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92章

乘鸾-第92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仙子?”他困惑地挠了挠头,“难道仙人看我心诚,特来指点我吗?”
  说着,低头问明微:“仙子怎么称呼?可是来教我仙术的?”
  明微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自己的“未婚夫”。
  看着眼前的纪小五,她想起了小师弟。
  他们俩并不相像,这纪小五一副年少轻狂的样子,小师弟却是再老实不过的性子。
  不过,小师弟第一回遇到他们,也是这样拽着师父的袖子问的:“你是仙人吗?能不能教我仙术?”
  忆起旧事的明微低眉一笑,见纪小五一副看呆的样子,心情甚好,便道:“法不可轻传,你真想学,得经过考验才行。”
  纪小五兴致勃勃:“什么考验?说来听听。”语气十分自信。
  明微含笑:“这个再说。我先问你,紫薇斗数,六爻起卦,天罡地煞,吉凶问卜,这些你都懂吗?”
  纪小五摆摆手:“这些学过了,没什么意思。”
  “那你想学什么?”
  “仙术啊!”他的眼睛亮晶晶。
  “比如?”
  “比如折草为人马,一日行千里。”这些都是志异小说里写的异术。
  明微含笑:“一日行千里有点夸张了,折草为人马,还是能做到的。”
  “真的?”纪小五催促,“给我看看。”
  明微抬头看看,从花架上折了根枝叶下来,打了几个结,弄出人的形状,然后以法力在上面虚画了个符,往院里一扔。
  纪小五眨了下眼:“马呢?”
  “你看好了。”
  她说罢,枝叶中的两根抽了几下,仿佛腿一般扭动。
  “啊!”纪小五瞪大眼,看着那枝叶歪歪扭扭地站起来,仿佛醉酒的人一般,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真的可以折草为人马啊!”他激动不已,“仙子,教教我吧!”
  明微笑而不语。
  纪小五突然醒悟过来:“哦,先前说考验是吧?你只管说,我便是赴汤蹈火也会做到!”
  明微点点头,左右看了看,拿起一根遗落在花架下的麻绳。
  只见她一抖手,麻绳飞上半空,笔直地挂在他身前。
  纪小五伸手拉了拉,发现拉不动。
  他困惑地仰起头,看着空荡荡的夜空:“它系在哪里?”
  明微道:“要是让你看出来,还叫仙术吗?”
  纪小五想了想,点头:“有道理。我的考验呢?是什么?”
  明微指着麻绳:“你顺着绳爬上去,看看上面有什么。如果能够顺利回来,就算通过考验了。”
  “可以爬上去吗?”纪小五兴致更浓,“难道能上天?哈哈哈,那岂不是可以看看天上是不是有玉帝王母?顺便偷颗老君的仙丹,再去拐个仙女回来。”
  明微只笑:“你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好好,我上去,等着!”他拉了下绳子,确定很牢靠,便脱了外面宽大的袍子,抓着绳子往上爬。
  这绳子好长啊!不知道连到哪里去,他往上爬了一会儿,眼看下面的宅子越来越小,很快爬到了云里。
  “原来这就是上天的感觉,哈哈哈,有意思。”纪小五继续往上爬。
  可是,他爬了好久,经过一层又一层的云,都没爬到顶。
  “怎么这么久都没爬到?要是天亮了,被爹娘发现怎么办?可是爬了好久才爬到这里……”
  他想了想,决定继续往上爬。好不容易有这么玄妙的经历,怎么能放弃呢?说不定真让他爬到天上了,到时候……
  纪小五越想越是美滋滋,已经感到疲累的手脚,又重新生出力气。
  明微看他这样,笑了笑,回屋去了。
  就在纪小五爬上墙头的时候,隔不远的厢房里,纪凌被妻子推醒:“小五回来了!”
  纪凌这些天一刻不停地赶路,困倦得很,只嗯了一声,含含糊糊地道:“他回来就回来,不用理他。”
  翻了个身继续睡。
  董氏拍了他一下:“他自己发疯就算了,现下表妹在家呢,大半夜的还不吵着人?”
