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51章

乘鸾-第51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祈东郡王倒是面上带笑,说道:“请进来吧。”
  “是。”
  不多时,二老爷进了这间小屋。
  正要大礼参拜,便被祈东郡王扶住了:“不是外人,就别多礼了。”
  二老爷受宠若惊:“多谢王爷。”
  随后,又与吴知府、伍先生见礼。
  这两位也是客客气气的,十分给脸面。
  只是脸上的笑,怎么看怎么客套。
  伍先生笑问:“明二先生今日怎么有空来此?”
  这玲珑阁,知道的人寥寥,明二竟然在列,吴知府一直不解其意。伍先生却知,真正有资格知道的人,不是明二,而是他身后的某个人。
  一个让他十分忌惮的人。
  “听说王爷的案子结了,故而特来贺喜。”
  伍先生端着茶杯,笑得高深:“恐怕不止如此吧?在这里的都不是外人,明二先生何不畅快直言?”
  二老爷便去瞧祈东郡王,见他微微点头,犹豫着开口:“有一事,须告知王爷一声。”
  “哦?”
  “观蒋文峰行事,到他手里的案子,必然查个水落石出。王爷的案子结了,我家园子那件案子却还未了结,恐怕他不会干休。”
  吴知府不以为然:“他只派了辅官去查,已表明态度。现下王爷的案子一结,他的声望如日中天,岂会自讨苦吃?再说,他已经在收拾行当,看样子是要离开东宁,去下一个地方了。”
  “这便是需要留心之处。”二老爷道,“他做出这个样子,说不准是故意麻痹我们。”
  吴知府摆手:“这是桩无头案,他便是想查,又能怎么查?我不知这里头什么内情,不过,那尸骨是埋在你们明家的,怎么也牵连不到王爷头上吧?就算有什么不对,你找个人认罪罚钱,不就完了?”
  意思是说,就算里头有什么龌龊,你们明家肯背锅,就连累不到祈东郡王。莫非你们不肯背?
  论地位,二老爷与吴知府不在一个层面上,见吴知府轻轻松松否了自己的话,二老爷只得向祈东郡王求援:“王爷?”
  祈东郡王深知,二老爷这些话不是他说的,而是另一个人。
  那个人在他最迷茫的时候,给了他方向。而明家那个案子,确实与自己干系重大。他的话,自己不能不多想几遍。
  于是,祈东郡王将目光投向伍先生。
  伍先生心领神会,温言道:“明二先生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多做些事,总比少做的好。”
  二老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卑下只是提醒一下,该当如何,还由王爷做主。”
  二老爷只做短暂停留,便离开了玲珑阁。
  吴知府多留了一会儿,才慢腾腾地让掌柜送了出去。
  密室内只剩两人,祈东郡王才问:“先生,明家的事,你怎么看?”
  伍先生道:“那位一向深谋远虑,小可有所不及。他既然这么说,定然有他的道理。”
  祈东郡王含笑:“他有他的好,先生数年如一日的陪伴,本王亦铭记于心。如何行事,还需先生提点。”
  这番话说得伍先生十分舒畅,便也敞开胸怀:“那位所虑,小可亦有所忧。不过,他在朝中之时,蒋文峰还只是个小编修,二人并无交集,所知消息,皆来自他人之口,怕是高估了这位蒋青天。”
  “先生的意思是,不必多管?”
  伍先生笑道:“管还是要管。多做一重准备,更保险些。小可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将他想得多可怕。青天大老爷也是人嘛,是人就有弱点,观其行事,便可窥出痕迹。”
  祈东郡王颔首:“先生说的有理。”
  伍先生便笑:“王爷这么说,那小可便吩咐下去了。继续盯着他,直到离开东宁为止。”
  “有劳先生。”
第90章 下钩
  春光易逝,眼看到了四月。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春天发生了太多事,宝灵寺今年的浴佛节格外隆重。
  明微提前一天去了明老夫人那里。
  明老夫人病了许多天,刚刚才好些。
  老人家一病,那就是说不好的事。
  万一有个什么,京里两位老爷都得丁忧。
  明家现下这情况,丁忧了再想复职,可没那么容易。
  是以,二夫人这些天除了管家,几乎住在这里,亲自端茶煎药,不敢稍离。
  这日,明老夫人觉得好了许多,正在窗边看花,那边丫鬟来报,七小姐来了。
  明老夫人笑得有些勉强:“是小七啊,叫她进来吧!”
  二夫人看在眼中,暗暗叹了口气。
  短短月余,家中发生了这么多事,生生撕开了一家和睦的假象。
  老夫人一把年纪,却不得不面对如此残酷的真相,心中打击可想而知。
  而揭开这一切的关键,便是明三夫人之死。
  明老夫人不免迁怒,就不怎么想看到明微。
  明微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不常过来。
  但今日,她不得不来。
  昨夜杨殊又翻墙进了余芳园,丢给她一张舆图:“我知道翠是什么意思了。”
  “什么?”
  “翠幕峰。”他说,“就在秀丰山上。”
  明微看着舆图上,他指出来的地方:“宝灵寺?”
  杨殊点头:“宝灵寺就在秀丰山上,与翠幕峰相邻。”
  明微沉思:“这么说,东西很有可能被明三藏到翠幕峰?”
  “不错。”
  “那座山峰多大?搜索容易吗?”
  杨殊摊了摊手:“要搜的话,怎么也得一年半载吧!”
  “那得另想办法啊!”明微喃喃道。
  一年半载,他们可拖不起。
  戏做到这里,蒋文峰是走是留,近期就得有个说法,不然,这阵子造的势就没了。
  “后日是浴佛节。”杨殊道,“听说宝灵寺今年的浴佛节特别隆重。”
  明微瞧着他:“你的意思是,借着浴佛节,引蛇出洞?”
