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祯娘传 >

第45章

祯娘传-第45章

小说: 祯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润了润喉咙; 又道:“况且哪家的高门大户会是我那‘好儿子’的出身!我早看穿了这个门户了!我嫁入这个污糟烂的四房; 说是国公府里; 但其实算什么; 谁不知道?我只不过是心死了,懒得去管!况且我一个做祖母的女人了,又能有什么法子让这一房振奋起来。总归是如今还不愁的日子; 过一日是一日。”
  心腹妈妈也有些默然,只能劝道:“烂船还有三千钉呢!将来如何; 总不是太太这里就要发愁的。说不得将来孙少爷里头也会有出色的,老爷这一脉也就立起来了。”
  左夫人心里不相信这些将来如何,只因她这些年冷眼看这房里的人个个都不成器。就是安应柳,别人都赞的,她见了也只觉得是比他的父亲兄弟强些。果然这一回就看出是十足没得担当了,竟然随着她认下了这样的主意。人说‘歹竹出好笋’,但实际上只有‘龙生龙凤生凤’罢了。
  这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了情绪,淡淡道:“也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将来如何我是不会知道的。”
  那心腹妈妈也就立刻不再说这个煞风景的话,转而道:“太太之前说要给十一爷纳顾小姐,要去与顾太太说。这件事到底做不做,还是只当已经做过了,过几日就去回十一爷。”
  左夫人不在乎地道:“明日我就去与大嫂透个口风就是了,她自然会找顾太太说话,到时候什么意思都知道了。做戏做全套,免得人以为是被诓了,依旧不死心——也不想想人家什么人嫁不得,非得给他做妾,真当是个秀才就是凤凰蛋了。”
  第二日左夫人就罕见地主动去了一回王夫人的院子,这儿她可来的少!比安应柳去她的院子还少。她和王夫人是妯娌平辈,连请安都是没有的,平常最多的就是老死不相往来。来的时候要么是有年节,几个妯娌商量一回,即使她往往就是一个摆设。要么就是有重要的亲戚客人到,这也是人人都要到齐的时候。
  王夫人就在自己的小花厅待自己这个四弟妹,压住自己的纳闷,满脸笑容道:“今日是吹了什么风?倒是把你这个稀客带来了!我这屋子里常常没得这个荣耀!你是那般惫懒的,只要不是一定,就一定缺席!”
  左夫人应景一般地扯了扯嘴角,她心里知道自家这个妯娌只怕最喜欢她不出现了。毕竟眼不见心不烦么。倒不一定是她和自己有过节,只不过将心比心来看,到了如今还一直黏着国公府,这些年只会吸府里血的四房,大概都是见一回心烦一回的。
  不管心里想什么,左夫人倒是特意说得热络些,道:“大嫂可别笑我,我自闺阁里就是个怕麻烦的。倒是幸亏这些年是到了家里,做着小儿媳,有三个嫂子在上头。特别是大嫂这样能干,再没有我费神的时候。我呀!真个是有福的!”
  王夫人不用说话,下人们训练有素,自左夫人来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这时候流水价儿似的送来香茶、手帕等物。王夫人就道:“这也是做人小儿媳的好处了,真个让人羡慕!譬如这一回玉浣订下的人家,唉!别的是十全十美了,只有一条,是嫡长孙,将来也不知浣丫头如何撑得住!”
  左夫人微微一笑道:“这样的事情也不能两全的,若是不是嫡长孙,也就是不是这样煊赫了。在这将来如何,不是还有你这个祖母么!到时候浣丫头回家就是半刻钟的功夫,但凡有不会的不懂得,你来指点,再没有不好的了。”
  一气说到这里,左夫人见王夫人笑着不说话,便接着道:“今日倒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一件事情要同嫂子说了——其实本不该和嫂子说的,该是和人直说。但是这样的事情实在觉得有些愧对人家,只得请嫂子代说了。”
  王夫人不晓得这个四弟妹今日是卖的什么药,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再怎样也是不怕这个妯娌的。因此面上脸色不变,依旧是笑眯眯的。就道:“我说怎么今日能劳动你来!只是咱们之间哪里用得着这样的说话,求不求的不是一家子该说的,有什么你便说罢,但凡嫂子真能帮忙的,难道还会推辞?”
