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 >

第19章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第19章

小说: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中央,舞姬头发利落绑起,上身是贴身的鹅黄色上衣,勾勒出凹凸有致的上半身曲线,下面则是葱绿色阔腿裤,裤腿上绑有铃铛,随着双腿双脚灵活扭动,铃声悦耳,她们跳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胡旋舞,不同于以往舞蹈的柔美妖娆,此舞更讲究力度和节奏,也更得这位草莽皇帝的心。

    “好。”当一舞完毕,舞姬用手中隐藏的彩绸结成万寿无疆的大字时,皇帝忍不住拊掌叫好,对着一边盛装打扮风韵犹存的苏贵妃也多了分笑容:“贵妃有心了。”

    “皇上喜欢就好,臣妾可不敢居功,这都是晔儿说他父皇不喜靡靡之音,更爱大气一点的舞蹈,臣妾才安排的。”苏贵妃好久不曾看见皇上对她如此温柔,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抑制住心里的激动细声细气说。

    “晔儿是个好孩子。”皇上含笑点头。

    正当君臣其乐融融的时候,八百里加急的快报被送了上来,皇上当即拆开看完,一掌拍在面前的酒案上,因为用力过大,面前的酒樽里的美酒都有些洒了出来。

    “大胆。”他怒斥道,帝王发怒,底下人听得心惊胆战,他身边的总管很有颜色地让台上被惊到已经停止跳舞瑟瑟发抖的舞姬都先退下,一时之间,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你们怎么看?”深吸了几口气,皇上总算怒火稍息,让总管把手中的信从太子手中挨着传阅下去。

    “皇上,这……”大厅里的人挨个传阅,不少大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司徒谨和太子太子妃坐在一起,也跟着看了一眼。

    这封信是匈奴现任单于冒顿写来的,冒顿此人好武,除了匈奴每年一度的秋天打谷草外,他前几天又带人杀了河南的上谷郡,商洛郡周边的十余个山村的守卫,抢光了村民的粮食扬长而去,并给当地郡守送了书信要求和亲,当地郡守不敢耽误,连同军情一起加急送来给皇上定夺。

    “孤偾之君,生于沮择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游中原,闻陛下宫中并无适龄公主,然陛下之嫂瑞王太妃独立,孤偾独居。两相不乐,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传说匈奴现任单于暴戾好战,如今这封近乎挑衅的书信,到底是他不了解大历的风俗贸然唐突,还是故意为之,他胸腔都燃起了怒火,眸子都为之一沉。

    他的目光掠过一身素色宫装的瑞王太妃,他的伯祖母,她依旧静静坐在席间,面上看不出丝毫情绪,只是,宽大的袖袍微微颤抖,显示了主人并不平静的心情。

    他的伯祖父早在祖父起义之初就已经战死,待得他祖父皇袍加身,追封了自家兄长为瑞王,而如今瑞王位已经由他的长子继承,他的伯祖母也就成了瑞王府太妃,因着孀居的身份,平日里深居简出,甚少在各府走动,如今匈奴单于的这样一封信,她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皇上,请给微臣五万兵马,微臣定要横扫匈奴,一血今日之耻。”瑞王见自家母妃被辱,立马出列,跪下求道。

    “皇上,万万不可,如今的大历已经是百废待兴,户部已经没有余粮支撑再一次打战,而百姓也不堪经历再一次战火。”户部尚书出列,跪求道。

    “臣附议。”又一个大臣出列。

    “所以你们就想着把我母妃嫁到匈奴去。”火爆脾气的瑞王立刻出言驳斥,周正的脸上满是怒火。

    “瑞王多虑了,我们大历乃是礼仪之邦,当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丞相出列,恭敬道:“只是匈奴蛮荒之地一向有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匈奴单于只是不了解我大历习俗,才冒犯了太妃,待陛下修书一封解释清楚就可,如今大大历正在休养生息,实在不宜和匈奴大动干戈,陛下可按着前朝旧历,封一妙龄宫女为公主赐婚匈奴,再对匈奴进行教化。”

