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祯娘传 >

第33章

祯娘传-第33章

小说: 祯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心自然是样样可口美味,味道精妙,祯娘却不见得有多少胃口,大略尝了几口就让撤下去了。反而隔着窗子见几个小丫鬟坐着,有做针线的,也有拿着书本子用功的。她看得有意思就道:“子夜,你让外头几个读书的进来,我问一问她们。”
  子夜应了一声就到外头去叫人,四五个小丫鬟,读书用功的是螺黛、花钿、蔻丹三个。年纪大约在七八岁的女孩子进来立刻磕头见礼——祯娘只是道:“不是知道熟不见礼的,咱们日日打照面,哪里用得着行大礼?”
  的确有熟不见礼的说法,只是这一回叫进来只怕都以为要有造化了,因此不是就格外心思不同。这样的心思在在场的丫鬟眼里都是心知肚明,祯娘纵使冰雪聪明,但是在透察人心这一点上依旧不够,更何况是和她本身常常背道而驰的丫鬟们的心思。
  不过祯娘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说过一句后就问道:“你们如今跟着读书识字都到哪儿了?做功课在姐妹里头又是谁最勤勉,谁最出挑?觉得什么书籍最有意思?”
  这些小丫头虽然年纪小,但是进府几年读书就几年了,其中做的好的,至少字儿是识完了的。譬如前几日祯娘就连自己读书都不被顾周氏允准的时候,就是让这些小丫头轮着给她念书的,也没见一个念书顺不下来。
  这三个丫鬟祯娘印象并不大,毕竟她的屋子常常就是那几个在走动,总不能所有人都一窝蜂进来罢!只记得当初选进来做了她屋子里的三等后就给取了名字,一共八个三等小丫头,都是些胭脂水粉的名目做了名儿,她当时是爱自己做一些东西涂抹来着,觉得比外头来的干净。
  三个小丫头里头螺黛是个最爽利的,当即道:“禀告小姐,奴婢们如今跟着文妈妈念书,各自不同。有的姐妹有些底子三百千都是读完了,正学着《幼学琼林》,其余的就差一些了。在咱们中读书最勤勉的当是蔻丹了,她本没什么底子,但却学完了三百千,是因着日日用过才能的缘故!最好的是胭脂,只她一个正同《声律启蒙》较劲。至于书籍喜爱,别人不敢说,奴婢最爱的就史书故事了,比起那些之乎者也至少能听个故事——小姐别嫌奴婢粗糙,这就和外头说书先生说书似的。”
  祯娘这时候听的笑了起来,回头对红豆道:“听一听,一口袋带出一裤子,这样脆利,难得的是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又是一个你了!”
  完了这才对螺黛道:“你倒是不错的,都夸奖了别个也没说到自己——至于粗糙不粗糙,那应该是不粗糙的。你们才多大,经史子集的东西哪里能让你们追究其中的深意?‘不求甚解’也就不是什么罪过了。等到日后再说罢!”
  完了后祯娘有问话另外两个,得了一些言语才与几个大丫鬟道:“只让这些小丫鬟成日自己懵懵懂懂的也不好,将来也要她们得用的,你们挑拣些聪明伶俐的,结了对子,算是一个带着一个,仔细教导了罢!”
  祯娘身边的大丫鬟年纪都不大,小丫头年纪也十分不得用,因此这时候用不着升人上去——没有空缺不是!但是提前教导一些总是好的。子夜将离几个最先记住了螺黛这个小丫头,一个确实是机灵,另一个就是她合了大小姐的眼缘。她们提拔她既是为了将来自己不在了,祯娘依旧身边有得用的人,也是顺着祯娘的意思,选她得意的人。
  螺黛确实聪明,这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是走在姐妹们的前头了,心里高兴,但是知道不能随意显露,显得出头了,便把头低下。祯娘却难得有兴致,只让微雨去取几套新的文具来,给这些丫鬟各发了一套,道:“虽说你们读书时候都是有笔墨纸砚好拿的,但那都是什么货色,我不见都知道——那些采买的可不会特意买好的。但是读书写字用好些的笔墨纸砚自然要好得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么!”
  见螺黛格外爽利机灵,还顺手把自己手上的一枚白玉戒指给了她,道:“这是一个榜样,只让你们知道我最爱你们读书读的好,凡是这上头用功的我自然格外看重!”
  正在几个人说着读书的事情的时候,往常只呆在宝瓶轩门房处的刘妈妈却捧着两个包袱到了屋檐底下,也不进来就在外头道:“大小姐,这是苗掌柜遣人送来的,说是前个家里当铺里来的好货色,让大小姐收着赏玩!”
  苗延龄自然知道祯娘所好,祯娘也知道苗延龄的眼界,一般二般货色根本不会往她这里送来。心里有了心思,又有长日无聊,多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好的。她立刻示意微雨把包袱抱进来,道:“知道了,你与外头等着的人说,明日我让人送张收据去。”
  这些可都是极贵重的古董文玩,祯娘这里不会贪墨,反正都是她自家的,但是中间可不能没个防备。再加上这些东西自铺子里来,出来了都要登上账目,没得祯娘给收据可怎么做账呢?
  祯娘先打开了那大些的包袱,最上头放着的是一方宝砚,祯娘最爱这些当即欣喜赞道:“原来是端砚名品!是传世作,这个不用看也知了。到如今端砚有多少坑口了,老坑、宋坑、麻子坑、坑仔岩等,但是说到最好,当然还是首推老坑。只是这烂柯山老坑开采多少年了,早就殆尽!这正是一方老坑鱼脑冻。”
  祯娘是见过好东西的,一般的并不能让她赞不绝口,但这方宝砚正是不一般的!自有磨墨使用砚台起,很快就有人发现端石最好做砚,从此开采不断。有了这样的事,端石精华越来越少也就是不该意外的了。而这老坑鱼脑冻正是精华中的精华——烂柯山老坑本就是最好的坑口,最多名砚出自于此。这其中又以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天青为自大名品,这一方鱼脑冻的名贵可想而知。
