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祯娘传 >

第4章

祯娘传-第4章

小说: 祯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周氏这时候脸上有了笑影儿,道:“这也不是为了姑爷,是怕大小姐难做呢!虽说不曾麻烦姑爷什么的,但是打着姑爷小姐的牌子是有的。别人便罢了,张家人怎么看小姐,怕是以为小姐身边出来的都是占张家便宜的,到时候岂不是伤了小姐的脸面。”
  听到这里,王夫人已经是十二分满意了,拍拍她的手道:“这一样做的好!难为你已经嫁到外头去了还能再想到府里面的体面,可比还在咱们府里,却已经忘恩负义的强的太多!到底说还是你们这些老人贴心呢!放心,我是不肯让你再吃亏的。”
  王夫人语带暗示。顾周氏并不知道前面半句是在暗示谁,不过猜也猜得到定是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什么人,总归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不过后半句就只得考虑了——如今顾周氏是带着女儿家业过来寻求庇佑的,按着规矩,打了盛国公府的牌子自然要‘上供’。
  所谓不会吃亏,要么是减少上供,要么是借由盛国公府的人脉带来一些生意。前者只怕不可能,毕竟与盛国公府钱财,得盛国公府势力庇佑这是要按着规矩来的。到时候整个盛国公府都要分润这份钱财——也就是算在公中。虽然是国公夫人,王夫人也不会做整个家的主,在没分家之前,这就是慷他人之慨。
  所以定然是后者了!思绪在转瞬之间清晰,但是顾周氏依旧是十分恭敬的样子:“太太心里可别挂心这个事儿,我晓得太太也难呢!因着老国公爷的嘱托,到如今还要照料一大家子。外头见着府里何等风光富贵,却不想太太其中的操持。虽然府里不是缺我这一份子,但是能给太太尽尽心意也是好的!”
  所有的大家族都是这般,外头风光,但是里头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顾周氏从盛国公府侧门出来,上了自家马车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有所感悟。
  其实盛国公府还算好的了,家里男子是真有实权的,因此也就有了钱财势力。但是更多的人家,自从武宗‘正统改新’以后越发败落了,只能眼看着这世道与以前越来越不同——更加欣欣向荣,商人们更加如鱼得水,但是他们自己却越发衰败。
  就顾周氏自己知道的,金陵和京城里多少曾经的勋贵人家就是靠着典当祖宗东西和借贷维持最后的体面。这样的人家就是日日有‘低贱’商人上门在客厅大骂,催逼还债也不稀奇。唯一的出路大概是在勋贵的身份还值些钱的时候,娶进门一个富裕商人的女儿吧。
  不过,顾周氏看了端坐在马车上,肌肤比冰雪还要白皙的女儿一眼——她的女儿,虽然也是拥有万贯家财,同样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家世。但是她当然能嫁这世间最好的男子,决计不用因为别的什么只能将就!


第5章 
  十二岁的顾祯娘并不知道母亲心中的心思,她面色如常,一点也没有久等的懈怠与疲惫——她一直是这样的,除了偶尔打理家里生意的时候会有一些人间烟火气外,其余时分她总是这样沉静如同昆仑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或者是万古不变的关外林海。
  特别是不在人前的时候,冷淡到了冷漠的程度。这时候她只隔着薄薄的车窗帘子目光投向外头,似乎已经天黑,所以各家都已点亮灯火。她不是看这些,更像是漫不经心,她脸上不在乎的神色可以作证。然而她似乎天生就适合这样,越是冷淡,就越是美丽。昏黄的灯火有一点点映在她的睫毛上、眼睛里,然后就有了倾国倾城的意味,惊心动魄的美丽。
  顾周氏早就习惯女儿这个样子,吩咐车夫赶车,笑着道:“已经和大太太说定了,家里以后生意给盛国公府花红,金陵生意也可以筹备起来了,过两日就可以让几个掌柜来家商议一番。”
  顾祯娘收回目光,看着顾周氏道:“说是在盛国公府附读,连有哪些夫子都不知道,这样的消息也不是机密,怎么始终不知?”