    “太子,二皇子,你们怎么看?”高台上的皇上忽然出口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觉得丞相所说可行。”太子起身恭敬道,只是,扫到高台上皇上虽然面无不悦,左手食指却在案几上轻轻摩挲,他了解自家父皇,知道这是他不耐烦时的习惯,顿时一紧,顿时想起自家父皇一向好战,就连这江山也是他一拳一脚打下来的,于是加了一句:“当然和亲是权宜之计,等日后我大历国富民安之后,再狠狠教训匈奴。”

    “老二呢,你怎么看?”皇上继续问道。

    “父皇,儿臣也觉得众位大臣和大哥说得有理。”二皇子眼见避不过去,于是也只能站起来,硬着头皮答道。

    皇上没有说话,只是,摩挲案几的动作倒是越发快了,整个大厅也因此鸦雀无声。

 032辩斥

    于是,当司徒谨案几上的汤碗相撞击打倒在地上的脆响就显得格外起眼,引得皇上和众人目光都骗了过去。

    “皇祖父,孙儿有话要说。”他从容起身,也不顾衣服被溅起的汤汤水水打湿,走出案几。

    皇上这才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孙儿,面前的少年面若冠玉,身量虽然还略显单薄,却挺拔俊秀如一柄标枪,而他此刻两手笼在袖中,缓步徐行而来,衣袍竟然纹丝不动,整个大厅无数人视线落在他身上,他却像是散布在闲庭间一般,不疾不徐,淡然处之,他的眼睛就亮了。

    传言说他这个孙子资质鲁钝愚笨,顽劣不堪,而如今光看他行走间的姿态气度就可知传言不可尽信。

    “孙儿以为,和亲先例绝不能开,我们要为着大历百姓休养生息不宜再动战火,可要去和亲的女子也是大历的百姓,众位大人怎么不说要庇护。”他走到大厅中央,跪下,沉声道:“而且,前朝皇帝嫁了多少女子到匈奴,据说,从京城到匈奴的官道都被泪水淋湿了,可匈奴贪婪的本性依旧不改,该侵扰边境的时候还是侵扰,该掠夺的时候还是掠夺,可见有些蛮夷是教化不了的。”

    高坐之上的皇上越听眼睛越亮,他本就出生贫苦人家,发迹于行伍,若不是凭着战场上不怕死的狠劲,这皇位还不知道是谁在坐呢。

    只是,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他本就没有读过多少书,好在还算虚心,网罗了一干文臣在侧,勉强把朝廷打理整齐,只是,这一帮文臣有时候也惯是迂腐固执,说话也拐弯抹角,待得朝堂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一个个退去,他就更觉得寂寞了。

    尤其是自己与发妻所出的长子从小长于宫廷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完全被他的老师洗脑,满嘴儒家儒学,竟然一点也没继承到他身上的开疆辟土的霸气,大臣们安心了,他却是失望的,虽然他知道江山传给太子,他能很好地做个守成皇帝。

    而如今,在自己侃侃而谈的孙子身上,他却感觉到了年轻人勃勃的锐气,犹如年轻时候的自己。

    “大公子此言差矣,我大历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要讲究以德服人,匈奴虽是蛮夷,我等也要教化。”一个官员越众而出,辩驳道:“再说了,挑个宫女送去和亲就能换来至少三五年的安宁,减少多少生灵涂炭,想必,那宫女也是愿意的。”

    高坐之上的皇上皱起了眉头,他年轻时候大大小小的战役打过不少,和匈奴也交过手,到过边境,看过边境百姓过的生活,他叹息,看来,纸醉金迷的京城已经迷住了有些官员的眼。

    只是,皇上一向呐于言,对上这等满口狡言的文官,到不知如何辩驳,于是,他也就端坐高台,静观自己孙子的应对。

    而司徒谨简直要被气笑了,匈奴骚扰边境,杀了他们的士兵,如今这些官员不想着为自己的士兵报仇,反而想着送自家女子给匈奴让他们不要经常扰乱边境,就好比人被毒蛇咬了一口,不想着杀了毒蛇,反而坐下来给毒蛇讲道理告诉它咬人是不对的,可是畜生听得懂道理么,它只会在你一串之乎所以声中趁机再咬两口。

