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宫学有匪 >

第103章

宫学有匪-第103章

小说: 宫学有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会化险为夷的。
  赵清禾重重点头,感激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叶阳临走前,只对她道了一句:“不要放弃,老天自有公道,赵家定能安然渡过这一劫。”
  可惜,谁也不曾放弃,行刑的日子却来得太快了。
  老天留给他们的时间实在太少,骆秋迟与闻人隽还没能赶回来,那西夏神医也尚在路上,梁帝已经命人去牢里将赵家上下提了出来,亲自监斩,以儆效尤。
  那一日异常的冷,清晨薄雾弥漫,风中带着湿冷的凉意,天地间一片萧瑟。
  姬文景起得很早,像往日一样梳洗换衣,面无表情,只是将一颗珊瑚珠郑重地揣进了怀中。
  他有条不紊地打开了柜子,拿出了最下面的一方紫檀木匣,木匣中放着两样东西。
  他凝视了片刻,修长的一只手缓缓伸出,将那两样东西都摩挲了一遍后,这才盖上紫檀木匣,挺起脊背,目光坚定地出了门。
  整个过程无声而平缓,走进薄雾中的那道背影,却带着一股头也不回的凛冽悲壮。
  法场外围满了书院师生,不少人眼眶红红的,看着场中赵家即将行刑的几百口人命,忍不住落下泪来。
  孙左扬捏紧双拳,望向长空下那道纤秀身影,再压抑不住内心那股悲恸,血红着一双眼,咬牙就想冲进去时,却被身后的孙梦吟紧紧拉住,她眼中也含着泪,颤声道:“大哥你冷静点,冷静一点!不要冲动啊,你已经尽力了,事已至此,你不要再把自己搭进去了啊!”
  孙左扬像头笼中困兽,胸膛剧烈起伏着,双唇几乎快咬出血来,身子挣了挣却终是埋下头,呜咽着失声痛哭。
  他旁边的付远之望着寒意凛冽的刑场,一语未发,只是眸中布满了沉重的悲伤。
  法场内,赵清禾跪在高台上,环顾四周,仍然没有看到那道她心心念念的身影。
  水雾渐渐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他大概是不忍来送她最后一程的吧?
  毕竟这样残忍的事情,若易位而处,换过来要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她也是做不到的……
  日头一点点升起,梁帝坐在监斩席上,一脸肃然,眼看时辰将至,他伸手从案上的签筒中,拈起了一只红色的令签,慢慢摩挲起来,等着那个最后的行刑时刻到来。
  便就在此时,长空之下,一人携一只木匣,旁若无人般地走进了刑场中。
  冷风拂过那张清冷俊美的脸庞,他墨发如瀑,衣袂飞扬,不顾周遭惊诧愕然,只目不斜视,一路走向行刑台上的赵清禾。
  围在刑场外的书院师生几乎快要沸腾了,人人不敢置信,又激动莫名:“姬世子,是姬世子!”
  孙左扬抓着铁丝网,也沙哑着声音难以置信道:“姬文景?!”
  旁边的付远之亦是眸光一紧,不可思议地望着那道平静又凛然的背影。
  姬文景挺直着脊背,无视周遭喧杂,一路走到了行刑台下,对上了赵清禾噙满泪水的一双眸。
  她长睫不住颤动着,他来了,他终于来了,他要来送她最后一程了……
  长空下,他们四目相对,风掠起长发,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彼此。
  监斩席上的梁帝一拍案几,厉声道:“姬世子,你在做什么?怎敢擅闯法场?”
  梁帝知他与赵清禾情意非同一般,此刻见他不答话,更加恼怒:“你简直胆大包天,马上就要行刑了,竟还敢一个人闯了进来,你当这是你家中吗?你意欲何为,难道你要劫法场不成?”
  “不是的。”