  纪凌已经迷糊了,没应声。
  董氏没办法,听外头好像没动静了,想着小五应该是发够疯了?
  谁知道,纪凌迷糊了一会儿,又醒过神来:“对哦,表妹还在呢!也不知道小五会不会闹出格。”
  说着,揉了揉脸,爬起来披衣穿鞋。
  董氏也起来点了灯。
  夫妻俩提着灯笼出来,绕到纪小五惯常爬墙的位置,没看到人。
  “回去睡了吧?”纪凌打了个呵欠,“咱们也回吧。”
  董氏突然拽他袖子:“你看!”
  纪凌顺她所指看去,就见搭得高高的花架上挂了根绳,有个人抓着绳索吭哧吭哧地爬。爬也就算了,他还一直原地爬,手脚往上挪一挪又往下滑,活像一只被装在滚筒里的老鼠,怎么跑都在原地。
  “纪小五!”一声大喊,打破了夜晚的平静。
第164章 皇宫
  多福被喊声惊醒,习惯地喊了声:“小姐?”
  明微从外间进来,解下衣袍:“嗯?”
  “您去哪了?”
  “起夜。”明微面不改色地说完,躺回床上。
  多福哦了一声,躺回去。又听外面似乎有人说话:“外面怎么了?”
  明微淡定地回道:“应该是五表哥回来了吧?我听到有人喊了声纪小五。”
  “这样啊!”多福想了想,忍不住道,“小姐,五公子好像有点……那什么,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明微无声笑了笑:“没规矩?少年人嘛,不服管教,也是常有的事。”
  多福有点摸不透她的心思了,便问:“小姐觉得没什么?那这桩婚事,小姐打算认下来?”
  她们主仆历经波折,就连自己的来历,多福都清楚,明微便不瞒她:“婚事我自然不想要。不过,舅舅先前都没有不认,我怎么好一来就悔婚?先看看吧,或许这位五表哥,自己也不想要婚事呢?”
  多福由衷道:“小姐这样好,五公子怎么会不想要呢?先前那样闹,也是没见过小姐。”
  明微含笑:“婚姻之事,说来复杂,不是对方好就行。我看这位五表哥,应该是真的不想要婚事。”
  多福还想再说,她已闭上眼:“睡吧。我们才到京城,明天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
  与她同行回京的杨殊与蒋文峰,此刻还没睡。
  云京皇宫中,当今理政的明光殿内,到了深夜还灯火通明。
  北齐国君,谥号文帝的那位,坐在正中,一边翻看着卷宗,一边听蒋文峰禀报此行的收获。
  皇帝今年四十六岁,正是一个帝王权力最鼎峰的时期。
  他是太祖元后所出的幼子,正好出生于太祖登基的那一年。
  相比起几位年长的兄长,不曾见过动荡,生来便已承平。
  正因为如此,他虽然受宠,与父亲之间却少了一份同甘共苦的亲近。
  上有三位兄长,谁都没想到,最后坐上宝座的,竟然会是他。
  可见人再强,都强不过命。
  “好了。”听着听着,皇帝抬了抬手。
  蒋文峰停下禀报,等候圣意。
  皇帝捏了捏眉心,带着几分倦意道:“既然证据确凿,写了奏章递上来就是。”
  蒋文峰恭声:“是。”
  “天色已晚,蒋卿一路劳累,还不曾回家吧?先回去歇息,明日再理不迟。”
  蒋文峰躬身下拜:“谢圣上体恤,臣就先告退了。”
  皇帝摆摆手,吩咐身边大太监万大宝:“送蒋卿出宫。”
  蒋文峰随万大宝出了明光殿,正好看到几个内侍提着食盒鱼贯而来。
  看到他们,领头的太监笑着行礼:“万公公,蒋大人。”
  万大宝看到对方,也露出笑来:“是崔公公啊,可是贵妃有事?”
