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161章

穿越1879-第161章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这一政治文化中心,巴黎的防务,由十四座内层炮台和二十五座外层炮台环绕保护着,拿下了巴黎,德军就算差不多等于拿下了法国。

此时,法军的总参谋长霞飞一点也不重视巴黎的防务,他急于要从德国手里拿下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法军明显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德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阵地上的守军,是巴伐利亚王储普雷希特的第六集团军,以及冯·黑林根将军的第七集团军。德军参谋长施利芬交给他们的任务,是牵制尽可能多的法军。

8月7日,法军的第七军从孚日山出击,和德军进行了残酷的白刃战。一队队法国的骑兵在《马赛曲》激昂的军乐和鼓点中开始了收复失地的冲锋和战斗!经过数小时的苦战,终于攻占了阿尔萨斯边境小镇阿尔特基希,但没能乘胜夺取牟罗兹。

8月14日,法军发起“洛林会战”。法国波将军的“阿尔萨斯军”重新向阿尔萨斯发动进攻,迪巴伊第1集团军和德卡斯特尔诺第2集团军也同时向洛林地区的萨尔布尔和莫日朗出击,德军驻守洛林的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第6集团军和黑林根的第7集团军,在头4天里按预定计划向后且战且退,以便将法军引入“陷阱”。

8月20日,德军已经攻陷了比利时的首都,法军还在进攻萨尔布尔和莫日朗德军的坚固阵地,因缺乏足够的炮火掩护和战术运用的错误,在德军猛烈炮击下,法军遭受严重挫折,莫日朗要塞满山遍野的法国士兵的尸体。

法国的军队进攻受挫。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国步兵当时上战场穿的是蓝裤子和红上衣,在平地上很显眼。他们的炮兵则穿黑色和金色制服,目标特别清楚。在冲锋时,法军一般都是以十九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戴了白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方阵前面。他们的官兵勇敢冒着炮火和机枪冲锋,可惜,勇气难以战胜枪炮。德国的机枪和炮弹常常打得法军尸积如山,德军最终用炮火扑灭了法国的军事教条“进攻主义”灿烂的火焰。

进攻洛林接连受挫,却并没能使法国参谋长霞飞觉醒过来,他认为德军左翼主力已被缠住,向中路突破的时机已到。而法军总参谋部一向以为德军中路兵力薄弱,法军在此地占有优势。他先借口指挥不力,解除了博诺军长和另两个法军师长的职务,然后调来1个正规师和3个后备师,充实法国第7军,专门组成一个“阿尔萨斯军”,重新集结,对德军中线发动猛烈的攻势!

第211章巴黎告急

1909年8月20日,法军参谋长霞飞向法军发出了向阿登山区进军的命令,他极其自负地跟法军宣布:“法兰西的勇士们,拿下阿登山,洛林就会回到我们的怀抱,你们将是法国的骄傲,你们将在炮火中被历史铭记!”

于是,鲁夫的法国第3集团军受命向阿登山区南部进攻,任务是将德国普林斯将军指挥的德军第5集团军赶回梅斯至提翁维尔一带,然后加以包围,同时要收复布里埃铁矿区。德朗格尔的法国第4集团军则受命从阿登山区北部进攻,任务是围歼阿尔勃莱希特指挥的德国第4集团军。

按照霞飞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两个法国集团军如果在中路得手,德军右翼和左翼将被割裂,德军就会溃败,洛林就唾手可得。

8月21日,霞飞却有了新想法,他决定从鲁夫集团军抽走3个师约5万人,同另外4个后备师一同编成一个洛林军,由莫努里将军率领驻守在凡尔登和南锡之间,以掩护法军洛林方向和阿登方向的进攻。

在以后的四天里,德军和法军双方在阿登山区展开了浴血奋战,德军兵力和大炮都占优势,实力远出霞飞的意料:德国在这一地区的兵力一点也不弱,除了法军战前查明的6个现役军外,还迅速动员后加入进来的4个预备役军。霞飞稀里糊涂地把德国10个军的兵力当作6个军来部署。

这是世界大战以来一场经典的山区遭遇战,双方实力旗鼓相当,攻击高登的14个法国师和德国14个师头对头撞上了,双方数十万军队主要进行近距离作战!

德军战术较正确,习惯掘壕作战。法军一贯轻视掘壕战斗训练,采用刺刀冲锋,结果往往被德军的机枪纷纷扫倒。当然,法军的大炮,也给德军带来重大伤亡,成千上万的死人还是站着,靠在由成批成批尸体垒成的六十度斜坡的拱扶垛上。

不像法军那样,德国先头部队对阿登森林进行了侦察,并在主力进入森林时布置哨兵。德国侦察兵告诫他们,法军正在迫近。德军在丛林密布的山丘上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基地,装备了足够多的机关枪和火炮。法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但除了死亡,没有效果,法军三分之一的士兵中弹死亡。

8月22日这一天,法军就死了两万七千人,这是开战以来法军最严重的伤亡,想当年中法战争,法国在越南死了两千多人,就导致了费茹里内阁政府倒台。这么大的伤亡,让法国国内舆论感到恐惧。

8月23日,法军的伤亡还在继续增加,法军参谋长霞飞也受不了,下令损失惨重的法军退却,法国第3集团军退往凡尔登,法国第4集团军退往斯特内和色当,在穆斯河西岸重组防线,阿登地区的会战,遂以法军的惨败而结束。

其他的战场,法军也损失惨重。8月22日和8月23日,在蒙斯之战中,德国亚历山大·冯·克卢克将军的第一集团军,除了击退赶向这个地区支援比利时人的法军外,还击退了赶来的英国远征军。在桑布尔河,法国第五集团军被德国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击溃,最激烈的战斗集中在四天之内,即从8月20日到8月23日,法国的伤亡人数共达三十万。

这一次,在宽230余公里的正面展开边境交战的结果,使德国迅速掌握了法德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英法联军在凡尔登以北全线失利,被迫南撤,法国进攻洛林等地区计划受挫。

李经述他们接到蒋百里等军事观察员的战报,对德国陆军的战斗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果然是名不虚传。李经述对段祺瑞感叹说:“德军的实力,确实配得上德皇威廉二世的野心!不过,此战的关键,在于德军能否迅速拿下巴黎!我们拭目以待!”