  鱼脑冻的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的,是砚石中最细腻、最幼嫩之处。最佳的鱼脑冻应是洁白如晴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刻砚艺人,一般都把鱼脑冻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有鱼脑冻的砚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幼嫩、滋润。这一方砚台也是如此,样样好处占尽。
  祯娘仔细把玩,只觉得这砚台浑然不见一点刻划,除墨堂外别处都是洁净如新,应当是主任十分爱惜,小心保护的功劳。只是这般爱护的,竟有一日也是付与了当铺,还是死当——祯娘看看自己满屋子的心头爱,反而越觉得还是爱些钱财的好,不然这些爱物哪里得来,哪里留住!
  轻巧地放下砚台,祯娘见下头拿另外一块青花布包着,打开来竟也不是凡品——这正是一包李后主的澄心堂。澄心堂纸可是有偌大的名头的,当初书法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也只能叹道‘此纸不敢书’。欧阳修也留下‘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的句子,可见一斑了。
  这澄心堂纸原是徽州所产,和当地所有的歙砚、徽墨闻名天下,纸张也成为上等佳品。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时,则有李后主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自此之后这徽州佳纸才专门称之为澄心堂纸。
  只是后世这造纸法失传,再不见当初的神品,只有一些留存下来的澄心堂纸算是让人窥见。这样的纸张正是用一张少一张的,难怪都说不敢随意下笔了,能用澄心堂纸留墨的都是有来头的东西。譬如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的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
  不过虽说造纸法早已失传,这些年来仿制澄心堂纸却是不绝的,因此祯娘看的仔细,只怕有误。这些仿制的大多没什么气候,只有宋代潘谷所造宋仿澄心堂纸极妙,还有诗家赞过: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难分轩轾,最怕遇到这个李鬼!虽说潘谷所制澄心堂也是文人墨客手中宝物了,但萤火如何与皓月争辉,只有李后主澄心堂才是上上神品么!
  祯娘翻来覆去查看,最终是笑着道:“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果然是不辜负这些评语的——只是一件发愁的,得了这样的纸张也只能和欧阳公一般叹一句‘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了。真要下笔,只能觉得自惭形秽了。”
  祯娘说着就让将离把快快把这包澄心堂给妥帖收起来,将离一边考量着防潮防虫蛀,一边道:“小姐这么喜欢,怎么不先取出一叠略写几个字儿?往常凭是什么好东西,小姐也不是束手束脚到这般,只说这些东西生来就是用的。再珍贵,只是存着,反倒暴殄天物了。”
  祯娘手扶着额头,无奈笑道:“从未觉得将离说话这般一针见血,原来人人说话就是这样的,只看得见别人,见不到自己。原来我能那般说,只是因着这些东西不够看重罢了——这包澄心堂不只是喜欢,比起别的它还是用了就少了,实在不忍心,且放着罢!”
  祯娘摇着头不再多想那包澄心堂,而是打开了另一个小包袱。里头东西很少,已有一个卷轴,祯娘知道应该是一副书画了,便亲自小心展开,免得不小心有所损坏。祯娘这时候真是格外期待了,若是她所料不差的话,这些东西应该是来自同一处的,不然怎会这么巧,好东西是一日到了!而藏有前头两样珍品的人,怎样想着后头也不该是普通之物。
  待到卷轴慢慢展开祯娘就只剩下惊怔了,这竟然是一副展子虔的山水图画!祯娘心中一下千回百转,只想这个是不是真的,无他,展子虔的画作留存下来的实在太少,又多得是临摹本。如今市面上价儿高,若是真品,至少也是七八千两银子了,因此更加有人造作赝品了。
  祯娘并没见过一幅展子虔的画作,只有一幅当世的临摹作,虽说笔力上佳,也是照着原画临摹,而不是一般人只能用别人的临摹作临摹——不然祯娘也不会拿这样一幅画作珍之藏之了。
  祯娘心中思索书里所说展子虔画作的种种:‘触物为情,备该绝妙。是能作难写之状’‘咫尺有千里之趣’‘细密精致而臻丽’‘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若不可掩复也’‘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等等。
  一样一样所说对照,祯娘皱着眉头道:“‘其山着重青绿,山脚则用金泥,山上小林木以赭石写干,以沉靛横点叶。大树则多钩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沉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能松麟。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重色干上分衣折,船屋亦然。此殆开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这原是詹景凤评他的《游春图》的,拿来看这一幅山水也不是不可,真个是画法草率,且只用‘勾’法而没有‘斫’、‘皴’等画法,但青绿山水之体已初成——也不愧是‘唐画之祖’了。”
  祯娘自己只是为着这卷轴就看了半个多时辰,真是一个角落也不放过。之前其实苗延龄与当铺里的供奉都仔细看过了,这样的重宝都是不敢随意的,弄不好就是损了一大笔银子,哪里能不小心呢。再三肯定后,把大家伙儿的定论都写在了纸上,附在这卷轴旁,祯娘也是看见了的。
  祯娘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