾满了血污,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眼巴巴望着他这个大哥,董福祥心软了,将手中的指挥刀插在了地上,跪降!

于是,李经述命董福祥的甘军为先锋,杀回西安!董福祥熟悉了陕西的驻防,一路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攻下西安,庄亲王带着五岁的儿皇帝载涛等旗人狼狈逃回盛京,端方留守西安战死。

此时,满清的地盘,就只剩下了满洲,也就东北三省,还有蒙古和**。

李经述请刘铭传率八千新军从四川出发,西征拉萨,他自己带着一万新军攻进盛京,袁世凯这时也带着八千新军,从朝鲜出兵,跨过鸭绿江攻击清军,庄亲王成了瓮中之鳖,不到半个月,庄亲王兵败,一把火烧了盛京皇宫,和儿皇帝一起自杀殉国,满清王朝对中国二百多年的统治,走到了历史尽头!

刘铭传也很快收复了**,那些蒙古王公也接受了李鸿章开出的抚恤条件,毕竟他们的利益没有受损。

1895年2月,李鸿章和李经述、刘铭传等淮军骨干控制了北京、直隶、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四川、**等地,邀请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北上京城,商议组建第一联邦共和国的事。

李鸿章主持大局,筹建第一联邦共和国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海外的侨胞很多纷纷启程回国,报效祖国。远在朝鲜的张骞一激动,半夜爬起来填了一首歌词,电报发给李经述,问能不能作为国歌,李经述请徐世昌配东方韵律,此歌得到李鸿章的首肯,发布为新国歌,很快便被民间传唱:

巍巍昆仑,凝视华夏大地

滔滔江河,孕育古老文明

黎民当家作主,帝王离我们而去

维有孔孟遗训,吾等要紧紧牢记

尧舜时代,先人告诫

民有五族,不能分离

天下为公,重民轻君

矫枉过正,发展农工

文教兴旺,民气大和

国泰民安,江河有光。

第127章李鸿章访美

1895年3月20日,北京宣武门外,如同集市一样热闹非凡,众声喧哗。由原来一间学堂改建成的众议院门口,车水马龙,各省新选出的议员纷至沓来。当时,北京的槐花已开,榆钱遍地,清风一吹,香满京城,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过了片刻,便有一位穿黑色马褂的更夫开始振铃开会,在京城禁卫军的108响礼炮声中,第一联邦共和国的临时国会正式成立,是日到会的咨议局议员六百多人,这些议员,根本就没有选举,大都是各地有名望的乡绅,还有各地督抚的代表。

李鸿章的总统府秘书长容闳代表总统致辞,容闳在临时国会庄严地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中国从孟子开始,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民主传统以及优良的地方自治传统,念我共和国,由四万万人民所缔造,国会乃代表四万万人民,今日国家之主权,当属全体国民,今日诸位议员,乃是各省之代表,此乃共和国之实体,此后参政议政,有赖诸公。”

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宣布,这一天,成立联邦政府,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定五色旗为国旗,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全国变更成联邦制,各省自治。

临时国会的议员们当天选举李鸿章为总统,张之洞、刘坤一为副总统。李鸿章总统提名了各部的总长,陆军总长、海军总长:李经述;内务总长:张佩纶;司法总长:容闳;财务总长:盛宣怀;交通总长:詹天佑;农工总长:薛福成;教育总长:严复;海关总长:郝德;外交总长:伍廷芳;中国在越南和朝鲜设置总督府,刘永福任越南首任总督,袁世凯任首任朝鲜总督,获得临时国会的批准。

但第一联邦共和国是松散的联邦共和国,联邦政府成立后,名义上是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各地督抚还是各自为政,连两位副总统刘坤一、张之洞都不到北京就职。

李鸿章总统为了尽快使第一共和国获得国际承认,还宣布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依然有效。英国、美国、巴西宣布承认中华第一共和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表示等第一共和国成立正式的国会,选出参议长、众议长后承认第一共和国。

为了降低改革阻力,共和国连辫子都没要求国民剪,衣服也照样是马褂。李鸿章刚开始也抱有一丝幻想,以为自己当政后,只要实行了容闳建议的联邦共和制,与苦闷、贫困、饥饿、贪污、苛捐杂税相联系的旧时代就一去不返,铁路一建,工厂一开,每个国民都会变得富有,但三四个月过去了,李鸿章才意识到这想法有多愚蠢,把旧事物换一个新名字,比如巡抚改名叫省民政长官,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旧的官僚体制依然存在和运转,行贿受贿、敲诈勒索都依然风行,中国社会根本无法摆脱家族和儒家文化而全盘西化。更为严重的是,西方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被写进了共和国宪法,民间报纸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就有五百多家报纸出现,各地的哥老会等流氓团体,开始光明正大地组建各种政党,各种民主乱象开始出现。

李鸿章逐渐意识到,由于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各省各自为政,新政的各项改革也举步维艰,整个政府运转效率甚至还不如满清政府:各联邦的税负收不上来,军队也无法统一,而联邦政府的支出与日俱增,特别是李经述在天津练的十万新军,需要大量的军饷。

而各地随后成立的省级议会,也举步维艰,要么被各地督抚架空,成为一个摆设,要么就吵得一塌糊涂,一事无成!此时的中国,好比一间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已经残破不堪,留洋回来的人想法是:“拆掉它,建一幢新的。”有些改良人士的意见:“房子还没有完全坍塌,可以修补。”大多数乡绅的意见却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决不能动。”

在经历了种种困惑之后,李鸿章总统决定亲自去美国访问,看看北美大陆上那个有多年历史的联邦共和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外交总长伍廷芳、内务总长张佩纶陪同,李经述和容雪也跟着一起前往。

李鸿章总统一行乘坐的“圣路易号”邮轮抵达纽约港,邮轮呼呼放出不少白色的蒸汽。李经述再一次踏上美国的国土,感觉一切还是很新鲜。

这一天,天气晴朗,水面上浮动着几丝雾气,蔚蓝的天空飘荡着几朵云彩。美国人如潮水一般涌向邮轮停靠的河边,争睹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大总统的风采,因为此时中国四万万人口,比欧洲所有人口还多,他们觉得这样的国家也能实行共和,太不可思议了,他们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李经述和容雪一起站在“圣路易号”船首的甲板上,放眼远眺,容雪指着前方说:“周围是斯坦特岛、长岛的绿色山丘和新泽西海岸,它们在天蓝色的海水衬托下,多美呀!”

李经述点点头,问身边的容雪:“岸上的人也很多呀,你猜这些人在议论什么呢?这么热闹。”

蓉蓉说:“他们呀,肯定是在议论******的财产和权势,美国人对这两样东西特别有兴趣。”

大约半个小时后,“圣路易号”邮轮缓缓驶过戈登隧道,港湾内迎接李鸿章的军舰和轮船,同时鸣响了不同音调和高分贝的鸣号,大约五十艘汽船、游艇还有美国的“共和号”邮轮护卫着“圣路易号”邮轮缓慢前行,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水上表演阵势,在“圣路易号”的第二根桅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