法军进攻受挫后,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亲王不甘心在这样一场决定德国命运的会战中,仅扮演一个次要角色,更不愿当别人进攻时自己却在掩护后撤,他开始不断对德国参谋总部施加压力,要求改变左翼继续后退吸引法军的计划,希望他率军立即反攻法军。

这样一来,就会打乱“施利芬计划”的战略部署,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果断拒绝了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亲王的要求,因为法军第1、第2集团军虽然前进,但还没有进入德国为之设下的陷阱。施利芬还是坚持要从这一地区抽出2个军加入右翼攻击部队,加强德军右翼的攻击。所以,当法军左翼3个集团军全线败退,德国右翼2个集团军仍在洛林战线苦撑,德军右翼和中路的5个集团军,还有左翼两个军,像一把横扫欧洲的镰刀,从比利时向法国割来,直逼巴黎!

“姜还是老的辣!施利芬毕竟比小毛奇要有战略眼光!”李经述收到施利芬拒绝鲁普雷希特亲王反攻要求这个战报,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自言自语说。李经述强烈预感到,接下来,历史上马恩河战役德国战败的结局,恐怕要改写了,巴黎和法国人的命运,或许就此也会整个改写!

随着德军从比利时滚滚南下,巴黎像是一条巨大的防波堤出现在德军的面前。巴黎,这座伟大的城市,不仅是法国的心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斗堡垒。谁也想不到,就在这里,一场德国和英国、法国一共投入350万军队的大规模惨烈厮杀,就要上演。

自1909年开战以后,开头三个月,德军往往无往不胜,列日之战、阿登会战、桑布尔河会战……所有的大战,均以英法联军惨败而告终。百万德军朝着巴黎一路狂奔,打击他们遇到的任何协约国部队。这段时间,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国民众都处于狂喜当中。德国的报纸,都在大肆宣扬德国在西线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德军被描述成欧洲文明的卫士,正在向敢于破坏德国的敌对国家挺进,占领他们的国土,消灭他们的军队。

在德国,只有德国副总参谋长小毛奇对德军的胜利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一次和德国参谋长施利芬一起觐见德皇威廉二世时,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德军是取得空前的胜利,那么我们的战俘在哪?我们缴获的英法的武器和军事物资在哪?到现在为止,我们俘获的英国、法国战俘,在洛林有两万左右,其他地方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万人,这不符合常理。”

德皇狂热的野心,被小毛奇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他狂喜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德皇威廉二世十分不满,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不解问小毛奇道:“赫尔姆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的胜利报告都是前方军官伪造的?我们的胜利只是幻象?”

德国参谋长施利芬这时头脑冷静,替小毛奇回答道:“陛下,我想小毛奇将军的意思是,英军和法军是在有组织地大规模撤退!”

小毛奇丝毫不顾德皇的变脸,忧心提醒道:“我想事实也是如此,英法军队会退到某个地方,然后与我们的军队决战。这对我们德国的军队来说,不是好事。英国和法国的军队是退到他们的大本营,后勤物资丰富,而我们,如果战线过长,物资和弹药供给恐怕要拖后腿。”

德皇威廉二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严肃问道:“那么,德军有取胜的把握吗?我们要多久攻下巴黎?到时候,朕很有兴趣去凡尔赛宫小住几天。”

施利芬说:“陛下放心,只要我们加强右翼,攻下巴黎只是时间问题。西线的战斗,一定会取得胜利。按我原来的计划进行,削弱我军的左翼,引诱法军右翼从筑垒的堑壕出击。然后我军右翼绕到背后攻击。最多三个月,你就可以去巴黎卢浮宫逛逛。”

在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的指挥下,在西线的百万德军向一把锋利的尖刀,往巴黎杀去。德军长驱直入,而英法协约国的部队,沿着阿拉斯和凡尔登一线全面撤退,已经受到威胁的巴黎人心惶惶,八天就有50多万人抛弃一切,逃出首都。这时候,最不值钱的就是巴黎带不走的房产。

此时,对法军战败应负主要责任的法国参谋长霞飞却认为,法国战败不是他的战略失误,而是是因为法国下面的指挥官无能,他在后退途中,撤换了一大批法国的军官,将一些表现得软弱无能的将领撤职,雷厉风行地提拔了福熙、贝当、德斯佩雷等著名将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法国总参谋长霞飞痛苦地意识到,进攻德军完全是错误的,法国应该采取守势了。他命令法国的第三、第四、第五集团军开始大撤退。在逃跑过程中,霞飞还命令创建一个新的集团军,即第六集团军,用于机动进攻。另外,他很镇静,每天吃两顿美餐,以及每晚十点准时睡觉的习惯从来没有改变。

霞飞还避免接电话,他的命令是由副官通过电话发布的,副官也接听所有打来的电话,这样给他以思考的机会。有时一位重要的部长要他亲自接电话,他也设法推托。除了听电话以外,他既不回答,也不评论;事实上,他几乎从不表示任何态度。他对任何信询问战况的电报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