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286章

乘鸾-第286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殊悚然:“那我们……”
  明微继续道:“放心,这座阵废弃太久了,已经失去了效用,不然我们哪能顺顺利利走到这里。”
  杨殊兴致勃勃:“明光殿有密室,太元宫有出口,是不是别的宫室也有?这条密道被我们探知,岂不是进出皇宫如后院!”
  明微笑着点头:“我们之所以能从太元宫的入口进来,是因为那里的伪装已经失效了。回头我弄一弄,把它补上。你跟安王也说一说,以后不要再随便进了,免得误伤。”
第512章 谢神
  七天的法事顺利结束。
  最后一项是谢神宴,将各路神仙好好送走。
  明微被安排在博陵侯夫人身边,她还没有成亲,不好坐王妃公主那里,又没有个亲近的长辈,只能叫博陵侯夫人带着。
  博陵侯夫人对她十分和善,甚至带了几分讨好。
  卢氏被逐出宫的前因后果,她知道得清楚。心里暗暗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眼瞎,娶了这么个又蠢又作的儿媳妇。
  她也不想想,对付越王殿下有什么好处?不管感情如何,越王养在自家二十年,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一伙的。
  而且贵妃还在,就算觉得他会失势,好歹等皇位换人再说啊!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自己娶的儿媳妇,只能认了。
  皇家宴会,说无聊也无聊。
  席间连接不断有人来和博陵侯夫人说话,说到底是为了探明微的虚实。
  明微连人都认不全,更不想费心记她们的气,便端着一张笑脸,任由她们打量,或是恭维,或是话里带刺。
  你们乐意说就说,反正她又不会少块肉。
  太子心神不宁。
  宴到中途,他找借口离席。
  “都准备好了吗?”他问侍卫。
  那侍卫最后还想再劝他一回:“殿下,您要不缓缓?谢神宴一结束,我们就能回东宫,再问一问傅先生……”
  “不能等了!”太子暴躁地打断他的话,“你以为现在没事,我们就能再等一天?孤这两天,觉都没敢睡!她越不发作,越是可怕。因为她知道这场法事对父皇很重要,所以不想败父亲的兴。二十年了,她盛宠不衰,对父亲的心思,她把握得最准!她这是在等一击必杀的机会啊!她肯定以为孤也这么想,所以谢神宴一结束,就会发动。到那时候,我们便是见到了傅先生,也来不及了……”
  “殿下!”侍卫想说,这都是您单方面的推测,可太子的样子,分明听不进去。
  他已经被自己的想象吓破胆了。
  “别说了,去安排吧!”
  “……是。”
  而太子一离席,信王那边马上留意到了。
  “我这好大哥,好像有什么主意了?”他也问自己的侍卫。
  那侍卫回道:“属下盯了几天,确实有动作,似乎是冲着后殿去的。”
  信王笑笑:“他可真着急啊!我还以为,他能忍到法事结束,去问他的傅先生呢!”
  侍卫跟着笑:“您的布局,哪能出错?太子性子胆小又性急,只要稍稍挑拨,就坐不住了。”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早知道早点把这消息捅给他了。啧啧,也是真想不到,我们这位庶母,居然是曾经的长嫂,难怪父皇瞒得那么紧,宁愿让人以为自己与外甥媳妇偷情,也不愿意泄露一丁半点。”
  侍卫道:“侄媳与甥媳没什么差别,可永溪王妃与杨二夫人差别就大了。不止是皇室的丑闻,说不定还会被搅进当年那件事里。”
  信王颔首:“可不是吗?娶了寡居的甥媳,无非让人传扬几句。若是沾了那事,可就……”
  他顿了一下,面露疑惑,似乎在问自己:“当年那事,应该与父皇无干吧?”
  信王这人,一向想得多。
  皇帝那张归宗诏书一下来,他就疑心这事了。
  孩子活下来了,那母亲呢?因为杨二爷的遗腹子没养活,就拿杨殊顶了名,那刚刚好在那个时间病逝的杨二夫人,会不会也是被人顶了名?
  再看裴贵妃对杨殊的态度,以前觉得他们是亲母子,理所应当。现在不是亲母子了,姨甥之间也可以亲近成这样吗?
  信王这疑心一起,费了番功夫,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些线索。
  譬如他找到明成长公主别庄上的一位老妇,证实那里曾经有一个女子带着婴孩住过。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但又绝口不提她的身份。
  信王前后一推,觉得八九不离十了。
  死的是杨二夫人。
  当年难产,母子皆亡。
  于是,杨殊顶了杨三公子的名,永溪王妃顶了杨二夫人的名。
  他又去找那些曾经见过永溪王妃的贵妇,个个都说,永溪王妃与杨二夫人极像,而裴贵妃初进宫的十年,几乎不见外人。
  不疑心还好,一疑心简直处处都是漏洞。
  信王按着这事,没想好怎么利用。
  揭穿这件事,最没脸的人是他的父皇啊!
  夺了侄媳就算了,别人会不会因为这件事,疑心他在思怀太子之死里插了手?
  信王左右为难,觉得这是个大秘密,偏偏又投鼠忌器,发作不得。
  后来他灵机一动,自己知道了这个秘密,如此寝食难安,何不把难题丢给他的好大哥,太子殿下?
  他等了好久,才等到这个机会。
  那天的宫女和婆子,都是他安排的。事后那婆子失踪,也是他做的手脚。
  因是做法事,内外隔绝,太子没机会跟外头沟通,以他的性格,一定会自己吓自己。
  信王倒没指望一气打倒太子,只想着让他去斗裴贵妃,转移一下注意力。
  没想到,太子又给他惊喜了。
  他居然连宴会结束都没等到,就要动手。
  “走,我们去看看,我这好大哥到底想做什么!”
