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402章

乘鸾-第402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该继承皇位的兄长,留下这唯一的血脉后人,死在他手里,必然会为人诟病。
  皇帝本是最在意名声的人,这一点被他们反复利用多次,现在他突然不在乎名声了,说明确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他身体很糟吗?”
  傅今与郭栩对视一眼,傅今道:“娘娘传出来的消息,自从钟神医来京,他精神好了不少。”
  郭栩也道:“确实,这半年来,频频主动问政。”
  明微点了点桌子:“怕是强撑着。”
  “我们也是这么猜测的,奈何这位钟神医太有原则,坚决不肯透露病人的情况。”
  明微笑笑:“他是这样,咱们就不为难他了。”
  钟岳对于医德看得极重。他应杨殊之请,来京城给皇帝看病,已经不容易了。泄露病人的医案,用医术来行这些阴诡之事,钟神医断然不肯。
  郭栩又道:“圣上行此事,可说是乾纲独断,全然没有我们这些近臣插手的余地,恐怕就是那封密奏起的心思。”
  “南楚夜袭?”
  “不错。”
  明微见傅今眸光闪动,就问:“先生有主意?”
  傅今笑道:“有一个不大成熟的,能不能实施,还要问问郭相爷。”
  郭栩就露出几分骄傲的神情来。
  他发现傅今在杨殊的阵营里,本来心气不顺,以为自己要跟他争,后来发现,这位傅先生还挺好相处的。比如这种时候,他很给自己面子。
  他老郭虽然官迷了点,自负了点,但礼尚往来还是会的,既然对方给面子,那就礼让三分喽。
  “怎么讲?”
  “想办法让圣上把安王派去督阵。”
  明微一怔,说道:“既然圣上时日无多,怎么会让安王出京?”
  傅今摇了摇手指:“正因为时日无多,所以才让安王出京。”
  于是他细细解释。
  要说皇帝最放心不下什么,就是安王能否坐稳这个位置了。看这一年多来,安王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他实在不学无术太久,对政务又不感兴趣。杨殊走后,安王就是混过来的,郭栩一直帮忙遮掩,感受极深。
  皇帝眼睛不瞎,哪怕有前头两位对比着,觉得三子没那么差,也得承认,以他的能力,节制不住臣子。
  主弱仆壮,皇帝焉能不担心?他要弄死杨殊,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若是能让安王在阵前混点功绩,有了威望,岂不容易很多?”
  郭栩听得眼前一亮。
  明微则沉思:“若是如此,战事不能太激烈,可以确保安王的安全,还捞得到功劳。”
  傅今摸出袖里的扇子,展开来摇了摇,说道:“某以为,这场战事,不可能激烈。以唐劭的才智,看不出此时并非开战的良机么?他这么做,定是另有所图。”
  “什么?”
  “比如送某些人去死。”
  明微先是想到星宫,而后觉得,就算明宵这个江湖人不懂,凌小姐可不傻。随后她想到唐家……
  “唐劭要对唐家进行大清理?”
  傅今笑着点头:“他比唐珞差就差在这一点,唐珞早早掌兵,又是名正言顺的世子,军中那些势力都以他为主。现下唐劭掌了唐家,可要收服军中这些势力,就太难了。想办法送那些人去死,岂不是省事很多?”
  明微仔细想着历史上唐劭的风评,不禁点了点头:“他确实干得出这种事。”
  她刚认识唐劭的时候,觉得他不符合历书上的记载。然而现在,从他的行事去推断,分明与历史上那个武兴侯相差不离。
  明微十分感慨。她去南楚搅和了一通,不但没有改变这段历史,甚至让它提前了。
  前世唐劭和唐珞反目,已经是十来年后的事了。
  “够心狠!是个做大事的人。”郭栩如此评断。
  傅今继续无前的话题:“所以,这场战事不可能真的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叫那位送安王去捞功绩,应该还是能操作的。郭相,你说是呢?”
  郭栩举一反三:“不止如此,还可以劝服陛下,将殿下也送过去。他要杀殿下,单单一个无诏出京的名头,实在是太薄弱了。有傅先生把关,想抓到越王府的把柄可不容易。不如叫他将殿下以代罪立功的名义送去战场……”
  上了战场,出个意外,不是挺正常的吗?
  安王立下功劳,越王死于意外,这对皇帝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果吧?
  “可是,他怎么敢把殿下放出去?这太不可控了啊!”
  郭栩摇了摇头:“不然。明姑娘,皇帝想要一个人的命,多数时候是不会出错的。江阳大营,那是圣上一手掌控的地方。”
  明微一时想不清其中的细节,但是郭相爷老奸巨滑,他这么说,应该不会有错。
  郭栩撩起眼皮,与傅今对了个视线,分别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来。
  越王府暗中的势力,那位可不知道。真去了战场,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
  照郭栩的想法,趁着这个机会把安王弄死,再合适不过。然后杨殊挟功回京,皇帝应该也差不多了,到那时,就没有必要忍下去了。
  郭相爷在心里打起了算盘,美滋滋地想着,这要是成功了,他想登顶也不难了吧?
  “此事能否成功,还要看郭相的。”傅今说,“让那位起这个念头,还需要郭相的引导。”
  郭栩飘飘然:“放心,我回去好好想想,如何不露痕迹,让圣上生出这个念头。”
  明微听傅今不着痕迹捧着郭栩,心中暗笑,也跟着推了一把:“有劳郭相爷了。”
  离去之前,明微问了一句:“傅先生,之前殿下叫你查一查张相,可有结果?”
