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学有匪 >

第92章

宫学有匪-第92章

小说: 宫学有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猛然又向他袭击而去,招招狠厉,仿佛想速战速决般:“休想让我上当!”
  骆秋迟一面与他过招,一面趁同他擦肩而过之际,在他耳边飞速说了句:“这秘密实在太大了,我听后也是久久无法平静,对乌前辈既同情又心疼,毕竟这可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乌前辈实在太不容易了……”
  小天皇身子又是一颤,扭过头,琥珀色的眼眸死死攫住骆秋迟。
  骆秋迟白衣飞扬,在长空下摊手笑道:“你若不信,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秘密是什么,你想听吗?”
  小天皇目光变幻不定,呼吸渐渐急促起来,终于咬牙道:“住嘴,不许胡说八道!我师父根本不认识你,更不会告诉你什么秘密!”
  “千岚天君你真不信啊?”骆秋迟似乎很意外,挑了挑眉,一本正经地点头道:“那我就只能说出来了,你一听就能分辨真假,一定会相信我的,这秘密就是……”
  “住嘴,不许再说了!”小小的孩童发出恶狠狠的低吼,出手间招数越发狠厉,像头失控发狂的小兽。
  骆秋迟一面过招,一面摇头道:“不行不行,我一定要说出来,否则千岚天君还以为我在说谎呢,这秘密就是……”
  “不能说,不许说!”千岚天君急疯了般,开口间扶桑语都冒了出来:“ばか(混蛋)!ばか(混蛋)!”
  他心神大乱下,身形越来越快,破绽也越来越多,局势陡然扭转,台下百官个个大奇不已,不知骆秋迟用了什么法子,竟让这小天皇方寸大乱,杭如雪眸中更是溢出喜色:“好,很好,就是这样,让他再慌乱一些,便可趁他不备之际,袭向他命门了……”
  台下,小天皇长发飞舞,浑身剧颤间,彻底乱了阵脚:“不许说了,你不许再说了!”
  骆秋迟却还在不停道:“我说了,我说了啊,这秘密就是……”
  说时迟那时快,他白衣飞旋如风,瞅准时机一个欺身上前,伸手猛地一点小天皇腰间,长空下,一切戛然而止——
  第三腰椎棘,旁开一寸半处,正中气海俞穴,不偏不差,完美一击。
  小天皇身子僵住了,骆秋迟白衣一拂,在他旁边施施然落下,压低了声笑道:“秘密就是……乌前辈不能吃香菜,一吃就会浑身长疹子,你说他多可怜,香菜多好吃,他却一辈子都碰不了,是不是很惨,很值得人同情?”
  小天皇双目陡然瞪大,却僵硬着身子,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骆秋迟一拂袖,轻而易举地让他跌出擂台,踉跄落地。
  “千岚天君!”扶桑代表团个个大惊失色,齐声喊道。
  明本先生更是瞪大了眼眸,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首席上的梁帝却是松了口气,握紧龙首的一只手渐渐放开。
  风过也,玉玲敲响,胜负已分。
  骆秋迟,赢了。
  满场静了静,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喝彩,骆秋迟白衣胜雪,衣袂发梢随风飞扬,隔着人群,遥遥望向了那道清隽身影。
  天与地,他与她,周遭宛若不存在般,他忽然吹了声口哨,歪头一笑,阳光落在俊逸眉眼上,像梦中牵马踏柳的游侠少年。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论功行赏