  左夫人点点头,便道:“这也不是什么别的事情,倒是和应柳有关的。如今他也二十来岁了,世家公子这个年纪哪有不成亲的,因此打点起他的婚事来。前些日子我倒是选了两三个过得去的,只想再试探试探,谁家要是有意,到时候就去提亲。”
  王夫人挑了挑眉头,道:“这也是好事呢!家里开枝散叶的。你也不必谦虚,什么叫看看哪家有意?应柳的出身、人品都在这儿摆着,难道不是数得着的。门当户对的人家来挑,再没什么可挑剔的。”
  左夫人露出一点为难的神色,道:“若只是这样我来说什么?只要到时候要订下了同大嫂知会就是。谁知这个孽障不省心!也学着书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年慕少艾,只说是要纳顾太太家的女孩子做妾呢!”
  王夫人想的很快,‘顾太太’何许人也?她身边最熟的顾太太自然就是顾周氏。不过出于谨慎,她依旧是问道:“‘顾太太’?是哪个顾太太?到底说的清楚一些罢——不过一个妾室的事情怎么还要劳动你来和我说,莫不是,莫不是周丫头家的祯娘?”
  “正是呢!”左夫人赶紧道:“若是个普普通通的妾室我才懒得理他,只要他不在他老婆进门前闹出来,这些爷们有几个小星儿,我哪里会管。说句过了的话,大嫂也知的,我又不是他亲娘,何苦讨人厌呢!”
  王夫人点点头不说话,表面上平静,实际上心里翻来覆去想了十几遍。不是这件事多重要,只是觉得也太匪夷所思了一些!她再想不到自己这个侄儿竟然看中了祯娘!比这更让她说不出话来的则是‘纳妾’。
  她只略微过了一会儿便道:“这个事儿不能即刻订下来,不说没得娶妻之前就说纳妾的。就是纳妾这事儿——顾家那丫头是好人家出身,这样的良家妾,可不是自家有卖身契的丫头,一桌子席面,主母嘴皮子上下一碰就完了的。”
  说到这里她甚至觉得好笑,不过面上不显,只是依旧道:“虽说周丫头原是我身边的丫头,但是她如今也是正正经经的太太了,在自家宅院的时候和咱们又有什么区别?她的女儿自然也是金尊玉贵的长大的,真个说起来也是大家小姐。这时候不妨让我和她说讨她家女孩子给应柳做妾,实在难说出口啊!”
