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侯爷别着急 >

第7章

侯爷别着急-第7章

小说: 侯爷别着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生照顾着吧。
  福瑞暗自打定主意,心中便有了计较,对邵令航也就直言起来,“如今是三太太当家,府里进了人必要和三太太吱一声。听侯爷的意思,这位苏姑娘既然能在青楼里安身立命还管着二三十姑娘,那想必管家理事的本事也不俗了。这样的人终归埋没不了,依我看,进府时安排什么差事还是听三太太的意思。”
  “三嫂当家,确不好驳了她的面子。但三嫂用人向来只用自己人,只怕她进府落不到好差事。”邵令航蹙眉,倘若让她进府就只是当个粗使丫头,那可太难看了些。
  她是个有棱角的人,在市井中摸爬滚打只会磨掉她的锋芒。
  邵令航不禁想起马车上她唯唯诺诺的样子,只怕他的一万两也已经磨掉了她不少棱角。如果她进府后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棱角变得浑圆也不过是时日的问题。他欣赏她,却不能毁了她。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如这样……”老油条的福瑞上前走了一步,贡献了一计。
  次日苏可早早起来,翻出最新做的一件天青色竹纹褙子,配月白绣缠枝花十二幅湘裙,头发油光水滑挽了起来,插了一支银质扁簪,素素静静透出一股子干练劲儿。在家塞了半个馒头,她但凡心中有事,饭量就小。吃完就紧赶慢赶出了门。
  只是怎么也没料到村口停着一辆平头马车,昨日来家的那位妇人掀了车帘下车,笑津津地走到苏可面前来,“我家爷让我送姑娘去侯府。”
  苏可哑然,但很快就释怀了。果然他就是个强势霸道的人,在秦淮没有显露出来,大约是水土不服。回了京城,瞅瞅这些作为,这真是将本质暴露得一览无遗。
  苏可认命地上了车,但见妇人要跟车,忙将她拉了上来。一来这时间太早,才卯初时分,让人家在村口等已是罪过,再让人家跟车就实在于理不合了。二来,苏可也想借机向她打听打听这位舟公子。
  但一番攀谈下来,苏可只知道这位妇人姓孙,称呼孙妈妈。其他的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这一点上,还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马车拐进丰城胡同的时候,孙妈妈道:“苏姑娘,我家爷吩咐了,只让我送姑娘到这里。车子会直接将姑娘送去角门,到那里您尽管找门房通禀管家福瑞,自有人来领姑娘进府去。”说着,将一个小荷包塞给苏可。
  苏可疑惑地看了看荷包里,竟然是十几二十个小银角子。
  “爷说进府后该打点还是要打点,初来乍到人情客往都要钱,姑娘尽管用就是了。”孙妈妈说完就下了车,跟车夫耳语了几句,就同苏可告了别。
  苏可捏着荷包坐在马车里,直到车夫隔着帘子喊她到了,她才回过神来。
  下车后能见侯府气派恢弘的大门,几个门房已经坐在角门两侧处的长凳上闲聊,几个洒扫的门里门外地忙活。
  苏可吸了吸气,上前去唤了个门房,“这位小爷,可否帮我喊一下这里的大总管福瑞?”
  几个门房都盯着苏可瞧,那个被唤的问了一声“姑娘贵姓”,听说姓苏,一转头就蹿了。
  没多会儿,门里就疾步走出个穿褐色直缀的男人。不到五十的样子,虽然有些发福,但眉目精明,瞧见苏可后眼睛登时亮了两分,直呼:“可儿啊,我刚嘱咐他们留心着你会来,可想你今日就到了。”说着便过来拉她往台阶下走,“走,先家去,你舅母正等着你呢。”
  苏可惊掉了下巴。她知道舟公子肯定打点了福大管家,所以门房这里才对她松泛许多。但她绝没料着福大管家——
  还成了她舅舅?!