  ☆、第八十七章:论功行赏

  
  风掠长空,水面波光粼粼,大船即将扬帆起航,千岚天君以及扶桑代表团的人都要离开大梁了,临行前,闻人隽与骆秋迟送了他们最后一程。
  是明本先生给闻人隽递的信函,传达了小天皇的意思,他希望临走前能再见闻人隽一面,只是没想到,骆秋迟也会跟着过来。
  渡口处,阳光斑驳如碎金,千岚天君抬头看着眼前那身白衣,撇了撇嘴:“为什么你也来了?”
  他小小的个子站在风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张脸还有些鼓鼓的,煞是可爱别扭,让人忍不住就想伸手掐上两把,骆秋迟抱着肩,站在长空下不由笑了:“好歹在下也与千岚天君有过一次酣畅淋漓的比试,如今天君要走了,在下来送一送,表表心意,难道不应该吗?”
  千岚天君的小脑袋一偏,哼了声:“厚颜无耻。”
  闻人隽忍俊不禁,抬首望了眼海面,趁船头的明本先生没注意,赶紧伸出手,将那个小脑袋一摸,千岚天君的脸色顿时变了:“你!”
  他琥珀色的眼眸瞪得大大的,看了闻人隽许久,却终是对着她笑眯眯的模样,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垂下了头,忽然道:“那天你在驿馆跟我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后来翻了大梁的书查过了……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但我知道,逝去的东西不会再回来了,活着的人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执念虽然不会在生命中消弭,但却可以试着放下减少。”
  哀伤的声音回荡在风中,有什么坠落在地,晶莹剔透,转瞬即逝,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倍显伶仃。
  “我已经很久没有梦见瑕了,因为我没有遵守对她的承诺,好好活下去,她应该是生我的气了,可我想,今夜返国的船上,听着海风的声音,我大概会梦见她了。”
  长阳下,渡口处,闻人隽长睫微颤,心里不知怎么一酸,她弯下了腰,温柔开口,像对弟弟一般:“千岚天君,你能这样想,就再好不过了,瑕在天上也能安心了……我虚长你几岁,如果你愿意,不如将我认作姐姐吧,日后你再来大梁,我带你看看大梁的四时风景,雕栏画楼,好不好?”
  “咳咳!”骆秋迟在旁边使劲咳嗽了两声,伸手拉了闻人隽一下,闻人隽却没有答理他,只是依旧望着那双琥珀色的眼睛,温柔而笑,满怀善意。
  千岚天君怔了许久,终于“嗯”了一声,含含糊糊的,却也没说愿不愿意,只是将腰间的一物取了下来,递给了闻人隽。
  “送给你。”
  闻人隽接过来,定眸一看,竟是一串精致古雅的风铃。
  千岚天君柔软的长发随风飞扬着,身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大船即将起航,他声音悠悠飘在风中:“我翻书的时候还学了一句话,刻在了这风铃上,此后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以后你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可以拿着这风铃,来扶桑找我,我必当倾力相助……”
  船终于驶出了海面,斜阳如金,千岚天君小小的身影站在船头,向渡口的两人挥手告别,谁也听不清,他嘴中呢喃的最后一声:“再见了,瑕。”
  回去的一路上,骆秋迟抱着肩,哼哼着:“小弟弟的脑袋很舒服吧,摸得开心吗?”
  闻人隽正举起手看着那串风铃,找着上面刻着的那句话,丝毫没听到骆秋迟的话,骆秋迟长眉一挑,白衣一拂,忽然伸手夺过她手中那串风铃。
  闻人隽猝不及防,在斜阳中追去:“老大,别闹了,我还没找到那句话呢,快还给我吧!”
  “我倒要看看,这小鬼头究竟给你写了什么话,肯定肉麻死了!”
  骆秋迟将手中风铃几个翻转,忽地目光一亮,指尖摩挲上去:“找到了,刻在这里面呢!”
  闻人隽也连忙凑上前来,两人低着脑袋,在风中同时轻轻念出了那句话——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隔了一行,下面又写了五个小字:相逢自有时。
  落款:千岚。
  暮色四合,夕阳笼罩了天与地,微风拂过骆秋迟与闻人隽的衣袂发梢,他们抬起头,彼此相望一眼,忽然同时一叹,摇头笑了。