    “如果国家的安宁要建立在女子的眼泪之上,那我们男儿也太无用了,这样的安宁,对我们而言是耻辱,不要也罢。”司徒谨冷冷道。

    “大公子没见过战争的残酷,若是见识了就不会这么说了。”那个官员摇头晃脑,嘴里假惺惺说着,面上却一副司徒谨年纪小见识少的样子。

    “听这位大人这么说,想必这位大人见多识广。皇爷爷,孙儿仔细一想,刚刚这位大人说的也很有道理。”司徒谨抬头,对着御座上的皇帝说道:“既然这位大人一力主张要对匈奴进行教化,扬我巍巍大历礼仪,那就让这位大人走一趟匈奴,说不定真能教化了匈奴,那这位大人也就名垂千古了。”

    “这这……”那位大臣脸色都白了,刚才的急智已经不见了,如今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让他在这里高谈阔论可以,让他去匈奴教化,他还是比较爱惜他这条命的,他的心颤了颤。

    “不知这位大人家中可有适龄女儿,若是有,更好了,皇爷爷可以封一个公主,正好大人可以送女儿出嫁,能为我大历争取三五年休养时间,想必大人的女儿深明大义,也是愿意的。”他继续道,沉稳的声音宛如彩云在天空徐徐舒展,听见那位大臣耳中,却不吝于惊雷阵阵。

    “求皇上开恩,微臣膝下就一个女儿,且体弱多病,担当不起和亲重任。”那大臣两股战战,已经瘫软在地上,几乎要晕倒过去。

    “李爱卿的女儿是你的掌上明珠,你舍不得让她去匈奴那虎狼之地,需知宫女也是她们父母手心的珍宝,将心比心,谁又愿意把女儿嫁去呢,爱卿满口礼仪仁礼,倒忘了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御座之上的皇上面上阴霾一扫而光,他看了眼汗如雨下的大臣,终于开口。

    “我大历男儿铮铮,自能守家卫国,不屑牺牲女子。张爱卿,拟旨给匈奴单于,我大历不是前朝,再不会嫁女儿去匈奴,但匈奴胆敢再犯我大历土地一分,虽远必诛。”皇帝站起身沉声道,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我虽老了,却还能拿刀御敌。”

    “孙儿原为皇爷爷马前卒。”司徒谨看着站起身的老人,他并不高大的身躯却坚毅如铁,似可抵御千军万马般,他头脑一热,想也不想就跪下道。

    “吾皇威武,大历威武。”德王率先反应过来,跪下应道:“吾愿跟随陛下奋勇杀尽来犯之敌。”

    “吾皇威武,大历威武。”整个大厅的人都跪了下来。

    “好,好。”皇上一连大喝两个好字,对上跪着的司徒谨,笑容慈祥:“好孩子,你上前来给皇爷爷看看。”

    “是。”司徒谨也不迟疑,应了声就站起身来到皇上身边。

    “此子肖朕,看到他,倒是让朕想起了我年轻时候,一样的出生牛犊不怕虎,哈哈哈。”皇上索性让人在他身边给司徒谨加了个位置,拍着他的肩膀对着随侍身边多年的大太监说道。

    别看皇上都已经六十了,还真是老当益壮,此时正高兴,拍打在他肩上的力道不小,若不是为了维持形象,他都要忍不住龇牙咧嘴起来。

    下面的周承毅看了眼老大波澜不兴的脸,心里在偷偷乐,他可是受过自家舅舅拍肩膀待遇的,个中滋味,老大想必会回味无穷。

    而太子妃见了高台上祖孙其乐融融的情景,几乎失态的握不住手中的杯盏,她宽大的袖袍遮掩下,尖锐的指甲刺入掌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