  顾周氏晓得女儿喜欢什么,即使祯娘天赋异禀,若是做生意真是一万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但是她还是另有所爱,于是有些无奈地笑笑:“公府里用了哪些西席并不是机密,我已经问来了,其中一个教诗书的是进士出身,也一同教着公府里少爷们的发蒙呢!”
  祯娘听了这个却兴致缺缺:“一个进士不做官,却给公府少爷小姐们做西席,想来做官的能为也就是一般二般。且是发蒙,这就知了,教书也不出彩。这样的,别说是进士,就是状元也就是那样,还不如文妈妈。”
  文妈妈是祯娘的保母,这时候没得保姆的说法,只有保母,这可不是家里一般佣人,专管少爷小姐们的行动坐卧,诗书礼仪等。
  时下,不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都会请保母教养女儿规矩礼仪。当然,虽然都请,但是保母成色也是不同,最好的是请宫里的嬷嬷来教。文妈妈虽然不是宫里的,但却是宫里的嬷嬷教出来的。
  文嬷嬷来历也不复杂,她原本是盛国公大小姐的丫鬟,样貌平平,做活什么的也不见得出挑,凭借着一点机灵和运气做到了大小姐身边的二等丫鬟,却没有想到她的聪明在别处,从大小姐进学开始,她也就跟着念书,竟是少有的天赋异禀,就连女塾师也说只可惜是个女孩子,不然功名可期。
  后来她随着大小姐陪嫁,她一个貌不惊人的丫鬟,即使再有才华,原本都应该没什么出头之日的。没曾想姑爷知道她的好处,把她送给了自己一个下属——这位下属来自寒门,家里的大妇没得见识,出门交际已经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了,求到他跟前,他一下就想到了自家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文鹦儿。
  身为奴婢,百事不由己,文鹦儿就这样一抬小轿出了府。之后十几年的经历暂且不提,只是去岁府上老爷去世,文鹦儿也没生过一儿半女,立刻就被视她为眼中钉的大妇发卖了。几经辗转,流落到了太仓人市,被顾周氏巧得不能再巧地遇见,当时她正着恼女儿的塾师人选来着——这下不用想了。
  所以文妈妈虽没得好出身和大名声,但是才学是一等一地好。祯娘从小受她教导,晓得她的好处,自然十分敬重她。不过这敬重是文妈妈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得来的,对于水准一般的夫子,哪怕名声再响亮,祯娘也是冷眼。
  这就是太过聪明的坏处了,古今多少人是天纵奇材,最后就败在‘傲气’二字。祯娘也是一样,或者一般人只觉得她生性冷淡,但是极熟极亲的人就知道,她明明是自傲到自负。没有人指点出来,是因为对于聪明人来说光说说是没有用的,非要有一次经历叫她狠狠摔一次跟头不可!
  不说母女两个路上又说了什么闲话,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就停在是盛国公府所在盛华街后头的多喜巷子里。盛国公府所在的市坊本就是金陵城里勋贵云集的地方,住在这一片的非富即贵,又因着家里与盛国公府的关系,周边的宅子就成了顾家置产的首选。
  早先家里早早派了管家金孝来金陵细细寻访合适的宅子,上下打点,还联络了盛国公府里的老相识才到手了这多喜巷子里的宅子。话说这宅子好是真好,原本是五进的格局,宽敞精致。但是再好的祖产,也怕遇着败家子!
