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159章

穿越1879-第159章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早晨一醒来,总统李经述就要看中国派往欧洲的观察员收集回来的战报,召集段祺瑞、刘步蟾、袁世凯等人商议战况。欧洲的战报通常由李经述的夫人容雪领导的情报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好,她毕竟当了多年的报纸编辑,干这事得心应手。加上容雪早年在欧洲游历,精通这些国家的语言,熟悉他们的历史,所以李经述在这段时间经常和她在一起。容雪也很开心。能和自己喜欢的人朝夕相处,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中华帝国总统李经述之所以这么关心欧洲的战争,除了因为中国企业要发战争财,他还预料到战争结果很可能会跟历史上的一战不一样,因为费迪南大公没有死,奥匈帝国的军队可能在塞尔维亚不会惨败而归,德国的总参谋长施利芬本来应该已经退休,但德皇威廉二世为了在1909年发动战争,又把他召了回来,他绝对不会像历史上小毛奇那样背离“施利芬计划”,肯定会集中优势兵力打右翼的战争,那么德国未必会在一战中遭到失败。而沙俄帝国已经奔溃,乌克兰和波兰已经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分裂后的俄国在1909年已经虚弱不堪,虽然有法国和英国的支援,要跟德国作战,是以卵击石。所以,历史已经改变,一旦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说不定意大利这墙头草会倒向同盟国。德国一旦称霸欧洲,德皇威廉二世甚至可能派德军奇袭美国纽约和波士顿港口城市,扶持墨西哥攻打美国,中国就可以趁机攻下整个亚洲,到时候夏威夷、澳大利亚都可以拿下。

总之,历史上的“蝴蝶效应”已经太大了,李经述不得不靠每天收集大量情报,来判断未来的世界发展趋势,看中国参战的时机什么时候成熟,以及如何参战。

第209章列日要塞大战

在世界战争初期,西线是德国与法国的主战场。根据德国参谋长施利芬的估计,西线战斗大约39天就能结束。施利芬信心十足跟奥匈帝国的皇储、司令官费迪南大公说,“39天之后,英勇的德军就会去东线支持奥匈帝国的军队,你们只需要坚持39天。”

一开始,战场上的形势,对德国人有利。一百二十多万德国的军队发动闪电战,几乎不废吹灰之力,横扫了卢森堡。面对百万装备精良的德军,卢森堡政府直接投降了。但在比利时,德军碰到了一个巨大阻碍,那就是列日要塞。列日要塞位于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北邻荷兰边界,南靠阿登森林,是德军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咽喉。不攻克列日要塞,德军侵入比利时是难以成功的。

李经述总统让中国的军事观察员蒋百里中将等人密切关注德军的动向,得知德军大部队向列日进发的消息,不得不佩服德军参谋长施利芬的谋略,因为,在列日这个坚固设防的入口另一边,横着广阔的法兰德斯平原和法国,德军如果攻克列日,接下来将一马平川。失去列日,法国则基本无险可守。

1909年8月的一个早晨,默兹河上笼罩着一层薄似轻纱的雾气。凉风习习,大约三万德国先头部队“默兹河军团”逼近默兹河上的维塞,这个军团指挥官是奥托·冯·艾米赫将军,统率两个骑兵团和六个步兵旅,是个久经沙场的陆军中将。注意,他的名字中有个“冯”字,这在当时的德国,是普鲁士容克贵族的身份。比如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的全名就是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后,整个德意志帝国打上容克的烙印,帝国的国会中,德意志保守党和国会外的农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军队中的军官也多出身于容克。

德国的艾米赫将军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发现维塞的桥已被比利时人炸毁。比利时士兵都聚集在西岸,警惕地望着对岸的德军。他迅速派出两个骑兵团向南疾驰三英里,涉水过河,维塞的比利时守军生怕被围,迅即朝南向列日撤退。傍晚,德国步兵在维塞度过了默兹河,向坚固的列日堡垒进发。

