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牡丹的娇养手册 >

第80章

牡丹的娇养手册-第80章

小说: 牡丹的娇养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知道魏紫吾、温蜜等人都喜欢看这些场合,便又带着小姑娘们在旁边的看台观看。
  这天的比试的确是精彩,连温蜜的父亲温庆泽都下场露了两手射猎。大家都以为这就结束了,却不料重头戏还在最后。
  向来寡言的顾见毓主动从位置上站起,道:“我来向宁都督讨教一二。”
  顾家几兄弟都齐齐看向顾见毓。顾见毓则眼神深沉注视着宁绩,头一回在曲风峡,他的人眼见要带走魏紫吾,就是宁绩坏了好事。
  宁绩也看向顾见毓,道:“不敢,岐王殿下请指教。”
  顾见毓与宁绩各取了兵器,宁绩用的是仪刀,顾见毓则偏爱兵中君子的剑。两人上了武台,都没有再说话,如两道劲风般,兵随意动地就斗在了一起。
  看到顾见毓剑势如潮,寸寸进逼,魏紫吾皱了皱眉,有些担心宁绩。还好宁绩并未因对方是皇子就畏手畏脚,始终是不落下风。
  眼见一盏茶的功夫过了,两个越发地身如疾电,快得倒见外人仅见光影。皇帝惟恐顾见毓受伤,朝肖梁使了个眼色。肖梁受皇帝的命令,倒是叫了停,让两人点到为止。
  那边两人才刚停,狄旭年却忽道:“能否请太子殿下赐教一二。”
  这个赐教,当然也是比武的意思。顾见邃尚在漫不经心饮茶,倒是不曾想到“因伤休养”的自己也会被点到名,他看看狄旭年,略扯唇角,站起身来道:“好啊。”
  狄旭年征求太子意见:“殿下,我们都使枪如何?”
  顾见邃答:“好。”绥海与大燕未必能永世交好,若有朝一日,战场之上相遇,自然是用长枪。
  魏紫吾看了看太子,也不知他的伤到底好完全没有,使枪对腰部的力量尤为考验,魏紫吾想着顾见邃的伤在肋下,她略带忧心看向傅予州。
  傅予州发现魏紫吾在看自己,轻摇摇头,意思是不用担心。
  底下也有了窃窃私语声,先前的比试,无论孰胜孰败,都是大燕自己的事。这狄旭年找太子比试,则涉及国威。连皇帝神色都变了变,他如今再不喜太子,但终究要面子。
  倒不是武将们灭自己威风,信不过太子。而是枪是兵器之王,乃是最难练的兵器,想练好需下的功夫非比寻常。
  绥海国的人个个能骑善战,绥海这位狄旭年王子的枪法之出色,是诸国闻名的。而他们大燕的太子殿下,就算学过枪法,终究没有用枪杀过人,单纯靠练习和从战场厮杀出来的枪法,想想便知存着甚大差距。
  皇帝见太子面不改色,便道:“让太子和旭年王子自行挑选一支觉得趁手的枪。”
  顾见邃和狄旭年便到兵器架转了一圈回来,手里各自提着挑中的兵器。
  太子挑的那枪长有九尺,黑缨飘飞,枪杆通体为黑色玄铁所铸,一见便知十分沉重坚硬,枪尖亮银如水,枪头尾端一抹火焰般的金。太子今日穿着黑衣,握枪在手,与他的人倒是十分相匹。
  狄旭年亦将他挑中的蛇牙尖枪平平高举,道:“殿下请。”说着,已掀起一片疾风,扫向太子。
  事关国威,顾见邃自然不可能轻纵。横枪一挡,随即反守为攻。
  狄旭年身法尤为灵巧,枪尖忽而上下,千变万化,尤擅缠斗,果然如传闻般的精湛而阴柔。一个个枪花杀机重重,如灵蛇般舞动,铺天盖地朝太子罩来。
  而太子的枪法路子,却是出乎众武将所预料的悍烈。
  顾见邃一反其剑法的以妙见长,手中长枪舞得凶猛凛冽,力透万钧,偏偏其身姿矫如玉凤游翔,潇洒漂亮。便见太子长枪所指之处,如一片璀银星光,寸寸锋锐刺目,旋身回挑之间衣袂飘飞,颇有独道神韵。看得众人不愿移开眼。
  然而,太子的一拨一刺看似随意,其实只有身为太子敌手的狄旭年才知道,他此时承受的是多么可怕的压力。太子的枪影之密,带着山岳般的气势,如一张连水也泼不进的密网,狄旭年没有想到,太子的枪法已使得如此高明,他竟找不到一丝破绽。
  “殿下使的是……谢将军的枪法!”终于有人大喊出来了。没错,太子的确还不曾用枪杀过人,饮过血,但他的枪术,却是他的舅舅谢檩手把手教的。
  “果然是谢将军的枪法——”这两人打得太精彩,尤其是太子的每一个动作,令许多武将都忍不住揣摩神往起来。
  但见银光交错,已分不清哪里是飞溅的碎雪,哪里是变幻的枪影……直到狄旭年霍然道了四字:“甘拜下风!”