  左夫人本就没打算这件事情成,自然不会为这样的暗示动一下眼皮。只是装作听不懂地道:“的确不好说呢!不然这样的事情我自去找顾太太说了。正是因为其中为难才来托付大嫂——总归大嫂在顾太太那儿是有面子的。”
  王夫人心里并不舒服,只是提了提嘴角道:“既然是这样改日我就去说,只是这样的事情可别先透出去了,要知应柳可还没娶妻。又有一样,我到时说了,但是事情不成可怨不着我。这世间姻缘要两边都有意才好,人家一家女百家求的,说不定已经有了中意的了。”
  左夫人自然无二话,立刻道:“这是自然的,哪里怨得着大嫂!这本就是我厚着脸皮来的。至于柳小子,他一个晚辈哪有在这些事儿上说三道四的。这一回帮着他已经是为他破例了,不管成不成他都只有感激的。”
  几句话拉扯,王夫人品出一些味道来,大概知道这个妯娌的意思了,也是恍然大悟——她就说自家这个四弟妹又不是个蠢货,这样明摆着做不成,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是怎么做了,原来人也没想着成,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三言两语说定事情,左夫人便告辞了。送了左夫人,王夫人就对自己身边两个心腹吩咐,一个去多喜巷子顾家找顾周氏,只说明日来府上一趟就是。另一个则是去问消息,有关安应柳和祯娘的消息。
  她疑惑地与身边人道:“我竟不知柳小子和顾家小丫头怎么有关的,若是没个内情就罢了。只怕真有内情,或者是顾家小丫头不老实,或者是下头管人越来越松了,不然只在读书地方进出的女孩子怎么认识男子!到时候或者不能让顾家小丫头再和浣丫头几个一处,或者要管束下人——他们从来都是一些贱骨头!过些日子就要紧一紧皮,不然天王老子都敢丢到一边。”
  旁边有和顾周氏关系好且相熟的就道:“后头一样咱们不敢作保,但是前头说顾家小姐却是不应当的。太太也见过顾小姐的,那是什么样的人物?又有什么样的品格?应当不至于与各外男不清楚——也犯不着。顾太太正给她寻访亲事呢。”
  王夫人却不会以貌取人,只是淡淡道:“也只是见过罢了,谁知道一个小丫头到底如何?就是她平常是最知书达理端庄贤淑的一个,又哪里晓得是不是真是这样的人呢。到底还是要探听一番,才能说话。”
  去多喜巷子的回的很快,打听消息的回来的迟了,到了点灯时候才笼着袖子来了。这还是王夫人手腕通天,在府里到处有人。不然是谁想知道府里哪件事,就知道哪件事的么?还是这样小儿女的小事情。
  王夫人这时候侧躺在美人榻上,旁边有小丫鬟拿着美人锤给捶背捶腿。那人就跪在脚踏上,一面给王夫人捏腿,一面小声道:“事情都清清楚楚了,十一爷并没有和顾小姐私下有过见面,两人正经遇见也只有一回。是前头一些日子,在夹道那边遇上了。当时顾小姐是在那儿下的马车,顾小姐每回都是在那儿下车的。”
  王夫人闭着眼睛‘嗯’了一声道:“这么说来只是见了一回便挂在心上了?倒是没想到我这个侄儿是个痴情的,安家几辈子了也没得这样的。”
  那人依旧不急不缓地捏腿,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这时候轻声道:“那倒是不定了,十一爷身边有个叫染青的小厮,早早就打听过了顾小姐的行程。每日什么时候上学,在哪儿下车等等,后来才用上。”
  “所以之前就应有意思在了。只是这之前再问不到十一爷和顾小姐见过,想来就是远远见过这样。毕竟顾小姐在园子里出入,跟着几位孙小姐行动,撞到家里爷们也不是不能。”
  王夫人这时候也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让伺候的人依旧,过了好一会儿也只有一句‘知道了’就算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到了晚间吹灯就寝,也没个言语。
  王夫人得了这个消息心里头就有了底子,晓得明日该怎么和顾周氏说话。若是祯娘少了规矩,到时候不会点破,只要说女孩子们大了,要多多在家修心养性,等着嫁人就行了。不论顾周氏解不解其中意,事情都算了。
  若是祯娘没得错儿,虽说同样是会说安应柳想纳祯娘为妾的事,但是态度上不同,那可该是更加同仇敌忾一些,显得是一边的人么。虽然顾周氏如今是在公府庇护下,但又不是家里奴仆,想要一直笼络住就要晓得市恩。王夫人一向明白这些恩恩仇仇的事情,很知道其中分寸。
  第二日顾周氏带着疑惑到了盛国公府王夫人院子里,王夫人就先是询问:“上一回老二媳妇(小王氏)就与了你几个年轻人的名字,怎么的,可有看上要做东床的?要是一回就成了,那也是个好事!女孩子么,就是再宠爱也不能多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顾周氏斟酌着道:“二奶奶的好眼光,那些年轻人祯娘一个比一个好!只是大多都太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