列日要塞建在横跨默兹河的一个高高斜坡上,所有的通道都一览无遗。十二座威力强大的炮台把一块直径约十英里的地区围了起来。它们相互支援体系,受到各座炮台之间三英里缺口的限制,但在需要时可派出机动部队。列日的大小堡垒,都用水泥进行了加固,可以抵挡重型火炮的直接攻击。

面对军容整齐的德意志大军,比利时的士兵气势矮了一大截,毕竟,不是每一个士兵都愿意成为炮灰。但年迈的比利时列日指挥官莱曼将军没有退却,他指挥八千士兵隐蔽在堡垒中抵抗德军,外加一个机动步兵师,拥有二万四千步兵、五百骑兵、七十二门野战炮。因为德军的闪电战太快了,他要守住列日堡垒半个月,英国的十万远征军才能赶来支援比利时。

德军三万人,比利时一方人数加起来三万二千人,实力似乎旗鼓相当,但德军的重火炮,世界无敌。但德国的艾米赫将军查看了一下地形,马上命令德军架舟渡河,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列日要塞发动总攻。

列日的筑垒,是由一位杰出的军事工程师亨利·布里亚尔蒙特将军设计的,它由装有装甲炮塔的,形状象平坦的三角形小孤山的钢筋混凝土构成,三角形的每一角,都装备着较小口径的速射炮的炮塔,一个炮塔拥有四百件武器,从机枪到八英寸大炮都有。于是莱曼将军命令堡垒里的比利时守军抢先开火,用大炮和机枪向德军猛攻。德军纷纷落水,死伤无数,鲜红色的血染红了默兹河清澈的流水和夕阳。

艾米赫一边命令德军继续强渡河,一边调来二百门重炮向列日要塞猛轰。顿时,默兹河两岸炮声轰隆,硝烟弥漫。但列日坚固的炮台只是震落了一些混泥土而已,德军伤亡惨重。在这世界上,勇气也永远战胜不了炮火。但是勇气能让弱者在强者面前获得尊严!

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德军低估了比利时人守卫家园抵抗到底的决心。德军又发动了一次强攻,但列日十二座炮台的周围,都是三十英尺深的干燥的深沟;加上强光的探照灯,以防止夜间的奇袭。这些灯和重炮一起,降到地面以下,那里有地下坑道把整个系统互相联系起来。所有的大炮都俯视着由德国来的四条铁路。莱曼将军留下二万五千名要塞部队坚守。德军的强攻没有效果,于是不得不考虑和平劝降。

第二天,德国的艾米赫将军派了一位使者,打着休战的名义去劝降列日指挥官莱曼将军。莱曼将军看了劝降书,里面写着,要么投降,要么列日这座城市就受到德军的空袭,当地居民就有生命危险。

德国当时除了拥有先进的重炮,还拥有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部队。不过,德国航空部队的重点并没有放在飞机上,而是放在了齐柏林飞艇上。当时飞机的性能还很脆弱,能够在夜间作战的飞机几乎没有。1900年。德国的齐伯林伯爵制造了第一艘硬式飞艇,外皮粗厚,这种飞艇使用结构完整的龙骨保持气囊的外形,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因而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一次能携带几百公斤**,到1909年夏天,德军拥有一百艘左右的军用飞艇。

比利时的莱曼将军对德国齐柏林飞艇的威力也早有耳闻,但他早就接到了比利时国王死战到底的要求。他虽然年迈,但很有骨气,面色冷峻撕毁了劝降书,说:“我们比利时虽小,但军人是有骨气的,我们将为比利时的君主和人民血战到底,捍卫比利时的每一寸土地!”