  信王兴致勃勃,期待着太子给他一个惊喜。
  太子离席时,杨殊还觉得没什么,等信王也离席,并且许久都没回来,他也起了疑心。
  真是怪了,宴会中途,离席不就是更衣吗?怎么会这么久?
  他好奇心重,对这两个人又戒备,便也找了借口离席。
  他想法子给明微递了口信,借小白蛇探明行踪,才找到那两个人。
  也是有趣,太子离席,信王尾随,而他又跟上去,整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都快串成一串了。
  明微看着小白蛇窜回自己的衣袖,刚想问一问情况,却听前头传来惊呼声。
  她抬起头,看到裴贵妃沉着脸坐在那里,一名小宫女“扑通”跪地,连声求饶。
  却是她不小心将整壶酒都洒在了贵妃身上。
  贵妃拧着眉挥手:“罢了,退下吧!以后做事不可如此莽撞。”
  而后起身去后头换衣裳。
  明微想起自己入宫前,纪大夫人的交待的事里,就有多带几件衣裳……
  不会吧?这种话本情节,居然还真有人在皇宫里用?
第513章 笔迹
  “明七小姐,要去哪里?”
  明微一站起来,博陵侯夫人便问了。
  明微躬身,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回道:“喝多了蜜水,想去更衣。方才贵妃娘娘在,没好意思,所以……”
  博陵侯夫人笑着点点头:“小心些,不要走错了。”又叫自己的侍婢随她一起去。
  博陵侯夫人不可谓不小心,然而明微打定主意开溜,又哪是一个侍婢看得住的。
  待进了恭房,便给多福使了个眼色,悄悄从窗户爬出去了。
  陪她们来的侍婢,以及在此伺候的宫人们,完全没察觉到异常,便迷糊了过去。
  ……
  贴身侍奉的宫人陪着裴贵妃回来,一边服侍她更衣,一边抱怨:“这些小宫女怎么学的规矩,都到您跟前服侍了,居然还这么毛手毛脚的。也就娘娘脾气好,不然少不了一顿板子。”
  裴贵妃拢好衣裳,轻描淡写:“一点小事,计较什么?正好,本宫乏了,略歇一会儿,你过会儿再来叫。”
  “是。”宫人识趣地收住话头,依次退了出去。
  人都走光了,裴贵妃抖开衣袖,露出来的手指间,捏着一团不起眼的纸团。
  她将之慢慢展开,目光凝住了。
  纸团上只写了四个字。
  望月亭见。
  裴贵妃手一抖,险些拿不住纸团。
  望月亭是太元宫后园的一座小亭,周围皆是树木,十分偏僻幽静。
  在那里约见,想也知道是避人耳目。
  寻常情况,裴贵妃看到这样的东西,只会置之不理。
  她深知自己宠冠六宫,在后宫诸妃眼里,就是明晃晃的靶子。裴家不闻不问,她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皇帝的宠爱。
  所以,任凭别人怎么挑拨,她只要不做多余的事,就不会失去皇帝的信任。
  可是,这个纸团她没有办法忽略。
  因为上面的字迹,她认得。
  那是无数个夜里,在她的梦境出现,却又找不回的过去。
  永溪王。
  一个已经死了二十多年的人,他的字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还经由一个小宫女,传到她手里?
  裴贵妃极力压抑自己急促的呼吸。
  她深知此事疑点重重。
  永溪王已经死了二十多年,分明有人故意用他的笔迹引自己出去。
  分不清此人是恶意还是善意,最好按兵不动,当没发生过。
  但她又克制不住去想,万一此人与永溪王密切相关呢?自己会不会错过重要的消息?
  她甚至有一个荒谬的念头。
  会不会他还没死?
  理智告诉她,这不可能。因为那场屠杀是她亲身经历的,最后活着离开的只有四个人。杨二爷,傅今,她,还有刚生下来的杨殊。
  可她忍不住又想,或许这其中有什么差错呢?毕竟她没有亲自去收尸,当时的惨状,或许有人将尸体认错了呢?
  裴贵妃坐立不安。
  一时站起,走了两步,又回去坐下。
  不能冲动,她劝告自己。皇帝这两年变得更加阴沉,如果行差踏错,这二十年的隐忍都成了空。哪怕他真的活着,目前也不是相见的好时机。
  可是……
  她最终霍然站起。
  不,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她怎么可能再忍下去?哪怕这是陷阱,也要去看个究竟!
  裴贵妃推开后窗,小心翼翼地踩着圆凳爬了上去。
  当她的身影离开后殿,太子那边马上得到了消息。
  “她果真去了?”
  “是。”
  太子露出畅快的笑,志得意满。
  “果然不出孤的所料,看来此事千真万确!”
  裴贵妃是个多稳当的人,如果她不是永溪王妃,看到那字条,只会迷惑不解,哪会轻易遵照行事?
  “殿下果然神机妙算,想出了这么个好主意。永溪王的笔迹,旁人难寻,东宫却有旧物留存。只是叫人仿着写张字条,就让真相无所遁形。”
  侍卫的吹捧,让太子越发得意,转身道:“走吧!既然贵妃娘娘已经中招,我们该进行下一步了。”
  ……
  信王此时就跟在他们身后,见太子回转,一时摸不清他的用意。
  正考虑要不要躲一躲,疾步而来的太子已经看到他的衣角了。
  “二弟?”
  信王端起温和的笑,从拐角处走出来:“原来大哥在这里,小弟酒喝多了,有些闷,便出来走走,难道大哥也是?”
  他倒是反应快,先说了理由,反叫太子不好接话。
  太子沉默片刻,心中将信王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却露出些微醉意,故意踉跄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