☆、第008章 侯府深不可测

  “是舟公子吩咐的,苏姑娘尽管随我来。”
  福瑞在侯府已经当了二十年的家,如今在侯府后街上有一处两进的宅子,家里下人丫头都齐全,单看上去,只当是一处殷实富足之家。
  苏可被带到后院的正屋,前脚在炕边坐下,后脚福瑞家的就跟过来。“这就是舟公子说的苏姑娘?”福瑞家的上前打量苏可,然后对炕桌那头的福瑞点头,“是个标致的,难怪舟公子开这个口。”
  福瑞没有表态,端着茶盏吹上面的浮叶,抿一口,慢悠悠地看向苏可,“舟公子的意思是,苏姑娘就以我亲戚的名义进府,去年才从宫里放出来,在京郊待了一年,这几日家里逼婚,姑娘不想嫁,就求到我跟前来了。如此说可以免去很多麻烦,进府也比较容易。”
  相比刚才在门房的热络,此刻的福瑞冷了许多,举手投足间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苏可很理解,刚才的“认亲”是给门房的人看的,是舟公子吩咐过的。此刻的“认亲”是福瑞按着吩咐给她安上的,福瑞身为侯府的大总管,就算是真亲戚也不是等闲能攀上的。所以她需要感念这份恩情,将来要知道知恩图报。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福瑞话里话外似乎知道许多。或许连秦淮的事也知道一些。
  苏可敛了敛心神,从炕沿上下来,端端正正给福瑞福了个礼,“舟公子对我有恩,福大总管对我亦是有恩,苏可铭记在心,进府后谨言慎行,绝不给两位添麻烦。”
  福瑞见苏可福下去的姿势,便知她是宫里出来的,非常规矩。而她的话也说明她是个懂规矩的,这就很好。
  福瑞家的看蹲了这半天,上前将苏可扶了起来,“这哪里说的,恩情不恩情的放在一边,往后大家在府里相互帮衬着就是了。”说完转头又看向福瑞,“你赶紧回府里去吧,这里有我,等会儿掐着时辰我带姑娘进去。”
  福瑞见了苏可,心中落了几分定,便起身回前头去了。
  福瑞家的转身坐在了福瑞刚才的位置上,给苏可添了茶,眉眼里盛着笑意。
  原来侯爷喜欢这个模样的呀。
  她笑意渐浓,“先坐会儿,这个时辰府里的主子都在老夫人那里请安说话,三太太当家会早些辞出来,在花厅里听管家婆子们回事。都料理完了,至少要到巳正时分。咱们巳初动身,先去给老夫人请个安,然后再去三太太跟前回话。”
  苏可顺从地应了一声,但随即生了疑惑,“三太太当家?侯爷夫人呢?”
  福瑞家的抿着嘴笑了笑,“侯爷至今尚未娶亲,连个妾室都没有呢,所以府中中馈便由三太太代为主持。”
  苏可霎了霎眼,没敢多话。其实她和贵妃娘娘的接触并不太多,贵妃娘家的事也只是听身边宫人提起才稍听一耳朵,也大多没往心里去。况且侯爷这些年一直在打仗,娶没娶亲还真是不知道。
  毕竟谁能料到有朝一日会和宣平侯府扯上关系呢。
  福瑞家的见状,就掖着手同她讲:“姑娘虽然在宫里待了好长时候,宣平侯府的事应该也知道些,不过我还是跟姑娘絮叨絮叨,姑娘心里有了底,到了侯府就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了。”
  苏可听此,忙点头谢过。
  宣平侯的爵位到邵令航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第一代是跟着先祖爷打过江山的,按军功封了宣平侯,世袭罔替。
  老侯爷七年前去世,刚过完五十岁寿辰,一场风寒引起旧疾,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就撒手而去。邵令航身为世子继承了爵位,本是回南京守孝三年,但第三年后半年就带兵到北境打仗去了,战事一打四年,今年年初刚回来,从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
  “那侯爷今年得有……”苏可在记忆中搜寻,宫里的贵妃今年已经三十六了,那侯爷怎么也要过而立之年了吧。还没娶亲?!