  骆秋迟望向天边的夕阳,感慨万千:“这小鬼头有点意思,不过十几岁的孩子,语气却像个看透世事的老者一样,也是可怜可叹。”
  闻人隽在旁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想起千岚天君临走时说的那些话,心中不由有些酸楚难过,叹声道:“人生无常,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逝去,他写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无比怀念着瑕。”
  骆秋迟手握着风铃,微眯了一双笑眼,久久望着闻人隽,忽然冷不丁伸出两指,一弹她额头:“所以人家经历的东西多了去了,可比你老成多了,你还想去当人家的姐姐,羞不羞啊?”
  闻人隽捂住头,脸上一红:“我,我大了他几岁,本来就是姐姐嘛……你别跑了,快把风铃还给我啊!”
  白衣翻飞着,俊挺的背影被斜阳拉得很长很长,泛着金色的光芒,两人在风中笑闹着,一时间天地静谧,岁月安好,铃铛摇曳入梦。
  扶桑国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梁帝大悦,召了众人进宫,论功行赏。
  大殿之上,八位参与学府比试的弟子俱有封赏,除却一并记入宫学的千秋册以外,还各得了不同的赏赐。
  孙家兄妹的是一对黄金长刀,一条金丝长鞭,以及两匹汗血良驹,他们的父亲兵部尚书孙汝宁,在一旁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梁帝还在龙椅上特意夸了句,虎父无犬子,孙尚书得了一对好儿女,让那孙尚书受宠若惊,连连谢恩,欣喜万分。
  姬文景与赵清禾也得了同样的贵重恩赏,姬文景的是一全套小叶檀木的文房四宝,还有太湖凤老仅存于世的几套作品,这可是千金难买的珍贵之物,除了宫中的藏书阁里收了几套外,别处几乎不可能寻得到,姬文景喜出望外,这份赏赐可远胜过一般的金银珠宝,他听到太湖凤老那几套作品时,眼睛都亮了。
  而赵清禾的则更让人惊喜,她家本就是平江首富,财力通天,任何稀罕的东西都不缺,梁帝心思玲珑,直接大手一挥,赏了赵清禾父亲一个官职,虽只是个没有太多实权,好听“挂名”的虚职,但这个头衔对于赵家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殊荣了,这在过去是多少钱都换不到的,几乎等于让他们一下跨越了阶层,实现了整个家族地位的跃升!
  赵清禾激动得快要热泪盈眶了,谢恩时结结巴巴,将梁帝都逗笑了,姬文景也看着她唇角微扬,目光中满带柔情。
  两轮封赏后,当轮到付远之与闻人姝这一组时,闻人姝几乎要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她今日上朝,特意穿了一件艳光四射的衣裳,将自己打扮得美若天仙,可其实,梁帝是个文雅的性子,并不喜欢这份“艳俗”的美。
  当下,他坐在龙椅上,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让随侍一旁的公公开始宣旨封赏,那公公清清嗓子,正要开口时,却有一道身影排众而出,朗声道——
  “陛下,竹岫书院少傅宣名初,有一事禀告。”
  宣名初在扶桑代表团离开大梁的那天,意外地在房中收到了一张画像,画像是从底下的门缝里塞进去的,他一开门,就看见了地上折叠起来的画像。
  打开画像,宣名初几乎震惊难言,那画上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与扶桑烹饪比试那一日,闻人姝潜入书院厨房,毁掉秋萤草的画面。
  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每个动作细节都清晰无比,连热水中那散发出的氤氲雾气都生动逼真,让人一眼便能看明白过来,可见画作者功力之了得。
  而更让宣名初惊异的是,画像的末端,还写着一行蝇头小字:亥时二刻,十方亭中,星夜一谈。
  那字迹既陌生又熟悉,有种说不出的即视感,宣名初思虑再三后,最终还是怀揣着画像,在夜晚亥时去了那十方亭。
  亭中月下,他见到了一袭俊秀青衫,愕然地脱口而出:“远之,怎么会是你?”
  那身青衫徐徐转了过来,向他一施礼,正是眉目清雅的付远之:“学生便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