  蒋文峰常在皇宫行走,认得这位是裴贵妃身边的崔顺,这大半夜的过来,大概给皇帝送夜宵来的。
  果然,崔顺道:“娘娘担心陛下,故而命奴婢送夜宵过来。”
  万大宝含笑:“陛下与三公子在里边呢,你叫人通传就是。”
  崔顺谢过,又问:“蒋大人这是要出宫?”
  蒋文峰点头称是。
  崔顺就道:“蒋大人辛苦了,娘娘备的夜宵也有大人一份。既然大人要走,不如一并带走吧?如此方不负娘娘美意。”
  蒋文峰含笑谢过:“既如此,本官却之不恭了,还请公公代为向贵妃致谢。”
  双方说了几句,便分开了。
  蒋文峰带着食盒,上了自家等在宫门口的马车。
  他确实饿狠了,便开了食盒。
  几样细致小点,绵软美味。
  蒋文峰想到准备点心的裴贵妃,不禁叹了口气。
  ……
  另一边,崔顺将一样样点心摆到御案上,含笑说道:“娘娘说,陛下忧心国事,定然忘了进食,故而吩咐奴婢送夜宵来。”
  皇帝一直紧绷的脸松下来,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贵妃想得周到。你回去告诉她,让她早些睡,不要一直等朕。”
  “是。”崔顺将一小碗清汤细面放到杨殊面前,“娘娘还说,三公子离京数月,定然想吃宫中的银丝面,故而命御厨准备了一碗。三公子趁热吃了,早些回去休息吧,人都回来了,再多事也不急在一时。”
  皇帝一听就笑了:“她这是特意为殊儿准备的夜宵,朕才是顺便的吧?”
  崔顺闻言并不惶恐,只笑:“哪能呢?娘娘自然一心想着陛下。”
  反倒杨殊神情淡淡的:“替我多谢娘娘。今日事忙,赶不及了。待我得空,便去拜见。”
  崔顺恭顺应下,服侍他们吃完,才收了杯碗退下。
  看着崔顺离开的身影,皇帝挥挥手,命其他人全都退出去。
  明光殿内只剩两人,皇帝才与杨殊说话:“你说,是朕做得不好吗?还是对他们不够宽容?为什么一个这样,另一个又是这样?朕不想做个六亲情绝的孤家寡人啊!”
  杨殊看着皇帝伤怀的样子,轻声道:“不是圣上做得不够好,也不是不够宽容,而是人心难测又易变。哪怕圣上对他们再好,他们心里埋了根刺,始终不会相信的。”
  皇帝面露苦笑:“柳阳已死,祈东再死,朕这个六亲情绝的名声跑不掉了。兄弟四人,三个绝嗣,叫青史如何书写?”
  杨殊沉默不语。
  皇帝也不需要他的回答,过了一会儿,说道:“他既然起了这个心,断不能活了。朕不想做得太绝,男丁赐死,女眷……就容她们活着吧!”
  杨殊抬起头。
  皇帝似在自言自语:“十年前那桩,朕想了很多回,当时还是太过了……”
  “圣上……”
  皇帝对他笑了声:“你身边那丫头,朕会不知道她的来历吗?这么多年,亏你藏得严实。以后不必如此,朕已经知道了。不过,你得约束好她,朕可不希望一念之慈,又多一个仇家。”
  杨殊克制住心中的激动,伏身下拜:“圣上仁慈。”
  皇帝亲自扶他起来:“你啊!明明在旁人面前肆无忌惮,怎么到了朕面前,就这么拘谨了?朕是皇帝,但也是你的舅公啊!”
第165章 表妹
  皇帝毕竟是皇帝,很快调整回来,问杨殊:“明莘真的没死?早年朕还觉得,他有才气性子好,再打磨打磨,或许派得上用场,没想到他竟然居心如此恶毒。”
  “臣已经查证过,是明莘无疑。”杨殊禀道,“他有个双生兄弟,亦确定了此事。”
  皇帝叹道:“南乡侯一世英名,子孙却如此不成器。”
  杨殊道:“明莘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