  福瑞家的挑挑眼,倾身过来,“侯爷今年二十有五。”
  “才二十五?”苏可没有见过侯爷,只知道带兵打仗去了,还是贵妃亲自举荐给皇上的。
  那时候贵妃还是贤妃,能升到贵妃的位置,一是生下了九皇子,二就是因为这个弟弟在北境频频告捷。
  可怎么也没想到,侯爷居然如此年轻。
  福瑞家的挺起腰板儿,“和侯爷打小长起来的这些公侯子弟,现在哪一个不是纨绔,只有侯爷年纪轻轻挣得了军功,没给老侯爷丢脸。”说得与有荣焉的样子。
  苏可听到纨绔,脑海中立马闪过了舟公子的音容笑貌。
  纨绔。桀骜。冷峻。霸道。
  也不知侯爷知不知道舟公子的所作所为。把她塞进侯府里来,侯爷愿意吗?
  “姑娘放心,虽然侯爷年纪轻轻就在战场上杀伐决断,其实私下里人还是非常好的,对待下人也和煦得很。”福瑞家的见苏可面露担忧,忙宽慰她,然后开始讲起侯府现有的人员来。
  老侯爷共有三儿两女,大姑奶奶、二姑奶奶和排序第五的侯爷都是太夫人邵唐氏所生,乃嫡出。三爷是太姨娘郑氏所生,四爷是太姨娘高氏所生。
  大姑奶奶邵令曦嫁给了理国公世子,如今掌一府中馈,膝下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去年都已经娶亲了。
  二姑奶奶邵令晗便是如今的贵妃娘娘,育有四公主和九皇子。
  三爷邵令舤如今是从六品的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娶的正是工部侍郎的嫡四女黄芷兰。因为三爷的生母郑氏原是太夫人身边的贴身大丫头,所以三爷虽为庶出,但也很得太夫人的喜爱。如今三太太就管着侯府的中馈。
  四爷邵令舶在八股上不甚精通,勉勉强强考中秀才后就再也不想拿起书本。老侯爷在时,对四爷的生母高氏很疼护,所以就让四爷在前院管着庶务。
  福瑞家的说着,嘴角撇了撇,“老夫人之所以不喜欢四爷还有个缘故,就是四太太。”
  四太太沈玥宸虽是嫡出,但是生母早逝,是由继母带大的。
  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四太太的父亲是整个华北数一数二的巨贾,家里金楼、绸缎庄、钱庄、当铺在各州各县都有分号。四爷虽是庶出,也是侯府公子,老夫人当时并不希望和商贾联姻。但是高太姨娘没少吹枕边风,而且那几年侯府的田庄收成不是很好,老侯爷也就默许了这桩婚事。
  “当年四太太进门的时候,一百六十八抬嫁妆,第一抬进了侯府的门,最后一抬还没出沈家在京城的宅子。四太太手头最富裕,这两年就一直明里暗里的想分家。不过老侯爷在时留下话来,三代内不许分家,所以四太太这闹腾也是白闹腾。”
  福瑞家的说了这一大通,嘴干舌燥,正要喝口水,苏可就已经斟了茶推到她面前。
  苏可试探着问:“四太太为什么想要分家?”
  “这个……”福瑞家的支吾了一声,眼神有些闪烁,片刻后又冷静下来,压低了一点声音,“其实这在府里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我如今告诉姑娘,姑娘心里有数,往后在府里就不要过多打听了。”
  苏可忙点头应下。
  原来四爷在外面有一房外室,如今已经有三四年的光景了。
  府里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但那女人什么来历,长得如何,却都不得而知。
  四太太知晓的时候闹过,让四爷把人带进来。四爷不肯,偏在外面养着,小心护着,四太太也没法太整治那个外室,总不好真和四爷撕破脸皮。于是就闹到老夫人跟前去了,老夫人碍着高太姨娘在旁边,四爷又是庶子,出于避嫌就没管。反正外面那女人安生得很,一不闹事二不要名分,索性就在外面呆着呗。
  这么着,四太太算是彻底和老夫人结了仇,后来就一直嚷嚷着要分家。
  有些人说话,要么打死不张嘴,一旦张了嘴就会不吐不快。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