  傅今摇了摇头:“要叫殿下失望了,某已经命他们将张倓的过往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查到可疑之事。”
  明微若有所思:“还真是厉害人物,竟然半点痕迹不露。”
  傅今奇道:“明姑娘还是怀疑他有问题?”傅今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他都没查到,为什么不是张倓没问题呢?
  “就当是直觉吧。”明微披上斗篷,“时候不早,我先回去了。”
第721章 转念
  越王殿下一回京,就给下了狱。
  朝中那些忠臣义士,立马有了反应,再加上傅今一鼓动,奏折跟雪花似的飞到御案上。
  安王哪里处理得了这种事,只能去太元宫求救。
  “不用管。”皇帝冷漠地说,“他无诏出京,本就犯了大忌,难道朕拿他还拿错了?”
  安王苦着脸,说道:“父皇,儿臣把这些奏折都看了一遍,说您不该拿的倒是没有,但他们都认为,直接下狱欠妥。”
  皇帝这个理,拿得还是挺正的。亲王无诏出京,本来就是犯忌讳的事。
  但是,杨殊身份特殊。再加上他这一年,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就跟出去游玩一趟差不多。皇帝这当叔公的,教训他是应该,但下狱未免小题大作。
  皇帝冷眼看着这个儿子:“你也这么认为?”
  安王低声:“阿衍本来就是咱们故意放出去的。”
  皇帝叹了口气,有几分无力:“你怎么就这么老实?”
  安王垂着头不说话。
  皇帝从这些奏折里头,找到一份支持下狱的,并且严厉驳斥了越王殿下目无君上的行为。他交给安王:“你让人暗示一下,让此人帮你造势。”
  “父皇?”
  皇帝淡淡道:“朕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安王不知该说什么是好,既有几分感动,又有几分愧疚,只得道:“儿臣让父皇忧心了。”
  皇帝越发决心,一定要在安王继位前铲除这个祸患。
  这老实孩子,哪里斗得过那小子。
  却听安王道:“儿臣知道,不应该让父皇为难的。您这样,是想压住他,好为儿臣扫清障碍……”
  皇帝挑了挑眉:“你懂?”
  安王老实回答:“今日理政的时候,郭相给儿臣解释了一下。”
  “哦?他怎么说?”
  安王答道:“他说,您当了二十多年的仁君,现下不顾英名,都是为了儿臣。儿臣要明白您的苦心,不要来添麻烦。”
  皇帝听得理解,心里十分舒畅。
  看,到底还是有人理解他的。
  郭栩这个人,虽然品德有些低,但若用对地方,也是真好用。
  安王又道:“父皇,儿臣过意不去。您英明了二十多年,这样做岂不是白白背了恶名?史官苛刻,一个仁君,只要做一件不合他们心意的事,就会被大书特书。尤其您现下正在养病,到他们笔下,恐怕又成了年老昏庸……唉,这样好不公平,您仁慈了二十多年,凭什么因为这件事就坏了名声。”
  “倒也没这么严重……”
  皇帝说了一句,停下来。
  确实,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压抑自己,若只因为这么件事,坏了英名……
  “所以,你是因为这个,才来劝朕的?”皇帝的声音柔和下来。
  安王点点头:“儿臣实在不忍心。父皇为儿臣付出这么多,叫儿臣如何能够心安理得,拿父皇的名声铺路?”
  停了一下,他又说:“何况,儿臣瞧那些人,还是迁怒了。今天议事的时候,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大概觉得,儿臣太过无能,才连累您的吧?”
  ……
  安王走后,皇帝沉思良久,唤来刘公公。
  “南楚的瞭鹰,传消息来了吗?”
  刘公公笑着回道:“奴婢正想着这事,给您带来了。”
  说着,呈上皇城司的密奏。
  皇帝看了一会儿,问:“消息确切?”
  刘公公答道:“瞭鹰上报的消息,若是拿不准,都会做上标记。这一份,应当无疑。”
  皇帝点点头:“朕先前就奇怪,南楚现在自顾不暇,怎么有这个胆子跟我们打仗。看这唐劭调动的人马,八成是要清理门户。”
  刘公公忙问:“那我们要不要推波助澜?”
  皇帝说:“把握分寸。”
  刘公公称是,笑道:“虽是打仗,却是给前线送功绩来的,也不知道哪位将军得了便宜。”
  皇帝若有所思:“送功绩……”
  刘公公陪笑:“可不是吗?唐珞掌兵数年,这唐劭要送掉好多性命,才能清得得干净。”
  皇帝又不说话了。
  刘公公便不再多话,告退离去。
  皇帝终于来是召来了玄非。
  经过两年清理,玄非如今已将玄都观一手掌控。他知趣,能做事,皇帝觉得他很好用。
  “国师,朕今日想叫你算上一卦。”
  玄非平静地点头:“请圣上示下。”
  皇帝说:“你就算,安王运势如何。”
  玄非脸上诧异之色一闪而逝,便叫人去拿卦筒。
  他说:“安王不在此间,还要劳烦陛下亲自掷卦。”
  “朕来掷卦,会不会准些?”
  玄非答道:“您有帝王之气,可镇阴阳,自然准些。”
  皇帝本是随口一问,听他这么答,笑道:“你这嘴,比你师父厉害,在外游历的时候,没少当江湖骗子吧?”
  玄非含笑:“瞒不过圣上,应急的时候,贫道确实装过相师。”
  卦筒拿来了,皇帝摇过,玄非收了笑,仔细排卦。
  见他面有难色,皇帝道:“你直说便是。”
  玄非便回道:“安王运势极好,为上升趋势,倒是圣上您……”
  “朕如何?”
  “有下滑之势。”
  皇帝默然。
  玄非斟酌片刻,说道:“陛下安心,观安王面相,是有福之人,若有磨难自有贵人相助。倒是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