  姬文景终于开口了,只是头也未回,薄唇轻启,背对着梁帝吐出了这清晰的三个字。
  他依然望着行刑台上的赵清禾,温柔地笑了起来,缓缓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令全场震惊的话——
  “我是来娶亲的,天地为媒,红珠为聘,来娶我心爱之人。”
  他说完,猛然将身上的外袍一脱,长袖翻飞间,里面竟是一袭鲜艳如火的喜服,他取出贴身揣着的那颗珊瑚珠,向赵清禾递去,是一个虔诚无比的姿势。
  满场震惊难言,众人倒吸口气,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场上彻底沸腾,像炸开了锅一般,就连梁帝都是难以置信,喉头动了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姬文景却对周遭动静充耳不闻,只是打开了手中那方紫檀木匣,里面竟是一套美丽的嫁衣,与他身上所着俨然一对。
  他走近那行刑高台,对着风中那张早已落满了泪的脸柔声道:“清禾,这是我母亲留下来的嫁衣,你喜欢吗?”
  赵清禾泪花闪烁,早就听不见旁边的声音,眼中只能望见那道俊挺的身影,她点点头,泪水落得更汹涌了。
  姬文景便笑了,捧着那嫁衣,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步走上了高台。
  他走到她身边,她双手被捆在身后,动弹不得,他便直接将那件美丽的嫁衣披在了她身上,对她轻轻道:“今日你是最美的新娘,我母亲看见这一幕也定会高兴万分的。”
  冷风飒飒,场上弥漫开一股凄美动人的氛围,人群中隐隐有泣声传来,一时间竟无人去阻止他的举动,就连梁帝都看呆了,双眸沉沉,不自觉握紧了手中的令签。
  姬文景一撩衣摆,也跪在了行刑台上,他与赵清禾两两相望,像要完成一种仪式般,对天地,对彼此,对着赵清禾的家人亲族,郑重其事地叩首三拜。
  冷风拂过他们的衣袂发梢,当三拜的仪式完成后,姬文景拉起了赵清禾,温柔地笑了笑:“清禾,我们现在是夫妻了。”
  满场安静无声,不少人落下泪来,监斩席上的梁帝也心生恻然,却终是深吸口气,长声道:“好了,姬文景,你现在闹够了,堂也拜了,亲也娶了,该心满意足了吧?”
  “朕念在你是姬家人的份上,不予你追究,权当你为心爱之人送别一场,你快从行刑台上下来吧,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时辰就要到了……”
  梁帝正催促间,行刑台上的姬文景却置若罔闻,依旧拉着赵清禾,甚至还为她将一缕乱发别到了耳后,他在风中笑了笑,轻轻对她说了九个字:
  “吾妻,别怕,为夫在这里。”
  说完,他一拂袖,霍然站起,目光扫过全场,一记高声响彻长空——
  “不能行刑!”
  一块烫金令牌被高高举起,亮在了众人眼前,姬文景对着梁帝扬声道:“陛下你可识得此物?”
  他手中举起的,正是他从那紫檀木匣中取出的另外一样东西,一样对姬家至关重要的“护身符”!
  “此乃当年献帝亲手所赐的免死金牌,保的不是姬家哪一个人,而是姬氏一整个家族!”
  振振有词的声音回荡在刑场之上,姬文景昂首挺胸,无所畏惧,一字一句:“献帝有令,凡姬家之人,无论犯下何事,都不可追究,免罪免罚免刑免死,永保姬家世代长宁!”
  他挥袖一指行刑台上,披着嫁衣的赵清禾,高声道:“方才我已与赵清禾拜过天地,她如今便是我的妻子,是我姬家的少夫人!”
  “她的父母,便是我姬文景的父母,她的亲族上下,便是我姬文景的亲族上下!”
  “今日这刑场之上,全部都是我姬家的人,敢问陛下如何能斩?”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十日之期