第二天,德国的艾米赫将军得到比利时死不投降的回复,大怒。当即派z—6号齐伯林艇去轰炸比利时的列日城。同时,德国骑兵则从南方的维泽赶来包围了列日。

齐伯林飞艇,当晚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飞临列日城的上空,丢下了十来颗炸弹,炸死九名市民,还有一些人被炸伤了。但德军没想到,飞艇轰炸行为不仅没有震慑到比利时人,还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强烈批评,更加坚定了比利时人守卫国家的决心。

德国的艾米赫中将率领德军猛烈攻击列日要塞,日以继夜疯狂进攻。一波又一波德军不计代价投入战斗,冲向各堡垒之间比军壕沟尚未竣工的那些空隙地带。在一些地点,德军突破比军阵地后强行爬上比利时军队的大炮无法俯射的斜坡。但被堡垒的机枪火力扫倒,尸积如山。在巴尔雄堡垒,比利时军队看到德军阵线开始动摇,还趁机出击,以刺刀击退了敌人。但德军一再强攻,不惜伤亡。一天就有上千德国士兵倒下。德军并不试图展开队形,而是一排排地并且几乎是肩并肩地冲过来,直到中弹倒地。倒下去的伤亡人员堆叠成一堵可怕的街垒,遮住比利时军的枪口。比利时军也有伤亡,但和德军蒙受的大量伤亡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德军猛攻了列日堡垒三天三夜,毫无进展。

一连七天,德军队潮涌般地反复冲锋,特别对东面的弗莱龙炮台和埃夫涅炮台,但是被火炮和机枪的联合火力所击退,炮台前的尸体堆积到齐腰高。所有默兹河上在列日南面和北面的桥梁都已被毁,企图用浮桥渡过默兹河的部队遭到炮火的扫射,德军的伤亡惨重,血流成河,却在列日要塞前屡屡战败,寸步难行。战争的残酷,使得双方都拼了命攻击和防守,列日的鲜血,成为这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滴血,大规模的伤亡使得战场上的士兵都麻木了,双方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了五千人。

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是德军遇到的第一块硬骨头,德国战争狂人、德军副总参谋长小毛奇接到德军战败的战报,大吃一惊,没想到比利时人会如此拼命。他们再这样坚持下去,德国整个西线的布局就会奔溃。所以小毛奇当机立断,派了一个德国的军官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去支援艾米赫中将,并从总参谋部把巨型的攻城炮运往列日。

鲁登道夫也是德军一位猛将,出身卑微,来自德国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却头脑敏捷,足智多谋,军事理论丰富,但他当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少将,刚刚获得提拔,担任第二集团军和列日攻城军的协调员。小毛奇之所以派鲁登道夫去支援攻打列日的战斗,是因为鲁登道夫在当年还是小毛奇的幕僚时,就制定了摧毁列日堡垒的计划。为了制定这个计划,鲁登道夫当年还亲自到比利时度假,偷偷勘测列日堡垒的地形,。这次被派往攻打列日要塞。他登上了世界舞台!

在详细地分析了列日的情况之后,鲁登道夫命令两个骑兵团向北疾驰三英里,在水浅的地方强渡默兹河。德国骑兵去列日北面露面,用了疑兵之计,比利时的莱曼将军觉得自己的机动军队就要被德军包围,为了保存实力,他错误地把机动部队撤退出列日城,去跟比利时主力部队会合。这样一来,比利时军队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列日把德国的军队阻击在一定的距离之内,德国的巨炮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8月7日上午,鲁登道夫率领部队在晚上经由弗莱龙和埃夫涅的缺口悄悄地进入列日堡垒要塞附近,他命令德军把榴弹重炮的位置前移。榴弹的炮弹道较弯曲,射程远,弹丸的落角大,破片散射均匀,多用于压制射击,前移后的德军榴弹炮能直接轰击比利时的防线。

经过一个下午的激烈战斗,鲁登道夫带领德军拿下了列日堡垒的一个制高点。从这个制高点,德军能看到列日城和各个堡垒,并能架起大炮对各个堡垒猛轰,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