  杨殊含笑,看着她发间的金簪:“这鱼饵都让人看了好多天了,该下钩了吧?”
  明微想了想,笑了:“那咱们就到宝灵寺幽会一回?”
  杨殊哈哈一笑:“美人相邀,岂敢不从?”
  ……
  “你想去宝灵寺?”明老夫人皱眉。
  “是。”明微低眉顺眼,“母亲到现在都没下葬,我想趁着浴佛节沾沾佛香,说不准母亲的怨气就散了……”
  明老夫人怔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也好,最近家里……散一散郁气也好。”
  老夫人回头喊了声:“黄莺,叫人去宝灵寺说一声,明日给我们留个院子。”
  二夫人愣了下,忙问:“母亲,您也要去?”
  “要去就一起去吧。”明老夫人道,“去佛前祈个福,希望家里顺一些。”
  “可您的身子……”
  “已经好了。成天闷在屋里,难受得紧。”
  二夫人想想也是。老夫人这本来就是心病,去宝灵寺施舍些钱财,求个心理安慰,说不准好得快些。
  “那媳妇这就吩咐下去。”
  “嗯。”明老夫人又道,“叫老四媳妇一起去,她也病了好多天了,再病下去不像话。”
  “是。”
  二夫人离开前,看了明微一眼,心中又叹了一声。
  那位杨公子,最近总送东西来。这样内外相隔,总见不着面,怕是忍不得了。
  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劝呢?
  ……
  二老爷刚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个消息,愣了一下。
  他连屋都没回,就先去了马婆子那间小院。
  “那丫头要出门。”二老爷说。
  听到这个消息,桌案后的人长长吐了口气:“她终于要出门了,这么多天,吊够胃口了。”
  “这是要引我们上钩?”
  他没有回答,而是问:“她要去哪里?”
  二老爷道:“说是明日浴佛节,去宝灵寺。”
  他蹙了蹙眉头。
  二老爷又道:“先前出门,我刚得到一个消息。”
  “什么?”
  “那位杨公子知道有浴佛节,也想去宝灵寺逛一逛,还邀了蒋文峰。郡王听说此事,干脆邀了各家一起去。”
  看他脸色不好,二老爷存了几分小心:“怎么,这里头有问题?”
  过了会儿,他才回答:“他们自然是约好的,只是这地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二老爷马上想到:“你先前说的东西,在宝灵寺?”
  见他缓缓点头,二老爷大惊:“难道金簪的秘密,已经叫他们知道了?不能吧,你不是说,这东西一般人发现不了吗?”
  “不知道。”他声音沉沉,“那天晚上没偷到手,他们肯定猜到,手里有要命的东西。现下有两种可能,其一,他们发现了金簪的秘密,说不准还从那个密探身上找到了别的线索,所以才要去宝灵寺。其二,他们没有发现,只是觉得不对,此番相约,只是为了引我们上钩,让我们自己说出来,那要命的东西是什么。”
  二老爷不相信:“那密探都只剩一把骨头了,怎么留下线索?我亲眼瞧见的,连片纸都没留下。就算招魂,你不说他已经成凶煞了,根本没法招魂吗?”
  对方眉头紧皱:“那可是皇城司的密探,谁知道是不是留了一手。”
  顿了顿,又道:“而且,你不觉得,自从那丫头醒来,事情就变得不可控了吗?纪氏死后,我原本担心会被招魂,结果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她的魂魄。这阵子又是闹鬼又是上身的,她的玄术可能比我想象的厉害。”
  “那我们怎么办?你连皇城司的密探都杀了,难道不能杀了她吗?反正你也说了,她不是小七。”
  他苦笑:“你当我杀那个密探容易?那是诸多条件凑到一起,才能将他一举击杀的。而且,杀了她也解决不了后患,关键是蒋文峰和那位杨公子。”
  被他这一说,二老爷也苦恼了:“那我们到底跟不跟?”
  他闭目沉思,过了好一会儿,睁开双眼,精光四射:“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告诉郡王一声,好做安排。倘若真是最不妙的结果……杀一个不行,那就杀所有!”
第91章 山道
  四月初八,浴佛节。
  宝灵寺前,车马如龙。
  因着祈东郡王相邀,又有吴知府凑趣,东宁的勋贵官员,来了个齐全。
  前往宝灵寺的山道上,迤逦出长长的车队。
  明微坐在马车上,拿着一本书慢慢地读。
  阿绾掀开窗帘看了看,见车队没有半点前进的迹象,咕哝:“一个浴佛节而已,怎么这么多人?”
  “高门女眷,一年到头出门的机会寥寥,当然是能出来都出来了。”
  明微一边说着,一边往嘴里塞蜜饯。
  阿绾看她这悠闲的样子生气,正好冰心从后头过来,说童嬷嬷不大舒服,干脆下车去看看。
  童嬷嬷一直病着,明微本来不想让她来,但她自己坚持要来,说是给夫人祈福。
  考虑到她的病因是心情郁结,问过阿绾,明微同意了。
  多福跟去看了两眼,回来道:“小姐放心,嬷嬷只是有些晕车,阿绾姑娘在给嬷嬷按摩。”
  明微笑了起来:“这个阿绾,心地倒是不坏,就是嘴上不饶人。”
  多福本身是温顺的性子,自然不会与阿绾争长短。但听明微这么说,又忍不住:“奴婢也知道,只是她对小姐的态度,实在叫人不喜。”
  明微吃完蜜饯,慢慢喝着水:“她啊,应该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生来娇贵,却零落为泥,性子有些激愤,这也能理解。”
  多福听得糊涂:“小姐是说,她不是丫鬟出身?”
  “管她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