  顾见邃的枪尖悬在距离狄旭年眉心半寸之处,纹丝不动,时间也仿佛停止一般。狄旭年此时已是横举着枪,呈半跪的姿势,以艰难地抵挡顾见邃石破天惊般的一刺。
  大燕的众人自是都松了口气,不少武将甚至叫起好来,皇帝眼神不明地看着太子。
  太后倒是全程微笑,顾见邃的兵法和弓箭枪术如何,太后再清楚不过。她这个孙儿,是一柄关在匣中的倾世之剑。不过是他的身份尊贵,轻易无需他领兵出征罢了。
  然而太后很快皱了皱眉,眼中有一丝痛意,这样优秀的嫡孙,她却让他容忍退避,的确是她委屈他了。
  越来越急的风雪掩盖了顾见邃的声音,众人只能看见太子笑着凑近狄旭年,却听不到他的语气沉戾:“王子认输就好。希望你不要再让我知道,你用什么身世之谜引诱太子妃,更不要打带走人的主意。否则,咱们两国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顾见邃说完,顺手拉起了半跪在地的狄旭年。狄旭年看了看太子,勉强回以一笑。
  这时雪下得更大了些,今日的比武到此,也自是告一段落。
  魏贵妃当晚听说太子与狄旭年的比试如此精彩,还使出了谢檩的枪术,一时感慨,还做了一夜的梦。她梦到了谢檩,更多的,还是梦见顾见邃。
  魏贵妃实在是太想得到太子。第二日清早,她便去瞧顾见绪,想催促对方起事,却见初起的顾见绪满头冷汗,忙摸出丝帕为儿子拭汗,道:“这是怎么了?”
  “最近时常做奇怪的梦,梦里很真实,仿佛是真的曾经发生过的事一样。”顾见绪声音很轻。“但每次梦都不同。”
  魏贵妃愣了愣,过好一会儿才说:“是不是有人给你下了迷药,错乱心智?难道是下蛊了?或者谁对你用了祝由术?”她信这些旁门左道,看到儿子的反应,自然地就联想到了。
  顾见绪闭了闭眼,道:“应该不是。若是有人从中使了手段,我自己应当有所察觉。”
  魏贵妃看着顾见绪,越想越不放心,道:“绪儿,趁着皇上伤了腿,人心不定。许多都督也回京述职,无法勤王。这个时候发动宫变,是最好的时机。”
  顾见绪摇头:“母妃错了。父皇现在就像一只刚负伤的猛兽,正是警惕心最强的时候,这行宫和京城的戍卫,也正是最森严的时候。皇祖母更是严密监视着我们几个皇子。这个时候我们绝不能有任何异动,母妃千万不要着急,也尽量少过问这些。儿子自有分寸。”
  魏贵妃只得道:“也是,连太子都以不变应万变了。老五更是跟条冬眠的毒蛇似的。那好罢。”
  顾见绪看向窗外。再等等,过了这个年,待春和日丽,皇帝的腿脚还是治不好,对方的情绪会越来越暴躁,君王的骄傲会让他自卑,怒意更会令其失去理智,皇帝会更加地痛恨太子,到那时,才是最佳时机……
  魏贵妃从顾见绪处出来,经过内湖,倒是看到魏紫吾、温蜜、顾熙乐开始在湖上走冰玩耍了,一个个如蝶般的来回穿梭回旋,充斥着嘻嘻哈哈的笑闹声。


第102章 
  见到魏贵妃; 几个小姑娘倒是都停了下来; 打着招呼。
  魏贵妃回应后; 伸手理了理魏紫吾的衣襟,目光在她的脸庞打转。道:“婼婼,天寒了; 你怎还穿这样少; 可要注意着添衣。”
  “知道了; 姑姑。你也注意。”魏紫吾微笑着道。
  魏贵妃听得懂魏紫吾这中规中矩的回答,看似一团和气,实则疏离。她点点头道:“你们慢慢玩; 我便先回去了。”