  ☆、第九十九章:十日之期

  
  姬文景在刑场上的一场娶亲,震惊了朝野民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无不唏嘘感叹,大赞一番他的胆魄与深情。
  但毕竟叛国大罪非同小可,即便他手持免死金牌,特赦加身,这样大的罪却也不是一句“姬家人”就能打发过去的。
  皇帝当日在刑场之中,众目睽睽下,让他“钻了个空子”,挑衅了王权的威仪,心底也隐含怒气,便提出了十日为期,若是十日之内,仍是无法证明赵家人的清白,不仅赵家满门问罪,姬文景也难逃一劫。
  “你可知,献帝所赐的这块免死金牌,是用来福佑姬家子孙后代,保姬氏一族长宁的,不是让你用来胡作非为,有恃无恐,替逆党脱罪的!你今日之行径胆大包天,荒谬绝伦,简直是辜负了献帝的一番良苦用心!”
  “朕今日可以答应不杀赵家人,给你十天的时间,但这份特赦不是这么好求的,倘若十日后,这叛国之罪依旧无法洗脱,你仍是不能证明赵家的清白,不仅他们要上这断头台,你也要一同陪他们上路,你敢吗?!”
  梁帝的厉声响彻长空,满场脸色皆变,赵清禾更是陡然抓住了姬文景一只手,满眼泪光地就想摇头,却被姬文景轻轻拍了拍,饱含安抚之意。
  他目视梁帝,一身喜袍随风飞扬,俊美的面容宛若天神,一字一句道:“他们如今都是我姬家之人,陛下还要多此一问吗?”
  “生便一起生,死便一起死,碧落黄泉,姬文景无所畏惧。”
  好一句“无所畏惧”,书院上下震惊不已,孙左扬更是热泪盈眶,身子剧颤着无法自持。唯独他旁边的付远之,一动不动,面无神情,却又似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长睫微颤间,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日之期这便开启,每一天都无比宝贵,大家像跟阎罗王抢人般,一刻也不敢停歇。
  赵府一大家子都被暂时安置在了姬侯府,书院不少人都过来帮忙照料,叶阳公主私下也来过一趟,带来骆秋迟与闻人隽调查的最新进展。
  就在这样焦灼的等待中,西夏那位宫廷神医先来到了盛都,人才在驿馆安顿下来,一口茶都还未喝,便已被叶阳公主火急火燎地接去了史副将那,马不停蹄地进行诊治。
  当治到第三天时,骆秋迟与闻人隽终于回来了,姬文景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跟着他们进了宫,一起去面见圣上。
  从清晨一直到了傍晚,赵清禾忐忑不安地等在宫外,好不容易等出了他们几人,各自面上神情却都复杂万分,一时竟看不出结果好坏。
  赵清禾不由慌了:“怎么样,怎么样?陛下相信了那些证据吗?赵家能够脱罪吗?”
  骆秋迟凝视着她,许久,才意味不明地叹了声:“一半一半。”
  “什么,什么是一半一半?”赵清禾愣住了。
  骆秋迟眉心紧皱,语气沉沉道:“陛下信了证据,可那证据,只能抓到一些明面上的小虾小鱼,还不足以令赵家彻底脱罪,更不足以……扳倒那个背后的人。”
  他们在破军楼一众高手的相助下,千辛万苦,的确揪出了好几个奸细,证实了赵桓安的许多“罪行”,实际上是被人陷害的,真正泄露军情的另有其人。
  他算是被推出来的一个“替罪羊”,白白担了许多叛国大罪,让梁帝集中了全部火力在他身上,掩护了那些真正的奸细。
  但赵桓安本身确实也有问题,他毕竟奉史副将之命,在那跋月寒身边卧底,总会有些往来牵扯,那些证据又是不假的。
  所以,要完全摘清他与跋月寒的关系,只能靠一个人,那就是——
  至今还昏迷不醒的史副将。
  “现在最关键是等史副将醒来,亲自证实赵桓安的卧底身份,直到那个时候,赵家才算真正的脱罪,才可安然无恙。”
  “只是可惜,这回到底让背后的那只老狐狸逃了,他老谋深算,那几个属下也忠心耿耿,死到临头都不愿将主子供出来,那老狐狸指天发誓,说自己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做出与外族勾结之事,简直令人齿冷又可笑。”
  “这次到底遗憾没能扳倒他,叫他撇得干干净净,未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