  这一家从上一辈起就因着生意经营不善渐渐败落了。这一辈的子弟更不肖,不甚读书,吃喝嫖赌样样来的,终日闲游浪荡。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又会赌博,各样玩意儿无不通晓。结识的朋友,也都是些帮闲抹嘴,不守本分的人。
  帮闲之人见得这家子弟手上散漫,又还有几分家底,无不哄着他们耍钱饮酒,嫖赌齐行。这等一个人家,生出这等子弟,又搭了这等一班伙伴朋友,随你怎的豪富也要穷了,更何况这家本就是一个空壳子了。
  于是前些年起,这家人就开始拆宅子里的房子,出卖一些砖石木料度日了。到今岁,原本齐齐整整的五进大宅院,里头已经七零八落。这样的宅子,也就是还在一个好地方,不然能卖出什么价儿来!于是金孝上门一说,开出了一个好价儿,立刻就到手了这家房契。
  不过这样的房子是住不得自家主家的,于是金孝就立刻写信太仓,打点起这宅院来。先是请了有名的师傅重新画界图,设计花园并各处院子,然后购买砖石木料等,最后还要联络盛国公府常用的稳妥泥瓦师傅督造。
  总之紧赶慢赶,总算是在顾周氏带着太仓家里人搬来之前打理妥当。之前顾周氏和祯娘已经在这宅子里落脚过了,家里人早已安排妥当,如今正在上下走动熟悉,看起来倒是井井有条,好像是在这宅子里已经做老了事的呢!
  马车进了门才停下,富贵人家做派这时候应该换成轿子或者滑竿才是。不过这宅子虽大,但是不至于到了走路太耽搁的地步,于是顾周氏和祯娘两个不爱用那些的也就免了,都是自己行走。
  说实在话,这宅子这几个月里实在是大变样了,只怕原主人来看也看不出一些以前的样子!五进的格局,除了罩房和倒座以外,东面就只有一个花园和一个院子,西面则是有三个院子。祯娘住在东边那座院子,顾周氏则是住在正院。
  布局其实也是小事,更不同的是其中的富贵豪奢。譬如祯娘住的院子,名为宝瓶轩——里头处处有宝瓶作为装饰,琉璃的、白玉的、水晶的、玛瑙的,等等都不用提。只说其中一百个银瓶就足够了,全是银子打造,加起来就是万把两银子!
  另外三个院子,正院名为安乐堂——正院正房的木料全是上等红木,只是木料钱就要价两万两。还有翡翠居,院子内小池塘里的‘石头’可不是石头,而是正宗的翡翠!虽说水头只是中等,但是个头可不小,价钱自然也就不低了。唯一一座‘普通’些的就是碎玉阁了,乱琼碎玉指代霜雪,这碎玉阁可不是霜雪一般,从入门起,整个院子遍铺汉白石。
  这样一座宅子,从经手买下,各样使费竟然花了十二万两银子!饶是顾家豪富,见账单的时候顾周氏也有些心里顾虑。倒不是自家没这些钱,而是这样抽调银子出来,账上活钱可就不多了,再有养珍珠的事儿也在紧要关头,正是投钱的时候,心里可是不安。
  祯娘却不懂自家母亲这有什么好担忧的,只是随口道:“谁家做生意不是这样的,八个坛子七个盖,各有负债,也各有出借。咱家这样账上钱多的没处花的才是少见。您难道忘了多少人还欠着家里货款,但是家里却没什么债务?”
  这也是好些人喜欢与顾家做生意的原因了,谁都想与付款干脆的合作。这样顾家生意就是极容易做的,活钱也多,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了。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吃亏的地方,只说回款日子放到年底,那些钱就是不拿来做生意,只拿去放高利贷也有好大一笔进项了。
  话是祯娘这么说,但是顾周氏却没那样想得通。虽然她生意做的好,超过了许多男子,但是女子天性偏向保守的一面她也有,她始终觉得心里慌慌的。
  祯娘最多也就是劝解一句,实在她看来这是一望即知的事情,不知母亲为何如此烦忧。只能想着家里在金陵的生意快快做起来,到时候有了事情忙碌,同时进账也多了起来,她就不会这般忧虑了。
  祯娘陪着顾周氏在安乐堂里用过晚饭,这才带着几个丫鬟回了宝瓶轩。一进门就有大丫鬟子夜和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