  魏贵妃走出一截路; 回头望了望继续又在走冰玩的魏紫吾。其实; 若是换个女人; 引得太子这般着迷,魏贵妃早就恨不得抓花对方的脸了。但这是魏紫吾,她的侄女儿,魏峣的心头肉; 她自是不忍也不能磋磨她的。
  ***
  以往到行宫; 皇帝最爱沐汤和狩猎,现下做这两样都不方便。趁着冬至后停雪放晴了几日; 索性回了京城。
  回京第二日一早,魏紫吾就向太子提出; 她白天想回侯府看看母亲和弟弟; 晚上回东宫。谁料才回侯府; 就得了消息,说是宁绩的祖父肃国公昨夜病逝,是因为中风猝死。
  肃国公府与弘恩侯府一墙之隔,宁家和魏家当了多年的邻居,不论现下实际交情如何,魏家是肯定要代表魏峣去吊唁的。
  下午的时候,魏紫吾、凌夫人和木丁母子三人都换了素服,去往国公府设的灵堂。
  宁绩身披白色斩衰,跪在地上,朝着前来吊唁的客人道谢,脸上没什么表情。
  魏紫吾也知道宁绩与父母的关系平淡,对方从小跟着老国公,与祖父感情深厚。上完香对他低声道:“节哀。”
  宁绩抬头看看魏紫吾,从喉咙里发出一个嗯的音节。没有多说什么。
  宁绩的母亲卢氏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魏紫吾,便如常的请魏家女眷去前院坐一坐。
  卢氏心里明白,这是魏紫吾还不知道。宁绩本是要自家长辈答应魏贵妃,想要求娶魏紫吾,谁知家里人瞒着他,并未与魏贵妃交换庚帖。宁绩本还在等着娶媳妇儿了,谁知突然就听闻魏紫吾成了太子妃。他此次回京,本来都与家人闹僵了,只回去国公府收好东西,就又要回河东。若非是出了祖父猝然离世这样的大事,压根不会继续留下来。
  卢氏提出想与魏紫吾单独说几句话,魏紫吾自然是答应了。
  来到花园的无人处,卢氏抹了抹眼泪,道:“这里也没有别人,臣妇便说句冒昧的。娘娘如今身居高位,真真是嫁得极好了。我们家宁绩却依旧形单影只……只求娘娘能帮忙劝劝宁绩,让他不要再死脑筋。他的祖父一直没看到他娶妻生子,走得十分遗憾……”
  卢氏如今难得见到魏紫吾一次,这是要对方帮忙劝宁绩早日成亲。按规矩,父辈尚在,孙辈只需守孝百日。且武将不同于文臣,就算是父亲去世,丁忧也只得百日,不去官职。因此老国公的离世,对宁绩的亲事实则没有什么影响。
  魏紫吾微微色变,卢氏这话乍听无异,稍一咀嚼,分明在说宁绩是因为她才死脑筋不肯成亲。
  考虑到这是宁绩的母亲,魏紫吾压下心里的不快,道:“卢夫人,宁绩的情况我也算了解,我可以帮你劝他,但你此话略有歧义。我希望你以后慎言才好,类似今日的话,我不想再听见,也不想再叫任何旁的人听见。”
  宁绩已到适婚之龄,任何一个母亲都会着急。魏紫吾可以理解卢氏的心切,但对方实是不该说出这种可能引起误解的话。
  “太子妃娘娘请息怒——”卢氏突然朝着魏紫吾跪倒在地,姿态卑微,啜泣的声音里带着畏惧:“我也是为了宁绩,才一时失言,还望娘娘宽恕臣妇的无心之失。臣妇绝非有意冒犯。”
  魏紫吾微怔于卢氏突如其来的改变,她随即转过头,便看到了回廊拐角处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